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化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神州高铁:智能化产品主要依托轨道交通运营检修装备业务板块推进,目前在部分应用场景已有订单落地
格隆汇· 2025-09-03 08:56
公司业务发展 - 智能化产品主要依托轨道交通运营检修装备业务板块推进 [1] - 在部分应用场景已有订单落地 [1] - 将加大在智能检测、数据服务、绿色低碳等方向的研发投入 [1] 经营信息披露 - 具体经营数据需关注公司定期报告 [1] - 持续提升公司经营业绩 [1]
神州高铁(000008.SZ):智能化产品主要依托轨道交通运营检修装备业务板块推进,目前在部分应用场景已有订单落地
格隆汇· 2025-09-03 08:40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智能化产品依托轨道交通运营检修装备业务板块推进 [1] - 公司在部分应用场景已有订单落地 [1] - 公司加大在智能检测、数据服务、绿色低碳等方向的研发投入 [1] 公司经营信息 - 具体经营数据需关注公司定期报告 [1] - 公司持续提升经营业绩 [1]
工信部发文,事关人工智能赋能中小企业
中证网· 2025-08-21 08:21
政策导向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通知征集2025年度中小企业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 [1] - 征集方向聚焦人工智能赋能中小企业创新产品服务和优化业务流程 [1][2] - 申报主体可结合自身情况提交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其他创新路径 [2] 创新产品服务方向 - 要求场景突出中小企业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突破性创新 [1] - 重点研发具有前瞻性的智能化新产品和新服务 [1] - 通过技术驱动业务模式根本性升级并开辟新商业空间 [1] 优化业务流程方向 - 场景需体现人工智能在研发设计、生产管控等具体环节的数字化改造 [2] - 目标为优化业务流程并实现提质降本增效 [2] - 具体包括研发设计智能化、生产运维智能化和经营管理智能化等应用 [2] 实施目标 - 发掘一批前瞻性、创新性和示范性突出的典型应用场景 [1] - 为中小企业运用人工智能实现创新发展提供实践指引和参考借鉴 [1] - 推动企业经营模式和发展路径实现重大变革 [1]
和而泰(002402) - 002402和而泰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19
2025-08-19 10:14
公司概况 - 和而泰成立于2000年,2010年在深交所主板上市,专注于智能控制器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3] - 主要业务板块包括家电、电动工具及工业控制、汽车电子以及智能化产品 [3] - 从家电控制器起步,逐步拓展至电动工具、汽车电子等领域,并在智能化业务板块布局 [3] - 形成"国外+国内"双循环的市场格局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4.46亿元,同比增长19.21%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4亿元,同比增长78.65% [3] - 扣非后净利润3.47亿元,同比增长97.24% [3]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224.15% [3] - 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1.66% [4] 业务板块表现 - 家电业务板块保持较高收入增速,毛利率持续改善 [4] - 电动工具及工业自动化业务板块持续中标新项目 [4] - 汽车电子业务板块ODM项目定点持续增加 [4] - 智能化产品业务毛利率提升明显 [4] 竞争优势 - 坚持高端市场、高端客户、高端产品的经营方针 [5] - 全球化运营布局、客户快速响应及研发技术储备优势 [6] - 智能化业务布局早,融合传感、通讯、大数据等技术 [7] - 与客户粘性度高,优质供应商形象深入 [6] 运营管理 - 海外产能占总产能30%左右,分布在越南、意大利、罗马尼亚、墨西哥 [6] - 通过远期外汇交易等措施管控汇率风险 [6] - 优化工艺流程、供应链及国产化替代实现降本增效 [6] - 提升产能利用率,合理规划产能均衡发展 [6] 未来发展 - 持续优化客户结构和产品结构 [6] - 聚焦高价值客户,提高产品综合竞争力 [6] - 密切关注新技术、新趋势发展 [7] - 加强存货及现金流量管理,提升经营质量 [4]
归母净利润下降76%!东软载波核心业务失速,豪掷逾1.8亿元押注大湾区是解药还是赌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7 11:57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04亿元,同比下降9.46% [1] - 归母净利润1352.46万元,同比骤降76.36%(去年同期5720.54万元)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70.35万元,同比锐减88.32% [1][5] - 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5.16%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6.44% [3] 主营业务分析 - 电力线载波通信产品营收3.26亿元(占总营收64%),同比下滑19.65%,毛利率减少8.58个百分点 [1][2] - 集成电路业务营收1.42亿元,同比增长12.81%,但营业成本增加22.94%导致毛利率下降7.59个百分点 [3][4] - 智能化业务营收3387万元,同比增长48.04%,智能照明方案应用成效显著 [3] 战略布局 - 斥资1.82亿元在佛山竞得产业用地,建设大湾区智能电力装备创新谷 [1][7] - 实施双总部战略,重点发展新能源、储能、数智化、智能制造等新兴业务 [7] - 已形成"芯片—软件—模组—终端—系统—信息服务"全产业链布局 [7] 经营挑战 - 电力线载波通信产品面临招标量减少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 [2] - 整体营业成本3.54亿元同比增长5.04%,与收入下滑形成"剪刀差" [5]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2.83亿元,同比增加约44% [5]
和而泰(002402) - 002402和而泰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15
2025-08-15 11:0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4.46亿元,同比增长19.21%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4亿元,同比增长78.65% [3] - 扣非净利润3.47亿元,同比增长97.24% [3]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224.15% [3] - 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1.66% [3] 业务板块表现 - 家电业务板块保持较高收入增速且毛利率持续改善 [4] - 电动工具及工业自动化业务持续中标新项目,实现客户和产品双向突破 [4] - 汽车电子业务ODM项目定点持续增加,自主研发的HOD控制器与天幕控制系统确立核心市场地位 [7] - 智能化产品业务毛利率提升明显,研发技术创新及应用提速 [4][6] 战略举措 - 深化技术研发构筑产品竞争壁垒,优化全球产能布局对冲区域风险 [3] - 由传统OEM向高附加值ODM订单转型,汽车电子业务ODM订单持续增加 [7] - 加强客户回款管理和存货管理,提高库存管理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率 [6] - 前瞻性布局AI领域,智能化产品涵盖智能家电、智能家居等多个应用领域 [8] 市场拓展 - 电动工具业务进入博世、宝时得等海内外头部客户供应链体系,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8] - 海外生产基地运营成熟,能够快速响应客户灵活交付需求 [7] - 出口业务主要面向欧洲、东南亚,直接出口美国占比较小 [7] 未来展望 - 在生产规模扩大、产能利用率提升和产品结构优化下,盈利能力将持续提升 [4] - 汽车电子业务在产品组合丰富、产能利用率提高和ODM项目占比提升下,毛利率将持续提升 [7] - 电动工具业务新项目交付持续放量,将形成更大增量贡献 [8] - 将持续深化AI在智能化产品业务中的创新应用,拓展产品品类和应用场景 [8]
和而泰20250814
2025-08-14 14:48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家电控制器、汽车电子、电动工具、智能化产品及AI业务[1][2] - 公司为和而泰(合尔泰),2025年上半年财务表现显著改善,现金流转正,盈利能力提升[2][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54.46亿元(同比+19.21%),归母净利润+78.65%,扣非净利润+97.24%[3] - 经营性现金流由负转正至十几亿元,费用率下降约2个百分点,毛利率提升超1个百分点[2][3] - 晨昌科技收入同比+180%,净利润5600万元(去年同期亏损2400万元),毛利率从54%升至68%[5][8] 业务板块表现 **家电控制器** - 同比增长22.14%,上半年规模35亿元,全年预计77-80亿元[2][4] - 前五大客户结构变化:阿斯利康成第一大客户,西门子第二,伊莱克斯第三[17] - 新客户占比达30%-40%,腰部客户(如沙皮高、城北)贡献显著[6][18] **汽车电子** - 上半年增长缓慢(交付延迟),全年目标10-12亿元(2024年为8亿元)[9][14] - ODM项目收入占比近40%,交付博可华纳订单,研发智能座舱(单车价值1万+元)[10][11] - 与小米、华为系车企合作初期,小米仅样品收入[12] **电动工具** - TTI份额提升但毛利率下降,新客户(喜利得、百德等)占比约20%,未来放量可期[21][22] **智能化产品** - 毛利率提升3个百分点(技术积累+交付量增加),附加值最高[9][25] - AI业务布局加速,高端产品(如智能座舱设备)单价3000-4000元,毛利率30%-40%[28][29] 战略与布局 - **海外产能**:欧洲、东南亚、北美设厂应对关税,越南厂已盈利,墨西哥/罗马尼亚待改善[7][16] - **研发投入**:重点投向汽车电子、智能化及AI领域,费用率持续下降但研发不受削减[15] - **光明区基地**:2027年投产,30%产能用于汽车产线,不受关税影响[23] 风险与展望 - **关税影响**:二季度收入增速受关税拖累,但境外工厂调整缓解压力(直供美国产品<10%)[15] - **汽车电子**:下半年交付加速,需求集中释放,毛利率或小幅提升(1个百分点内)[20][24] - **AI业务**:算力芯片模组毛利率达38%-40%,未来整机解决方案或进一步提升盈利[25][27] 其他要点 - **回款稳定性**:汽车电子回款账期约100天(博可华纳为主),国内品牌占比30%+,影响有限[13] - **Arcelik份额**:已成为其第一大供应商,但具体份额未披露[19]
三百亿A股总经理,因健康问题离任
中国基金报· 2025-07-21 14:25
高管变动 - 云赛智联总经理翁峻青因个人健康原因辞去董事、总经理及董事会相关委员会职务,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1] - 翁峻青原定任期至2026年5月18日,此次提前离任,未持有公司股份 [4][5] - 公司表示将尽快完成继任者选聘,此次变动不影响董事会正常运作 [4] 高管背景 - 翁峻青现年51岁,自2015年7月起担任总经理,任职近十年,此前历任上海广电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上海仪电集团智能安防事业部总经理等职 [3] - 长期专注于智慧城市产业链及商业模式研究,离任前兼任公司党委书记 [3] 公司概况 - 云赛智联为上海仪电集团旗下企业,核心业务包括云计算与大数据、行业解决方案及智能化产品,1986年成立,系A股"老八股"之一(代码600602) [4] - 2024年营收56.23亿元(+6.82%),归母净利润2.02亿元(+4.92%),扣非净利润1.71亿元(+39.84%) [6] - 2025年Q1营收14.10亿元(-2.07%),净利润0.42亿元(-29.03%),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6] 市场表现 - 截至7月21日收盘价22.28元/股,单日下跌3.72%,总市值304.7亿元 [7] - 总资产78.42亿元(+1.19%),净资产47.52亿元(+3.10%) [6]
智能化成先进制造主攻方向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17 21:12
先进制造链展区概况 - W2展区汇聚中国中车、中铝集团、西门子、霍尼韦尔、康宁、住友电工等110多家知名企业及链主企业,展示轨道交通、航空航天、低空经济、工业自动化等领域最新实践成果 [1] - 中国贸促会副会长李兴乾指出先进制造业呈现高端化、智能化、融合化趋势,强调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1] 国际合作与供应链案例 - 空中客车中国公司首席运营官柏舒曼展示A320飞机模型,其机翼在天津制造、机身在中国装配,体现中国在全球航空供应链中的关键地位 [1] - 航空业依赖全球供应链体系,中国布局有助于构建更可持续的供应链生态 [1] 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 - 西门子推出18款数智化产品,其中16款在中国仅用9个月完成开发,归因于中国丰富的需求场景及完整生态链支撑 [2] - 霍尼韦尔通过与中国行业协会、高校、供应商合作,定制数字化解决方案以满足本土客户独特需求 [2] - 中铝集团建成有色加工行业首个"黑灯工厂",通过无人化热处理环节解决效率与安全问题,实现降本增效 [2]
国务院再部署做强国内大循环,充分释放内需潜力
第一财经· 2025-07-17 04:02
国内大循环战略 - 做强国内大循环是推动经济行稳致远的战略之举,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风险挑战,扩大内需成为关键之举 [1] - 国常会提出系统清理制约居民消费的不合理限制、扩大新兴服务业等领域投资、优化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等一系列具体举措 [1] - 以国内大循环的内在稳定性和长期成长性对冲国际循环的不确定性,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1] 经济数据表现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其中二季度增长5.2%,比一季度放缓0.2个百分点 [2] - 上半年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8.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2% [2] - 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增速比上月回落1.6个百分点 [2] - 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比1-5月回落0.9个百分点 [2]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 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额超过1.4万亿元 [3] - 7月将下达今年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分领域制定落实到每月、每周的"国补"资金使用计划 [3] - 品类扩围有利于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中央已将支持品类扩大到12类 [4] - 加大以旧换新政策对高质量、绿色化、智能化产品的支持 [4] 服务消费潜力 - 上半年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3%,比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 [5] - 服务消费的占比在提升,文体休闲、交通出行服务消费保持两位数增长 [5] - 新的消费模式和业态层出不穷,悦己消费、情绪消费等新的个性化、多元化消费方兴未艾 [5] - 聚焦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育、文娱旅游等领域,扩大多元化服务供给 [5] 政策展望 - 下半年可能增发超长期特别国债,较大幅度上调以旧换新支持资金额度 [6] - 政策覆盖范围可能继续拓展,推动促消费效应进一步扩大 [6] - 促消费有可能不再限于耐用消费品,不排除把一般消费品和服务消费纳入进来的可能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