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保险

搜索文档
人保财险:深入践行“两山”理念 书写绿色发展新篇
人民日报· 2025-08-26 21:39
绿色保险业务规模与增长 - 2025年上半年绿色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126.35万亿元 同比增长23.90% [2] 产业转型升级服务 - 为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油化工等行业提供一揽子保险方案 [3] - 搭建碳捕集到碳利用再到碳封存的全流程闭环保险保障体系 [3] - 2024年为174家绿色低碳企业融资提供4.56亿元保障支持 [3] - 推出绿色建筑性能保险和房屋全装修险服务建筑节能降碳 [3] - 创新开发低空保产品保障低空经济新消费场景 [3] - 完善汽车芯片保险产品体系并向全链条拓展 [3] 环境污染风险治理 - 推广环责险+环境风险监测模式 2024年提供环境污染责任风险保障197亿元 [4] - 在浙江湖州签发全国首批ESG保险保单 涉及保额8800万元 [4] - 签署绿色船舶保险共同体合作备忘录提升船舶绿色低碳水平 [5] - 2024年提供10.9万亿元风险保障服务化解船舶污染风险 [5] 碳汇能力建设与生态改善 - 2024年森林险为11亿亩林木提供9754亿元保障 [6] - 在江苏南京落地全国首单植被综合碳汇价值保险 [6] - 在福建厦门落地全国首单蓝碳交易财产安全险 为2000吨蓝碳交易项目提供保障 [6] 清洁能源与绿色交通 - 2024年为清洁能源领域提供风险保障4万亿元 [7] - 2024年承保新能源汽车超过1150万辆 提供风险保障近30万亿元 [7] - 2024年承保91个绿色轨道交通施工标段 累计提供风险保障2876亿元 [7] - 启动绿动出海项目促进中国新能源车企拓展海外业务 [7] 气候风险管理与灾害应对 - 2024年巨灾保险覆盖范围扩展至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18个地市 保障人口4.1亿 [8] - 建立台风、暴雨等灾害风险地图和气象预警服务模式 [8]
金融如何支持林业高质量发展?三部门推出15条举措
第一财经· 2025-08-25 08:26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金融服务 - 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增量提质扩面,拓宽可抵押林权范围至用材林中幼林、毛竹林、果树、设施花卉、苗木等,依法合规延长贷款期限,探索基于林业经营收益权、林下空间经营权的融资模式及"林权抵押+森林保险"等产品服务模式 [4] - 完善林权收储担保和评估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成立林权收储机构,制定统一评估准则并明确操作程序和收费标准,提升评估科学性与合理性,支持合规机构进入林权评估市场 [5][6] - 强化抵押林权管理和处置,约定抵押期间林木管理责任,优先安排采伐指标用于抵押物处置,保护抵押权人合法权益 [6] - 促进林权流转交易服务,健全抵押登记机制并压缩办理时间,探索建立省级生态资产资源经营管理平台,鼓励发展"林地入股""林木变现"等多元化合作模式,推动林权登记信息与银行实时共享 [7] 强化林业重要战略实施金融保障 - 提升国家储备林建设金融支持能力,聚焦"国家储备林+N"建设模式(如+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生态旅游),优化贷款审批手续,加大信贷投放并合理确定贷款期限,组建专家库提供全流程专业支持 [8] - 探索金融赋能重要生态工程建设,聚焦"三北"工程等重点生态工程,提供项目融资方案、资金结算等综合金融服务,结合碳汇收益加大融资支持力度,支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 [9] 加大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金融投入 - 加大林业适度规模经营金融支持力度,针对家庭林场、林业专业合作社等主体提供适配金融产品,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特色产业培育及精深加工领域 [10] - 创新金融支持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围绕林菌、林药、林菜等特色产业加大信贷投入,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满足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融资需求,用好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支持林农及小微企业发展 [10] - 促进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大对经济林果、林草中药材、花卉等产业信贷支持,支持森林旅游设施建设及废弃物回收利用,推动林业加工业自动化智能化发展,综合运用信贷、股权、债券等融资方式 [10][11] 建立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 支持林业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探索创新融资产品与服务模式促进"国家储备林+碳汇"价值实现,应用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支持林业碳汇能力提升,完善生态产品抵押价值评估方法 [12] - 优化林业生态产品价值融资服务,运用数字化技术优化信贷流程和风险防控模型,通过卫星遥感、大数据等技术建立森林资源全生长周期识别模型,有条件的地区开发线上交易系统提供融资对接 [12] 完善政策配套体系及保障机制 - 加大资金支持,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碳减排支持工具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信贷投放,拓宽涉林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支持发行债券及探索林权盘活模式 [13] - 创新保险产品,构建包括指数保险、产量保险、收入保险和责任保险在内的森林保险产品体系,支持国家储备林保险、经济林保险、林下经济保险等业务,鼓励"森林保险+"模式 [13] - 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健全林权抵押贷款风险管理机制,设立风险预警机制并优化不良贷款处置,构建评估、保险、监管、处置、收储五位一体机制,加强贷款资金用途监测 [14] - 强化组织保障,建立金融支持林业改革发展工作会商机制,林业主管部门建立健全融资需求项目库并强化与金融系统共享对接,定期开展培训交流及政策宣传 [15]
平安产险龙泉: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务乡村全面振兴
第一财经· 2025-08-21 07:25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公司通过"三村工程"积极参与乡村振兴,聚焦"三农"领域,依托"综合金融+医疗养老"资源优势,推动乡村经济发展[1] - 公司提出金融"五篇大文章"战略,包括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全面服务乡村振兴[1] - 乡村振兴被视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任务,其中产业振兴是核心动力[2] 普惠金融与产业振兴 - 公司推出"九强"全产业链帮扶模式,覆盖产前培训、产中支持、产后销售全流程,带动187万农户增收152亿元[2] - 在湖南岳阳打造"六位一体"智慧水产生态圈,帮助养殖户实现从亏损70万元到盈利150万元的转变[2] - 截至2025年6月,公司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建立3566个党建共建点,落地682个产业振兴项目[2] 绿色金融创新 - 公司推出碳汇保险、古树名木保护保险等14款绿色保险产品,覆盖7省市2.32万株古树名木[3] - 发起"平安古树名木守护行动",为古树名木提供专属保障,助力乡村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3] 科技金融应用 - 开发"平安爱农宝App"一站式惠农服务平台,拥有超100万农户用户,支持4种少数民族语言版本[5] -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打造"科技型、服务型"农险,提升防灾减损和快速理赔能力[5] 养老与数字金融 - 推出针对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险产品,采用"保险+健康管理"模式提供医疗保障和健康服务[5] - 建立承保理赔"双精准"模式,通过"六张图"实现农险精准服务"三农"[5] 战略合作与未来规划 - 公司与政府机构、行业协会联合举办乡村振兴论坛,探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路径[1] - 计划通过"保险+科技+服务"模式持续创新产品和服务,与各方合作共同推进乡村振兴[5]
“碳”路者 大家保险绿色金融的生态答卷
新华网· 2025-04-30 04:57
绿色金融整体发展 - 绿色金融成为推动经济绿色转型的关键引擎,重塑金融行业格局 [1] - 公司深度融入绿色金融浪潮,开展全方位创新实践,为保险行业绿色转型提供范本 [1] - 公司为"双碳"目标实现注入动能,交出高质量绿色金融生态答卷 [1] 绿色投资 - 2024年公司绿色金融新投项目总金额达47.1亿元,同比增长90% [2] - 投资绿色金融债权类项目余额累计42.52亿元,其中2024年新增17.14亿元 [2] - 公司锚定清洁能源赛道,以光伏为核心发力点,设立12亿元新能源基础设施基金,落地保险业首单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首期交割规模超500兆瓦,覆盖18个省份,服务200余家工业客户 [3] - 公司与越秀资本、老窖资本联合设立20亿元越秀光惠基金,专注农村户用分布式光伏,锁定14个省市自治区近2.5吉瓦电站,预计年发电28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220万吨 [3] 绿色保险 - 2024年公司绿色保险金额达7337.7亿元,赔付件数13.7万件,赔款支出4.3亿元,服务企业8564家,分别同比增长225.7%、169.1%、91.5%和37% [4] - 在清洁能源领域,为风电制造企业提供约1亿元风险保障,为77家售电公司提供超5亿元电力交易履约保证保险 [4] - 在绿色交通领域,承保新能源车辆14.7万辆(同比+79%),赔款支出3.9亿元(同比+115%),开发充电桩安全责任保险新产品 [5] - 在绿色农业领域,推出2款高标准农田保险、10款无害化处理联动养殖保险、5款森林保险及2款农业气象指数保险 [5] - 在环保安全领域,环境污染责任险和安全生产责任险保单合计10475笔,提供701亿元保额 [5] 绿色运营 - 公司通过节能减排专项改造、制定节能方案及量化管理,每年节约用电成效显著 [6] - 倡导集约办公,盘活闲置资源,提高空间利用率,推动数字化办公减少纸质文件使用 [7] - 优先采购环保产品,通过比价招标控制成本,鼓励员工提出节约建议推动绿色采购发展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