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宰肉食

搜索文档
牧原股份(002714):养殖成本继续领先,分红彰显价值
招商证券· 2025-08-22 01:35
投资评级 - 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1][7] 核心观点 - 养殖成本继续领先同行 商品猪完全成本从年初13.1元/公斤降至7月11.8元/公斤 预计全年实现12元/公斤成本目标 [7] - 现金流明显改善 25H1经营性现金净流入174亿元 资产负债率环比下降3.14个百分点至56% [7] - 分红比例显著提升 拟每10股派现9.32元 分红总额50.0亿元 占归母净利润48% [7] - 生猪产能调控稳步推进 能繁母猪存栏343万头环比-1.5% 预计年底降至330万头 [7] - 凭借低成本优势有望充分受益于供给侧改革 抬升26年猪价中枢 [7] 财务表现 - 25H1实现收入765亿元同比+34% 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1170% [7] - 25Q2实现收入404亿元同比+32%环比+12% 归母净利润60.4亿元同比+88%环比+34% [7]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1亿元/259亿元/280亿元 对应PE为13X/11X/9.8X [7] - 25H1出栏生猪4691万头同比+45% 其中商品猪3839万头/仔猪829万头/种猪22.5万头 [7] - 25Q2出栏生猪2425万头同比+48% 估算商品猪头均盈利230-280元 [7] 业务板块 - 生猪养殖成本持续优化 商品猪完全成本处于12.0-12.5元/公斤行业领先水平 [7] - 屠宰肉食业务25H1屠宰量1141万头同比+111% 产能利用率提升 头均亏损显著收窄 [7] - 能繁母猪存栏343万头同比+3.7% 生产效率提升支撑26年出栏量稳定 [7] 资本结构 - 总市值274.3十亿元 每股净资产14.4元 ROE(TTM)35.2% 资产负债率56.1% [3] - 营业总收入预计25-27年分别为136319/147578/154386百万元 同比增长-1%/8%/5% [2] - 每股收益预计25-27年分别为3.86/4.73/5.12元 [2]
中国银河给予牧原股份推荐评级,公司业绩高增,商品猪完全成本逐月改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03:39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业绩高速增长 毛利率持续向好 [2] - 上半年公司生猪销量同比增长45% [2] - 6月份完全成本低于12.1元/公斤 [2] 业务发展情况 - 上半年屠宰肉食收入同比增长94% [2] - 屠宰业务产能利用率接近79% [2]
002714,拟大手笔分红超50亿元
中国证券报· 2025-08-20 14:39
财务业绩 - 上半年营业收入764.63亿元 同比增长34.46% [2] - 归母净利润105.3亿元 同比增长1169.77% [1][2] - 经营现金流173.51亿元 同比增长12.13% [2] - 基本每股收益1.96元/股 同比增长1206.67% [2] - 拟每10股派现9.32元 分红总额50.02亿元 [1] 业务运营 - 生猪销售总量4691.0万头 其中商品猪3839.4万头 仔猪829.1万头 [2] - 屠宰生猪1141.48万头 同比增长110.87% [2] - 屠宰业务产能利用率达78.72% [2] - 屠宰肉食业务收入193.45亿元 同比增长93.83% [2] 成本控制 - 6月生猪养殖完全成本降至12.1元/kg以下 [3] - 正努力实现全年平均12元/kg的成本目标 [3] - 成本水平在行业中具备明显竞争优势 [3] 战略发展 - 通过"自养自宰"模式实现全产业链覆盖 [3] - 屠宰业务已在全国20个省级行政区设立70余个服务站 [3] - 仔猪销售增长体现"产业互联 联农助农"战略成效 [3] - 产业链价值持续释放 [3]
牧原股份闯关港股上市,“猪茅”缺钱花了?
搜狐财经· 2025-06-10 08:39
港股IPO计划 - 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计划募资至少10亿美元,若成功将成为"A+H"股龙头 [1] - 部分募资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强化海外市场供应链发展 [19]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秦英林从22头猪起家,将公司打造为"猪茅"神话,近年来光环有所减弱但仍受投资者关注 [2] - 2021-2024年生猪出栏量从4026万头飙升至7160万头,登顶全球生猪养殖企业榜首 [7] 行业周期性特征 - 生猪养殖行业存在四年一轮的"猪周期",表现为价格暴涨暴跌的循环 [3] - 公司采取"逆周期扩张"策略,2024年营收1379.47亿元(同比+24.43%),净利润从2023年亏损42.63亿元扭转为盈利178.81亿元(同比+519.42%) [6] 业务结构分析 - 生猪业务占比超90%且持续攀升,2024年收入达1362亿元,毛利率随猪价波动(2023年2.9%,2024年19.2%) [10][11] - 屠宰肉食业务三年收入增长65%但毛利率长期低于1%,未能形成有效盈利支撑 [11] 成本结构 - 饲料成本占总成本60%左右,受国际粮价波动影响显著 [12] - 职工薪酬与折旧费用呈"剪刀差"增长:员工减少5%但人均薪资上涨28%,折旧费用三年增幅27% [13] 财务风险 - 2024年末总负债1101.12亿元,资产负债率58.68%,短期借款453亿元远超128.45亿元现金储备 [10] 市场竞争格局 - 2024年公司全球市占率5.6%,国内市占率10.2%,推动CR5集中度至18.6% [8] 海外扩张战略 - 瞄准东南亚市场:越南年需求5000万头,当地养殖效率低下(传统模式死亡率高),公司技术优势明显 [15][17] - 计划通过技术输出(如楼房养猪、智能巡检)与当地企业合作建立供应链 [20] 全球市场机遇 - 2025-2030年全球养猪市场规模预计从1.5万亿美元增至1.6万亿美元(CAGR 3.1%),中国占比超40% [15] - 东南亚因人口增长和城镇化成为新兴增长点,欧美聚焦高附加值产品 [15] 潜在风险因素 - 疫病防控难题:2025年5月全球5国发生180起非洲猪瘟疫情 [21] - 供应链风险:国际物流受地缘政治干扰(如美国豆粕价格较2020年涨240%) [22] - 贸易政策变动:美国输华猪肉关税达138%导致退出中国市场 [22] 战略意义 - 港股IPO是突破债务困境和寻找新增长点的关键举措,考验公司全球资源调配与风险管理能力 [26]
带着1100亿负债,河南首富又要IPO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6-06 13:01
核心观点 - 牧原股份2024年总负债达1101亿元,资产负债率58.7%,短期借款453亿元而现金储备仅128亿元,短期偿债压力显著[1] - 公司过去四年至少三次陷入财务数据质疑,包括"大存大贷"、存货跌价计提不足等问题,引发监管关注[2] - 目前涉及司法案件248起,包括养殖户索赔700万元的种猪带病纠纷和子公司员工过劳死争议[3] - 公司正在推进港股IPO,2024年总收入1379亿元,净利润189.25亿元,净利率13.7%,生猪出栏量7160万头[5] - A股股价较2021年高峰下跌54%至40.78元/股,总市值2228亿元[6] 业务与财务表现 业务结构 - 生猪业务占总收入90%以上,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197亿、1082亿、1362亿,毛利率受猪周期影响从2023年2.9%反弹至2024年19.2%[12] - 屠宰肉食业务收入三年增长65%至243亿元,但毛利率仅1%,未能有效平缓周期波动[14] - 饲料成本占60%,每年支出超600亿,受国际粮价影响大[16] 成本结构 - 职工薪酬从2022年117亿增至131亿,人均薪资上涨28%至13.58万,员工人数缩减5%至13.36万[17] - 折旧费用三年增长27%至145亿,占成本比例升至13%[17] - 2024年利息支出29.75亿,占净利润15.7%[47] 财务质疑与债务 历史质疑事件 - 2021年3月被质疑固定资产/收入比例畸高、少数股东ROE异常、关联交易利益输送[20] - 2021年11月"商票逾期"事件涉及31家公司,逾期余额1666.88万[26] - 2024年5月深交所追问"大存大贷"、存货跌价计提不足等问题[27] 债务状况 - 2025年短期债务达602.7亿,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突破100亿[31] - 2024年经营现金流375亿但投资活动净流出135亿,固定资产累计达1068亿[34][42] - 2014年上市以来累计募资1124亿(直接融资442亿+间接融资682亿),分红216亿[48] 港股IPO与战略 - 募资用途包括全球扩张、研发投入和补充营运资金[53] - 已与越南企业合作开展技术输出,但短期难解债务压力[54][55] - 当前猪价回升窗口期有利于募资置换短期借款,潜在年节省利息20多亿[56]
牧原股份港交所递表,“输血”助力出海业务;背负近600亿短期债务,货币资金有220亿
搜狐财经· 2025-05-30 09:17
牧原股份赴港上市 - 牧原股份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计划募资拓展海外业务 包括加强供应链 建设产业中心和并购等用途 [4] - 公司当前市值达2209 14亿人民币 已在A股上市11年 [4] - 赴港上市意在拓宽融资渠道 形成"A+H"股布局 以应对猪周期波动 [10] 业绩与猪周期关联性 - 2024年公司营收1379 47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24 43% 归母净利润178 81亿 同比大增519 42% [7] - 业绩增长主因生猪出栏量增加 销售均价上升及养殖成本下降 [7] - 2020-2023年业绩波动剧烈 归母净利润从274 51亿降至69 04亿 2022年回升至132 66亿 2023年亏损42 63亿 [7] - 生猪业务占比持续提升 从2022年95 9%增至2024年98 7% [8] 猪肉价格走势 - 2019年末猪肉价格50 09元/公斤 2021年末跌至27 94元/公斤 2023年进一步降至24 32元/公斤 [5] - 2024年价格回暖带动公司业绩扭亏为盈 [3] 海外扩张战略 - 已在越南设立子公司 瞄准东南亚市场对非洲猪瘟防控和养殖升级的需求 [9] - 海外团队正调研当地市场 将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 [10] - 国内养猪行业竞争激烈 出海成为头部企业新增长点 [4] 财务状况 - 截至2024年4月30日 公司短期借款490 8亿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101 78亿 货币资金220 29亿 [10] - 有息债务从2019年55 66亿增至2024年592 58亿 增长近11倍 [11] - 货币资金从2019年109 33亿增至2024年169 52亿 增幅远低于债务增速 [12] - 2024年一季度资产负债率降至59 2% [14]
牧原股份(002714) - 002714牧原股份调研活动信息20250530
2025-05-30 01:06
参会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其他 [3] - 49 位投资者参与,包括中信证券彭家乐等 [3] - 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5 月 29 日,地点在上海 [3]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投资者关系主管王翰斌和投资者关系经理张孟琪 [3] 生产经营情况 - 2025 年 4 月生猪养殖完全成本 12.4 元/kg 左右,全程成活率 83%左右,PSY 28 左右,肥猪日增重 830g 左右,育肥阶段料肉比 2.8 左右 [4] - 4 月完全成本在 12 元/kg 以下的场线出栏量占比约 30%,部分优秀场线成本控制在 11 元/kg 以内 [4] - 后续持续做好生猪健康管理,提升生产指标,加强人员培训,提升管理水平 [4] 屠宰肉食业务 - 今年以来产能利用率 70%以上,经营情况同比改善,得益于销售渠道开拓和内部运营能力提升 [5] - 后续以抓经营为重点,提升已投产屠宰厂运营效率,从多方面发力提升盈利能力,通过业务反哺种猪育种与生猪养殖 [5] 港股发行 考虑及用途 - 是推进全球化战略重要一步,利用技术、成本、环保等优势把握海外市场机遇,推动业务增长 [6] - 借助国际资本市场亮相,梳理投资价值,塑造印象,引入国际化、长期投资者,优化股东结构,提升治理水平 [6] - 募集资金用于拓展全球商业版图、研发投入、补充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用途 [6] 时间及规划 - 2025 年 5 月 27 日已向香港联交所递交 H 股发行并上市申请,尚需相关机关批准 [7] - 审批完成后在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内选择时机和窗口发行,具体要素由董事会综合决策,项目有序推进并及时披露进展 [7][8] 未来发展规划 - 2018 - 2020 年高速发展,2021 年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控制国内新建产能 [9] - 未来聚焦主业,深挖成本空间,提升生产成绩,利用已建成产能 [9] - 探索产业互联机遇,输出技术实力,联农助农 [9] - 推进国际化战略,拓展海外业务 [9]
促进海外业务发展,牧原股份拟港股上市
中国证券报· 2025-05-27 14:51
赴港上市计划 - 公司向港交所提交H股发行上市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中信证券、高盛 [2] - 赴港上市旨在进一步推动海外业务发展 已在越南成立子公司 [2][7] - 计划利用疾病防控经验、养殖技术、智能化装备等优势对外输出生猪养殖整体解决方案 [2][7] 全产业链布局 - 业务覆盖育种、生猪养殖、饲料生产、屠宰及肉类加工全产业链 [4] - 截至2024年底在国内23个省份设立运营超1000个生猪养殖场 [4] - 2022-2024年生猪产能从7430万头提升至8101万头 出栏量从6120.1万头增至7160.2万头 产能利用率从86%提升至89.5% [4] - 自2021年起按生猪产能及出栏量计量为全球第一大生猪养殖企业 [4] 财务表现 - 2014-2024年总收入复合年均增长率48.7% 净利润复合年均增长率72.7% 平均年净利润率19.0% [4]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248.262亿元、1108.607亿元、1379.469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149.334亿元、-41.679亿元、189.25亿元 [4] 屠宰肉食业务 - 自2019年开始布局生猪屠宰肉食业务 2024年按屠宰头数计量位列全球第五、中国第一 [5] - 2021-2024年屠宰肉食业务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居国内大型同行业企业之首 [5] 海外业务拓展 - 东南亚市场人口年轻且总量大 但人均猪肉消费水平偏低 当地对非洲猪瘟防控能力较弱 [7] - 技术出口当前营收占比不大 但未来潜在市场空间较大 [7] - 赴港上市与国际化业务推广相互促进 [7] 负债与成本控制 - 2022-2024年净流动负债分别为155.888亿元、310.762亿元、241.579亿元 [9] - 2025年目标降低整体负债规模100亿元左右 资本开支为90亿元 [9] - 2025年养殖端成本目标为每千克12元 屠宰端产能利用率目标保持在60%以上 [9] - 2024年4月已有超三分之一产线养殖成本降至每千克12元以下 个别优秀产线降至11元以下 [10] 智能化发展 - 将加大智能化研发投入 聚焦生猪产业链数智化应用场景 [9] - 打造集农业种植、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等环节于一体的生猪产业互联平台 [9]
牧原股份20250319
2025-03-19 15:31
纪要涉及的公司 牧原股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业绩表现** - 2024 年度实现营业收入 1379.47 亿元,同比增长 24.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78.81 亿元,同比增长 519.42%,扭亏为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375.43 亿元,同比增长 279.05%;截至 2024 年末,资产负债率为 58.68%,同比下降 3.43 个百分点[3] 2. **生猪养殖业务** - 2024 年销售生猪 7160.2 万头,其中商品猪 6547.7 万头,死猪 565.9 万头,种猪 46.5 万头;截至 2024 年末,生猪养殖产能约 8100 万头,每年母猪存栏 351.2 万头[4] - 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从 2024 年初的 15.8 元/公斤降至年底的 13 元/公斤,2025 年 2 月降至 12.9 元/公斤;预计 2025 年商品猪出栏量为 7200 - 7800 万头,仔猪出栏量为 800 - 1200 万头[3][4] - 采取疾病防控、育种研发、营养和饲料优化、智能化应用等措施降低成本,使完全成本从 16 元/公斤降至 12 元/公斤水平[6] 3. **资本开支规划** - 2025 年资本开支约 90 亿元,用于现有猪舍维护升级和郑州产业园项目建设,该产业园将打造超洁净种猪生产平台[3][5] 4. **屠宰肉食业务** - 2024 年屠宰生猪 1252.44 万头,产能利用率约 43%;截至 2024 年底,共投产十家屠宰厂,总投产屠宰产能 2900 万头[7] - 未来计划提升已投产屠宰场运营效率,提高产能利用率,从市场开拓、渠道建设、人才培养及内部运营管理等方面增强盈利能力[7] 5. **ESG 成果** - 2024 年温室气体减排 529.14 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总排放强度 1.46 吨二氧化碳当量每吨产品处于行业领先水平[8] - 通过种养循环服务农田 472.08 万亩,助农增收 13.53 亿元,近五年累计助农减投增收超 50 亿元;构建产业共享平台,为行业提供 612.4 万株种苗,带动 6334 个专业化发展养殖场户[8] 6. **海外市场拓展** - 与越南 BAF 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招募越南本土养殖人才,提升当地养殖企业硬件水平和管理体系,扩大区域布局[3][9] - 尚无具体海外资本开支或投资计划,团队需先熟悉海外市场和产业发展情况,再制定发展方式和目标[10] 7. **成本目标与途径** - 2025 年成本目标是将全年平均成本控制在 12 元左右,产能利用率提升贡献 20% - 30%,生产效率提高贡献 70% - 80%[16] 8. **智能化发展** - 推进养猪业智能化发展,引入先进技术设备,建立智能化监控系统,加强数据分析应用,推动信息化建设[13] - 智能化应用在疾病防控、降低成本、育种、员工培训等方面发挥作用,提升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14] 9. **其他业务情况** - 屠宰业务由亏转盈得益于人才培养、总结经验、提升销售人员能力;2025 年希望提升屠宰产能利用率,改善产品结构与渠道,加强与养殖端联动[11] - 2024 年底总负债规模减少 100 亿元,2025 年计划继续降低 100 亿以上,取决于市场行情和盈利情况[12] - 2025 年猪价均价预计在 14 - 15 元之间,市场行情可能更稳定[25] - 2025 年粮食价格预计不会大幅上涨,对饲料和养猪成本影响不大,公司会保持较高库存量[26] - 未来出栏量增长依靠自主放量,提升母猪生产繁殖性能和肥猪出栏量弹性[27] - 2025 年及 2026 年优先降低总负债规模[28] - 今年豆粕用量占比预计无明显变化[30] - 北美禽流感对国内动物蛋白价格包括猪肉价格影响有限[31] - 2025 年紫竹销售采取订单式锁定交易,占比希望达 70% - 80%以上;屠宰产能利用率目标 60% - 70%以上,白条与分割品占比维持 7 比 3[3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2024 年四季度末生产性生物资产比三季度减少近十亿元,主要因后备群数量减少和成本下降使种猪原值降低,而能繁母猪数量增加[21] 2. 公司期货业务规模较小,持保守态度,短期内不会明显扩大业务规模,结合贸易商等进行价格管理[22] 3. 8100 万头产能若各项指标达设计标准,可实现超 8000 万商品猪出栏量;2025 年建设集中在郑州产业园,总产能预计增加 150 - 200 万头;非洲猪瘟防疫能力随育肥猪出栏日龄降低、周转率提升而增强[23] 4. 2024 年分红有较大调整,2025 年及 2026 年优先降低总负债规模[28] 5. 2024 年全程成活率不佳受非洲猪瘟影响,2025 年防控效果理想,料肉比降至 2.8 左右,对提升生产业绩有信心[29] 6. 智能化部门自 2019 年成立,已进入稳定运营阶段,通过料比改善等指标评估,在疾病防控和育种工作发挥重要作用[18] 7. 养殖、饲料和屠宰领域倾向探索多功能机器人应用,屠宰环节已广泛应用机械臂,饲料厂机器人在运输等方面有应用空间[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