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型无人车

搜索文档
无人车为快递网点抠出0.1元成本
第一财经· 2025-09-24 12:35
行业普及加速 - 功能型无人车从个别网点试水转变为加速普及 [1] - 中通旗下700余个网点投入超过2000辆无人车 覆盖200多个城市 每日完成20万件包裹配送 [1] - 极兔计划2024年新增投入3000辆无人车 目前已投入使用900辆 去年年底仅218辆 [1] 成本效益分析 - 无人车每票运输成本约0.06元 较人力配送降低0.1元 [1] - 单车单趟装载500-600票 日均运行2-3趟 按1300票计算成本 [1] 制造商产能提升 - 新石器无人车月销量从年初200-300台提升至当前近2000台 [2] - 新石器宣布第10000台整车下线交付 [1]
无人车加速落地,为快递网点抠出0.1元成本
第一财经· 2025-09-24 11:39
深圳市智能网联交通协会数据显示,功能型无人车单车时均配送量超200件,高于传统快递车单车的时均配送量。 功能型无人车的落地正在加速。 近期,无人配送企业新石器无人车宣布第10000台整车下线交付。功能型无人车从去年的个别网点试水转变为今年的加速普及。 从体验看,无人车还有不少地方需要改善。作为快递一线的从业者,何晓琴希望厂商后续能增加智能交互的功能,例如收货人可以直接在无人车上修改配送 地址或者预约派送时间,进一步减少沟通工作,同时也为收货的客户提供方便。此外,她希望厂商可以根据不同地区业务特点定制更贴合客户需求的无人车 方案,便于网点更高效地使用。 在业内人士看来,无人车厂商的服务是关键。李磊表示,降价后快递网点作为"消费者",相对于无人车本身的质量,更担心后续服务。"毕竟2万元不到只是 买个车壳子,后续的服务费、自动驾驶能力等,才是网点真正关注的。" 从快递业的反馈看,无人车在降本增效方面有明显的作用,但也有不少地方仍待改进。 降本增效作用明显 9月15日,深圳市智能网联交通协会发布《2025年8月深圳市功能型无人车月度运行与发展报告》。数据显示,深圳当月在线无人物流车共320辆,包括新石 器、美团、白犀 ...
深圳首发功能型无人车月度报告:8月配送生鲜快递破90万单
证券时报网· 2025-09-19 02:32
报告数据显示,8月全市无人车运营呈现规模化、高增长态势,月度总运营里程突破23万公里,完成生 鲜快递配送超90万单,预估创造商业价值达760万元。 人民财讯9月19日电,深圳推出全国首份功能型无人车月度运行与发展报告,8月配送生鲜快递超90万 单,多项运营指标全国领先。 该报告由深圳市智能网联交通协会功能型无人车专业委员会编制并发布,首次系统呈现了功能型无人车 的规范化运营与规模化发展全景,为行业提供了可量化、可参考的深圳实践。 ...
全市无人车路网超1800公里
南方都市报· 2025-08-05 02:13
深圳无人车发展现状 - 深圳功能型无人车上路总量突破800台,运营路网超1800公里,已遍布700余条无人车线路 [1] - 无人物流车与无人环卫车已同步突破400台规模,物流车年内将冲刺千台目标 [2] - 深圳已开通近700条线路,16条跨区干线打破行政区壁垒,跨区快递配送时效大幅提升 [3] 政府支持与监管机制 - 政府部门创新构建"三级安全机制",采用"企业申报-路网评估-多部门联合评审"的层层把关模式 [2] -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等部门联合制定政策体系和道路评估指引,为产业应用落地提供方向 [2] - 各区政府成立专项工作专班,建立联席审议机制,确保每条线路开通都经过严格安全评估 [2] - 深圳市开发"功能型无人车管理服务平台"提供全域监管技术支撑,实现安全可靠运营 [2] 无人车应用场景 - 无人车在深圳中心城区形成全天候服务能力,打造全国首个中心城区开放无人车规模化应用示范 [3] - 无人物流车将新鲜蔬菜送抵社区,无人环卫车沿线路高效作业 [1] - 深圳街头每10分钟就有一台功能型无人车完成快递配送或环卫作业 [2] 基础设施与产业协同 - 市、区部门联动三大公交国企,将传统场站升级为无人车综合保障中心 [3] - 政企协同打造出全国无人车应用标杆 [2] - 形成"中心区示范+全域覆盖"的布局,技术创新与城市空间精准耦合 [3]
800辆功能型无人车深圳上路
深圳商报· 2025-08-04 23:14
核心观点 - 深圳功能型无人车产业高速发展 截至7月底上路总量突破800辆 运营路网超1800公里 在物流和环卫领域形成规模化应用[1] - 政府部门通过三级安全机制和政策体系为产业护航 同时创新建立公交+物流+无人车融合模式 推动无人车商业化发展[2] - 全国首个功能型无人车管理服务平台上线运行 通过五大核心功能模块实现全域监管 保障产业安全可靠运营[3] 应用规模 - 无人环卫车应用规模突破400辆 其中罗湖区引入51辆无人智能清扫设备和19辆3吨以上智能驾驶洗扫车[1] - 无人物流配送车总规模超400辆 全市开通近700条线路含16条跨区干线[1] - 2025年目标落地1000辆无人配送车规模 推动规模化规范化商业化网联化发展[1] 运营效率 - 智能环卫设备作业日均里程提升3倍 作业效率提升30%以上[1] - 无人配送车实现福田龙岗龙华等区域跨区快递配送时效大幅提升[1] - 每10分钟就有一辆功能型无人车完成快递配送或环卫作业[2] 创新模式 - 全国首创公交+物流+无人车融合模式 利用公交场站资源实现网格化场站管理[2] - 整合无人车充换电停放调度应急保障需求纳入日常巡检体系[2] - 探索利用公交场站屋顶或空地改造为物流无人机起降点[2] 监管体系 - 建立企业申报—路网评估—多部门联合评审三级安全机制[2] - 制定功能型无人车政策体系和道路评估指引[2] - 全国首个管理服务平台提供五大核心功能模块实现全域监管[3]
800辆功能型无人车深圳上路 运营路网超1800公里,应用物流环卫两大领域
深圳商报· 2025-08-04 16:58
行业规模与运营数据 - 深圳功能型无人车总量突破800辆 运营路网超1800公里[1] - 无人环卫车应用规模突破400辆 覆盖罗湖区10个街道中的13个精细化作业示范区[1] - 无人物流配送车规模超400辆 开通近700条线路含16条跨区干线[1] 应用场景与效率提升 - 无人环卫车作业日均里程提升3倍 作业效率提升30%以上[1] - 无人物流配送深入短途货运、快递配送、无人零售、商超履约等多领域[1] - 跨区快递配送时效大幅提升 覆盖福田、龙岗、龙华等行政区域[1] 创新模式与基础设施 - 首创"公交+物流+无人车"融合模式 整合充换电、停放调度、应急保障需求[2] - 探索利用公交场站屋顶或空地改造为物流无人机起降点[2] - 构建"三级安全机制" 通过企业申报、路网评估、多部门联合评审实现监管[2] 政策支持与发展规划 - 制定功能型无人车政策体系和道路评估指引 为产业落地提供方向[2] - 提出"无人物流测试阶段2.0时代" 目标2025年底落地1000辆规模[1] - 推动无人配送车规模化、规范化、商业化、网联化发展[1] 技术平台与监管体系 - 上线全国首个功能型无人车管理服务平台 具备五大核心功能模块[3] - 平台提供全域监管技术支撑 实现安全可靠运营与政企协同[3]
深圳功能型无人车加速商业化落地 10条跨区线路贯通,公交+物流协同构建全市域运营体系
深圳商报· 2025-07-07 22:45
深圳智能物流发展突破 - 深圳10条功能型无人车跨区线路正式贯通 总里程超30公里 覆盖龙岗-龙华等区域 串联29条市政道路 [1][2] - 全国首个市域级智能配送网络成功构建 日均配送量突破10万单 服务覆盖100多个社区商圈及12类场景 [1][4] - 深圳三大国有公交企业协同构建"全市域运营体系" 依托公交场站资源探索物流配送等场景融合 [1][3] 无人车运营框架与技术创新 - 深圳建立"公交体系+无人配送"融合运营框架 复用公交场站网络提供停放 充换电及运维服务 [3][4] - 顺丰 美团等企业已开展无人物流线路试点 如福田梅林片区实现车辆进出场站及电池更换标准化操作 [3] - 运作模式采用分段履约 "两端人工+中间无人车接驳" 减少配送人员往返路程 [5] 基础设施与安全保障 - 设立严谨审核机制 包含企业申报 交通影响评估及专班评审 要求提交厘米级定位 紧急制动等检测报告 [2] - 通过实地勘察和车流仿真技术分析道路影响 完成暴雨 夜间等复杂工况安全验证 [2] - 全国首个功能型无人车管理服务平台上线 提供上路审批 路权管理等五大核心功能支撑 [5] 行业扩张规划 - 当前深圳运营无人车超300辆 预计年底突破1000辆 新石器签约千辆级L4无人车采购协议 [3][5] - 巴士集团计划以场站为支点构建"城市智慧物流微循环系统" 覆盖公交物资转运 小型包裹配送等场景 [3] - 东部公交与顺丰 美团合作 探索物流配送 餐饮速运等测试应用 推动30分钟送达服务 [2][3]
深圳市已有近300辆功能型无人车上路
快讯· 2025-06-25 09:31
功能型无人车行业发展 - 深圳市目前已有近300辆功能型无人车上路 [1] - 深圳市功能型无人车运营密度居全国首位 [1] - 预计年底深圳市功能型无人车数量将突破1000辆 [1] 区域发展动态 - 深圳市智能网联交通协会发布功能型无人车相关数据 [1] - 深圳市在功能型无人车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1]
这十年,地方立法新在哪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日报· 2025-06-18 21:53
关键词:"孵化器" - 杭州出台《杭州市智能网联车辆测试与应用促进条例》,为功能型无人车提供合法合规发展路径,提振企业研发信心[5] - 九识(苏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已在约200个城市布局超千台无人车,累计处理订单超1亿单,覆盖快递、电商、社区团购等高频场景[5] - 苏州制定《苏州市智能车联网发展促进条例》,支持智能车联网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前沿技术攻关[6] - 《苏州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明确全链条转化机制,精准破解医疗器械行业转化难题,推动科技创新成为苏州发展"最大增量"[6] - 杭州制定《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条例》,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每年诞生企业主体约两万家,"杭州六小龙"有一半从这里走出[6][7] 关键词:"小快灵" - 湖州制定《湖州市桑基鱼塘系统保护规定》,开发"油基鱼塘""果基鱼塘""菜基鱼塘"等新模式,"生态鱼"价格从每斤十几元提升至三四十元[9] - 常州出台《常州市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若干规定》,依法累计责令整改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503家,行政处罚128家[10] - 常州在公共安全、基层治理领域立足"小切口",从推行使用公筷公勺到加强租赁厂房安全管理,增强立法时效性[10] 关键词:"金点子" - 苏州基层立法联系点组织"产业链立法圆桌",邀请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参与《苏州市低空经济促进条例(草案)》立法[11] - 《杭州市慈善促进条例》对慈善礼遇机制进行完善,明确在消费优惠、窗口服务等方面为捐赠人提供关爱礼遇[12] - 常州通过立法感谢信机制鼓励公众参与立法,如《常州市租赁厂房安全管理规定(草案)》讨论中采纳多方意见[13] 关键词:"富口袋" - 台州天台县塔后村与邻近村社组成联合党委,2024年大塔后片区累计接待游客13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3.4亿元[14][15] - 《台州市促进乡村片区组团发展规定》将686个行政村组团形成105个片区的探索以立法形式固定[15] - 《台州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实施后,1394名技术工人获股权激励,占总激励人数的40.32%[16] - 《台州市共富工坊建设管理规定》推动全市共富工坊达1688家,解决农民就业5.8万人[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