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固态储氢装置
icon
搜索文档
绿色先锋 创新高地——探访全球最大投产单体绿氨装置
项目概况 - 国家电投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于2023年5月开工 2024年7月26日建成投产 通过800兆瓦新能源机组(风电700兆瓦 光伏100兆瓦)实现绿电制氢 年产绿氢3.2万吨 绿氨18万吨 [10] - 项目每年节约标煤约23万吨 减少碳排放量相当于传统火电模式下50万户普通家庭一年生活用电产生的碳排放 [10] - 项目采用全球最大规模混合制氢设备 包含36000标方/小时碱液制氢与9600标方/小时PEM制氢设备耦合 刷新全球混合制氢规模纪录 [17] 技术突破 - 实现全球最大已投产绿氢合成氨装置 年产量18万吨 生产过程中消耗21亿千瓦时新能源电力 相当于千万吨级炼油厂2-3年用电需求 [16] - 采用碱液与PEM混合电解水制氢技术 PEM制氢设备综合电耗较碱液制氢低10% 显著节约电费 [17] - 建设48000标方全球最大固态储氢装置 实现氢气低压安全高密度储存 具备无腐蚀 无容量衰减特性 [17] - 建造全球规模最大直流微电网制氢系统 攻克直流离网制氢关键技术及装备国产化难题 实现40兆瓦新能源发电直供制氢 [18] 运营系统 - 自主研发柔性控制系统 集成数字化智能化预测控制技术 可实现生产线负荷在30%到110%之间灵活调节 [20] - 系统能根据风光资源变化预测发电能力 智能调整生产参数 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波动性与工业用能稳定性矛盾 [20] - 系统替代人工调整84台(套)电解水制氢装置 大幅降低工作强度 投产以来已产出绿氨超过1900吨 [21] 行业意义 - 打造"绿电-绿氢-绿氨"全产业链绿色发展模式 实现可再生能源电力就地转化应用和存储 [14] - 为解决新能源发电能力与电网消纳能力在时空上不匹配问题提供可复制方案 [12] - 项目推动新能源与电力系统 能源结构 经济发展深度融合 为国家能源安全和双碳目标贡献重要力量 [21] 市场背景 - 截至2024年底中国新能源累计装机容量达14.1亿千瓦 2024年新能源发电量1.84万亿千瓦时 对发电量增长贡献率超60% [11] - 传统制氨工艺需要11万吨天然气或46万吨原煤才能达到同等产值 新工艺显著降低环境代价 [16]
今年上半年内蒙古在建氢能装备项目9个 总投资28.02亿元
新华财经· 2025-07-08 05:42
政策支持与战略定位 - 内蒙古在国家"双碳"目标和自治区"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目标引领下积极发展氢能装备制造产业 [1] - 政策文件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氢能发展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加快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支持全产业链布局 [1] - 目标是通过全产业链布局、技术创新和产业生态构建打造全国绿氢先行示范区 [1] 产业规模与产能数据 - 氢能装备制造产业初具规模,涵盖储输氢材料、碱性电解槽、PEM电解槽、制氢电源等,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包头等地区 [2] - 截至2025年6月重点实施9个在建氢能装备项目,总投资28.02亿元,产品种类达10种 [2] - 制氢设备设计产能650台套较2023年底增长160%预计年底突破750台套 [2] - 固态储氢装置产能2200套储(贮)氢材料产能3300吨/年储输氢管材产能5000吨储氢瓶8.5万支 [2] - 制氢电源50台纯化分离装置产能15台套 [2] - 已投产AEM、PEM电解槽产能0.2GW在建PEM电解槽产能0.25GW [2] 未来发展方向 - 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氢能全产业链发展目标从政策协同、场景应用、技术攻关等多维度发力 [2] - 强化政策协同与要素保障构建"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协作生态 [2] - 拓展多元化应用场景创新招商引资及产业协同机制加快补齐短板、延链补链强链 [2]
“氢”风徐来绿意浓
内蒙古日报· 2025-06-10 02:13
绿氢示范项目 - 内蒙古华电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包头市达茂旗巴润工业园区建成现代化绿氢工厂,配备6个大型白色储氢球罐 [1] - 工业天然气掺烧绿氢示范项目于2023年11月26日点火成功,为同一园区内内蒙古金鄂博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掺20%绿氢的天然气 [1] - 项目采用"绿电制绿氢、产业用绿氢"模式,年产7800吨绿氢与年产30万吨无水氟化氢产能深度融合 [1] - 项目创下国内工业掺氢领域三项纪录:最早实现天然气掺氢工业供能、最高20%掺氢比例、最大2000吨/年绿氢消纳规模 [1] 氢能产业发展 - 氢能被视作21世纪最具潜力的清洁能源,包头市聚焦氢能产业,推动构建一体化产业链和供应链 [2] - 2024年包头市提出建设全国首座全景绿氢创新之城目标,出台支持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 [2] - 包头市已形成7800吨绿氢产能,成功下线全国首台套固态储氢装置和全球首台氢能源矿用车 [2] - 北奔首批氢燃料重卡已交付并实现商业化运营,氢能产业链加速完善 [2] 技术应用与环保效益 - 绿氢掺烧技术可改善工业天然气燃烧和传热效率,大幅降低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污染物排放 [1] - 该项目是国内最早将绿氢应用于工业供能的示范项目,对绿氢大规模消纳和工业减排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