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米智能家居
icon
搜索文档
雷军赢了!获赔3000万!
36氪· 2025-05-07 00:08
小米商标侵权案 - 山寨厂商"小米零度"通过使用近似商标"M"形标识和相似语音指令"小爱小爱",两年内销售智能马桶和花洒达1.3亿元 [3][7][10] - 法院认定其行为构成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适用2倍惩罚性赔偿,判赔3000万元并勒令停止生产销售 [4][14] - 判决首次将语音指令纳入保护范围,引用《反不正当竞争法》认定"小爱小爱"属于混淆行为 [13] 小米打假历史 - 2019年中山厂商在电磁炉等产品使用"小米生活"商标被判赔5000万元,创家电行业侵权赔偿纪录 [17] - 2022年深圳公司取名"深圳市小米贸易有限公司"销售手机配件,被判罚3000万元 [17] - 此次"马桶盖战役"标志着小米打假范围从厨房扩展至卫浴领域 [18] 山寨行业现状 - 日化品领域出现"蓝月壳"(仿蓝月亮)、"雷碧"(仿雪碧)等山寨品牌,包装设计与正品高度相似 [21][24] - 食品行业存在"太白兔"奶糖(仿大白兔)、"咏动"饮料(仿红牛)等仿冒产品 [27] - 智能硬件领域山寨厂商通过阉割功能、低价策略获利,利润率可达200% [32][33] 山寨手段升级 - 从简单模仿商标发展为盗用宣传视频、克隆网页设计、伪造质检报告等全方位碰瓷 [38][39] - 欧洲品牌Mootaa管道疏通剂被仿冒,山寨货盗用正品广告视频卖出27万单 [40] - 电商平台存在搜索关键词误导现象,如京东商家在空调品类页面冒用"格力"标识 [44] 行业治理挑战 - 平台监管存在漏洞,拼多多曾因山寨问题被称"山寨大本营",消费者维权举证困难 [46] - 诉讼周期长成本高,品牌方如蓝月亮每年发起数百起诉讼但山寨仍屡禁不止 [42][43] - 惩罚性赔偿力度加大,从1倍提升至5倍,但暴利驱动下山寨现象仍难以根除 [29][30]
小米集团-W(01810):汽车篇:新消费定义高端豪华,方法论支撑车攀巅峰
长江证券· 2025-04-29 11: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11][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悦己”新消费理念助力SU7初探成功,YU7有望成功复刻,小米加速布局增程车型进入强产品周期,有望快速实现百万辆销量 [4][7][11] - 基于小米智能手机及IoT主业向高端化渗透的稳健增长趋势,以及小米汽车迅速放量,预计小米集团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4.04亿元、516.53亿元、655.31亿元 [4][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SU7初探成功,YU7有望再续爆款 - 20 - 30万元市场持续扩容,新能源渗透率快速提升,2021 - 2024年销量CAGR为20.3%,2024年该价格带乘用车销量536万辆,占整体乘用车市场19.4%,新能源渗透率从2021年的15.0%增长至2024年的55.8% [21] - 20 - 30万级别中轿车竞争环境相较SUV更好,2024年该价格带轿车前20车型平均年销量为9.4万辆,CR5为56.2%;SUV前20车型平均年销量为11.8万辆,CR5为42.2% [24] - 小米SU7 21.59 - 29.99万元定价切中纯电轿车销量上行价格带,树立中高端调性,上市即爆款,首年交付13.7万辆,占据2024年20 - 30万元纯电轿车市场约14.3%份额 [28][34] - “悦己”新消费理念强化,外观、个性功能等“悦己”元素是消费者选择小米SU7的重要原因,其车身设计和防晒等细节提供悦己体验 [38][42][45] - 品牌和创始人影响力使小米SU7天然获得关注和好感度,SU7 Max版与竞品对比在尺寸空间、动力及续航等方面有优势 [50][52] - 小米SU7具有软件可互联、硬件可拓展的生态协动优势,稳态月均销量高于竞品 [58][62] - 小米SU7荣获2024版C - NCAP测评五星认证,售后态度积极但网点需拓展,持续互动和情绪价值提供积累用户好感度,热度持续 [66][69][71] - SUV为20 - 30万元的核心需求市场,2024年该价格带SUV市场销量为312万辆,同比增长8.6%,高于轿车,YU7定位更大市场,综合实力强劲有望再成爆款 [84] - 小米YU7尺寸、续航和电池容量方面具有优势,采用家族式设计,预计稳态月均销量约为3 - 4万辆/月 [90][93][95] 从小米方法论看小米汽车的成功:是必然非偶然 - 小米在互联网思维结合制造行业的探索实践中,总结出“技术”“产品”“用户”“效率”四大核心优势,实现造车领域弯道超车 [99] - 小米有广大粉丝群体,截至2024年6月全球月活跃用户数达6.8亿,国内活跃用户数达1.6亿,生态用户以年轻人为主,具备向汽车端引流潜力 [101][110][114] - 小米将互联网营销经验移植到汽车领域,以用户需求为核心,通过创始人IP打造和多渠道宣传实现流量精准广泛覆盖 [113][122][125] - 小米全栈自研超级电机性能行业领先,碳化硅电控高压平台在结构、安全等方面实现全方位突破 [128][133] - 小米端到端全场景智能驾驶系统能力跃升,2025年智驾投入将达35亿元,智能座舱实现人车家全生态体验 [139][142][148] - 小米通过拆解产品和智能制造降低硬件成本,汽车工厂高自动化率降低人工成本,渠道复用降低销售成本 [151][154][156] - 小米采用爆品模式定价,SU7上市即爆品,快速上量带动毛利率提升,2024年四季度销量为7.0万辆,毛利率为20.5% [161][163] 高端布局加速,小米百万销量可期 - 中国乘用车高端市场快速扩容,2024年销量为944万辆,同比增长4.8%,2020 - 2024高端市场销量CAGR为14.6% [167] - 高端市场中自主品牌车销量表现突出,2024年销量为384.8万辆,同比增长42.9%,市场份额由2020年8.4%提高至2024年40.7% [170] - 小米SU7 Ultra带动品牌整体调性提升,强车型周期下销量有望破百万,2025年小米汽车有望实现扭亏为盈,综合单车净利润有望突破1万元 [9] 汽车业务品牌上攻,共振集团业务同步上行 - SU7诞生标志小米“手机 + AIoT”生态战略延伸至人车家全生态,设备互联 + 数据贯通,全生态体系具备强大用户粘性,全生命周期价值超过23万元 [10] - 汽车加速高端化,反哺多业务品牌上攻,SU7发布后小米手机国内份额有所提升,2024年3月底发布后两个季度国内销量分别为1004.4万台、1020.9万台,市占率分别为13.7%、14.5%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