Workflow
江海号盾构机
icon
搜索文档
长沙工程机械军团闪耀北京,高端绿色智造成焦点
长沙晚报· 2025-09-25 15:34
展会概况 -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会于9月23日至26日举办 主题为"高端绿色 智慧未来" 设有两大特色展区 四大主题展馆和十三个特色专区 [1] - 三一集团 铁建重工 中联重科等企业参展 展示高端装备制造实力与创新成果 [1] 三一集团展品与技术 - 展出16款电动化智能化设备 包括12台电智化主机 1台道依茨静音发电机组 2款配件及充填成套设备沙盘模型 [1] - SY245E电动挖掘机支持4500次满充满放 通过多工况3000小时试验验证 [3] - "砼行"电动搅拌车搭载与宁德时代联合研发的专用电池 具有损耗小 衰减慢 低温性能好 充电快四大突破 [3] - 公司已系统性具备装备电动化 能源清洁化 运营智能化的全产业链解决方案能力 [3] 铁建重工展品与技术 - 展示隧道施工整体解决方案 包括我国自主研制最大直径盾构机"江海号" 国产首台16米级超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 [3] - 展出全球首台纯电动高原型全电脑三臂凿岩台车 滚刀式岩石掘进机等创新产品 [3] - 通过视频《地心快递:"钢铁脊梁号"深地漫游》展示数字化产品体验 [5] - 公司坚持科技创新引领 推动施工装备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发展 [5] 中联重科展品与技术 - 以"绿色·智造·共建美丽世界"为主题 展出四大品类10款产品 [5] - ZT160HEV混合动力矿用宽体自卸车额定载重100吨 搭载自研ZM-i混联混动系统 创下载重最大 能效最优 制动最稳三项行业之最 [7] - ZE1050G混合动力矿用挖掘机采用新一代电液混动系统架构 搭载智能能量管理系统与高效智能热管理系统 [7] - 公司以创新科技推动行业向高效 绿色 智能化方向升级 [7] 行业发展趋势 - 展会全面展示工程机械产业在高端化 智能化和绿色化方面的最新进展 [1] - 电动化 智能化设备成为行业创新焦点 多家企业展示相关技术与解决方案 [1][3][5][7] - 企业注重全产业链解决方案能力建设 推动施工装备与运营模式创新 [3][5][7]
海门区:红色引擎驱动大交通建设
新华日报· 2025-09-22 14:55
9月2日,地下30余米深处,中铁十四局"江海号"盾构机刀盘缓缓破岩,顺利穿越新通海沙围堤,海太长 江隧道正式迈入长江水域段掘进的核心攻坚期。这条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的关键突破,与不远处 北沿江高铁海门段最后一榀700余吨预制箱梁精准落墩的喜讯交相辉映。两大工程的节点告捷,正是海 门以"支部建在项目上、党旗飘在第一线"理念推动立体交通新格局建设的生动实践。 筑牢组织根基,让战斗堡垒在工地扎根。海门创新推行项目建设、施工、监理、劳务、监管"五方进 入"党建模式,将党组织建在海太长江隧道、北沿江高铁等重点项目上,通过组织联建、党员联管、发 展联促,为交通工程建设注入红色动能。坚持组织同步建立、人员同步配备、制度同步制定、工作同步 推进的"四同步"原则,精心选拔政治过硬、经验丰富的党支部书记,细化党建工作清单、班子工作职责 及年度学习计划,构建起责任明晰、运转高效的党建工作体系。"党旗飘扬在工地"系列活动常态化开 展,"项目课堂"将党的政策理论与优秀微党课送到施工一线,累计覆盖党员500余人次。 激活先锋动能,让党员身影在一线闪光。以"亮身份、当先锋、树形象"活动为抓手,通过佩戴党员徽章 上岗、责任区挂牌、先锋岗 ...
海太长江隧道“江海号”盾构机正式进入长江水域掘进施工阶段
扬子晚报网· 2025-09-05 14:43
工程进展 - 海太长江隧道"江海号"盾构机于9月2日完成陆域段施工转入长江水域段 标志着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进入核心施工阶段[1] - 盾构机掘进里程已超1500米 目前以日均12米至16米速度向苏州太仓方向推进 剩余独头掘进任务约8公里[1] - 项目团队在8月对盾构设备进行全面检修 重点检测维修刀盘、刀具等关键部件 并邀请专家组进行状态验收以确保入江施工标准[1] 技术保障 - 项目团队强化盾构机性能以应对长距离、高水压、大埋深挑战 显著提升高水压环境下的设备可靠性[2] - 通过"数字盾构"与"盾构智慧管控中心"系统对掘进参数、注浆质量、油脂状态等关键指标实行全天候监控 建立自动预警机制[2] - 智能化管控体系实现海量数据实时分析与自主决策 精准指导施工参数调整以保障安全高效掘进[2]
8月A股新开户数同比增长165% 瑞银预期:美联储本月将开启 “四连降”
搜狐财经· 2025-09-03 00:19
工程建设 - 中铁十四局承建的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右线开启穿江施工 使用国产16米级超大直径盾构机"江海号" [3] 股市表现 -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8700亿元 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250亿元 [3] - 创业板指领跌2.85% 沪指跌0.45% 深成指跌2.14% [3] - 全市场超4000家个股下跌 银行、贵金属、机器人、石油板块涨幅居前 [3] 软件行业 - 前7个月软件业务收入83246亿元 同比增长12.3% [5] - 软件业利润总额10890亿元 同比增长12.4% [5] 证券市场 - 2025年8月A股新开户265万户 环比增长35% 同比大增165% [5] - 265万户新开户数高于2024年10个月份的开户水平 [5] 新能源汽车 - 8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130万辆 同比增长24% 环比增长10% [5] - 1-8月累计批发893万辆 同比增长34% [5] 货币政策 - 瑞银预计美联储将从9月起连续降息四次 总计降息100个基点 [5] - 英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5.690% 创1998年以来27年新高 [5] - 英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4.791% 创3个月高点 [5] 汽车产业 - 印度税务委员会提议对价格高于46000美元的豪华电动车大幅上调消费税 [5] - 特斯拉印度市场推出后仅获约600份订单 低于公司预期 [6] - 特斯拉计划2024年向印度运送350至500辆汽车 [6] 企业动态 - 宇树科技预计2025年10-12月向证券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请文件 [6] - 佳兆业集团境外债务重组预计9月底生效 将实现削债规模约86亿美元 [6] - 佳兆业债务期限平均展期5年 2027年底前无刚性还本压力 [6] 金融合作 - 南京浦口生态环境局与南京银行签署南京市首个"生态贷"战略合作协议 [4]
高素质工程师如何锻造(解码)
人民日报· 2025-08-24 22:21
哈工大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人才培养体系 - 学院与多家企事业单位开展校企联合培养 现有在读硕博研究生927人 校企导师1000余人[3] - 采用多元化评价体系 允许以工程设计报告等实践成果替代学位论文进行答辩[4] - 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共同制定培养方案 兼顾理论创新与企业实践需求[3] 盾构机技术发展现状 - "江海号"盾构机最大开挖直径达16.64米 整机长约145米 总重量约5000吨 每日掘进12至14米[5] - 采用第四代同步双液注浆技术 增加监测功能 提高隧道施工稳定度[5] - 研发团队配置升级版伸缩功能与监测系统 可随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5] 盾构行业人才培养机制 - 中铁十四局配备穿江过海盾构班组 召开6次整机设计研讨会和11次专题会议提升系统性能[6] - 00后员工开始进入核心岗位 担任机长助理负责泥水环流界面控制[6] - 国内复杂地质条件提供大量实战机会 海量实践数据为技术升级奠定基础[7] 杭州灵伴科技AR技术研发 - AR眼镜产品重量仅49克 基于衍射光波导成像技术搭载人工智能功能[8] - 产品已进入200余家博物馆和景区 在200多个行业场景完成验证[9] - 研发团队占员工比例达70% 活跃开发者生态突破万人[9] 未来产业发展环境 - 杭州市出台未来产业培育行动计划 强化智力要素保障和协同创新机制[9] - 跨界融合催生复合型人才 要求工程师同时掌握技术能力与行业场景知识[9] - 工程师需具备"技术+场景"系统化解决方案能力 如核电站AR检修需兼顾空间建模与安全规范[9]
在校园中培养,在项目中历练,在企业中成长 高素质工程师如何锻造(解码)
人民日报· 2025-08-24 22:05
哈工大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人才培养体系 - 学院与多家企事业单位开展校企联合培养 现有在读硕博研究生927人 校企导师1000余人 [1] - 校内导师调整课题研究方向 既符合学校理论创新要求 也满足企业实践需求 [2] - 校企联合将企业技术痛点转化为科研命题 缩短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落地周期 [2] - 学院建立多元化评价范式 专业学位申请人可用工程设计报告等实践成果形式进行学位答辩 [2] - 学院承担产教融合机制构建者 人才培养枢纽创新者 学位评价改革先行者三种角色 [3] 盾构装备制造及施工技术发展 - 海太长江隧道使用自主研制超大直径盾构机"江海号" 最大开挖直径16.64米 整机长145米 总重量5000吨 [5] - 盾构机配置升级版伸缩功能与监测系统 采用第四代同步双液注浆技术 提高隧道施工稳定度 [5] - 每日掘进进度达12至14米 [5] - 盾构班组形成梯队建设 00后已进入核心岗位 [6] - 国内复杂地质构型提供大量实战机会 海量实践数据为装备制造及施工工艺升级奠定基础 [6] 杭州灵伴科技AR技术研发与人才发展 - 公司研发AR眼镜重量仅49克 基于衍射光波导成像技术投射虚拟界面 搭载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导航购物翻译等功能 [7] - AR产品已进入200余家博物馆和景区 在能源教育医疗等200多个行业场景完成验证 [8] - 研发团队占员工比例达70% 活跃开发者生态突破万人 [8] - 跨界融合催生复合型人才 工程师需同时精通SLAM空间建模与行业专业知识如核电安全规范 [8] - 当地出台未来产业培育行动计划 强化智力要素保障 建立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协同创新机制 [8]
新标准与新成果比翼 新产品与新技术迭出 从长沙工程机械展看产业新趋势
上海证券报· 2025-05-20 19:18
展会概况 - 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主题,展示工程机械领域新产品、新技术、新标准、新成果 [1] - 吸引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806家中外企业参展,包括35家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 [1] - 展览面积达30万平方米,覆盖23大类、2万余台(套)展品 [3] - 来自非洲、拉美、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名国际买家组团采购和洽谈 [3] 行业发展趋势 - 工程机械产业正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谋求出海拓展与高质量发展 [1] - 展会首发新品超过30个、新技术超过1500项 [4] - 高端化、智能化展品比例超过60%,60%以上重型机械展品采用新能源或低碳技术 [4] - 超1/3展品在国内首次展出 [4] 企业参展亮点 - 中联重科展示9大类别近100台(套)高端产品,包括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 [2] - 铁建重工展示我国自主研制最大直径盾构机"江海号"和国产首台16米级超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模型 [2] - 卡特彼勒展示采石采矿产品解决方案和电驱装载机等新能源产品 [3] - 潍柴动力展示矿卡动力、挖机动力及配套的电机、电池、控制器、液压件等产品 [3] - 三一集团展示全球首台全电无人概念挖掘机E-MOVE,综合效率提升40%以上 [6] - 柳工新能源产品占比超90% [5] - 山河智能展示7大类近60款产品,重点展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成果 [6] 产业集群与区域合作 - 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规模企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产品远销全球180个国家和地区 [1] - "湘浙鲁皖豫"5省工程机械产业签订《五省区域合作战略协议》,明确联合研发、产业链互补、市场共享三大方向 [7] - 湖南省与海南省联合发布《出口工程机械二手设备评估通则》及《出口工程机械二手设备评估服务规范》两项地方标准 [7] - 长沙6家工程机械主机企业在采购签约大会上签订年度采购协议130多亿元 [7]
最大!最多!长沙经开“机甲战士”齐聚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
长沙晚报· 2025-05-17 09:49
展会概况 - 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吸引了全球1806家企业参展,集中展示工程机械领域最新技术与产品 [1] - 长沙经开区作为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龙头引领区,本次参展企业超百家,展览总面积达2.3万平方米,居省内所有园区之首 [1] 龙头企业展示 中联重科 - 展出全球最大吨位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百吨级矿用挖掘机、全球最高直臂云梯消防车、国内最大喂入量小麦机等世界级产品 [3] - 参展面积近9000平方米,涵盖9大类近百台设备,包括工程起重机械、混凝土机械等,参展规模和产品数量创公司历届之最 [3] 铁建重工 - 以"大国重器提供商 美好生活建造者"为主题,展示高端装备制造与服务整体解决方案 [3] - 展出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国产首台16米级超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纯电动高原型全电脑三臂凿岩台车等创新产品 [4] 三一集团 - 推出全球首台全电无人概念挖掘机E-MOVE,实现完全电动化,能量损失减少78%,配备多机远程操控系统 [5] - 展示A7智能搬运车,兼容室内外场景,搭配自适应地盘;SAP90C-10A摊铺机装配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可减少1~2名辅助人员 [6] 山河智能 - 展出超20款新能源产品,占比近50%,包括电动旋挖钻机、电动挖掘机等 [6] - 发布34米级电动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SWT34JE-P,作业效率提升30%,支持三人协同施工 [7] 中小企业创新 - 湖南蓝海智能装备展出智能拱锚一体化台车,结合拱架安装、锚杆施工、注浆三大功能,施工效率提高30%以上,已签订近3000万元合同 [8] - 长沙迈新电子科技展示智能遥控器,具备实时视频传输功能,性价比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9] - 长沙拓欧科技展示物联网远程操控、VR智能臂车操控系统等"智慧控制系统",并行业首发高空作业平台AI智能操控系统 [9] 行业趋势 - 智能化产品引领行业变革,如三一E-MOVE挖掘机器人实现无人驾驶,山河智能应急救援装备智能化产品占比近80% [5][6] - 新能源技术广泛应用,山河智能电动设备占比近50%,三一纯电设备实现零排放、低噪音 [6] - 产业链协同创新,中小企业如蓝海智能、迈新电子等在细分领域展现技术优势,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8][9] 区域发展 - 长沙经开区集中展示工程机械产业链深度与广度,体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效 [10] - 园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科技支撑,助力本土企业走向国际舞台 [10]
工程建设假期“不打烊” “穿江作业”正在进行中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03 02:21
海太长江隧道工程 - 项目位于江苏省长江入海口区域,连接南通海门与苏州太仓,隧道全长11.185公里,其中盾构隧道段长9315米,为目前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 [1] - 工程采用"江海号"盾构机,直径达16.64米(约五层楼高),搭载多项国内外领先技术,目前以每天10米速度推进,已累计掘进200米 [1] - 盾构机刀盘装有274把刀具,配备智能监测设备可实时传输刀盘运作数据,保障作业安全性和效率 [2] - 隧道采用双向六车道设计,设计时速100公里,建成后过江仅需10分钟,从海门到上海市中心仅需半小时 [2] - 隧道创新设计国内首创救援车专用通道,分为烟道层、行车道、逃生通道等多层结构,预计2028年建成 [2] 昌江航道提升工程 - 工程位于江西景德镇,为水运"十四五"规划Ⅲ级航道,起点鄱阳县姚公渡,终点景德镇吕蒙大桥,预计2028年底完工 [3] - 丽阳枢纽一期围堰已完成,船闸基础全面完工,正在进行船闸和泄水闸主体施工 [4] - 工程采用44个水平位移监测点进行围堰安全监控,通过数据对比分析确保施工安全 [4] - 运用数字模型信息技术实现工程数字化管理,累计节约投资超1亿元,优化工期3个月 [4] - 现场部署22路4K高清摄像头构建智能防控体系,实现"预警-广播干预-人员追溯"全流程安全管理 [4] - 工程建成后年货运通过能力将达1500万吨,将为江西及周边区域水运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3][5]
抢抓施工黄金季,海太长江隧道“江海号”盾构机掘进突破百环大关
扬子晚报网· 2025-05-03 00:12
文章核心观点 海太长江隧道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江海号”盾构机顺利掘进至200米突破百环大关,项目团队克服诸多难题,未来隧道建成将对区域发展有重要意义 [1][9][10] 工程概况 - 海太长江隧道位于江苏省长江入海口区域,北起南通海门区,南至苏州太仓市,线路全长39.07公里,过江隧道全长11.185公里,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标准,设计速度100公里每小时,中铁十四局负责的隧道盾构段长9315米 [3] 地质特点与盾构机 - 盾构段需长距离穿越长江底复杂地质带,具有超长距离、超大直径等特点,最大埋深约75米,最高水压达7.5巴 [6] - 项目团队为工程“量身定制”国产16米级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江海号”施工,其最大开挖直径达16.64米,在九大系统创新攻关,配备多项先进技术,总装达世界先进水平 [6] 施工难点与解决措施 - 掘进初始阶段需解决浅覆土始发、箱涵运输和拼装、DDCI新型连接构件拼装效率等难点问题,隧道内部采用国内最大预制构件,超宽超大件给运输和拼装带来极大难度 [9] - 项目团队加强方案优化,采取专业化措施解决问题,如优化双液浆配比、对管片拼装团队进行技术交底、对箱涵运输车辆针对性设计等 [9] 施工成果与意义 - 项目顺利完成“百环试验段”,掘进速度由日掘进4米提升至日掘进14米左右,成型隧道外观良好,质量可控 [9] - 隧道顺利突破百环大关,成功渡过人机磨合期,未来建成后车辆过江仅需10分钟,从南通海门出发半个多小时可达上海市中心,对贯彻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等有重要意义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