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天神之眼系统

搜索文档
展+产融合,从成都车展看“智”电新风向
中国经济网· 2025-09-05 09:36
行业智能化趋势 - 智能化成为行业重要增量动力源 L2级辅助驾驶新车渗透率2024年接近60% 预计2025年底达66% [1] - 智能座舱前装搭载率2024年突破70% 2025年有望超过80% [1] - 理想汽车推出VLA司机大模型 具备视觉语言动作三重能力 9月10日全量推送 [1] 车企技术展示与市场策略 - 岚图汽车推出2026款梦想家预售及追光L新车型 同步发布纯电SUV岚图知音 看重成都市场高接受度 [2] - 小鹏汽车在春熙路完成全新P7首批交付 利用成都消费者对新鲜事物高接受度推广智能汽车 [2] - 比亚迪设置天神之眼动态演示区与兆瓦闪充技术专区 通过仰望U8应急浮水等场景化体验展示全产业链技术 [2] 新能源产品集中展示 - 新能源品牌展区面积创历史新高 奔驰CLA纯电版 比亚迪仰望U8L 福特烈马新能源等车型集中亮相 [3] - smart发布最新超级电混技术 主流品牌均将下半年新能源王牌产品带至成都车展 [3] 成都汽车产业数据 - 2025年前5月成都汽车产量34万辆同比增长29.4% 产值626.7亿元同比增长21.1% [3] - 同期新能源汽车产量9.9万辆同比激增402% 产值117.7亿元同比增长162.1% [3] 地方政府产业规划 - 成都出台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构建"整车引领 零部件协同 创新驱动"产业生态 [4] - 搭建智能网联测试基地与新能源研发中心 推动自动驾驶与车规级芯片技术突破 [4] - 核心零部件企业本地配套率达41% 目标提升至50%以上 宁德时代 中创新航等企业与本地整车厂协同 [4]
评论 || 这场突围在意料之中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0 01:18
市场表现 - 4月比亚迪在欧洲纯电动汽车销量达7231辆 同比增长169% 超越特斯拉的7165辆[1] - 若计入插混车型 比亚迪整体销量同比暴涨359% 领先优势更为显著[1] - 在西班牙 意大利 法国 英国 德国等核心市场均实现对特斯拉的超越[1] 市场策略 - 通过差异化策略进入30多个欧洲国家 推出8款车型覆盖不同价格区间[1] - 针对欧洲充电设施差异制定策略:北欧投放纯电车型 南欧主推插混车型[1] - 插混车型在欧洲受欢迎程度渐高 且受益于未提升的关税政策[3] 技术创新 - 刀片电池在安全性表现突出 穿刺后温度仅30℃-60℃ 给欧洲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2] - 将激光雷达下放到20万元级车型 标配"天神之眼"智能驾驶系统[2] - 易四方技术实现4电机独立驱动 赋予车辆原地掉头等特殊功能[2] 品牌建设 - 2024年荣获法国Auto Moto"最佳新兴外国品牌"奖项[2] - 海豹车型登顶法国《AutoPlus》读者评选"电动汽车类别第一名"[2] - 通过赞助欧洲杯等国际赛事提升品牌曝光度 树立绿色出行形象[2] 供应链优势 - 计划在匈牙利建设电动汽车组装厂 启用自主运营滚装船强化欧洲供应链[3] - 具备"电池-电机-电控"全产业链自研自产能力[3] - 在芯片短缺和地缘冲突中展现出强劲的抗风险能力[3] 行业影响 - 打破欧美车企长期主导地位 标志中国车企在全球新能源汽车竞赛中崛起[4] - 为其他中国汽车品牌出海树立典范 激励更多车企拓展海外市场[4] - 欧洲新能源车市场占比小 发展空间广阔 为中国车企创造机会[3]
智驾平权进行时,车载CIS高端市场加速放量
2025-05-06 02:2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车载 CIS 行业、智能驾驶行业 - **公司**:安森美、韦尔股份、索尼、斯特威、晶方科技、特斯拉、华为、比亚迪、理想汽车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市场增长**:2026 年 L2/L3 自动驾驶渗透率预计达 30%-40%,推动电子传感器、激光雷达和超声波雷达需求增长,带动车载 CIS 市场增长;比亚迪等主机厂力推城市 NOA,对传感器数据分析及高精度地图结合提出更高要求,车载摄像头 CS 需求快速增加,如比亚迪“雷神之眼”搭载量达 12 - 13 个[1][3] - **技术升级**:车载 CS 芯片技术升级显著,HDR 提高极端气候场景识别能力,LFM 抑制 LED 闪烁提高图像质量,提升智能驾驶安全性和可靠性;特斯拉 FSD、华为乾坤智驾 ADS 高阶智驾系统以及比亚迪天神之眼等代表性产品均应用了这些技术[1][4][6] - **政策法规**:德国 2021 年批准 L3 级别自动驾驶上路,规定严格;中国采取试点探索加法律规范路径推进,上海、北京和深圳等城市积极开展 L3 级别路测,部分高速公路段允许特定条件下全程脱手[5] - **竞争格局**:全球车载 CIS 市场竞争激烈,安森美占据超 40%份额,韦尔股份接近 40%,索尼逐步获 10%以上份额,韦尔股份和索尼市场份额加速增长,安森美趋向保守策略[1][8] - **国产厂商发展**:国产厂商斯特威在消费电子和车规市场取得进展,高端产品进入比亚迪等公司供应链,成为比亚迪天神之眼系统二供供应商;晶方科技深度绑定韦尔股份和斯特威,受益于汽车产业趋势兴起,预计韦尔股份车载 CS 收入翻倍增长,斯特威给出乐观增速指引,推动晶方科技发展[1][2][9][10][11] - **产业景气度**:2025 年是 L2 向 L3 级别智驾加速渗透重要年份,预计高端 8MI 产品用量大幅增长,国内厂商如韦尔股份、索尼、斯特威等有望在下游市场争夺中获更多份额,实现国产替代,二季度至三季度产业景气度较为确定[1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 年 L2 级别自动驾驶渗透率已达 40%[3] - 韦尔股份在 HDR、PSL、夜鹰技术以及 LCOS 技术上表现突出,产品覆盖 100 万到 800 万像素,并已完成国内主流客户验证;索尼在高端 8MI 摄像头领域取得突破,与理想汽车、比亚迪等公司展开合作[8] - 车载 CIS 技术在高解析度、长距离感知和多模态融合方面需求比传统消费级产品有更高提升,LED 闪烁抑制技术对夜间行车图像成像有重要影响[7]
上海车展变局:智驾刹车、SUV混战、雷军没来
芯世相· 2025-04-27 04:21
核心观点 - 上海车展反映出中国车市三大剧变:燃油车时代加速落幕、中国车市重新洗牌、本土车企出海大冒险 [6][7] - 行业已从"抢蛋糕"进入"分座位"时代,混动SUV擂主未定,下一战可能转向海外市场 [9] - 车企竞争聚焦三大战场:产品战(SUV为主)、技术战(安全优先)、营销战(科技秀场) [7][8][9] 产品战:SUV成主力 混动市场 - SUV占新车比例达53%,B/C级SUV占比32% [12] - 问界M8以华为智能化+35万定价冲击月销2万辆目标 [15] - 极氪9X光辉版配置5颗激光雷达+双Thor芯片,百万级定价对标奔驰GLS [15] - 长城哈弗二代枭龙MAX将四驱混动价格压至11万级,主打轻度越野人群 [16] 纯电市场 - 2024年中大型SUV销量同比暴涨52.5%至164.6万辆,新能源占比80% [17] - 零跑B10将激光雷达车型价格压至13万级,搭载高通8295芯片+端到端大模型 [17] - 蔚来乐道L90以"大空间+换电+性价比"切入30万级家庭市场 [17] 技术战:智驾转向保守 - 工信部新规要求禁用"智驾"等宣传词汇,改为"辅助驾驶" [18] - 车企紧急修改宣传物料:比亚迪"天神之眼"后缀改为"驾驶辅助",理想L6宣传语改为"智能焕新版" [20] - 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达55.7%,预计2025年突破65% [23] - 技术暗战仍在继续:华为发布ADS 4.0支持L3商用,广汽埃安联手滴滴推L4级Robotaxi [24] 营销战:生态位争夺 产业链联动 - 宁德时代曾毓群与理想李想试驾MEGA,宝马董事长与长城魏建军进行"跨国交流" [25] - 搜狐张朝阳当场购买奇瑞捷途纵横G700,成为首位车主 [25] 科技秀场 - 小米通过129元闪电黄棒球帽制造移动广告牌,排队现象成流量密码 [26] - 华为鸿蒙智行展台邀请陈道明、姚安娜等明星,黄渤现场演示问界M8防水测试 [26] - 小鹏人形机器人IRON全场互动,比亚迪展示王朝Dynasty-D和海洋Ocean-S概念车 [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