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指数

搜索文档
港股通科技指数这么多,到底该怎么选?
新浪财经· 2025-09-18 23:37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老罗话指数投资) 近一年指数走势表现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9月15日。指数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 资须谨慎 面对如此强劲的涨幅,不少投资者摩拳擦掌,希望借道指数产品布局港股科技。然而,一查才发现,港 股通科技指数琳琅满目: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中证港股通科技、国证港股通科技、恒生港股通中国科 技…… 这些指数看起来都是"港股通科技",名字相似,表现却差异较大,到底该怎么选? 今天,我们就来一次全面梳理,从编制方案、成份股、行业分布、历史表现等多个维度,帮你找出那只 心仪的指数。 过去一年,港股市场迎来久违的"春天"。随着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科技板块表现尤为亮眼。数据显 示,过去一年上证指数涨幅42.77%,恒生科技指数涨幅73.68%,而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涨幅高达 109.25%,大幅领先主流宽基和科技指数。 一、指数编制:不同的选股逻辑造就不同特质 为什么都是港股科技指数,表现却不一样?根源在于编制方案的差异。 从成份数量和权重上限来看,除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是50只成份股,其他指数都是30只成份股,其中恒 生港股通科技主题、国证港股通科技指 ...
如何“一键把握”科技浪潮下的港股投资新机遇?
金融界· 2025-06-03 07:21
中国科技资产价值重估 - 中国科技企业从"跟随者"转变为"深度参与者"和"重要创新力量",在AI技术迭代中从"应用追随"转向"底层创新" [2] - 2023年起生成式AI在国内迅猛发展,龙头企业加速在模型与应用端布局 [2] - 2023年政策基调转变,平台经济被重新定义为"扩大需求的新空间"和"创新发展的新引擎" [2] - 互联网龙头传统业务修复,整体净利润增速恢复增长 [2] 港股市场成为科技投资战略高地 - 港股汇聚大量A股稀缺的优质中国科技企业,代表参与全球AI竞争的中坚力量 [3] - 截至4月末2025年南向资金累计流入规模超6000亿港币,月均流入规模创历史新高 [3] - 南向资金在港股通持股市值达9.5万亿港元,占全部港股市值比例升至16% [5] - 港股估值仍具备相对吸引力,性价比优势凸显 [9] 港股通科技30ETF产品特点 - 跟踪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指数(HSSCT),成分股均为信息技术科技类企业,软硬件比例约6:4 [11] - 指数囊括中国科技代表性资产,中国M7权重达56.8% [12] - 前十大重仓股包括腾讯(11%)、小米(10.8%)、快手(10.7%)、阿里(10.3%)等各领域全球领先企业 [14] - 指数自2025年1月1日基日至4月30日累计回报超150%,优于恒生科技等主流指数 [14] 中国科技企业全球角色 - 人工智能重塑世界,中国科技企业从深度参与到局部引领,推动资产价值全面重估 [16] - 港股通科技30ETF(认购代码520983)提供一键投资港股科技龙头的新途径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