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池材料

搜索文档
化工石化稳增长方案落地,行业有望加速优化升级
长江证券· 2025-09-28 14:25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投资评级 但建议重点关注多个细分领域和具体公司[9] 核心观点 - 七部门联合印发《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目标为促进行业平稳运行和结构优化升级[4][7] - 方案提出2025-2026年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 较2023年方案提出的5%左右目标有所上调[9] - 预计供过于求关系有望扭转 行业景气度将从底部逐步向上[9] 供给层面分析 - 增强高端化供给 支持电子化学品、高端聚烯烃、高性能纤维、特种橡胶、高性能膜材料等领域关键产品攻关[9] - 约束传统新增项目 加强重大石化、现代煤化工项目规划引导 严控新增炼油产能 合理确定乙烯、对二甲苯新增产能规模和投放节奏 防范煤制甲醇行业产能过剩风险[9] - 优化传统存量产能 制定实施老旧装置更新改造行动方案 推进危险工艺全流程自动化改造或低风险替代[9] 需求层面分析 - 开拓新兴应用场景 围绕新能源、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 拓展新能源电池材料、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特种工程塑料等应用[9] - 推进绿氨绿醇在船用燃料市场应用 开展非粮生物基材料典型案例征集推广[9] - 拓展国际合作空间 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推进海外油气、钾等资源开发利用合资合作 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和出口渠道[9] 重点投资领域 - 化工行业重点关注景气位于底部的子行业:有机硅(兴发集团/新安股份/合盛硅业)、涤纶长丝(桐昆股份/新凤鸣)、草甘膦(兴发集团/新安股份)、工业硅(合盛硅业/新安股份/兴发集团)[9] - 关注处于底部或出清行业:纯碱(博源化工)[9] - 持续推荐政策制约行业:制冷剂(巨化股份/三美股份/东岳集团/永和股份/昊华科技)[9] - 推荐化工行业龙头白马:万华化学/华鲁恒升/龙佰集团/华峰化学[9] - 石化行业重点关注炼化行业:央企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华锦股份;民营炼化恒力石化、荣盛石化、东方盛虹、恒逸石化;煤化工龙头宝丰能源和气化工龙头卫星化学[9]
七部门发布:围绕新能源、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拓展特种工程塑料、碳纤维及复材、电池材料等应用
DT新材料· 2025-09-26 16:05
【DT新材料】 获悉,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提出,2025—2026年,石化化工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经济效益企稳回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精细化延伸、数字赋能和本质安全 水平持续提高,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明显,化工园区由规范建设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聚焦石化化工行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工作方案》围绕强创新、提 效益、拓需求、优载体、促合作等5方面部署10项重点任务。 (一)强化产业科技创新,提升有效供给能力。 1.增强高端化供给。聚焦集成电路、新能源、医疗装备等重点产业链需求, 支持电子化学品、高端聚烯烃、高性能纤维、特种橡胶、高性能膜材料 等领域的关键 产品攻关,采用"揭榜挂帅"等方式开展协同创新,加快布局高端精细化学品等石化化工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新材料中试平台、数据资源节点, 持续发挥新材料 生产应用验证、测试评价等重点平台作用,用好新材料首批次保险补偿机制,推动创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推动涂料、染料、农药等具有比 较优势的大宗产品提质升级,引导上下游企业建立协同机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新华社· 2025-09-26 13:02
其中提出,增强高端化供给,支持电子化学品、高端聚烯烃等领域的关键产品攻关,推动涂料等具有比 较优势的大宗产品提质升级;促进供需提质,围绕新能源、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积极拓 展新能源电池材料、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特种工程塑料等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提出打造优质化工园区和产业集群,组织开展化工园区竞争力、智慧化水平分级评 价,引导化工园区对标改造、提级进步,推动化工园区聚焦主导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培育一批先进制造 业集群、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及龙头企业。 据了解,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强化政策宣贯解读,组织有关地区和企业抓好落实, 促进行业平稳运行,加快推进结构优化升级。 新华社北京9月26日电(记者王悦阳)记者26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 部、应急管理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2025年至 2026年,石化化工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 方案还提出了一系列2025年至2026年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主要目标:经济效益企稳回升,产业科技创新 能力显著增强,精细化延伸、数字赋能和本质安全水平持续提高,减污降碳协同增 ...
新股消息 | 中伟股份港股IPO获中国证监会备案
智通财经· 2025-09-26 12:51
公司上市计划 - 中伟股份拟发行不超过190,364,600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1]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为新能源材料企业 专注于新能源电池材料和新能源金属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3] - 自2020年起连续五年成为全球镍系和钴系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前驱体(pCAM)出货量第一 [3] - 2025年第一季度成为全球外销市场磷系pCAM出货量第一的供应商 [3] 公司战略与业务模式 - 公司建立从上游新能源金属开采、冶炼、精炼到新能源材料生产及回收的一体化运营体系 [3] - 通过提供高性能环保新能源材料推动全球低碳和能源转型 [3]
中伟股份港股IPO获中国证监会备案
智通财经· 2025-09-26 12:49
公司上市计划 - 中国证监会批准中伟股份发行不超过190,364,600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1]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为全球镍系和钴系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前驱体(pCAM)出货量连续五年领导者(自2020年起) [3] - 2025年第一季度成为全球外销市场出货量第一的磷系pCAM供应商 [3] - 业务覆盖新能源电池材料及新能源金属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 [3] - 建立从上游新能源金属开采、冶炼、精炼到材料生产及回收的一体化运营体系 [3] 公司战略定位 - 以创新为核心致力于全球低碳和能源转型 [3] - 通过提供高性能环保新能源材料引领可持续未来 [3]
七部门发文推动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
新华社· 2025-09-26 09:17
方案围绕提升有效供给能力、促进转型升级、激发市场潜能、培育高质量增长引擎、提高国际化发 展水平等五方面提出十项重点举措。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提出打造优质化工园区和产业集群,组织开展化工园区竞争力、智慧化水平分 级评价,引导化工园区对标改造、提级进步,推动化工园区聚焦主导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培育一批先进 制造业集群、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及龙头企业。 方案还提出了一系列2025年至2026年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主要目标:经济效益企稳回升,产业科技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精细化延伸、数字赋能和本质安全水平持续提高,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明显,化工园 区由规范建设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据了解,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强化政策宣贯解读,组织有关地区和企业抓好落 实,促进行业平稳运行,加快推进结构优化升级。 新华社北京9月26日电(记者王悦阳)记者26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 境部、应急管理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2025年 至2026年,石化化工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 其中提出,增强高端化供给,支持电子化学品、高端聚烯烃等领域的关键产品攻关, ...
吉和昌IPO:中期营收净利双降,产能利用率持续下滑
搜狐财经· 2025-09-17 07:56
公司概况 - 公司全称为武汉吉和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从事表面与界面处理相关特种功能性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产品矩阵包括环氧衍生新材料、磺内酯衍生新材料、乙炔衍生新材料三大合成及应用技术体系的数百种中间体和添加剂 [5] - 公司为中国表面工程协会副理事长单位 被评定为表面工程领域"十佳知名品牌"以及湖北省著名商标 获"中国表面工程协会科学技术奖"、"湖北省科技进步奖"等奖项 并取得授权专利80项 [5] - 控股股东为吉和昌投资 持股比例41.28% 实际控制人为宋文超和戴荣明 合计控制62.29%股份 [5][8] IPO进展与募资计划 - 公司正在申报北交所IPO并进入问询阶段 目前处于一询未回复状态 [1][5] - 拟募资总额28,957.94万元 用于四个项目:年产1.2万吨光伏材料及表面处理化学品项目(10,158.44万元)、年产2000吨集成电路用电镀化学品项目(10,537.16万元)、研发中心建设项目(5,262.34万元)和补充流动资金(3,000万元) [7][20] - 募投项目将新增年产1500吨光伏材料、2300吨表面处理化学品和相关副产品及复配产品、710吨锂电铜箔添加剂、210吨水性聚氨酯材料的生产能力 [2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27亿元、4.38亿元和5.17亿元 2023-2024年营收增幅分别为2.66%和18.05% [9]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08.86万元、5621.29万元和5634.63万元 2023-2024年净利润增幅分别为0.22%和0.24% 呈现营收增长但盈利停滞的状态 [9] - 2024年净利率为10.89% 显著高于行业平均净利率-63.15% 但公司解释称剔除极端值后与可比公司平均值相近 [12][13]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54亿元 同比下降5.57% 归母净利润3102.23万元 同比下降12.01% 出现业绩下滑迹象 [15] 行业比较与业绩异动 - 2023-2024年可比公司大多出现盈利下降或亏损:三孚新科连续两年亏损(2023年净亏0.37亿元 2024年净亏0.13亿元)、领湃科技连续两年亏损(2023年净亏2.09亿元 2024年净亏3.95亿元)、华盛锂电连续两年亏损(2023年净亏0.24亿元 2024年净亏1.75亿元) [10][11] - 皇马科技2023年营收同比下降13.21% 净利润同比下降31.94%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23.17% 净利润同比增长22.50% [11] - 公司业绩走势与同行出现明显差异 北交所要求说明与同行业可比公司业绩变动趋势存在差异的原因及合理性 [14] 产能利用率与扩产争议 - 2022-2024年整体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2.02%、73.51%和69.03% 呈现下降趋势 [22] - 分产品产能利用率:表面工程化学品从53.95%降至44.16% 新能源电池材料从95.15%降至57.34% 锂电铜箔添加剂2024年产能利用率69.65% [22] - 荆门基地特种表面活性剂产能利用率从2023年90.78%下滑至2024年87.30% [22] - 在下游光伏硅片市场和新能源行业面临"阶段性产能过剩"的背景下 公司仍坚持募投扩产 [3][17][19] 关联交易与独立性 - 奥克股份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持股37.71% 双方业务存在互补性 [25] - 公司与奥克股份合资投建武汉特化生产基地 武汉特化部分公辅工程和员工食堂仍依托奥克化学设计并按协议支付供应费用 [26] - 生产原料除向中石化采购外 也临时向奥克股份采购环氧乙烷作为补充 [26] - 奥克股份向公司输送董高监人员包括董事董振鹏、杨光和监事孙玉德 [26] - 北交所关注关联交易必要性和公允性 以及武汉特化依托奥克化学设计是否影响资产与生产的完整性和独立性 [26] 监管关注重点 - 北交所要求说明业绩与同行差异的原因及合理性 并结合下游行业变动趋势说明是否存在业绩大幅下滑风险 [14] - 要求结合产能利用率、下游市场需求和可比公司产能扩张情况 说明扩产产品是否存在产能过剩风险 [23] - 要求补充披露行业产能过剩的具体情况 并说明公司是否属于主管部门认定的产能过剩行业 [24] - 要求说明实际控制人宋文超和戴荣明出现意见分歧时的解决机制 是否可能导致公司治理僵局或控制权变动 [8]
璞泰来(603659)2025年中报点评:Q2业绩持续向好 新产品有望逐步放量
新浪财经· 2025-09-03 00:39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70.88亿元同比增长11.95% 归母净利润10.55亿元同比增长23.03% [1] - 2025H1毛利率32.10%同比上升2.55个百分点 净利率16.50%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 [1] - 2025Q2营收38.73亿元同比增长17.46%环比增长20.46% 归母净利润5.68亿元同比增长37.44%环比增长16.40% [1] - 经营现金流12.23亿元同比增长439.11% 期间费用率12.02%同比基本持平 [1] 新能源电池材料业务 - 2025H1营收53.78亿元同比增长15.59% 涂覆隔膜销量同比增长63.85% [2] - PVDF销量同比增长68.19% 粘结剂销量同比增长153.1% [2] - 负极材料出货量约7万吨同比略有增长 生产成本和盈利能力得到改善 [2] - 复合铜箔和复合铝箔进入量产准备 固态电解质LATP和LLZO建成200吨中试产线 [2] 新能源自动化装备业务 - 2025H1营收18.44亿元同比小幅增长 新订单规模超24亿元同比大幅回升 [3] - 在固态电池生产设备和复合集流体专用设备领域形成增量订单 [3] - 硅碳负极等新型电池材料专用设备获得新订单 [3] 业务展望 - 安徽紫宸硅碳负极产能一期具备生产能力 年内有望实现百吨级出货 [2] - 高容量、长循环、超快充等新产品下半年有望开始放量 [2] - 负极材料业务单吨盈利有望逐季向好 自动化装备业务下半年有望较好改善 [2][3]
璞泰来(603659):Q2业绩持续向好,新产品有望逐步放量
东莞证券· 2025-09-02 06:5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7] 核心观点 - 2025H1业绩稳健增长 Q2持续向好 营收70.88亿元同比增长11.95% 归母净利润10.55亿元同比增长23.03% [7] - 新能源电池材料业务营收53.78亿元同比增长15.59% 涂覆隔膜销量同比增长63.85% PVDF和粘结剂销量分别同比增长68.19%和153.1% [7] - 新能源自动化装备业务新订单规模超24亿元同比大幅回升 固态电池生产设备和新型电池材料专用领域形成增量订单 [7] - 复合铜箔 复合铝箔进入量产准备 固态电解质LATP和LLZO建成年产200吨中试产线 硅碳负极产能一期具备生产能力 [7] - 预计2025-2026年EPS分别为1.13元 1.42元 对应PE分别为21倍 17倍 [7][8] 财务表现 - 毛利率32.10%同比上升2.55pct 净利率16.50%同比上升0.8pct 期间费用率12.02%同比基本持平 [7] - 经营现金流12.23亿元同比增长439.11% [7] - 2025Q2营收38.73亿元同比增长17.46%环比增长20.46% 归母净利润5.68亿元同比增长37.44%环比增长16.40% [7] - 负极材料上半年出货量约7万吨同比略有增长 库存进一步降低 [7] 业务发展 - 新能源电池材料业务通过降本增效改善盈利能力 下半年高容量 长循环 超快充等新产品有望放量 [7] - 安徽紫宸硅碳负极产能有望在消费电子 无人机领域逐步放量 年内有望实现百吨级出货 [7] - 负极材料业务单吨盈利有望逐季向好 新能源自动化装备业务下半年有望较好改善 [7]
格林美(002340.SZ):上半年净利润7.99亿元 同比增长13.91%
格隆汇APP· 2025-08-28 14:15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5.61亿元 同比增长1.28%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99亿元 同比增长13.91%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09亿元 同比增长0.92% [1] - 基本每股收益0.16元 [1] 业务发展动态 - 关键金属资源循环利用业务呈现强大爆发力 [1] - 动力锂电池循环利用业务实现显著增长 [1] - 新能源电池材料业务获得持续突破 [1] - 印尼镍资源项目进入全面达产阶段 [1] 业绩驱动因素 - 关键金属循环回收量显著提升 [1] - 高端新能源材料市场占有率持续扩大 [1] - 各主营业务协同推动业绩创历史新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