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汽轮机

搜索文档
杭汽轮B与海联讯重组获证监会批复:业务协同筑根基,转A破局启新篇
证券时报网· 2025-09-28 11:20
并购重组方案 - 杭汽轮B与海联讯并购重组获证监会批复 同意海联讯增股吸收合并杭汽轮 [1] - 交易完成后形成以工业透平机械为核心、电力信息化为辅助的"一主一辅"业务格局 [2] - 重组获股东高度支持 杭汽轮股东大会议案赞同率87.57% 海联讯达93.99% [6] 业务协同效应 - 杭汽轮工业透平机械与海联讯电力信息化形成硬件+软件+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 [3] - 海联讯电力调度数据可支撑杭汽轮机组的远程运维与性能优化 [3] - 双方客户资源互补 杭汽轮聚焦工业企业 海联讯深耕电网系统 实现渠道共享 [3] 杭汽轮经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4.47亿元 归母净利润1.53亿元 [2] - 整体毛利率26.27% 同比提升6.86个百分点 [2] - 工业汽轮机及配套备件营收占比80.99% 同比增长6.25% [2] - 水轮发电机组业务同比增长39.60% [2] - 境外业务收入同比激增66.39% 营收占比从6.04%提升至10.72% [2] 技术研发实力 - 构建150MW以下工业驱动汽轮机和200MW以下工业发电汽轮机研发体系 [2] - 与西门子能源合作SGT系列燃气轮机 拓展至SGT-300、SGT-700等多机型 [2] - 2024年首台自主知识产权HGT51F型燃气轮机成功点火 [2] - 2025年5月50MW重型燃机连续运行试验成功 [2] 海联讯业务优势 - 深耕电力信息化二十余年 业务覆盖电网建设全链条 [3] - 2024年参与多地低压线路改造、变电站扩建等项目 [3] - 受益于2024年电网基建投资6083亿元 同比增长15.26% [3] B转A资本价值 - B股折价率平均数高达60%以上 严重制约融资功能 [4] - 杭汽轮自1998年B股上市后仅通过IPO募资1.71亿港元 [4] - A股市场日均成交额约为B股市场的50倍 [4] - A股高端装备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约35倍 杭汽轮B当前估值显著低于此水平 [4] 未来发展战略 - 加快自主燃气轮机技术攻关 目标成为世界一流工业驱动服务商 [6] - 借助海外业务增长势头 拓展一带一路国家市场 [6] - 整合资源发展综合智慧能源业务 探索氢能、储能与传统发电设备协同应用 [6] 成本控制与盈利优化 - 杭汽轮上半年锅炉及原动机营业成本同比缩减17.12% [6] - 海联讯2024年毛利率约35% [6] - 重组后公司整体盈利结构有望进一步优化 [6] 资本运作规划 - A股平台提供股权融资、可转债、定向增发等多元化融资工具 [4] - 杭州资本承诺在特定条件下投入不超15亿元增持 锁定期36个月 [4] - 通过产业并购拓展业务 提升行业集中度 [5]
“并购六条”激发并购重组市场活力 海联讯吸收合并杭汽轮获证监会批复同意
全景网· 2025-09-28 09:39
交易概况 - 证监会批复同意海联讯以新增1,174,904,765股股份吸收合并杭汽轮 批复自下发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1] - 本次交易系资本市场少有的"A吸B"案例 也是首个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构成重组上市的案例[2] - 交易通过换股吸收合并方式对杭汽轮和海联讯进行重组整合 是贯彻落实深化国企改革指导思想的重要举措[3] 业务布局 - 交易前海联讯主要从事电力信息化建设业务 提供技术及咨询服务 解决方案覆盖发电 输电 变电 配电用电和调度等电力行业全产业链环节[1] - 杭汽轮主要设计制造工业汽轮机 燃气轮机等旋转类工业透平机械装备 产品应用于炼油 化工 化肥 建材 冶金 电力 轻工 环保等工业领域[1] - 交易后存续公司将形成以工业透平机械业务为主 电力信息化业务为辅的业务格局 承继杭汽轮全部资产 负债 业务 人员及权利义务[1][2] 战略意义 - 存续公司将整合双方产业资源 优化产业布局 有效提升核心竞争力与持续盈利能力[1][2] - 交易完善国有上市公司产业布局 提升资产质量和运营效率 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3] - 积极响应国务院和证监会鼓励并购重组政策 推动上市公司内强质地 外塑形象 提升投资价值[3] 政策背景 - 2024年9月24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并购六条) 紧紧围绕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 顺应产业升级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2] - "并购六条"坚持市场化方向 通过改革举措破除资源流动壁垒 引导资本技术向优质企业和科创领域聚集[2] - 政策实施一年来充分激发并购重组市场活力 使资本市场作为企业并购重组主渠道作用得到有效发挥[3] 行业地位 - 杭汽轮是国内领先的工业透平机械装备和服务提供商 核心产品工业汽轮机被誉为"装备制造业的皇冠" 是我国高端装备工业汽轮机领域的领军企业[2] - 以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上市公司正积极利用并购重组手段提高发展水平[3] - 围绕科技创新 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并购已成为市场主旋律[3]
新锦动力9月24日获融资买入1286.83万元,融资余额1.50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01:31
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24日股价上涨4.43% 成交额达1.66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1286.83万元 融资偿还1500.99万元 融资净流出214.16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1.50亿元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4.40% 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水平 [1] 融资融券状况 - 融资余额1.50亿元 融券余量9600股 融券余额4.52万元 [1] - 融券余额低于近一年30%分位水平 处于低位 [1] - 当日无融券卖出与偿还操作 [1] 公司基本概况 - 成立于2005年3月29日 2011年1月7日上市 总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 [2] - 主营业务涵盖能源勘探开发软件研发 云计算技术服务 EPC工程 高端装备制造等综合性能源服务 [2] - 收入构成:装备及备件销售83.59% 油气开采与销售13.10% 技术服务2.71% 软件销售0.47% [2] 股东结构与财务表现 - 股东户数6.46万户 较上期增长63.61% [2] - 人均流通股10859股 较上期减少38.84%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8亿元 同比下降38.85% [2] 盈利能力与分红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525.07万元 同比增长134.63%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5亿元 [3] - 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 [3]
强强联手,海联讯换股吸收杭汽轮B,共拓能源装备新蓝海
全景网· 2025-09-10 14:24
行业背景与趋势 - 在"双碳"目标引领和制造业转型加速背景下 中国能源装备行业正迎来新一轮整合与升级[1] - 工业汽轮机 燃气轮机等重大技术装备是石化 电力 化工等基础工业的核心动力来源 其能效水平和智能化程度直接影响国家能源消耗和减排成效[2] - 工业互联网 远程运维 智能制造等数字化手段正不断渗透传统制造环节 推动装备制造业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2] 公司战略与整合 - 海联讯拟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杭汽轮B 这一重大资产重组举措引发市场广泛关注[1] - 双方优势互补 深度融合 有望在新赛道上抢占先机[1] - 此次合并超越了传统的资产重组 更是一场围绕产业升级和价值重塑的战略合作[3] 杭汽轮B业务优势 - 作为国内工业汽轮机领域的头部企业 多年来深耕透平机械研发制造[2] - 产品广泛应用于能源 化工 冶金等领域 在国内工业驱动汽轮机市场中占有率领先[2] - 通过与西门子能源等国际巨头合作 积极布局燃气轮机及分布式能源市场 拓展新的增长极[2] 海联讯业务优势 - 作为信息技术服务提供商 在电力信息化 系统集成 数据服务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2] 协同效应与未来展望 - 双方合作是产业融合的大势所趋 是未来工业发展的核心方向[2] - 在能源革命与数字转型交汇时代 两家公司携手并进有助于提升各自的核心竞争力[3] - 整合逐步深入后 正在形成更具创新活力 更贴近客户需求 更符合未来产业方向的新型工业科技企业[3]
杭汽轮B:浙江省尖兵科技计划项目启动会顺利召开 自主燃机点火成功加速产业化落地
证券时报网· 2025-09-10 13:37
核心技术突破 - 公司牵头浙江省尖兵科技计划项目"50MW等级高效低排放自主重型燃气轮机整机研制及优化" 联合天目山实验室等5家机构共同攻关重大技术挑战 [1] - 研究方向涵盖自主控制与整机试验技术开发、高温部件效能与排放优化、先进材料和掺氢燃烧等前沿课题 [1] - 自主研制的50MW重型燃气轮机HGT51F已于5月9日成功点火 突破高温热部件/控制系统/总体匹配等核心技术 10余项核心性能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 [1] 技术积累与产业地位 - 公司拥有完整工业汽轮机技术创新体系 设有多级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 与科研院所保持密切合作 [2] - 作为工业汽轮机国家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形成800余种型号产品矩阵 具备150MW以下工业驱动汽轮机和200MW以下工业发电汽轮机设计研发能力 [2] - 项目是国家能源战略与浙江省科技创新战略深度融合举措 将巩固公司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领先地位 [2] 战略意义 - 重型燃气轮机研制标志着公司在自主可控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1] - 项目实施和示范工程落地将助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推动"双碳"目标实现 [2]
海联讯: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关于杭州海联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杭州汽轮动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审核问询函之回复报告》之专项核查意见(修订稿)
证券之星· 2025-09-03 05:11
公司业务与经营业绩 - 被吸并方主营业务涵盖工业汽轮机、燃气轮机、发电机、水轮机等装备产品的设计、制造、安装、运维等 [2] - 报告期各期被吸并方毛利额、毛利率及净利率持续下降 工业汽轮机、配套及备件业务报告期内收入、毛利占比持续在67%以上 [2] - 工业汽轮机、配套及备件业务报告期各期毛利额分别为12.94亿元、11.78亿元和9.39亿元 毛利率分别为29.30%、26.78%和21.21% [2] - 2024年汽轮机产销量下降20%以上 [2] - 燃气轮机业务报告期各期毛利率分别为8.77%、9.53%和8.85% [2] - 报告期各期被吸并方净利润分别为7.08亿元、7.36亿元和6.38亿元 少数股东损益分别为1.03亿元、1.49亿元和0.40亿元 [2] 汽轮机业务分析 - 汽轮机产品分为工业驱动汽轮机和工业发电汽轮机两大类 工业驱动汽轮机主要用于驱动压缩机、鼓风机、泵等旋转机械 应用于炼油、化工、化肥、建材、冶金、电力等工业领域 [4] - 工业发电汽轮机主要用于驱动发电机并同时提供热能 应用于工业企业自备电站、区域性热电联产工程、工业过程余热回收发电等 [4] - 报告期内工业驱动汽轮机业务占工业汽轮机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4.05%、36.30%和43.65% 其他业务(包括铸锻件、辅机、备配件等)占比分别为22.34%、25.13%和27.56% [5] - 2024年全球汽轮机制造行业市场规模为283.75亿美元 预计到2032年达337.52亿美元 年复合增速2.19% [6] - 2024年我国汽轮机制造行业市场规模为346亿元 其中电力领域市场规模约197.10亿元 工业驱动领域市场规模约78.84亿元 [6] - 我国汽轮机行业呈现高度集中的市场结构 由东方电气、上海电气、杭汽轮和哈尔滨电气四家央国企主导 [10] - 在工业驱动汽轮机领域 杭汽轮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保持领先 2021-2023年其工业驱动汽轮机产量和销量占国内主要厂家总产量和总销量的比例均超过50% [10] 业绩变动原因 - 报告期汽轮机产量:2024年360台/套(同比-20.70%) 2023年454台/套(同比+22.37%) 2022年371台/套 [11] - 销售均价:2024年1226.67万元/台(同比+28.86%) 2023年951.93万元/台(同比-9.73%) 2022年1054.49万元/台 [11] - 工业汽轮机业务毛利额下降主要受行业竞争及细分产品收入结构性变化引起的阶段性波动影响 [12] - 2025年一季度综合毛利率为26.44% 总体有所好转 [13] - 细分产品销售均价:2024年工业驱动汽轮机1003.82万元/台 工业发电汽轮机870.79万元/台 其他666.83万元/台 [13] - 毛利率下降原因包括宏观经济波动、双碳政策推进、新能源机组挤压传统市场、市场竞争加剧等 [14] - 工业驱动汽轮机毛利率较高 工业发电汽轮机因市场竞争激烈毛利率较低 [15] - 2025年1-6月工业汽轮机、配套及备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25% 燃气轮机及备件收入同比下降65.94% [18] - 2025年1-6月主营业务毛利率26.96% 较2024年度19.21%提升7.75个百分点 [2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工业汽轮机业务在手订单金额超过60亿元 燃气轮机业务在手订单金额超过10亿元 [21] 技术优势与市场竞争 - 杭汽轮拥有完善的技术和产品研发体系 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多个创新平台 [23] - 累计获得1项国际首台(套)产品认定、8项国内首台(套)产品认定 [27] - 在工业驱动汽轮机领域具备同全球同行业公司"同技术、同标准、同领域"的竞争能力 [29] - 可比上市公司相关业务毛利率平均值:2024年16.83% 2023年14.49% 2022年19.28% [21] - 杭汽轮毛利率变动趋势与东方电气一致 不存在明显差异 [22] 应对措施与发展前景 - 持续研发创新 把握设备更新、节能减排和余热利用市场等新的增长点 [30] - 实施品牌出海战略 2024年承接驱动汽轮机订单2.85亿元 较2023年增长26% [32] - 构建基于机组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 报告期内汽轮机服务业务毛利额从2022年度6399.57万元上涨至2024年度 [33] - 推进精益降本 2025年一季度制造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较2024年下降约2个百分点 [17] - 预计设备更新市场可承接年均20台机组更新订单 按每台1000万元计算可新增2亿元订单额 [23] - 海外市场重点突破东南亚/南美电力市场、中东/俄语区驱动市场 [23] 西门子能源合作 - 与西门子能源签订技术合作与许可协议 约定在中国大陆不可转让、无权分许可、非独占地使用相关辅助设备和专有技术 [2] - 合作模式稳定 许可协议有效期20年 [36] - 自主研发燃气轮机不存在侵权风险或潜在纠纷 未影响与西门子能源的合作 [21] - 电气风电与西门子存在类似技术许可协议 但不具备直接可比性 [39] 持续经营能力 - 报告期主营业务收入持续增长:2024年66.00亿元 2023年58.78亿元 2022年54.96亿元 [41] - 主营业务持续盈利:2024年营业毛利12.85亿元 2023年14.30亿元 2022年14.73亿元 [41] - 境内外销售收入均持续增长 境内收入占比均在90%以上 [41] - 本次交易完成后 存续公司利润规模更大、盈利能力更强 有利于提高资产质量和增强持续经营能力 [44]
海联讯: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杭州海联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杭州汽轮动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审核问询函中有关财务事项的说明(修订稿)
证券之星· 2025-09-03 05:11
被吸并方经营业绩分析 - 被吸并方主营业务涵盖工业汽轮机、燃气轮机、发电机、水轮机等装备产品的设计、制造、安装、运维等[1] - 报告期各期被吸并方毛利额、毛利率及净利率持续下降,工业汽轮机、配套及备件业务收入毛利占比持续在67%以上[1] - 2022-2024年工业汽轮机、配套及备件业务毛利额分别为12.94亿元、11.78亿元和9.39亿元,毛利率分别为29.30%、26.78%和21.21%[1] - 2024年汽轮机产销量下降20%以上,主要受"双碳政策"、新能源机组对传统汽轮机市场挤压影响[1] - 2025年一季度综合毛利率回升至26.44%,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和精益降本[13] 产品结构与市场地位 - 汽轮机产品分为工业驱动汽轮机和工业发电汽轮机两大类,分别应用于工业装置驱动和发电领域[6] - 工业驱动汽轮机执行API612国际最高标准,具有非标定制化能力,国内市场份额超过50%[12][32] - 2024年全球汽轮机市场规模283.75亿美元,预计2032年达337.52亿美元,年复合增速2.19%[8] - 2024年中国汽轮机制造行业市场规模346亿元,其中电力领域197.10亿元,工业驱动领域78.84亿元[9] - 国内市场由东方电气、上海电气、被吸并方和哈尔滨电气四家央国企主导[12] 技术研发与竞争优势 - 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创新平台,累计获得1项国际首台套、8项国内首台套产品认定[27][32] - 在恒力石化年产150万吨乙烯项目中提供全球最大功率驱动用工业汽轮机(10万千瓦等级)[29][32] - 工业透平研发创新团队获得2024年"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30] - 具备基于积木块原理的定制化设计、高效通流设计等核心技术优势[28] 燃气轮机业务合作 - 与西门子能源签订技术合作与许可协议,许可有效期20年,在中国大陆非独占使用SGT-800和SGT5-2000E燃机相关技术[40][42][43] - 报告期各期燃气轮机业务毛利率分别为8.77%、9.53%和8.85%[1] - 2025年1月自主研发燃气轮机顺利完成首次点火试验,西门子能源未提出异议,不存在侵权风险[1][22] - 合作模式与电气风电类似,但具体许可费用因业务差异不具备可比性[44][45] 财务表现与订单情况 - 报告期各期净利润分别为7.08亿元、7.36亿元和6.38亿元,少数股东损益分别为1.03亿元、1.49亿元和0.40亿元[1]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24.47亿元,同比下降6.30%,其中工业汽轮机业务收入19.82亿元,同比增长6.25%[1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工业汽轮机业务在手订单金额超过60亿元,燃气轮机业务在手订单金额超过10亿元[22] - 2025年1-6月主营业务毛利率26.96%,较2024年度19.21%提升7.75个百分点[21] 应对措施与发展战略 - 推进产品结构优化,工业驱动汽轮机收入占比从2024年40%提升至2025年一季度50%[17] - 实施精益管理,2025年一季度制造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下降约2个百分点[17] - 开拓海外市场,2024年承接驱动汽轮机订单2.85亿元,同比增长26%[36] - 发展服务业务,汽轮机服务业务毛利额从2022年6399.57万元上涨至2024年13226.87万元,复合增长率43.76%[37] - 把握设备更新、节能改造、余热利用等增长点,预计年均新增2亿元订单[25]
海联讯: 关于杭州海联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杭州汽轮动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审核问询函之回复报告(修订稿)
证券之星· 2025-09-03 05:11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主营业务涵盖工业汽轮机、燃气轮机、发电机、水轮机等装备产品的设计、制造、安装、运维 [2] - 工业汽轮机业务收入占比持续超过67% 其中工业驱动汽轮机占44.05%、36.30%和43.65% 工业发电汽轮机占33.61%、38.57%和28.79% [4][5] - 在国内工业驱动汽轮机领域市场占有率超过50% 是少数可与国际顶尖厂商同平台竞争的国产厂商 [10][29] 财务表现与经营业绩 - 报告期毛利额持续下降 分别为12.94亿元、11.78亿元和9.39亿元 毛利率分别为29.30%、26.78%和21.21% [2][12] - 净利润分别为7.08亿元、7.36亿元和6.38亿元 少数股东损益分别为1.03亿元、1.49亿元和0.40亿元 [2]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24.47亿元同比下降6.30% 但工业汽轮机业务收入增长6.25%至18.66亿元 [17]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工业汽轮机按API612国际最高标准设计制造 转子精度达0.02mm 叶片轮廓度±0.05mm [28][29] - 累计获得1项国际首台套产品认定、8项国内首台套产品认定 包括全球最大功率10万千瓦驱动用工业汽轮机 [26][27][29] - 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重点研发平台 技术团队获"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 [24][27] 市场竞争与行业环境 - 全球汽轮机市场规模283.75亿美元 预计2032年达337.52亿美元 年复合增速2.19% [6][23] - 国内市场规模346亿元 其中电力领域197.10亿元 工业驱动领域78.84亿元 [6] - 行业呈现高度集中格局 由东方电气、上海电气、杭汽轮和哈尔滨电气四家主导 [10] 国际合作与自主研发 - 与西门子能源签订20年技术许可协议 合作开展SGT-800和SGT5-2000E燃气轮机业务 [37][38] - 自主研发燃气轮机于2025年1月完成首次点火试验 西门子能源未提出异议 不存在侵权风险 [2][20] - 合作模式与电气风电类似 许可费用根据采购量及合同约定计算 [39] 业务发展策略 - 推进精益管理 2025年一季度制造费用占比下降2个百分点 综合毛利率提升至26.44% [12][16] - 加快海外市场拓展 2024年驱动汽轮机海外订单增长26%至2.85亿元 进入沙特、印尼等市场 [32][33] - 布局设备更新市场 预计年均承接20台机组更新订单 潜在规模2亿元 [23] 订单与持续经营能力 - 截至2025年6月末工业汽轮机在手订单超60亿元 燃气轮机在手订单超10亿元 [20] - 服务业务毛利额从2022年6399.57万元增长至2024年1.2亿元 成为新增长点 [33] - 存续公司备考总资产179.26亿元 营业收入68.67亿元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5.49亿元 [45]
杭汽轮B: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关于杭州海联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杭州汽轮动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审核问询函之回复报告》之专项核查意见(修订稿)
证券之星· 2025-09-03 05:11
公司业务与行业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工业汽轮机、燃气轮机、发电机、水轮机等装备产品的设计、制造、安装、运维等[2] - 工业汽轮机产品分为工业驱动汽轮机和工业发电汽轮机两大类 分别应用于工业装置动力驱动和发电领域[4] - 报告期内工业汽轮机及配套业务收入占比持续超过67% 但毛利额从12.94亿元降至9.39亿元 毛利率从29.30%降至21.21%[2][13] - 2024年汽轮机产销量下降20%以上 主要受双碳政策、新能源机组挤压传统市场及市场竞争加剧影响[2][7] 财务表现分析 - 报告期净利润分别为7.08亿元、7.36亿元和6.38亿元 呈现波动下降趋势[2] - 少数股东损益分别为1.03亿元、1.49亿元和0.40亿元 主要系子公司中能公司业绩波动及股权结构调整所致[2][45] - 2025年一季度综合毛利率回升至26.44% 较2024年度提升7.08个百分点 主要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和精益降本[13][32] - 2025年1-6月工业汽轮机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25% 但燃气轮机业务收入下降65.94%[17] 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汽轮机市场规模283.75亿美元 预计2032年达337.52亿美元 年复合增速2.19%[6][21] - 中国汽轮机市场规模346亿元 其中电力领域197.10亿元 工业驱动领域78.84亿元[6] - 行业呈现高度集中格局 由东方电气、上海电气、杭汽轮和哈尔滨电气四家央国企主导[10] - 工业驱动汽轮机领域公司市场占有率超过50% 具备与国际厂商同平台竞争能力[10][27] 技术研发与竞争优势 - 公司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 累计获得1项国际首台套和8项国内首台套产品认定[22][27] - 工业汽轮机执行API612国际最高标准 具备非标定制化能力 转子精度达0.02mm[26] - 自主研发燃气轮机于2025年1月完成首次点火试验 与西门子能源合作保持稳定[2][19] - 与西门子能源签订技术许可协议 合作模式包括SGT-800和SGT5-2000E燃机技术使用 有效期20年[34][35] 业务发展策略 - 在手订单充裕 工业汽轮机业务订单超60亿元 燃气轮机业务订单超10亿元[19] - 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2024年承接驱动汽轮机订单2.85亿元 同比增长26%[30] - 推进服务业务转型 汽轮机服务业务毛利额从2022年6399.57万元持续增长[31] - 把握设备更新、节能改造机遇 预计年均承接20台机组更新订单 规模约2亿元[21] 收入确认政策 - 汽轮机、燃气轮机产品销售按时点确认收入 水轮发电机组和工程服务按履约进度确认收入[2] - 水轮发电机组业务需经过设计、制造、测试、交付、调试等完整项目周期[47] - 收入确认政策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与同行业公司不存在重大差异[4]
杭汽轮B: 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关于杭州海联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杭州汽轮动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暨关联交易的补充法律意见书(二)(修订稿)
证券之星· 2025-09-03 05:11
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关于 杭州海联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杭州汽轮动力集 团股份有限公司暨关联交易的 补充法律意见书(二) 浙江省杭州市杭大路 1 号黄龙世纪广场 A 座 11 楼 310007 电话:0571-87901111 传真:0571-87901500 法律意见书 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关于杭州海联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换股吸收合并杭州汽轮动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暨关联交易的 补充法律意见书(二) 编号:【TCYJS2025H1237】号 致:杭州汽轮动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所接受贵公司的委托,在杭州海联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联 讯")向杭州汽轮动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汽轮")全体换股股东 发行 A 股股票换股吸收合并杭汽轮的交易行为中,担任杭汽轮的专项法律顾问, 并已出具"TCYJS2025H0507 号"《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关于杭州海联讯科技股 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杭州汽轮动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暨关联交易的法律意 见书》(以下简称"《法律意见书》")及"TCYJS2025H0923 号"《浙江天册 律师事务所关于杭州海联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杭州汽轮动力集团 股份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