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测序

搜索文档
深圳创新源泉:“来了就是深圳人”彰显包容和无限可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12:38
历史发展 - 深圳从1979年荒芜渔村发展为全球科技创新标杆 核心驱动力为包容精神与制度创新 [1] - 1979-1992年作为改革开放试验田率先引入市场经济体制 蛇口工业区"时间就是金钱 效率就是生命"标语开启全国改革序幕 [2] - 1992-2010年实施科技兴市战略 从加工贸易转向高新技术产业 华为中兴崛起奠定电子之城地位 [2] - 2010年至今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2024年研发投入强度达6.46% PCT专利申请量连续18年全国首位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5万家 [2] 人口结构 - 深圳户籍人口中外来人口占比超70% 形成强适应力与创造力的移民文化 [3] - 常住人口平均年龄仅33岁 95后人才吸引力连续两年全国首位 [3] - 2024年各类人才总量近700万 其中高层次人才超2.6万 留学回国人员超20万 [3] 企业生态 - 科技型企业占比60% 民营科技企业占比90% 形成华为大疆等硬核创新者群体 [3] - 华为2024年研发投入达1797亿元 近十年累计研发支出超1.4万亿元 [3][6] - 大疆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占有率超70% 华大基因建成全球最大基因测序中心 [6] 创新机制 - 实施顶尖科学家全权负责制 赋予科研经费用人决策自主权 [4] - 2023年获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 2024年PCT专利授权量占全国30% [4] - 形成"六个90%"特征:90%创新型企业 研发人员 研发资金 职务发明专利 研发机构 重大科技项目出自企业 [4] 政策支持 - 2025年推出《深圳市优化市场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 整合200余项公共服务通过"免申即享"机制匹配企业 [9] - "腾飞贷"模式为高成长企业提供长期大额融资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余额达246亿元同比增长26.8% [10] - 实施"菁英人才"计划 35岁以下新引进硕士/博士分别获2万-3万元补贴 [10] 产业挑战 - 土地开发强度达50%超国际警戒线 较高租金与人力成本对中小企业形成压力 [7] - 顶尖科学家与战略型人才储备不足 部分领域面临卡脖子技术攻关挑战 [7] - 集成电路与基础软件等领域需从替代性创新向原始创新跃迁 [7] 发展战略 - 提高政府基础研究投入占比至30%以上 建设国家实验室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8] - 实施青年人才安居计划 完善博士后至杰出人才成长周期支持机制 [8] - 加强深港科技合作探索跨境研发模式 建设一带一路科技合作平台 [8] 未来布局 - 依托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脑解析与脑模拟设施 突破量子通信与类脑芯片技术 [11] - 规划建设深圳空天港 目标2030年形成千亿级商业航天产业集群 [11] - 建设零碳社区试点 2025年龙岗区坂田街道碳排放量降至40%以下 [12]
贝瑞基因:子公司拟与李巍设立合资公司
格隆汇· 2025-08-08 12:17
公司投资设立合资公司 - 贝瑞基因全资子公司贝瑞和康拟与自然人李巍在河南郑州设立控股子公司壹元童康 注册资本100万元人民币 [1] - 贝瑞和康认缴出资60万元持股60% 李巍认缴出资40万元持股40% [1] - 首期注册资本100万元主要用于场地租金和初期人员费用 [1] - 合资公司产品及服务(基因测序和AI智能体服务等)主要通过向贝瑞和康及其下属主体采购获得 [1] - 未来将根据业务进展通过增资扩充经营资金 如经营符合预期预计注册资本不低于5000万元 [1] 合资公司业务规划 - 合资公司业务涉及基因测序和AI智能体服务等领域 [1] - 产品和服务供应链将依托贝瑞和康体系 [1]
贝瑞基因(000710.SZ)拟控股设立壹元童康 开展新生儿及儿童基因病一体化检测服务
智通财经网· 2025-08-08 11:52
合资公司设立 - 贝瑞基因全资子公司贝瑞和康拟与自然人李巍在郑州设立控股子公司河南壹元童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100万元 [1] - 贝瑞和康出资60万元持股60% 李巍出资40万元持股40% [1] - 合资公司将重点在河南区域开展新生儿及儿童基因病一体化检测服务 合作对象为公共医疗机构和临床医疗企业 [1] 资金用途与业务模式 - 注册资金主要用于场地租金和初期人员费用 [1] - 基因测序和AI智能体服务等产品将通过向贝瑞和康及其下属主体采购获得 [1] - 未来可能通过增资扩股方式扩充经营资金 预计注册资本不低于5000万元 [1]
贝瑞基因拟控股设立壹元童康 开展新生儿及儿童基因病一体化检测服务
智通财经· 2025-08-08 11:49
公司投资设立 - 贝瑞基因全资子公司贝瑞和康拟与自然人李巍在郑州设立控股子公司壹元童康 注册资本100万元 其中贝瑞和康出资60万元持股60% 李巍出资40万元持股40% [1] - 合资公司业务方向为新生儿及儿童基因病一体化检测服务 采用公共医疗机构与临床医疗企业合作模式 重点布局河南等区域 [1] - 注册资金将用于场地租金和初期人员费用 基因测序及AI智能体服务等产品通过向贝瑞和康及其下属主体采购获得 [1] 资本规划 - 合资公司将根据业务进展通过增资等方式扩充经营资金 若经营符合预期 未来注册资本预计不低于5000万元 [1]
贝瑞基因:子公司投资设立合资公司 注册资本10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08 11:23
公司投资设立 - 贝瑞基因全资子公司贝瑞和康与自然人李巍在河南省郑州市设立控股子公司河南壹元童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1] - 合资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贝瑞和康认缴出资60万元持股60%,李巍认缴出资40万元持股40% [1] - 合资公司业务包括基因测序和AI智能体服务,主要通过向贝瑞基因及其下属主体采购获得 [1] - 未来经营符合预期时,注册资本预计不低于5000万元 [1] - 投资标的设立尚需注册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审批 [1]
从招投标数据到报表体现还需多久?
华福证券· 2025-06-15 09: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设备迎来产业需求、报表拐点及投资共振阶段,Q2-Q3 招投标数据反应到报表端,建议关注联影医疗等设备公司 [4][26] - 短期创新药行情从一二线向末线演绎,抓紧创新药龙头标的,关注招投标向好的器械业绩增长 [5] - 中长期看好创新+复苏+政策三大主线,关注创新药械、品牌中药、消费医疗、国改&重组等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建议关注医药组合上周表现 - 上周周度建议关注组合算数平均后跑赢医药指数 8.8 个点,跑赢大盘指数 10.6 个点 [13] - 上周月度建议关注组合算术平均后跑赢医药指数 2.7 个点,跑赢大盘指数 4.5 个点 [14] 设备招采专题:招投标数据何时将在报表层面体现? 连续 6 月招投标金额高增,全年需求预计下半年持续加速释放 - 24M12 - 25M5 单月招投标金额同比增速分别为 69%、41%、77%、113%、85%、69%,各品类增速进入 50%-200%,大影像增速靠前,内窥镜加速追赶 [17] - 2024 年 3 月以旧换新方案印发,资金落地使 24 年 9 月招采金额同比回正,Q4 院端需求高速释放,预计下半年资金进一步落地支持需求释放 [18][25] 招投标数据何时将在报表层面体现? - 预计 Q2-Q3 招投标数据反应到报表端,大影像等装机类 Q2 收入/利润提速,经销渠道类 Q3 业绩拐点 [26] - 山外山等代表性公司招投标数据亮眼,预计迎来产业及投资共振阶段,关注各公司收入端边际表现 [27][38] 医药板块周行情回顾及热点跟踪(2025.6.9 - 2025.6.13) A 股医药板块本周行情 - 本周中信医药指数上涨 1.5%,跑赢沪深 300 指数 1.8 pct,年初至今上涨 10%,跑赢 11.8pct [41] - 生物医药Ⅲ等子板块有不同涨幅,医药板块整体估值环比上升,相对估值溢价率仍处较低水平 [47][48] - 本周中信医药板块成交额 6623.3 亿元,占 A 股 9.7%,较上周期上升 48%,年初至今占 5.8% [56] - 本周 214 支个股上涨,涨幅前五为易明医药等,26 家公司大宗交易成交 8.8 亿元,前五为新产业等 [59][60] 下周医药板块新股事件及已上市新股行情跟踪 - 下周医药行业无新股上市 [66] 港股医药本周行情 - 本周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涨 8.8%,跑赢恒生指数 8.4pct,年初至今上涨 54.6%,跑赢 35.5pct [67] - 本周 141 支个股上涨,涨幅前五为北海康成 - B 等 [68]
港股AI医疗赛道走强 基金经理看好三大方向
证券时报· 2025-06-04 17:32
港股AI医疗赛道表现 - 健康之路股价在6月2日起的三个交易日内飙升49.13%,今年前五个月涨幅接近300% [1] - 美丽田园医疗健康4日股价大涨34.25%,云顶新耀涨5.16%,医渡科技涨超7% [1] - 恒生医疗ETF自4月9日以来涨幅达34.69% [2] - 药师帮自4月8日以来股价涨幅达89% [3] 公募基金持仓动态 - 云顶新耀被平安基金、安信基金、易方达基金纳入重仓股,平安医药精选基金仓位占比达8.84% [1] - 银华医疗健康基金前十大重仓股清一色换成AI医疗公司,包括讯飞医疗科技、京东健康、医脉通 [2] - 景顺长城隽发平衡养老FOF股票持仓覆盖万东医疗、医渡科技、迪安诊断等AI医疗标的 [2] - 药师帮吸引平安基金、中欧基金、富国基金、华安基金集体调研 [3] AI医疗细分方向 - AI制药:AI技术提升新药开发效率,多款AI筛选药物进入临床验证阶段 [3] - AI医疗:关注诊疗环节的AI辅助导诊、问诊、诊断及健康管理,以及脑机接口、外骨骼等新兴技术 [3] - 数据生产及应用:医疗数据数量和质量影响AI产品效能,基因测序和大型医疗集团具备优势 [4] 政策与产业进展 - 工信部等七部门支持建立医药大模型创新平台,开展"人工智能赋能医药全产业链"应用试点 [4] - Open AI发布开源健康基准HealthBench,评估大模型在真实医疗场景表现 [5] - DeepSeek招募"医学+AI"复合型人才,扩展临床辅助决策、药物研发场景 [5] - AI医疗商业化订单从一季度末开始落地,覆盖健康管理、影像学诊断、手术机器人、基因测序等领域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