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型固态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投资人,抢了我的公司
36氪· 2025-09-01 10:46
文章核心观点 - 投资机构正通过诉讼手段争夺被投企业控制权 从传统财务投资转向实业控制 这一趋势在募资寒冬和退出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加速发展[4][8][22] - 资本与创始人的关系从相互成就转向对抗 对赌协议和复杂条款成为资本争夺控制权的法律工具 导致创始人出局案例频发[9][20][31] - 控制权争夺集中在人工智能、芯片制造、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 涉及上市公司和初创企业 通过司法冻结股份实现快速控制[16][26][23] 行业趋势变化 - 全球私募股权募资金额创七年新低 截至2025年6月的十二个月内仅募集5920亿美元 较2021年峰值缩水近三分之一[22] - 私募基金退出率降至2009年以来最低水平 仅向投资者返还行业资产的11% 导致大量资金被困在项目中[22] - 投资机构策略从财务投资转向实业控制 通过直接掌控优质资产寻求稳定回报 部分VC合伙人转投实业或加入创业公司[23][26] 控制权争夺手段 - 利用对赌协议条款发起诉讼 在业绩未达标时以"隐瞒经营风险"等理由冻结创始人股份并接管公司运营[4][6] - 通过董事会席位更换管理层 在诉讼过程中安排高管进入关键岗位 逐步稀释创始人股权[5][7][14] - 采用关联交易和债务手段稀释股权 最终实现彻底控制 典型案例中创始人虽保留部分股权但已出局[7][18] 上市公司案例 - 劲嘉股份控股股东因6785万元借款纠纷被起诉 5.01亿股被司法冻结 占所持股份99.72%和总股本34.52%[15][16] - 司法冻结可能导致控制权变更 上市公司因控股股东债务问题易主 反映控制权争夺复杂性[16][17] - ST路通起诉第一大股东限制表决权 就违法改选董事会行为索赔250万元 显示司法对抗白热化[26] 初创企业案例 - 智能家居公司创始人因未达50%年复合增长目标 被要求无偿转让20%股权并接受董事会改组[4] - 固态电池企业创始人被资本以10亿元投资获取专利控制权 最终被迫以低于市场价格转让专利并退出[18][19] - 协议约定创始人离职后专利须以"公允价格"转让给公司 实际由投资人控制公司执行[18][19] 资本策略转型 - 投资机构从"赌桌"转向"棋盘" 每一步都为控股、并购、整合做准备 通过诉讼实现战略性"以诉谋变"[10][24] - 在长期陪伴企业过程中 投资人对公司价值判断与创始人产生分歧 认为创始人能力存在瓶颈时通过诉讼夺取控制权[25] - 选择诉讼因司法途径能快速冻结股份并施加压力 为谈判创造有利条件 相比传统创投更具确定性和控制力[23][26] 创始人困境 - 面临"不签对赌融不到资 签了对赌沦为资本奴隶"困境 资本与实业共生关系难以实现[20] - 企业不仅是生意更是"孩子" 资本要求的理性决策造成情感撕裂 创始人失去梦想和心血[14][37] - 无力支付巨额回购款时陷入法律困境 另起炉灶可能构成对老股东利益侵害 这些问题缺乏标准答案[41][42] 关系演变与反思 - 投资人与创始人关系从蜜月期转向深水区 对簿公堂案例增加 包括罗永浩郑刚、朱啸虎张予彤等知名案例[31][32] - 单个诉讼引发"诉讼挤兑"群体效应 导致企业难以维持经营甚至破产 机构即便胜诉也可能无法回款[33][34] - 专业机构开始设计更灵活退出机制 注重投后沟通与预期管理 创业者更理性评估价值观契合度[43][44]
ETF盘中资讯|央行连续第8个月增持黄金!此前连涨9日的有色龙头ETF(159876),休整2日后,再冲锋!
搜狐财经· 2025-07-08 06:35
有色龙头ETF表现 - 有色龙头ETF(159876)在连续上涨9日后休整两日 7月8日再度上涨 盘中涨幅超1.5% 现涨1.18% [1] - 成份股中创新新材涨超5% 永兴材料、华友钴业、天齐锂业涨逾4% 盛新锂能、盛和资源等跟涨 [1] 黄金行业动态 - 中国6月末外汇储备规模达33174亿美元 环比上升322亿美元(0.98%) 为2024年9月以来首次站上3.3万亿美元大关 [3] - 6月末黄金储备报7390万盎司(约2298.55吨) 环比增加7万盎司(约2.18吨) 连续第8个月增持 [3] 稀土行业动态 - 氧化镨钕报价上调至45.2万 近一阶段首次涨价 标志着稀土内盘涨价开启 [3] - 国内需求旺季来临 预期涨价开始实质性落地 [3] 锂行业动态 - 光伏反内卷力度加大 锂电龙头旺季提前 [3] - 安徽安瓦新能源科技全球首条GWh级新型固态电池生产线首批工程样件成功下线 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布局中试线并推进样品验证 [3] - 半固态电池年内量产进度与全固态技术路线突破为投资者提供梯度布局机会 [3] 2025下半年行业展望 - 黄金有望受益于美元信用走弱和美国降息预期增强 金价或续创新高 [4] - 铜冶炼原料供给受限 需求具备长期韧性 铜价中枢或上移 [4] - 稀土价格有望上涨 因出口逐步放开、需求持续增长、供给刚性 [4] 有色金属指数估值 - 中证有色金属指数市净率为2.24 位于上市以来34.45%分位点 低于中位数2.52 估值较低 [4] 有色龙头ETF配置 - 中证有色金属指数中铜、黄金、铝、稀土、锂行业权重占比分别为26.1%、16.3%、15.8%、8.5%、7.7% [6] - 相对于投资单一金属行业 有色龙头ETF能分散风险 适合作为投资组合的一部分 [6]
机械ETF(516960)涨超2.0%,光伏供给侧优化与新技术突破或提振产业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8 05:58
储能与电池技术合作进展 - 比亚迪储能与国网湖南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将在集散式储能电力领域展开合作 [1] - 安徽安瓦新能源全球首条GWh级新型固态电池生产线首批工程样件成功下线,能量密度超300Wh/kg,计划下半年量产 [1] - 工信部等六部门发布2025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推荐工作通知,要求数据中心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并鼓励储能等技术应用 [1] 光伏行业发展趋势 - 光伏行业正经历供给侧改革,主材环节同质化导致价格大幅下滑,需通过技术迭代重构供给 [2] - 高效组件如BC电池较常规产品溢价超15%,2025年产能预计达100GW [2] - 无银化成为关键降本方向,铜浆路线已实现小批量试产,预计2030年BC用纯铜浆需求达15000吨 [2] - 2025年1-5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197.85GW,同比+150%,全年需求预计300GW,但下半年增速或放缓 [2] - 全球光伏需求有望达600GW,欧洲、中东等地贡献增量 [2] 固态电池发展现状与前景 - 硫化物电解质和干法工艺渐成共识,全固态电池具备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优势 [2] - 车端预计2026年装车,低空经济打开新市场 [2] - 据高工锂电,固态电池已有产能超15GWh,规划产能超400GWh [2] - 半固态电池2024年出货达10GWh,全固态有望2028年进入GWh级应用阶段 [2] 机械ETF与细分机械指数 - 机械ETF跟踪的是细分机械指数,该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 [2] - 指数从沪深市场中选取涉及工程机械、工业机器人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2] - 覆盖了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的代表性企业 [2] - 细分机械指数侧重于反映中国机械行业细分领域的整体市场表现,具有较高的行业集中度和技术含量特征 [2]
全球首条GWh新型固态电池生产线首批工程样件下线
新浪财经· 2025-07-06 17:30
公司背景与技术优势 - 安徽安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6月,是安徽省、芜湖市和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项目企业,与奇瑞集团及美国24M等全球战略伙伴合作[3] - 公司汇聚全球顶尖材料科学家、电化学专家和工程师,开发出国际先进的新型固态电池产品,涵盖结构设计、智能装备、封装技术、隔膜技术、电解液技术等七大创新体系[3] - 产品在安全性能、能量密度、绿色环保及低成本等方面行业领先,符合欧美新一代电池标准[3] 产线建设与产能规划 - 全球首条GWh新型固态电池产线首批工程样件成功下线,产能达1.25GWh,设计生产效率最高200PPM[1][7] - 一期产业园占地150亩,规划5GWh固态电池研发中心和高集成自动化生产线,已完成12个建筑单体及全球首条1.25GWh产线建设[3] - 产线核心装备总长35米、宽9米,集成涂布、复合、热封、检测等八大功能,实现正负极0.5mm对齐精度和微米级涂布厚度控制[5][7] 技术创新与工艺突破 - 将传统11步电池生产工序精简至5步,取消烘烤、注液等环节,固定资产投入减少30%、制造能耗节省20%[5] - 采用干法制造、动态脉冲热封、激光分切等技术,解决金属粉尘问题,并通过40台相机及X-Ray确保产品一致性[5][7] - 产线兼容三元、磷酸铁锂、钠离子等多化学体系,电芯无液体且通过针刺测试,不燃不爆[8] 产品性能与发展规划 - 第一代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超300Wh/kg,第二代超400Wh/kg(已试制),2027年后第三代全固态产品能量密度将超500Wh/kg[8] - 产品技术体系与供应链已成熟,首批样件下线为2024年批量生产奠定基础[9] - 产线攻克固态电池核心难题,为动力、储能及低空领域提供创新解决方案[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