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音乐

搜索文档
中共辽宁省委办公厅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数字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辽宁日报· 2025-09-22 01:11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的意见》(厅字 〔2024〕29号)精神,顺应数字化发展新趋势,优化数字营商环境,促进数字贸易发展,推进数字辽宁 建设,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结合辽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 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全面振兴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 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发展数 字贸易全产业链为重点,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塑造对外贸易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服务 东北亚开放合作枢纽地建设,为辽宁全面振兴提供新动力。 到2029年,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规模稳中有增,占全省服务贸易总额比重达到45%以上,跨境 电子商务交易规模持续壮大。到2035年,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规模占全省服务贸易总额比重达到 50%以上,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全省数字贸易发展水平进入全国前列。 二、高质量打造数字贸易平台 (一)打造沈大"双核"数字贸易集聚区。支持沈阳市、 ...
辽宁:推进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规模稳中有增
证券时报网· 2025-09-18 13:07
发展目标 - 到2029年可数字化交付服务贸易占全省服务贸易总额比重达45%以上 [1] - 到2035年可数字化交付服务贸易占比提升至50%以上 [1] - 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持续壮大且发展质量效益提升 [1] 区域发展布局 - 打造沈阳大连双核数字贸易集聚区并提升集聚水平 [2] - 形成双核引领多点支撑的数字贸易发展格局 [2] - 支持地区参加国家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创新示范创建 [2] 平台建设 - 引进培育数字技术领域和数字服务领域平台运营主体 [2] - 推广贸易数字化赋能中心模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平台 [2] - 市场化高质量打造中国国际数字和软件服务交易会 [2] 业态模式创新 - 发展数字订购贸易并鼓励跨境电商平台做强做大 [3] - 推动跨境综合试验区建设提质增效 [3] - 支持跨境电商加产业带模式发展 [3] 数字化改造 - 推进智慧口岸建设提升运行管理数字化水平 [3] - 拓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功能实现业务掌上办 [3] - 推动电子提单电子仓单等电子贸易单据应用 [3] 技术产业融合 - 开展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关键技术攻关 [3] - 高标准布局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领域 [3] - 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 [3] 服务贸易转型 - 促进金融教育医疗等专业服务领域数字化转型 [3] - 支持服务外包和数据贸易发展 [3] - 加快科技创新链条与金融资本链条数字物流链条融合 [3] 数字产品贸易 - 推动技术创新内容创新模式创新打造数字产品 [4] - 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发展数字音乐网络文学等领域 [4] - 建设老字号产品文化产品等数字化消费场景 [4] 技术支撑体系 - 打造高质量数据集赋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4] - 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参与人工智能技术标准建设 [4] - 推进科技创新成果在数字贸易领域高效转化 [4] 基础设施保障 - 加快构筑5G网络和光纤宽带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 [5] - 探索建设算力互联互通平台拓宽云算力服务渠道 [5] - 打造支撑数字贸易的现代化数字基础设施供应链 [5]
浙江聚力发展数字贸易
经济日报· 2025-09-14 05:59
浙江省数字贸易发展概况 - 浙江省数字贸易进出口额达4149.5亿元且同比增长13.2% [1] - 数字贸易额连续6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1] - 数字技术、数字服务、跨境电商等业态蓬勃发展 [1] 数字贸易政策与布局 - 构建"1+3+N"发展布局包括1场全球数贸会、杭州宁波义乌3个中心及N个特色项目 [1] - 政策制度、平台载体、规则标准取得全方面进展 [1] - 第四届数贸会将聚焦数字贸易头部企业及生成式AI、具身智能机器人等尖端技术 [1] 杭州市数字贸易建设 - 杭州构建以数贸会为牵引、3个自贸区块为产业承载区、6个特色基地为核心区的布局 [2] - 萧山区块成为首批浙江省数字贸易示范区并培育数字贸易示范企业 [2] - 钱塘区块围绕跨境电商、生物医药实施综保区建设等五大提升工程 [2] 数字贸易发展目标 - 杭州力争到2027年实现数字贸易额4400亿元 [2] - 打造集数贸高端会展、总部经济、数字博览、数贸服务于一体的数字贸易创新港 [2] - 数贸会作为国家级展会成为浙江数字贸易发展的金名片 [1]
完善规划布局 用好展会平台 江聚力发展数字贸易
经济日报· 2025-09-14 02:04
数字贸易发展态势 - 浙江省数字贸易进出口额达4149.5亿元 同比增长13.2% [1] - 数字贸易额连续6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1] - 数字技术、数字服务、跨境电商等业态蓬勃发展 数字音乐、数字影视、数字游戏等产品远销海外 [1] 政策与战略布局 - 构建"1+3+N"发展布局 包括1场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杭州宁波义乌3个中心、N个数字贸易标志性项目 [1] - 杭州规划数贸港核心区布局 以萧山滨江钱塘3个自贸区块为产业承载区 6个数字贸易特色基地为重点 [2] - 萧山区块成为首批浙江省数字贸易示范区 钱塘区块围绕跨境电商生物医药实施五大提升工程 [2] 平台建设与产业促进 - 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作为国家级展会 聚焦数字贸易头部企业及新技术 展示生成式AI和具身智能机器人等尖端技术 [1] - 杭州打造数字贸易创新港 集成数贸高端会展、总部经济、数字博览等功能 目标2027年数字贸易额4400亿元 [2]
完善规划布局 用好展会平台 浙江聚力发展数字贸易
经济日报· 2025-09-13 22:10
浙江省数字贸易发展概况 - 浙江省全力打造全球数字贸易中心 数字技术 数字服务 跨境电商等业态蓬勃发展 数字音乐 数字影视 数字游戏等产品远销海外 网文 网剧 网游等文化"新三样"积极出海 [1] - 今年上半年浙江省数字贸易进出口4149.5亿元 同比增长13.2% [1] - 数字贸易额已连续6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政策制度 平台载体 规则标准等领域取得全方面进展 [1] 政策规划与布局 - 构建"1+3+N"发展布局:1场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 杭州 宁波 义乌3个中心 N个数字贸易标志性项目或应用场景 [1] - 杭州构建以数贸会为牵引 以萧山 滨江 钱塘3个自贸区块为产业承载区 以6个数字贸易特色基地为重点的数贸港核心区布局 [2] - 萧山区块成为首批浙江省数字贸易示范区 培育一批数字贸易示范企业 [2] - 钱塘区块围绕跨境电商 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 实施综保区建设 数字贸易等五大提升工程 [2] 重要平台建设 - 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作为唯一以数字贸易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 是浙江数字贸易发展的"金名片" [1] - 第四届数贸会将聚焦数字贸易头部企业及新技术 展示生成式AI 具身智能机器人等尖端技术 [1] 区域发展目标 - 杭州打造集数贸高端会展 数贸总部经济 数字博览 数贸服务等于一体的数字贸易创新港 [2] - 杭州力争到2027年实现数字贸易额4400亿元 [2]
2024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超1.7万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8-28 07:38
行业整体收入 - 2024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达17485.36亿元,同比增长8.07% [1] 细分领域收入结构 - 互联网广告收入7583.6亿元,网络游戏、在线教育、数字音乐位列收入前四位 [3] - 网络文学营收规模达495.5亿元,同比增长29.37% [5] - 网络游戏、在线教育、网络动漫板块收入增幅明显 [3] 用户与内容规模 - 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6.38亿人,同比增长16% [5] - 网络文学作品数量达4210万部,同比增长11.19% [5] - 平台驻站作者总数达3030.1万人 [5] 技术融合与创新 - 人工智能与出版业深度融合,涌现通用AI模型、垂类出版AI模型及AI工具 [3] - 开发或应用AI的企业数及高质量数据集数均实现增长 [4] - 出版单位通过"出版+"模式构建多元生态,拓展融合发展路径 [3] 文化价值与国际化 - 数字出版物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3] - 网络文学海外新增注册用户3000万人,活跃用户约2亿人 [5] - 海外本土作者新增12万人,作品新增50万部,微短剧累计下载量近5500万次,收入超1.7亿美元 [5] 战略发展方向 - 地方出版集团积极对接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建设地方特色文化数据库和平台 [3] - 数据成为驱动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与战略资产 [5] - 需强化数据意识、打通数据壁垒、制定标准规范并应对版权伦理新课题 [5]
武汉“造梦工厂”半年吸引400个剧组
长江日报· 2025-08-22 00:30
微短剧产业基地发展 - 长江微短剧基地是湖北首个微短剧产业基地 占地8800平方米 拥有63个实景影棚及专业拍摄设备[2] - 基地通过多场景集成模式使剧组制作成本下降30% 制作周期缩短35% 5-7天即可完成一部短剧拍摄[2][3][4] - 开业半年接待超400个全国剧组 单日最高七八个剧组同时拍摄 配备4.3万件道具和MOCO自动机械臂等高科技设备[2][3] 数字音乐产业生态 - 海葵数字音乐产业园已入驻400多名从业者 预计年营收达5亿元 曾推出《白月光与朱砂痣》等热门作品[6] - 园区正打造音乐街区 整合创作表演消费功能 通过线上平台挖掘音乐人并投资成立个人工作室[6] - 合作音乐人包括王靖雯 海来阿木等 形成从创作到职业化的完整孵化体系[6] 数字内容产业扩张 - 抖音集团在武汉新落户18家数字内容企业 其中8家企业营收总额突破140亿元[7] - 国家网络游戏属地管理试点落地 31款游戏获版号 包括腾讯《暗区突围》等4款产品[7] - 小游戏产业孵化基地吸引近20家企业入驻 已形成研发发行运营完整产业链[7] 文化产业集群效应 - 微短剧基地联动文旅资源 将黄鹤楼等景点纳入协拍联盟 推动线上传播线下体验模式[4] - 基地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器材租赁 美术制景 审查备案 并配套餐饮住宿交通支持[4] - 产业聚集为留汉大学生创造创业就业机会 形成全产业链平台覆盖内容生产与文化出海[4][5]
音乐产业的黑色幽默:学的人比听的人多
虎嗅· 2025-08-04 07:36
音乐产业市场结构特征 - 中国音乐产业收入结构失衡 音乐教育培训产业总产值达1554.8亿元 显著超过音乐演出市场的387.33亿元和数字音乐产业的1027.46亿元 [10][30] - 全球音乐市场收入中现场音乐占比46.1% 录制音乐占比40.9% 呈现以线下演出为主导的健康生态 [16] - 中国音乐市场形成"教音乐>学音乐>做音乐"的逆向价值链 产业核心由培训需求而非作品消费驱动 [10][32] 中外产业生态对比 - 西方音乐产业建立在线下场景基础之上 A&R体系通过现场演出评估艺人舞台表现力与发展潜力 [19][21][23] - 韩国偶像产业虽高度标准化 但通过5-9亿韩元/团体的投入形成可复制的海外输出模式 实现资本回报闭环 [12][13] - 中国音乐创作体系存在师徒传承的封闭性 技术规范与审美固化导致创新乏力 [6] 平台经济主导下的发展困境 - 流媒体平台掌控流量分配权 采用数据中台模式管理艺人 以短视频转化率和粉丝数据为核心KPI [24][26] - 爆款单曲版权成为主要盈利点 艺人长期发展价值被忽视 行业陷入短期流量博弈 [27][28][29] - 线下演出场景缺失导致厂牌生态难以建立 艺人缺乏巡演/周边/赞助等多元化收入渠道 [14][25] 产业认知偏差与现实矛盾 - 行业讨论聚焦审美批判而非产业分析 将市场问题简化为"审美缺失"或"创造力不足"的道德指责 [2][3][5] - 数字音乐白皮书侧重线上流媒体叙事 与中国实际以培训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存在显著偏差 [15][17] - 艺术价值与商业回报形成认知割裂 海外市场认可艺术存在本身的价值 而国内市场强调投入产出比 [7][8][9]
中国音乐市场之困
36氪· 2025-08-03 23:18
中国音乐产业市场结构 - 音乐演出市场规模达387.33亿元 数字音乐产业规模达1027.46亿元 音乐教育培训产业总产值达1554.8亿元 显示教音乐比做音乐和卖音乐的总和更大 [8] - 音乐教育培训产业规模超过演出和数字音乐总和 反映产业依赖"进入行业的幻想"驱动而非作品或听众 [10][23] 中韩音乐产业模式对比 - 韩国偶像产业高度标准化 团体出道成本5-9亿韩元 产业集中在少数大爆款团体且出海导向 生态极度可复制且偏离主流难存活 [11] - 韩国模式虽被视作畸形 但具备海外市场、资本回报和完整产业逻辑 属于异化的成功体系 [11][13] 全球与中国收入结构差异 - 2024年全球音乐市场收入达762亿美元 现场音乐占比46.1%为最大收入来源 录制音乐占40.9% [13] - 中国线下演出场景薄弱 依赖线上流媒体支撑增长 腾讯音乐白皮书侧重数字音乐叙事 但全球现场音乐仍居主导地位 [13][14] 国内外A&R机制差异 - 西方A&R依赖线下场景评估艺人 通过现场演出观察舞台张力 并与艺人直接沟通职业规划 形成线下驱动判断体系 [17] - 国内A&R过度依赖数据平台榜单和短视频转化率 以数据KPI为导向 忽视艺人风格契合与长期发展 [19] 厂牌运营与平台逻辑冲突 - 厂牌需线下场景支撑艺人合作、同台演出和观众认知建立 依赖门票、周边、赞助等多元收入 [21] - 平台主导流量分配 追求爆款单曲版权变现 缺乏长期艺人培育动力 导致音乐产业沦为流量生意 [21][23] 产业闭环缺失问题 - 中国缺乏线下市场和音乐场景 导致狭义音乐产业内循环不成立 需靠非音乐周边产业输血 [13] - 产业畸形体现为音乐培训产值反超核心产业 形成"从想赚钱者身上赚钱"的黑色幽默模式 [23]
格式条款问题突出 强化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
北京商报· 2025-07-28 03:02
随着新技术、新业态的发展,网络游戏、网络视频、数字音乐、网络教育、知识付费、有声读物等领域 的知识产权保护呈现了新态势。在发布会上,北京互联网法院也讲述了相关典型案例。 例如某网站经营者独享《战狼2》等影片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网络用户可以通过购买VIP会员的方式进 行观看。被告作为某App的经营者,购买了该网站13个VIP会员,通过登录会员账号获取原告网站上的 正版影片资源,向其App用户提供有偿播放服务。 该案中,原告网站认为被告侵害了其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并构成不正当竞争,而被告辩称其提供的 是"共享会员"商业模式,不影响原告平台的收入和商业价值,不构成侵权。 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理认定,被告超出了VIP会员使用权限,具有明显的"搭便车"和"食人而肥"的特点, 主观上存在明显恶意。共享应以各方的互利共赢为前提,被告所谓的"共享会员"盈利模式系建立在攫取 原告合法商业资源、利用原告竞争优势和损害原告合法权益的基础之上,不符合诚信原则和互联网行业 的商业道德,构成不正当竞争。一审判定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和合理开支200万元。 社交媒体平台的创新发展带来了个人信息安全、平台责任、消费者权益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治理挑战。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