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金属产品

搜索文档
新股消息 | 中伟股份港股IPO获中国证监会备案
智通财经· 2025-09-26 12:51
公司上市计划 - 中伟股份拟发行不超过190,364,600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1]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为新能源材料企业 专注于新能源电池材料和新能源金属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3] - 自2020年起连续五年成为全球镍系和钴系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前驱体(pCAM)出货量第一 [3] - 2025年第一季度成为全球外销市场磷系pCAM出货量第一的供应商 [3] 公司战略与业务模式 - 公司建立从上游新能源金属开采、冶炼、精炼到新能源材料生产及回收的一体化运营体系 [3] - 通过提供高性能环保新能源材料推动全球低碳和能源转型 [3]
中伟股份港股IPO获中国证监会备案
智通财经· 2025-09-26 12:49
公司上市计划 - 中国证监会批准中伟股份发行不超过190,364,600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1]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为全球镍系和钴系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前驱体(pCAM)出货量连续五年领导者(自2020年起) [3] - 2025年第一季度成为全球外销市场出货量第一的磷系pCAM供应商 [3] - 业务覆盖新能源电池材料及新能源金属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 [3] - 建立从上游新能源金属开采、冶炼、精炼到材料生产及回收的一体化运营体系 [3] 公司战略定位 - 以创新为核心致力于全球低碳和能源转型 [3] - 通过提供高性能环保新能源材料引领可持续未来 [3]
中伟股份(300919):钴系磷系材料出货快速提升,三元前驱体领先地位稳固
国信证券· 2025-09-10 07:53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H1营收213.23亿元(同比+6%),归母净利润7.33亿元(同比-15%),毛利率12.10%(同比-0.67pct),净利率3.30%(同比-2.46pct)[1] - 2025Q2营收105.35亿元(同比-2%、环比-2%),归母净利润4.25亿元(同比-12%、环比+38%),毛利率12.27%(同比+0.15pct、环比+0.33pct)[1] - 四氧化三钴营收14.52亿元(同比+30%),产量1.60万吨(同比+34%),毛利率25.88%(同比+16.21pct)[2] - 三元前驱体营收74.91亿元(同比-15%),毛利率18.05%(同比-0.26pct),产量9.17万吨(同比-20%)[2] - 磷酸铁营收6.70亿元(同比+172%),产量7.18万吨(同比+388%),毛利率-7.34%[3] - 新能源金属产品营收92.73亿元(同比+44%),毛利率7.44%(同比-3.06pct),产量10.47万金吨[3] - 印尼镍原矿粗炼总产能近20万金吨,采用OESBF+RKEF双技术路线[3]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7.23/21.33/25.86亿元(原预测19.37/25.03/31.13亿元),同比增速+17%/+24%/+21%[4] - 2025-2027年预计EPS为1.84/2.27/2.76元,动态PE为24.5/19.8/16.3倍[4] 财务数据与预测 - 2025E营收488.89亿元(同比+21.5%),2026E营收555.18亿元(同比+13.6%),2027E营收604.70亿元(同比+8.9%)[5] - 2025E归母净利润17.23亿元(同比+17.4%),2026E归母净利润21.33亿元(同比+23.8%),2027E归母净利润25.86亿元(同比+21.2%)[5] - 2025E毛利率12%,2026E毛利率12%,2027E毛利率12%[5] - 2025E ROE 6.0%,2026E ROE 7.5%,2027E ROE 8.7%[5] - 当前总市值422.58亿元,收盘价45.05元[6] 业务进展与战略 - 消费电子市场回暖推动四氧化三钴需求增长[2] - 海外新能源车及核心客户需求回暖,三元前驱体出货有望环比改善[2] - 深耕固态电池领域,开发适配固态电池的定制化前驱体[2] - 推进富锂锰基材料、硫化物电解质等前沿技术预研[2] - 推动3代、4代磷酸铁快速量产,材料压实密度达行业先进水平[3] - 加速磷酸铁锂量产进程,深化磷系资源开发效率[3] - 镍价疲软影响新能源金属盈利能力,但公司可通过自供或外售电解镍实现价值最大化[3]
中伟股份(300919):系磷系材料出货快速提升,三元前驱体领先地位稳固
国信证券· 2025-09-10 07:39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H1营收213.23亿元(同比+6%)但归母净利润7.33亿元(同比-15%)[1] - 三元前驱体出货量稳居全球榜首但受海外需求波动影响 营收74.91亿元(同比-15%)[2] - 钴系产品受益消费电子回暖 四氧化三钴营收14.52亿元(同比+30%)且毛利率大幅提升至25.88%(同比+16.21pct)[2] - 磷系材料快速放量 磷酸铁营收6.70亿元(同比+172%) 产量7.18万吨(同比+388%)[3] - 新能源金属营收92.73亿元(同比+44%)但镍价波动致毛利率降至7.44%(同比-3.06pct)[3] - 印尼镍产能近20万金吨 具备双技术路线和多产品通道优势[3] - 下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至归母净利润17.23/21.33/25.86亿元(原预测19.37/25.03/31.13亿元)[4] 财务表现 - 2025H1毛利率12.10%(同比-0.67pct) 净利率3.30%(同比-2.46pct)[1] - 2025Q2归母净利润环比+38%至4.25亿元 毛利率环比+0.33pct至12.27%[1] - 预计2025年营收488.89亿元(同比+21.5%) 2026年营收555.18亿元(同比+13.6%)[5] - 2025年预测EPS 1.84元 动态PE 24.5倍[4][5] 业务进展 - 三元前驱体产量9.17万吨(同比-20%)但全球领先地位稳固[2] - 推进固态电池定制化前驱体及富锂锰基材料等前沿技术[2] - 磷酸铁业务通过三代/四代产品迭代推动减亏至扭亏[3] - 镍业务可灵活选择自供或对外销售实现价值最大化[3]
中伟股份上半年净利润7.33亿元 同比下降15.2%
犀牛财经· 2025-08-20 05:3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13 23亿元 同比增长6 16% [1][2] - 归母净利润7 33亿元 同比下降15 20% 扣非归母净利润6 53亿元 同比下降14 77% [1][2] - 基本每股收益0 79元/股 同比下降14 13% [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4 76亿元 同比增长13 12%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 64% 同比下降0 64个百分点 [2] 业务板块 - 电池材料业务营收96 32亿元 同比下降5 55% 毛利率17 34% [2][3] - 新能源金属业务营收92 73亿元 同比增长44 01% 毛利率7 44% [2][3] - 其他业务营收24 17亿元 同比下降29 90% [2] 费用结构 - 销售费用4804 31万元 同比下降4 17% [3][4] - 管理费用5 51亿元 同比增长10 12% [3][4] - 财务费用5 81亿元 同比增长51 09% [3][4] 资产状况 - 总资产7469 41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2 29%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2034 00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0 99% [2]
中国7月进出口超预期,特朗普拟对芯片征100%关税
华泰期货· 2025-08-08 03: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市场回归基本面验证阶段,中国7月进出口超预期但后续出口仍承压,需关注对等关税及中美贸易谈判进展影响;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拖累企业活动,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受关税、货币政策等因素影响;商品各板块受供需、关税等因素影响表现各异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分析 - 7月30日政治局会议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宏观政策维持“稳中有进”基调,“反内卷”政策或更温和 [1] - 中国7月官方制造业PMI回落,非制造业保持扩张,外汇储备规模环比下降0.76%,央行连续第9个月增持黄金 [1] - 7月按美元计出口同比增长7.2%,进口增长4.1%,后续出口仍承压,进口受内需影响 [1] 关税动态 - 7月31日白宫发布行政令重新设定“对等关税”税率标准,新关税8月7日生效 [2] - 8月3日美国贸易代表称新一轮关税“基本已定”,对多国加征不同税率关税 [2] - 8月6日特朗普表示将对芯片和半导体征收约100%关税,欧盟称对美芯片出口被纳入15%关税上限 [2][5] 商品分板块 - 国内供给侧黑色和新能源金属敏感,海外通胀预期使能源和有色板块受益 [3] - 黑色板块受下游需求预期拖累,有色板块供给受限未缓解,能源中期供给偏宽松 [3] - 化工板块部分品种“反内卷”空间值得关注,农产品短期无天气扰动波动有限 [3] 要闻 - 截至2025年7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922亿美元,7月环比下降252亿美元,降幅0.76% [5] - 2025年7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5.7万亿元,同比增长3.5%,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 [5] - 特朗普将签署行政令允许401K账户投资加密货币等另类投资,英国央行降息25基点 [2][5]
港股IPO周报:纳芯微等多家A股公司递表 钧达股份通过上市聆讯
新浪财经· 2025-04-27 04:19
港股新股资讯概览 - 本周共有8家公司递表,3家公司通过聆讯,1家公司招股 [3] 递表公司详情 德镁医药有限公司 - 专业聚焦皮肤健康的创新型医药企业,在中国创新药企业中皮肤疾病适应症数量排名首位,2024年皮肤处方药收入排名首位 [4]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84亿元、4.73亿元、6.18亿元人民币,年内亏损分别为5517.1万元、470.3万元、1.06亿元人民币 [4] 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新能源材料公司,专注于新能源电池材料和新能源金属产品,向2024年全球出货量排名前十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供货 [4]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03.44亿、342.73亿、402.23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分别为15.39亿、21.00亿、17.88亿元人民币 [4] 和辉光电 - 全球领先的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制造商,2022-2024年累计销售量全球中大尺寸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制造商第二名,中国第一名 [5]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41.91亿元、30.38亿元、49.58亿元人民币,年内亏损及综合亏损总额分别为16.02亿元、32.44亿元、25.18亿元人民币 [5] 苏州瑞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有六款自研siRNA药物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涉及七种适应症,其中四款进入2期临床试验,超过20个临床前资产 [6] - 2023-2024年度净亏损分别为4.37亿元、2.82亿元 [6] 纳芯微 - 中国领先的模拟芯片提供商,2024年模拟芯片收入在中国模拟芯片市场位列中国厂商第五名 [7]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6.70亿元、13.11亿元、19.60亿元人民币,利润分别为2.50亿元、-3.05亿元、-4.03亿元人民币 [7] 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 - 全球第二大无线通信模块提供商,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为15.4% [8]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2.03亿、56.52亿、69.71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分别为3.65亿、5.65亿、6.77亿元人民币 [8] 红星冷链(湖南)股份有限公司 - 2024年按冷冻食品交易服务的交易总值计在中国中部地区排名第二,湖南省排名第一,按收入计是中国中部地区和湖南省最大的冷冻仓储服务提供商 [9]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37亿、2.02亿、2.34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分别为0.79亿、0.75亿、0.83亿元人民币 [9] 三只松鼠 - 中国最大的线上坚果零食企业 [10]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72.93亿元、71.15亿元、106.2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29亿元、2.20亿元、4.08亿元 [10] 通过聆讯公司详情 钧达股份 - 领先的专业光伏电池制造商,2024年N型TOPCon电池全球市场份额约24.7%排名第一,光伏电池全球市场份额约17.9%排名第二 [11]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10.86亿元、186.11亿元、99.24亿元人民币,年内净利润分别为8.21亿元、8.16亿元、-5.91亿元人民币 [11] 绿茶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内地知名的休闲中式餐厅运营商,2024年按餐厅数目计排名第三,按收入计排名第四 [12]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23.75亿元、35.89亿元、38.38亿元人民币,利润分别为0.17亿元、2.96亿元、3.50亿元人民币 [12] 沪上阿姨(上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第四大现制茶饮店网络,截至2024年底门店突破9176家同比增长17.8%,99.7%为加盟店,2024年GMV为107.36亿元同比增长10.3% [13]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1.99亿元、33.48亿元、32.8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49亿元、3.88亿元、3.29亿元 [14] 招股公司详情 博雷顿 - 拟全球发售1300万股H股,每股发售价格18港元,预期2025年5月7日开始在联交所买卖 [15]
新股前瞻|新项目“接棒”贡献增量,港股上市或成中伟股份(300919.SZ)出海“掘金”关键一步?
智通财经网· 2025-04-23 10:23
公司港股上市计划 - 公司正式递表港交所主板 计划港股上市 [1] - 港股上市有助于利用国际资本和资源加速海外市场布局 [3] 收入结构与地域分布 - 2024年海外收入达178.84亿元 占总收入比重44.5% 较两年前提升超10个百分点 [1] - 2022-2024年总收入分别为303.44亿元、342.73亿元、402.23亿元 保持稳步增长 [4] - 中国内地收入占比从2022年66.3%降至2024年55.5% 海外收入占比从33.7%升至44.5% [2] 业务板块表现 - 新能源金属产品2024年收入134.83亿元 占比33.5% 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 [4] - 其他业务收入从2022年25.21亿元增至2024年76.42亿元 占比从8.3%提升至19% [4] - 传统优势业务新能源电池材料收入占比从2022年91.7%降至2024年47.5% [6] - 镍系材料2024年收入同比减少25.6% 钴系材料收入同比减少24.1% [6] - 磷系材料2024年收入6.8亿元 占比1.7% 其他创新材料开始产生收入但不足1000万元 [5][6] 产品销量与价格变动 - 镍系材料销量从2023年21.13万吨降至2024年19.49万吨 平均售价从10.29万元/吨降至8.29万元/吨 [6] - 钴系材料销量从2023年19千吨升至2024年21.1千吨 但平均售价从15.58万元/吨骤降至10.66万元/吨 [6] - 磷系材料销量从2023年31.9千吨增至2024年77.9千吨 平均售价从10.3万元/吨降至8.7万元/吨 [7] 盈利能力分析 - 2022-2024年毛利分别为33.81亿元、45.76亿元、48.42亿元 毛利率分别为11.1%、13.4%、12% [7]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5.39亿元、21亿元、17.88亿元 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滑14.9% [7] 全球化战略布局 - 全球一体化运营成为公司主要增长动力 正在扩大印尼及摩洛哥生产基地产能 [2] - 评估在韩国建设首条镍系材料生产线计划 业务覆盖日韩、东南亚、欧洲及北美等多个地区 [2][8] - 在印尼建有四大原料基地 通过产能出海深化上游资源布局 [8][10]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自2020年起在镍系和钴系锂离子电池pCAM方面占据全球出货量领导者位置 [4] - 2024年一季度成为全球出货量第一的独立磷系pCAM供应商 [4] - 构建垂直一体化业务模式 产品包含镍系、钴系、磷系、钠系和其他创新材料 [4] 成本结构特点 - 原材料成本占销售成本比重从2022年93.8%降至2024年83.8% [9] - 镍和钴价格波动对公司业绩有重大影响 2022-2024年镍系pCAM定价持续下滑 [9] - 2024年印尼镍产量占全球总需求70% 相关政策是影响金属基本面的主要变量 [9]
新股消息 | 新能源材料巨头中伟股份(300919.SZ)冲刺港交所 2024年营收超400亿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4-22 12:19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球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前驱体(pCAM)出货量领导者 镍系和钴系pCAM连续五年全球出货量第一 磷系pCAM在2025年第一季度成为全球外销市场出货量第一[2] - 公司专注于新能源电池材料和新能源金属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业务覆盖上游新能源金属开采、冶炼、精炼至材料生产及回收的一体化运营[2] - 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储能系统、消费电子 以及人工智能设备、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下一代高潜力应用领域[2] 全球生产布局 - 生产基地战略定位覆盖亚洲、欧洲和北美 截至2024年底在中国设有4个生产基地 印尼3个基地 摩洛哥1个基地 另在印尼和韩国规划新生产基地[3]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收入持续增长:2022年303.44亿元 2023年342.73亿元 2024年402.23亿元[3] - 同期年度利润呈现波动:2022年15.39亿元 2023年21亿元 2024年17.88亿元[3] - 2022年毛利率为11.1% 毛利额33.81亿元 2023年毛利率提升至13.4% 毛利额45.76亿元[5] -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2022年9.29亿元(占收入3.1%) 2023年10.56亿元(占收入3.1%)[5] - 2022年税前利润率5.6% 2023年提升至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