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电子控制器
icon
搜索文档
苏州相城企业联合极氪汽车,向更多主机厂进发!
扬子晚报网· 2025-09-28 13:45
作为近年来重点布局的产业之一,相城区智能车联网(汽车电子及零部件)产业在智能驾驶、智能座 舱、汽车电子、传统汽车零部件等领域培育出了一批龙头企业与代表性产品,形成了企业集聚、配套完 善的产业优势。 润芯微入围了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榜单。企业在智能汽车方面的业务能力涵盖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域 控制器、操作系统、车载物联等等。目前,润芯微已与上汽、北汽、东风、广汽等多家主机厂建立了合 作关系,多个项目均已定点量产。 近年来,国产新能源汽车强势崛起一直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作为当下民用领域最复杂的产品之一, 一辆汽车上万个零部件,产业链条长、涉及领域多,极其考验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近日,汽车产 业"整零协同"专项对接活动在宁波极氪工厂举办,旨在搭建跨区域合作桥梁,推动零部件企业与整车龙 头精准对接。相城区11家优质汽车零部件企业参会,围绕制造需求、技术创新等深入交流,助力形成产 业链上下游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新格局。 "我们已经实现了整个座舱系统的自研,能够根据车企的具体要求实现个性化定制。""在这个领域我们 的市场占有率近半,也是国内外多个主机厂的优秀供货商。"活动中,相城的众多企业与极氪汽车围绕 零部件供应展开深入 ...
瑞德智能202509004
2025-09-04 14:36
**瑞德智能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一 公司概况与战略格局** * 瑞德智能成立于1997年 是智能控制器解决方案厂商 聚焦"1+3+N"产业格局[2][3][9] * "1"指传统家电控制器业务 "3"指三大新赛道(电机电动 数字能源 汽车电子) "N"指多项战略探索业务(医疗健康 低空飞行 宠物科技 机器人及智能家居)[2][9] * 公司拥有四大基地:广东顺德 安徽合肥 浙江绍兴 越南同奈[3] * 公司处于2024-2028年第三个战略发展周期 目标五年内实现30亿至50亿人民币产销规模 2025年业绩考核目标为18亿至20亿人民币[4][5][25] **二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12%至近7亿元[4][7] * 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9.76% 现金流增长162%[4][17] * 盈利能力和现金流改善得益于业务结构优化 内部管理质效提升 客户结构优化及回款周期改善[17][18] **三 传统业务("1" - 家电控制器)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传统家电控制器业务营收达5亿元 同比增长9.5%[2][21] * 增长受益于海外市场拓展及下游整机厂商出海战略 越南基地于去年9月投产 今年4月实现盈利[2][21][22] * 未来将通过持续研发投入(每年投入接近7%) 数字化智能化改造 以及扩展海外基地(如埃及 墨西哥)来提升利润率和产品附加值[21][22] **四 新赛道业务("3")增长强劲** * 汽车电子赛道营收达1.6亿元 同比增长49% 整个汽车电子新赛道同比增长150%[2][7] * 电机电动领域核心产品包括扫地机 吸尘器 洗地机和压缩机等电机类控制器 主要客户有追觅 天可和康沃特等[11][23] * 数字能源领域重点提供便携式储能整机 家用储能设备 Pack及电动工具类Pack 拥有BMS和MPPT等核心技术 主要客户包括公牛和品胜[11][12] **五 战略探索业务("N")进展** * 宠物科技领域上半年控制器出货量超1,000万台 正推进宠物别墅 宠物空调等项目量产[2][13] * 医疗健康领域已实现制氧机 医疗冷藏柜及艾灸仪的大规模出货 正设计家用级血压仪 血糖仪等整套方案 预计9月下旬与腾讯联合召开产品发布会[13] * 服务机器人领域(炒菜机器人 泳池机器人等)上半年出货量接近500万台 预计全年订单达2000万台左右[2][14] **六 产能与全球化布局** * 浙江绍兴新基地已于今年7月投产 整体产能提升50%以上[2][15][25] * 越南同奈基地于去年8月底开业 今年二季度实现盈利 上半年占集团营收6.4% 预计全年占比10% 现有产能接近饱和 正积极寻址扩张 预计2026年规模达现有两到三倍[2][8][16][25] * 公司还在考察东南亚其他地区 北非(如埃及)以及墨西哥等地以拓展海外生产基地[22][25] **七 客户与技术优势** * 2025年上半年前十大客户收入占比为45.58% 前五大客户占比约为35%至40%[20][21] * 主要客户包括苏泊尔 海尔 海信 美的 小米 9号 追觅 天可 石头科技等[10][20][21][23] * 技术优势包括多模态传感技术 物联网协议适配能力 丰富的变频控制技术及BLDC变频解决方案[10] **八 未来展望与增长引擎** * 2025年下半年传统业务预计受益于秋冬季节环境家电需求上升及智能化升级趋势 新赛道业绩预计有所突破[19] * 未来增长核心引擎是现有客户深耕 结构优化以及新赛道业务(汽车电子 电机电动 数字能源)发展 目标将家电控制器占比降至60%左右并进一步降至53%[25][26] * 公司将通过五大战略主轴(创新驱动 结构升级 数字融合 精敏运营 全球布局)以及产业协同与并购参股来实现目标[25][26]
和而泰半年净利增78.6%现金流转正 投超3亿研发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长江商报· 2025-08-18 00:1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4.46亿元,同比增长19.21% [1][3] - 归母净利润3.54亿元,同比增长78.65%,接近2024年全年3.64亿元水平 [1][3] - 扣非净利润3.47亿元,同比增长97.24%,超越2024年全年3.42亿元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47亿元,同比由负转正(2024年同期为-1.19亿元)[1][3] 业务板块表现 - 家电控制器业务收入35.63亿元,同比增长22.14%,为核心基本盘 [5] - 电动工具业务收入5.35亿元,同比增长8.32%,主要服务TTI、HILTI等核心客户 [5] - 智能化产品控制器收入6.18亿元,同比增长9.92%,定位"新型智能控制器+人工智能服务平台" [6] - 汽车电子控制器收入4.15亿元,同比增长5.20%,聚焦智能座舱与能量管理方向 [6] 研发与创新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3.09亿元,同比增长16.81%,创半年度历史新高 [1][6] - 2020-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19.26亿元,2024年末累计申请专利超2000项 [6] - 通过平台化、模块化技术体系形成核心技术积累 [6] 全球化运营 - 在深圳、青岛、越南、意大利等全球20多国设立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 [7] - 国外业务收入36.08亿元,同比增长22.13%,增速高于国内业务(国内收入18.38亿元,同比增13.86%)[7] - "多区域制造+属地交付"模式提升供应链韧性 [7] 增长驱动因素 - 新客户与新项目交付增加带动市场份额提升 [1][3] - 加强经营现金流管理,提升回款效率,控制器业务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643.79% [3][4] - 积极推动库存消耗优化资金使用效率 [4]
和而泰:2025年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 多业务协同释放增长动能
证券时报网· 2025-08-14 13:1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4.46亿元 同比增长19.21% [1] - 归母净利润3.54亿元 同比增长78.65% [1]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47亿元 同比大幅提升224.15% [1] - 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1.66个百分点 [1] 业务板块分析 - 控制器业务收入52.45亿元 占总营收96%以上 同比增长16.64% [1] - 家用电器控制器营收35.63亿元 同比增长22.14% [1] - 电动工具及工业自动化控制器收入5.35亿元 同比增长8.32% [1] - 智能化产品控制器收入6.18亿元 同比增长9.92% [1] - 汽车电子控制器收入4.15亿元 同比增长5.20% [1] 业务战略与布局 - 家电控制器依托技术体系与供应链保障海内外大客户订单稳步提升 [2] - 电动工具业务为TTI、HILTI、宝时得等核心客户供应工业级产品 [2] - 汽车电子聚焦智能座舱与能量管理深化整车厂和Tier1客户合作 [2] - 智能化业务以"新型智能控制器+人工智能服务平台"为战略定位 [2] - 全球化制造布局覆盖深圳、青岛、越南、意大利等7个地区 [2] 公司治理与股东回报 - 实施"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聚焦主业、治理、回报、沟通四方面 [3] - 完成现金分红每10股派息1元 合计派发现金红利9213万元 [3] - 发布2024年度ESG报告提升信息披露透明度 [3] - 优化内部治理结构与风险管控机制 [3]
振邦智能(003028) - 003028振邦智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2
2025-05-22 14:20
公司业务结构与营收情况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4.02 亿元,智能电器控制器营收 7.61 亿元,占比 54.31%,同比增长 18.76% [2] - 电动工具营收 2.41 亿元,占比 17.16%,同比增长 70.09% [2] - 机器人及创新智能产品营收 2.46 亿元,占比 17.54%,同比下降 23.59% [3] - 汽车电子控制器营收 0.73 亿元,占比 5.17%,同比微降 2.02% [3] - 新能源产品营收 0.55 亿元,占比 3.95%,同比增长 140.78%,预计今年营收占比有望稳步提升 [3] 海外工厂运营与布局规划 - 2024 年度越南工厂实现营业收入 3.2 亿元,同比增长 117.26%,产品覆盖多元领域 [3] - 计划扩大越南工厂产能强化欧美市场本地化交付能力,分阶段推进印尼工厂建设,通过“越南 + 印尼”双基地布局分散供应链风险、优化成本结构 [3] 特定业务进展情况 - 有人形机器人相关技术储备和客户业务拓展,但距离商业化落地仍需时间,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探索商业化可能性 [3] 电动工具业务增长逻辑 - 客户战略聚焦全球头部客户,深化合作并拓展新产品线,掌握先进技术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3] - 产能布局加速越南基地扩产,提升海外交付效率,响应客户需求增强竞争力 [3] - 未来通过“技术迭代 + 产能协同 + 客户绑定”策略巩固优势助力增长 [3] 毛利率下滑原因 - 2025 年第一季度毛利率下降至 23.57%,部分低毛利率产品订单占比大幅上升,高毛利率产品销售潜力未充分释放 [3] - 公司在深圳和越南扩大规模,加大投入导致固定成本摊销提升 [3] 公司发展计划 - 大股东持股比例高且货币资金充裕,聚焦新兴技术和高壁垒领域,审慎推进并购计划 [4] - 自 2021 年已连续推出两次股权激励计划,2024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仍在实施,未来持续探索应用,但需结合多重因素考虑 [4] - 没有筹备去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规划,现阶段以提升核心经营能力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优化运营效率、深化主营业务布局、推进海外生产基地全球化战略部署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