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冠脉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赛诺医疗:寻求为脑机接口价值链提供基于自身血管介入技术、IT和专业优势的解决方案
财经网· 2025-09-04 10:58
行业现状 - 冠脉介入领域在中国发展时间长 相关产品国产替代率比例较高 [1] - 神经介入领域在中国处于早期快速发展阶段 部分产品国产替代率不断提升 [1] - 国内企业在全球创新产品方面不断涌现 [1] 公司战略重点 - 高度关注新材料和先进工艺技术在介入重点领域的应用 [1] - 血管介入领域将继续致力于改变或改善治疗方法 解决临床痛点问题并提供新解决方案 [1] - 结构性心脏病介入领域将持续聚焦二尖瓣置换 [1] - 脑血管狭窄领域未来几年将聚焦证实介入治疗方法优于药物治疗的循证医学研究 [1] 技术发展方向 - 密切关注脑机接口等行业新技术及应用发展 [1] - 寻求为脑机接口价值链提供基于血管介入技术 IT和专业优势的解决方案 [1] 海外业务拓展 - 截至半年报披露日 冠脉产品合计已取得海外注册证73张 [1] - 目前仍在积极拓展冠脉业务海外业务 [1]
港股异动 | 微创医疗(00853)尾盘跌超7% 上半年公司主要业务收入端承压 近期计划进行业务重组
智通财经· 2025-09-04 07:48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微创医疗尾盘跌超7% 报13.65港元 成交额6.06亿港元 [1] 上半年财务业绩 - 收入5.48亿美元 同比减少2% [1] - 归母净亏损0.47亿元 同比减亏52% [1] - 利润端亏损收窄超出预期 主要得益于费用管控良好及汇兑收益、资产处置等贡献 [1] 主要业务收入表现 - 冠脉业务收入同比减少2.1% 其中国内收入基本持平 球囊和配件收入分别同比增长38%和21% 海外收入因中东冲突和渠道调整同比减少10% [1] - 骨科收入同比减少3.7% [1] - 心律管理收入同比减少1.4% [1] - 大动脉和外周收入因集采或降价影响同比减少9.2% [1] - 神经介入收入同比减少6.2% [1] 业务重组与资产处置计划 - 公司考虑对心律管理业务进行策略重组 可能将其与微创心通业务合并 [2] - 截至1H25公司背负因心律管理业务而产生的股份回购义务2.54亿美元 [2] - 计划出售物业、以权益法计量的被投资公司或其他资产 并与多家潜在投资者磋商直接投资附属公司或其他资产 [2] - 上述活动或将有助于改善集团负债和现金流情况 [2]
微创医疗(00853.HK):上半年收入承压 关注后续修复和减亏兑现
格隆汇· 2025-09-02 12:17
核心业绩表现 - 1H25收入5.48亿美元 同比下滑2% 归母净亏损0.47亿元 同比减亏52% 利润端表现超出预期 [1] - 公司整体EBITDA增至1.28亿美元 较1H24的0.59亿美元实现显著提升 [2] - 三项费用总额同比减少14.5% 运营费用率同比下降8.1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率从20.6%降至13.2% [2] 分业务收入表现 - 冠脉业务收入同比下滑2.1% 其中国内收入基本持平 球囊和配件收入分别增长38%和21% 海外收入因中东冲突及渠道调整同比下降10% [1] - 骨科收入同比下降3.7% 心律管理收入下降1.4% [1] - 大动脉及外周业务受集采影响收入下降9.2% 神经介入业务下降6.2% [1] - 结构性心脏病收入增长2.7% 手术机器人收入大幅增长77.0% 外科业务收入增长42.8% [1] - 集团出海业务收入达0.60亿美元 同比增长57.3% [1] 分业务盈利改善 - 骨科板块净亏损同比收窄57.9% EBITDA同比增长28.5% [2] - 心律管理业务实现EBITDA转正 [2] - 心通医疗净亏损同比收窄96.2% 微创机器人净亏损同比收窄58.9% [2] 资产处置与业务重组 - 通过非核心业务处置获得0.26亿美元正向收益 [2] - 公司考虑对心律管理业务进行策略重组 可能将其与微创心通业务合并 目前背负该业务股份回购义务2.54亿美元 [2] - 计划出售物业 权益法计量的被投资公司及其他资产 正与多家潜在投资者磋商直接投资附属公司 [2] 未来展望 - 预计随着海外地缘冲突缓和及国内集采企稳 下半年各业务将呈现良好修复趋势 [1] - 业务重组及资产处置活动有望改善集团负债和现金流状况 [2]
惠泰医疗(688617):业绩符合预期,PFA成为电生理业务新看点
华安证券· 2025-09-02 05:4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符合预期 营业收入12.14亿元(同比增长21.26%) 归母净利润4.25亿元(同比增长24.11%) [4] - PFA产品成为电生理业务新增长点 上半年完成PFA手术800余例 预计全年达4,500台 [5] - 传统三维非房颤手术加速推进 上半年完成近8,000例 预计全年超2万台 [5] - 血管介入业务保持高速增长 冠脉介入收入6.54亿元(同比增长30.02%) 外周介入收入2.13亿元(同比增长21.33%) [6] - 盈利能力保持高位 上半年毛利率73.51% 单Q2净利率36.76% [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数据: 营业收入12.14亿元(yoy+21.26%) 归母净利润4.25亿元(yoy+24.11%) 扣非净利润4.11亿元(yoy+25.33%) [4] - 单季度表现: Q2营业收入6.50亿元(yoy+19.04%) 归母净利润2.42亿元(yoy+19.56%) [4] - 费用控制良好: 销售费用率17.24%(yoy-0.46pp) 研发费用率12.95%(yoy-0.43pp) [6] - 财务预测: 2025-2027年预计收入26.73/34.39/44.24亿元 增速29.4%/28.7%/28.7% [7] - 盈利预测: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8.90/11.58/15.01亿元 增速32.2%/30.2%/29.6% [7] 业务进展 - PFA产品技术优势: 配备压力感应技术 临床数据显示对阵发性房颤安全有效 [5] - 市场推广: PFA产品已进入全国多家头部中心 正加速省级头腰部中心准入 [5] - 血管介入覆盖提升: 冠脉产品进入医院数量增长超18% 外周产品增长超20% [6] - 新产品管线: 棘突球囊获批上市 ICE和IVUS处于注册审批阶段 [6]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305.49元 总市值431亿元 [1] - 预测PE: 2025-2027年分别为45x/35x/27x [7] - 预测EPS: 2025-2027年分别为6.31/8.21/10.64元 [7]
中金:维持微创医疗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17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02 02:02
业绩表现与财务预测 - 维持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0.39亿美元,2026年预测+0.74亿美元 [1] - 1H25收入5.48亿美元,同比下滑2% [1] - 归母净亏损0.47亿美元,同比收窄52%(去年同期0.97亿美元) [1] - EBITDA提升至1.28亿美元(1H24为0.59亿美元) [3] 业务收入分析 - 冠脉业务收入同比下滑2.1%,其中国内收入持平,球囊和配件收入分别增长38%和21%,海外收入因中东冲突和渠道调整下滑10% [2] - 骨科收入同比下滑3.7%,心律管理收入同比下滑1.4% [2] - 大动脉及外周收入因集采影响下滑9.2%,神经介入收入下滑6.2% [2] - 结构性心脏病收入增长2.7%,手术机器人收入大幅增长77.0%,外科收入增长42.8% [2] - 出海业务收入达0.60亿美元,同比增长57.3% [2] 成本控制与减亏进展 - 三项费用总额同比下降14.5%,运营费用率降低8.1个百分点 [3] - 研发费用率从20.6%下降至13.2% [3] - 骨科净亏损收窄57.9%,EBITDA增长28.5% [3] - 心律管理业务EBITDA转正,心通医疗净亏损收窄96.2%,微创机器人净亏损收窄58.9% [3] - 非核心业务处置带来0.26亿美元收益 [3] 战略调整与资本运作 - 公司考虑将心律管理业务与微创心通业务合并 [4] - 心律管理业务股份回购义务2.54亿美元 [4] - 计划出售物业、权益法计量的被投资公司及其他资产,并与潜在投资者磋商直接投资附属公司 [4] 目标价与评级 - 基于DCF模型(WACC 8.5%,永续增长率1.3%)维持目标价17港元,较现价有40%上行空间 [1] -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1]
中金:维持微创医疗(00853)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17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02 02:00
业绩表现 - 公司1H25收入5.48亿美元 同比下降2% 归母净亏损0.47亿美元 同比减亏52% [1] - 公司整体EBITDA增至1.28亿美元 较1H24的0.59亿美元实现大幅提升 [3] - 三项费用总金额同比下降14.5% 运营费用率同比下降8.1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率从20.6%降至13.2% [3] 业务板块表现 - 冠脉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1% 其中国内收入基本持平 球囊和配件收入分别同比增长38%和21% 海外收入因中东冲突及渠道调整同比下降10% [2] - 骨科收入同比下降3.7% 净亏损同比收窄57.9% EBITDA同比增长28.5% [2][3] - 心律管理收入同比下降1.4% 实现EBITDA转正 [2][3] - 结构性心脏病收入同比增长2.7% 手术机器人收入同比增长77.0% 外科收入同比增长42.8% [2] - 大动脉及外周收入受集采影响同比下降9.2% 神经介入收入同比下降6.2% [2] - 集团出海业务收入达0.60亿美元 同比增长57.3% [2] 战略举措 - 公司推进非核心业务处置 带来0.26亿美元正向收益 [3] - 公司考虑对心律管理业务进行策略重组 可能与其持股的微创心通业务合并 截至1H25公司背负因心律管理业务产生的股份回购义务2.54亿美元 [4] - 公司计划出售物业、权益法计量的被投资公司或其他资产 并与多家潜在投资者磋商直接投资附属公司 以改善负债和现金流情况 [4] 财务预测与估值 - 中金维持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0.39亿美元 2026年预测+0.74亿美元不变 [1] - 基于DCF模型(WACC 8.5% 永续增长率1.3%)维持目标价17港元不变 较现价有40%上行空间 [1] - 预计随着海外地缘冲突缓和及国内集采企稳 公司下半年各业务将呈现良好修复趋势 [2]
每周股票复盘:惠泰医疗(688617)股东户数增加20.12%,净利润同比增长24.11%
搜狐财经· 2025-08-23 18:51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22日收盘价为280.59元,较上周下跌5.66%,周内最高价298.97元,最低价272.23元 [1] - 当前总市值395.67亿元,在医疗器械板块市值排名4/126,A股整体市值排名425/5152 [1]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达4507户,较3月31日增加755户,增幅20.12% [2] - 户均持股数量由2.59万股增至3.13万股,户均持股市值达929.25万元 [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主营收入12.14亿元,同比增长21.26%;归母净利润4.25亿元,同比增长24.11% [3][11] - 第二季度单季收入6.5亿元,同比增长19.04%;单季归母净利润2.42亿元,同比增长19.56% [3] - 毛利率73.51%,负债率12.2%,财务费用-795.58万元,投资收益789.67万元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45亿元,同比增长29.45%;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5.55% [11] 业务进展 - 电生理领域PFA产品累计完成800余例手术,覆盖全国多家头部中心 [4] - 血管介入产品线国内医院渗透率提升,冠脉和外周产品进入医院数量分别增长超18%和20% [4] - 国际市场收入增长34.56%,欧洲、俄罗斯独联体及拉美地区表现突出 [4] 研发与创新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5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2.95% [4][11] - 新增发明专利申请19项,授权11项 [4] 资本运作 - 与关联方共同投资上海栗亮医疗科技,总投资1500万元,投前估值1.1亿元;公司投资500万元持股4% [5] - 使用超募资金3.38亿元投入区域总部中心建设 [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集资金余额5969万元,累计使用募集资金10.98亿元 [6] 公司治理 - 变更财务负责人:戴振华辞任,桂琦寒接任 [7] - 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并向股东派发现金红利及转增股本 [4] - 制定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管理制度,完善内部合规流程 [8] 资产与股权结构 - 总资产32.23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8.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7.94亿元,增长11.05% [11] - 前两大股东为深圳迈瑞科技控股(持股21.05%)和成正辉(持股18.70%) [11]
微创医疗(00853.HK):股东变动落地 高耗龙头拐点已至
格隆汇· 2025-07-31 03:41
公司股东结构变动 - 大冢制药原持有公司20.7%股份 此次出售7.3%给上实资本 7.3%给We'Tron Capital Limited 1.1%给管理层投资平台 保留5%持股 [1] - 上实资本为上海国资委旗下基金平台 入股体现国有资本对微创资产的认可 [1] - We'Tron Capital Limited及管理层增持股份 显示核心股东与管理层利益深度绑定 [1] 核心业务发展 - 2020年以来冠脉 骨科 神经介入等产品陆续纳入集采 截至2025年7月主要产品已出清集采影响 [2] - 反内卷趋势下国内业务价格体系企稳 新品贡献增量收入 受益于微创介入术式渗透率及国产化率提升 [2] - 心脑血管和手术机器人产品管线丰富 具备全球竞争力 2024年底产品进入40个国家 拥有20个海外子公司及670名销售人员 [2] 国际化进展与财务预测 - 2024年出海业务收入达0.96亿美元 预计2025年同比增速超80% 未来3-5年维持较快增长 [2] - 维持2025/26年盈利预测不变 基于DCF模型上调目标价54.5%至17港元(WACC 8.9% 永续增长率1.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