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投资咨询业务
icon
搜索文档
“牛市旗手”中期成绩单出炉,150家券商上半年合计净利润超1122亿元
财经网· 2025-09-01 12:51
行业整体表现 - 150家证券公司2025年上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510.36亿元,净利润1122.80亿元 [1] - 50家上市券商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44家营收同比增长,10家营收超百亿元 [1][2] - 13家券商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00%,11家券商上半年净利润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 [2] 头部券商财务数据 - 中信证券营收330.39亿元,归母净利润137.19亿元;国泰海通营收238.72亿元,归母净利润157.37亿元 [2] - 华泰证券归母净利润75.49亿元,中国银河归母净利润64.88亿元 [2] - 中金公司、申万宏源、国信证券营收同比分别增长43.96%、44.44%、51.84% [2] 高增长券商表现 - 国联民生归母净利润11.27亿元,同比增长1185.19%;华西证券盈利5.12亿元,同比涨幅1195.02% [2] - 天风证券实现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3139.34万元 [3] - 国联民生业绩增长因合并民生证券及业务条线显著增长,华西证券因特色化发展及市场机遇把握 [3] 业务板块分析 - 全行业证券投资收益1002.42亿元,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688.42亿元,投行业务净收入143.21亿元 [4] - 中信证券自营业务收入190.52亿元(同比+62.42%),国泰海通93.52亿元(+89.58%),中国银河73.99亿元(+50.24%) [4] - 东吴证券提升权益投资配置,国联民生投资收益跑赢沪深300指数 [4] 经纪与投行业务 - 中信证券经纪业务净收入64.02亿元,国泰海通57.33亿元(同比+86.27%) [5] - 广发证券、华泰证券等头部券商经纪净收入超40亿元且实现双位数增长 [5] - 中信证券投行业务收入20.98亿元(+20.91%),中金公司14.45亿元(+149.7%) [5] 国际化业务进展 - 中金公司上半年保荐港股IPO项目13单,主承销规模28.66亿美元 [5] - 中信证券完成香港市场IPO项目18单,承销规模28.85亿美元,包括赤峰黄金、映恩生物等项目 [6] - 中资券商积极布局香港市场,把握港股IPO浪潮机遇 [5][6]
中证协发布,券商各项业务全扫描!
中国基金报· 2025-09-01 12:46
行业整体业绩 - 全行业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510.36亿元 同比增长23.47% [2][4] - 全行业实现净利润1122.80亿元 同比增长40.37% [2][4] - 128家券商实现盈利 盈利机构占比达85% [3][4] 业务结构分析 - 自营业务稳居第一大收入来源 贡献营业收入39.93% [2][4] - 经纪业务收入764.13亿元 同比增长46.02% 占比30.44% [4] - 利息净收入 投行业务 资管业务分别占比10.45% 6.62% 4.52% [2][4] - 代理买卖证券平均净佣金率降至万分之2.15 [5] 财富管理与资管业务 - 资管业务总规模9.35万亿元 同比上升0.93% [7] - 集合资管与公募基金规模合计增长3.74% 占比提升1.2个百分点 [7] - 单一资管规模降至3.08万亿元 同比减少8.33% [7] - 代销金融产品保有规模3.8万亿元 同比增长23.88% [7] - 投资咨询业务净收入32.41亿元 同比增长25.11% [7] 投行业务与融资服务 - 股权融资规模7350.81亿元 同比增加4.6倍 [9] - 服务33家企业通过IPO融资197亿元 [8][9] - 科创板 创业板 北交所IPO家数占比64.71% 融资金额占比52.63% [9] - 债券融资规模2.84万亿元 同比增长17.65% [9] - 承销科技创新债券3813.91亿元 同比增长56.48% [9] 国际化发展 - 内地券商设立36家境外子公司 总资产1.64万亿港元 同比增长20.45% [11] - 服务40家企业登陆港交所 融资金额1081亿港元 [11] - 跨境业务存量9481亿元 同比增长21.37% [11] - 代理港股通交易金额12.76万亿港元 服务沪深股通交易金额19.7万亿元 [11] - 外资参控股券商达16家 外资控股11家 外资券商总资产532.8亿元 同比增长10% [11]
中证协:上半年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10.36亿元 净利润1122.8亿元
智通财经· 2025-09-01 10:49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150家证券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510.36亿元[1] - 行业实现净利润1122.80亿元[1]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 - 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688.42亿元[1] - 证券承销与保荐业务净收入143.21亿元[1] - 财务顾问业务净收入22.01亿元[1] - 投资咨询业务净收入32.41亿元[1] - 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113.51亿元[1] - 利息净收入262.38亿元[1] - 证券投资收益1002.42亿元[1] 资产规模与资本实力 - 行业总资产达13.46万亿元[1] - 净资产规模3.23万亿元[1] - 净资本规模2.37万亿元[1] 客户资金管理规模 - 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余额2.82万亿元[1] - 受托管理资金本金总额9.35万亿元[1]
券业上半年净利同比增40% 42家上市券商贡献超九成
第一财经· 2025-08-31 13:53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150家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10.36亿元,同比增长23.47%,净利润1122.80亿元,同比增长40.37% [2] - 42家上市券商合计营收2518.66亿元(同比增长11.37%),归母净利润1040.17亿元(同比增长65.08%),占行业净利润比例达92.64% [1][2] - 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前十名券商贡献超七成净利润,上市券商净利润占比从2024年上半年的78.77%升至92.64% [1][9] 头部券商经营数据 - 10家券商营收超百亿元,中信证券以330.39亿元居首,国泰海通(238.72亿元)、华泰证券(162.19亿元)、广发证券(153.98亿元)分列其后 [2][5] - 两家券商净利润超百亿元:国泰海通归母净利润157.37亿元(同比增长213.74%),中信证券137.19亿元(同比增长29.80%) [3][5] - 国泰海通因吸收合并产生负商誉79.64亿元计入营业外收入,显著推高利润 [3] 业绩增长分化特征 - 12家券商营收同比下滑,东兴证券营收22.49亿元(同比降53.90%)跌幅最大,主因投资交易及期货业务收入收缩 [3] - 国联民生营收40.11亿元(同比增269.40%)增幅最高,受益于投资收益、经纪投行业务扩张及并表子公司 [3] - 41家上市券商归母净利润正增长,华西证券净利润增幅达1194.97%,东北证券、华林证券等中小券商增幅超150% [4] 主营业务收入变动 - 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688.42亿元(同比增48.22%),证券投资收益1002.42亿元(同比增21.33%),成为核心增长驱动 [6] - 投行业务收入分化:证券承销与保荐净收入143.21亿元(同比增5.50%),超六成上市券商投行收入回暖,但四成券商同比下滑 [6][8] - 资管业务净收入113.51亿元(同比降4.68%),27家上市券商资管收入下滑,华泰证券、首创证券等跌幅超50% [6][8] 业务结构亮点 - 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全线正增长,国信证券、国金证券、华林证券、财达证券增幅均超50% [7] - 自营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同比增超50%,长江证券、国联民生、华西证券、浙商证券增幅超100% [7] - 利息净收入262.38亿元(同比增23.68%),投资咨询业务净收入32.41亿元(同比增25.09%)保持稳健增长 [6] 监管政策影响 - 券商分类评价新规取消营业收入加分指标,提升净资产收益率加分力度(最高2分,覆盖前30名),引导行业聚焦盈利能力和差异化发展 [9] - 行业净资产收益率均值3.36%,15家券商超4%,其中国泰海通以6.40%居首 [9] - 新规预计强化"扶优限劣"导向,进一步加剧马太效应,推动资源向头部集中 [9]
券业上半年净利同比增40%,42家上市券商贡献超九成
第一财经· 2025-08-31 10:37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150家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10.36亿元,同比增长23.47%,净利润1122.80亿元,同比增长40.37% [3] - 42家上市券商合计营收2518.66亿元(同比增长11.37%),归母净利润1040.17亿元(同比增长65.08%),占行业净利润92.64% [2][3] - 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前十名券商贡献超七成净利润,上市券商净利润占比从2024年上半年的78.77%升至92.64% [2][9] 头部券商经营数据 - 10家券商营收超百亿元,中信证券以330.39亿元居首,国泰海通238.72亿元次之,华泰证券和广发证券均超150亿元 [3] - 国泰海通归母净利润157.37亿元(同比增长213.74%),含79.64亿元并购负商誉非经常性收益;中信证券净利润137.19亿元(同比增长29.80%) [4] - 12家券商营收同比下滑,东兴证券营收22.49亿元(同比降53.90%)跌幅最大;国联民生营收40.11亿元(同比增269.40%)增幅最高 [4] 业务板块收入变化 - 经纪业务净收入688.42亿元(同比增48.22%),自营业务(证券投资收益)1002.42亿元(同比增21.33%) [6][7] - 投行业务中证券承销与保荐净收入143.21亿元(同比增5.50%),财务顾问净收入22.01亿元(同比降1.57%) [7] - 资管业务净收入113.51亿元(同比降4.68%),利息净收入262.38亿元(同比增23.68%) [7] 上市券商业务分化 - 所有上市券商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正增长,国信证券、国金证券等增幅超50% [7] - 自营业务收入同比增超50%,长江证券、国联民生等4家增幅超100%;仅6家同比下滑,中原证券降57.18% [8] - 超六成券商投行业务收入回暖,华安证券、西部证券等增幅超100%;27家券商资管收入下滑,华泰证券等降幅超50% [8] 监管政策与行业趋势 - 证券公司分类评价新规取消营收加分指标,提升净资产收益率加分力度(最高2分,覆盖前30名) [9] - 行业净资产收益率均值3.36%,15家超4%,其中国泰海通达6.40%最高 [9] - 新规侧重权益投资与差异化发展,预计加剧行业马太效应 [9][10]
12家期货公司去年净利翻倍 经纪业务“唱主角”
新华网· 2025-08-12 06:28
行业整体表现 - 全行业149家期货公司合计净利润137.05亿元 同比增长59.3% [1][3] - 全行业营业收入494.64亿元 同比增长40.34% [3] - 全行业总资产1.38万亿元 净资产1614.46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40.8%和19.56% [2] 公司盈利增长 - 34家已披露年报期货公司中12家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00% [1] - 广州期货净利润4100万元 同比增幅近450% [2] - 鲁证期货净利润2.04亿元 同比增幅近260% [2] - 银河期货 国泰君安期货 东证期货 中信建投期货 瑞达期货 光大期货和南华期货等净利润实现翻倍增长 [2] 业务结构分析 - 经纪业务收入314.98亿元 同比增长64.06% 占营收主要比重 [3][4] - 投资咨询业务收入1.76亿元 同比增长39.68% [3] - 资产管理业务收入12.14亿元 同比增长35.34% [3] - 风险管理公司业务收入2628.59亿元 同比增长26% [3] 市场交易情况 - 全年市场累计成交量75.14亿手 成交额581.2万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22.13%和32.84% [4] - 全年上市4个新品种 全市场上市品种总数达94个(商品类84个 金融类10个) [4] 发展驱动因素 - 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提升带动衍生品工具配置需求增长 [1][2] -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推动实体企业风险管理需求显著增加 [5] - 头部公司通过风险管理业务 财富管理业务和互联网业务协同发展 [5]
首份券商半年报出炉!净利润增长超1倍
券商中国· 2025-07-11 01:27
券商行业上半年业绩表现 - 国盛证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达2.43亿元,同比增长109.48% [1][2] - 红塔证券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6.51-6.96亿元,同比增长45%-55% [1] - 行业整体受益于市场交投活跃度提升及IPO/再融资规模回温 [1] - 证券经纪业务净收入4.63亿元,投行业务净收入2987万元,均实现明显增长 [2] 国盛证券财务细节 - 上半年营业收入8.93亿元,同比增长9.7% [2] - 信用减值损失冲回1485万元(2024年上半年损失9041万元) [3] - 利息净收入2.28亿元,投资收益1.16亿元 [2] - 母公司国盛金控预计净利润1.5-2.2亿元(2024年同期4453万元) [3] 国盛金控吸收合并进展 - 2024年1月启动吸收合并计划,2024年12月获证监会受理 [4] - 2025年2月19日获证监会正式批复 [4] - 合并后将更名为国盛证券,成为江西首家上市券商 [4] - 合并目的包括聚焦证券主业、提升管理效率、节约成本 [5] - 6月18日启动新国盛证券总经理公开选聘 [5]
外资控股券商业绩全扫描:高盛、摩根大通等营收净利双增,这五家亏损
新浪财经· 2025-05-06 00:38
外资券商2024年营收表现 - 9家外资控股券商2024年营收呈现两极分化 高盛中国以18.41亿元居首 瑞银证券以10.47亿元位列第二 [1][2] - 6家外资券商营收不足5亿元 包括摩根士丹利中国3.75亿元 野村东方1.39亿元 瑞信中国0.57亿元 星展中国0.59亿元 大和中国0.47亿元 渣打中国0.2亿元 [2] - 营收增速分化显著 渣打中国同比增长69.64%居首 摩根大通中国增27.37% 高盛中国增19.63% 野村东方增18.64% 摩根士丹利中国增13.63% 而大和中国降27.34% 瑞信中国降63.81% [3] 外资券商2024年净利润表现 - 高盛中国净利润4.98亿元同比增157.96% 摩根大通中国净利润2.59亿元同比增117.22% 瑞银证券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693.36% 摩根士丹利中国扭亏为盈实现0.18亿元净利润 [2][5] - 5家外资券商出现亏损 渣打中国亏0.78亿元 野村东方亏1.29亿元 大和中国亏1.35亿元 瑞信中国亏1.62亿元 星展中国亏1.69亿元 [5] - 亏损主因包括市场环境影响行业收入 新公司建设成本高 业务费用及员工薪酬支出过大 新设公司刚性成本投入较大 [5] 业务结构及表现分析 - 高盛中国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8.71亿元同比增57% 投资咨询净收入596.7万元同比增4% 但投行业务净收入47.75万元同比降97% 自营业务收入7126.24万元同比降56% [6] - 摩根大通中国营收增长主要依靠经纪业务 投行业务手续费出现大幅下滑 [7] - 摩根士丹利中国投行业务净收入1.23亿元 通过协助股东减持A股 完成港股股权融资及并购重组交易实现盈利 [8] - 外资券商业务集中在承销保荐 证券经纪 自营及投资咨询 仅4家拥有全牌照 [8]
外资券商2024年业绩出炉!高盛领跑,多家净利翻倍
券商中国· 2025-05-03 23:26
外资券商2024年业绩表现 - 外资券商2024年总资产507.1亿元,同比增长10.2%,营业收入79.8亿元,同比增长13.7%,净利润4.3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3] - 高盛(中国)证券净利润4.98亿元,同比增长158%,摩根大通证券净利润2.59亿元,同比增长117.22%,瑞银证券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693% [3] - 摩根士丹利证券2024年盈利0.18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3] - 部分外资券商仍处于亏损状态,包括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大和证券、瑞信证券、星展证券、渣打证券等 [4][7] - 星展证券2024年营收5941.08万元,同比增长66.31%,净亏损1.69亿元 [7] - 大和证券2024年营收4726万元,同比减少27.34%,净亏损1.35亿元,亏损幅度扩大 [7] - 渣打证券2024年营收2049.66万元,亏损7808.73万元 [8] 外资券商业务表现 - 高盛(中国)证券、摩根大通证券、瑞银证券经纪业务较强,去年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均超5亿元 [4] - 高盛(中国)证券2024年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8.71亿元,同比增长57%,投行业务净收入47.75万元,同比减少97%,自营业务收入7126.24万元,同比减少56% [4] - 摩根大通证券2024年营收9.65亿元,同比增长27.37%,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增长,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大幅下滑 [5] - 摩根士丹利证券2024年投行业务净收入1.23亿元,协助战略股东减持A股和多家行业龙头公司在香港资本市场完成股权融资项目 [5] - 瑞银证券2024年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5.56亿元 [6] 外资券商在华发展 - 外商独资证券公司已有5家,包括摩根大通证券、高盛(中国)证券、渣打证券、法巴证券、瑞银证券 [9] - 7家合资券商实现外资控股,其中3家外资股东持股比例达到或超过90%,约10家外资/合资券商仍在排队候场 [9] - 法巴证券2024年3月在上海开业,注册资本11亿元,由法国巴黎银行全资控股 [9] - 瑞银证券2024年4月变更为外资独资,瑞银集团持股比例由67%提升至100%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