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奔驰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镂绘奔驰・京彩同行”联名艺术展在京开幕,中西文化共谱新章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3 08:02
北京博瑞祥驰奔驰中心总经理王然 2025年9月20日,一场跨越工业制造与东方神话的艺术大展"镂绘奔驰・京彩同行"在北京博瑞祥驰奔驰中心开幕。展览以中国古籍《山海经》为灵感, 由镂绘艺术代表人物卢雪创作,将非遗剪纸艺术与现代汽车工业完美交融,为观众呈现出一场贯通东西的文化对话。 本次展览灵感源自中国上古奇书《山海经》,由中国当代镂绘艺术代表人物、中国艺术剪纸协会会长卢雪女士主导创作。突破传统艺术呈现形式,首次 将镂绘作品运用于奔驰车身。卢雪女士深耕非遗现代化转型四十载,以"神兽篇"、"植物篇"和"山海篇"三个主题系列,邀请《山海经》中的传奇生物"走出 典籍",与当代观众展开跨时空对话。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以神兽"驺吾"为主题创作的定制车衣,其日行千里的祥瑞意象与奔驰的文化基因相得益彰,形 成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美学共鸣。 在跨界融合的背后,是品牌与文化双向奔赴的深层意图。北京博瑞祥驰奔驰中心总经理王然表示,此次合作是奔驰探索品牌文化本土化、深化情感联结 的重要尝试。内训师王龙山则从品牌百年工艺历程出发,强调了奔驰持续推动文化融合的创新基因。 中国当代镂绘艺术代表人物、中国艺术剪纸协会会长卢雪 资深媒体人、北 ...
中美对账之后发现,欧洲才是最大赢家!中美俄给他打了三十年的工
搜狐财经· 2025-09-20 03:49
【改写版】 过去三十年,欧洲人仿佛生活在童话世界里——每天工作不到8小时,每年带薪休假动不动就一个月,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保障让人羡慕。但揭开这层光鲜 外衣,你会发现欧洲的舒适生活其实是站在三个巨人肩膀上的:俄罗斯的能源、美国的枪杆子和中国的钱袋子。如今这三大支柱各怀心思,欧洲的好日子开 始摇摇欲坠。 北约体系下,6万美军常年驻守欧洲,美国人承担七成军费开支。德国军费占比仅1.5%,省下的钱全变成社会福利——瑞典父母能休480天带薪产假,芬兰 大学生每月白拿5500元补助。这种安全外包模式让欧洲安心搞经济,直到特朗普拍桌子要钱,欧洲人才发现没了美国保护伞,自己连一周防空都维持不了。 中国市场的黄金十年 当奔驰4S店在中国遍地开花时,欧洲企业赚得手软。大众每卖三辆车就有一辆销往中国,瑞士名表过半被中国买家收走。中国不仅是提款机,更是技术试 验场——空客A320对华报价比疫情前还低12%,西门子医疗设备三年降价25%。但2023年中国电动车反攻欧洲,市场份额暴涨至15%,光伏组件更拿下82% 市场,欧洲人突然发现学生变成了老师。 能源命脉握在俄罗斯手里 冷战结束后,欧洲就像染上能源鸦片般依赖俄罗斯。德国化工厂的烟囱 ...
成龙和郭富城,谁才是真正的广告天王?
搜狐财经· 2025-09-19 00:45
郭富城代言品牌分析 - 代言矩阵覆盖时尚、饮料、汽车、科技及金融等多领域 包括浪琴、百事可乐、美特斯邦威、奔驰、Lacoste、香港电讯等九大经典品牌[3] - 部分代言品牌遭遇市场挑战 运动品牌喜得龙出现退潮 金融品牌阿童木理财经历风暴[3] - 国际大牌在其代言加持下保持历久弥新 代言效果持续三十年[3] 成龙代言品牌分析 - 缔造多个长青商业案例 格力空调持续服务千家万户 思念水饺维持除夕夜餐桌消费场景[5] - 八组经典代言构成商业图鉴 包括80年代小霸王学习机"望子成龙" campaign 新世纪霸王洗发水"Duang"式营销[5] - 部分代言品牌市场表现不佳 开迪汽车折戟沉沙 汾煌可乐淡出市场视野[5] 品牌代言本质解读 - 品牌生命力核心取决于供应链韧性及市场敏锐度等内生因素 而非代言人个人影响力[8] - 消费升级浪潮中品牌存续呈现分化 VCD品类消亡与腕表品类长青形成鲜明对比[8] - 明星代言仅能提供品牌曝光助力 最终品牌持久性仍取决于产品品质本身[8]
专访丨“更中国化”,在产业变革中把握主动——访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董事会主席康林松
新华网· 2025-09-11 08:50
公司战略定位 - 更深入地扎根中国和更中国化是公司20年来深耕中国市场的初心 也是其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中把握主动面向未来的战略选择[1] - 让公司更中国化不仅是市场策略 更是面向未来的战略[2] 中国市场重要性 - 中国不仅是公司最重要市场之一 更是其全球研发与创新的重要基地[1] - 中国客户心态开放勇于尝试新技术 这一特质积极推动了公司的创新进程[1] 本土化举措 - 公司在中国坚持长期主义 持续不断地在技术上投入[1] - 选择重要合作伙伴 把中国产业链带来的成本优势融入研发体系[1] - 从合资成立北京奔驰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再到扩大北京研发中心规模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1] - 与中国伙伴携手开发的创新产品和技术不仅满足中国客户需求 而且正反哺全球市场[1] 产品与技术开发 - 全新纯电GLC SUV在慕尼黑车展全球首发[1] - 中国专属车型将搭载为中国客户打造的城区及高速领航辅助驾驶[1] - 量身定制的数字化出行体验智能座舱科技和诸多技术应用将满足中国客户的实际需求和使用习惯[1] - 未来三年将是公司全球新品发布最为密集的阶段[2] 研发体系优势 - 中国已经成为公司全球研发生态体系的关键一环[1] - 中国拥有优秀的产业人才和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2] - 中国智慧帮助公司打造更好的产品[2] 战略执行方式 - 公司坚持长期主义 持续大规模投入创新科技与产品研发[2] - 短期内必须审慎决策避免资源浪费 同时确保品牌价值不受稀释[2] - 这是短期与长期动态平衡的过程[2]
奔驰只要12万?多地门店倒闭,CEO狂喷中国车企……
商业洞察· 2025-08-23 09:28
奔驰经销商网络调整 - 多家奔驰4S店被终止授权 包括北京鹏龙海依捷 北京鹏龙瑞星 北京运通兴驰 浙江宝利德 德州广汇之星等15家经销商 [1][3][5][6] - 部分关闭门店直接转型为新能源品牌4S店 [7] - 车主已购买的售后保养套餐无法在原店使用 需转至其他授权店 [3][8] 豪华车市场整体收缩 - 奥迪同样出现授权终止导致的闭店情况 [9] - 宝马经销商也存在倒闭现象 导致车主终身保养服务失效 [10][11][12] - 奔驰计划在国内削减超过100家经销商 [13] 奔驰财务表现下滑 - 2024年总营收1455.9亿欧元同比下降4.5% 净利润104亿欧元同比下降28.4% [17] - 202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663.77亿欧元同比下跌8.6% 税后净利润26.88亿欧元同比下跌55.8% [18][19] - 2024年全球销量198.34万辆同比下降3% 其中中国市场销量68.36万辆同比下滑7.3% [18] 电动化转型遇阻 - 2025年上半年纯电动车仅占全球销量8.4% 低于去年同期9.7% [19] - 电动化车型(含插混)总占比20.1% 增长乏力 [18][19] - 欧盟纯电动车销量占比仅17.5% 远低于2035年全面禁售燃油车目标 [16] 中国市场竞争加剧 - 奔驰CEO指出中国车市存在"达尔文式"竞争 超过100家车企参与 [20] - 低价促销策略盛行 部分车型落地价降至16万元左右 [19] - 高端车型消费需求疲软 对豪华品牌造成普遍压力 [20] 战略方向调整 - 奔驰已逆转2030年全面电动化承诺 [14] - CEO康林松警告欧盟2035燃油车禁令可能导致欧洲汽车业瓦解 [15][16] - 强调技术中立必要性 认为经济因素不应被忽视 [16]
奔驰CEO:在华正经历达尔文式竞争,不仅仅希望生存下去
观察者网· 2025-08-19 08:47
核心观点 - 梅赛德斯-奔驰面临多重挑战 包括全球贸易秩序重构 中国市场激烈竞争以及电动化转型周期超预期 [1][3] - 公司在中国市场采取战略平衡 拒绝盲目价格战 强调产品创新与品牌价值维护 [3][4] - 上半年财务表现显著下滑 净利润同比暴跌56%至27亿欧元 营收下降9%至663.8亿欧元 [4] 市场环境挑战 - 美国重构全球贸易秩序对行业造成冲击 [3] - 中国市场存在超过100家汽车制造商竞争 高端汽车市场购买意愿持续低迷 [3] - 电动化转型周期长于预期 [3] 中国市场战略 - 将中国市场竞争形容为"达尔文式"和"内卷化" 预计行业将出现整合并消耗大量现金 [3] - 坚守中国市场但拒绝无休止投入 寻求市场占有率与现金流平衡 [3] - 反对通过价格战抢占份额 强调产品创新与品质提升的重要性 [3] 产品与品牌定位 - 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产品计划与创新 聚焦技术前沿 [4] - 将品牌塑造为品质与安全的代名词 [4] 财务表现 - 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27亿欧元(约226.4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滑56% [4] - 同期营收663.8亿欧元(约6567.4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9% [4] 资金与投资能力 - 公司持有超过300亿欧元(约2516亿元人民币)净流动资金 [5] - 资产负债表实力雄厚 具备投资新技术与产品的财务能力 [5]
奔驰利润暴跌近70%的背后:在华销量持续下滑,多家4S店授权终止
新京报· 2025-08-13 11:37
全球销量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全球销量89.99万辆 同比下滑6% [1] - 中国市场销量29.3万辆 同比下滑14% [1] 财务业绩 - 上半年营收663.8亿欧元 同比下滑9% [1] - 上半年净利润26.9亿欧元 同比暴跌56% [1] - 第二季度净利润9.6亿欧元 同比大幅下滑69% [1] 经销商网络变动 - 多家梅赛德斯-奔驰4S店授权被官方终止 [1] - 部分终止授权门店已完全停止营业 [1] - 部分门店正在寻求业务转型 [1] 行业背景因素 - 汽车行业需求不振影响销量 [1] - 电动化浪潮加剧市场竞争 [1] - 关税冲击对业务产生负面影响 [1]
“全球标准+中国配方”,揭秘奔驰如何打造“好开、好坐”的豪华好车
中国经济网· 2025-08-07 10:53
核心观点 - 公司依托139年技术传承和20年在华研发生产经验 以全球标准结合中国配方打造豪华座驾 满足用户对好开和好坐的核心诉求 [1] 底盘操控技术 - 构建底盘工程体系 将性能拆解为1000+零部件指标并量化为130+客观KPI 通过40个传感器覆盖100+方向测量 形成驾控黄金标准 [3] - 开发超过10种悬挂配置 包括带可调减振的敏捷操控系统(亿种阻尼组合)和ADS+空悬系统(数百个调校通道) [5] - 液压衬套调校使减速带冲击峰值降低至多三分之一 MO标识轮胎通过聚氨酯静音绵消除200赫兹空腔噪声 [5] - E-ACTIVE BODY CONTROL系统每秒1000次扫描路面 侧碰前0.1秒内抬高车身80毫米 悬挂反复升降增强抓地力 [7] - 底盘经过-40℃至70℃极温测试 200公里/小时弯道制动测试 全球500万公里(含中国110万公里)耐久验证 [7] - 线控转向技术配备±10度后轮转向 经过百万公里测试 支持L3级自动驾驶 [9] 座椅系统开发 - 座椅研发周期1460天 集成6000+项标准控制 为每款车型开发专属骨架 全骨架电泳防腐确保15年不失效 [10][12] - E级车加热垫面积0.84平方米覆盖侧翼与头枕 S级延伸至扶手 通风系统风量9升/秒且噪音低于40分贝 [12] - 热石按摩功能通过-40℃至80℃区间1480小时测试 联动Burmester4D音响等实现全感官体验 所有车型通过德国脊背健康协会认证 [12] - S级座椅使用58块Nappa皮革 经2000巴高压水刀切割 16000根针打孔 近40000针缝制 缝线对齐误差≤5毫米 [12] 安全性能标准 - S级配备18个安全气囊 E级13个 包括PRE-SAFE Impulse Side侧向气囊和全球首创后排正向气囊 [13] - 气囊测试覆盖-35℃至90℃环境 座椅通过超200项测试和100项零部件测试 使用120种假人模型 [15] - 后碰测试要求20毫秒内加速度从0g提升到20g 靠背永久变形≤27度 头枕撞击测试标准超国标1.2倍 [15] - 座椅通过40000次上下车测试(24000次机械+15000次真人) 相当于超18年使用周期 [15] 在华研发生产体系 - 中国研发中心与北京生产基地比邻而居 构建京沪创新双引擎(北京聚焦电动出行/整车测试 上海专注智能互联/自动驾驶) [16] - 中国研发中心成为德国以外最大研发网络 高速领航辅助12个月落地 后排娱乐系统18个月完成开发 [16] - 北京生产基地累计产量超500万辆 覆盖13款车型(含燃油/混动/纯电) 全新纯电CLA将于年内下线 [16] - 生产体系采用MO360系统提升效率15% 总装线多车型灵活切换 车身车间自动化率100% 光伏面板21万平方米 [16] - 车身二工厂自动化率100%(625台机器人) 装配精度0.1毫米 合格率超99% 采用18种焊接工艺和213米涂胶技术 [17]
广西防城港“会车遇奔驰女司机亮证逼迫让道”事件女司机侯某某被行政拘留
新华网· 2025-08-06 06:21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没有涉及公司和行业的相关信息,因此无法按照要求进行总结。新闻主要报道了一起个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社会事件,与公司运营、行业发展或投资分析无关。建议提供包含企业动态、行业数据或经济政策的新闻素材以便进行专业分析。
甘南公路警情上热搜背后:外资车企困境与国产车逆袭的产业缩影
环球网· 2025-08-05 06:05
奔驰集团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净利润同比下跌69%至9.57亿欧元,大幅低于市场预期的12.9亿欧元 [2] - 第二季度收入为331.5亿欧元,同比下跌9.8%,低于市场预估的332.3亿欧元 [2] - 息税前利润同比下跌68.56%至12.7亿欧元,上年同期为40.4亿欧元 [2] - 每股收益从2.95欧元降至0.95欧元 [2] 奔驰汽车业务 - 第二季度汽车业务收入为242亿欧元,同比下跌11% [3] - 调整后息税前利润同比下跌56%至12.3亿欧元 [3] - 汽车销量下降9%至45.37万辆,其中电动汽车占比20.7%,高于上一季度的18.1% [3] - 全电动汽车销量下降24%,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交付量增长34% [3] - 厢式货车销量为93400辆,同比下降10%,电动货车销量增长32% [3] - 移动部门收入同比下跌2%至62.5亿欧元,调整后息税前利润同比增长7%至2.9亿欧元 [3] 奔驰集团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汽车销量同比下降6%至90万辆,中国市场销量同比下降14% [4] - 美国市场销量同比下降6%至14.2万辆,欧洲市场销量同比下降3% [4] - 预计2025年汽车销量将大幅减少,汽车业务利润率预计为4%-6%,受关税影响达4.2亿美元 [4] 保时捷销量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全球销量同比下降6.1%至14.64万辆,中国市场销量同比下降28% [4] 中国汽车市场表现 - 2025年1-6月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 [5]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 [5] - 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44.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