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氟质子交换膜

搜索文档
未来材料IPO:能否从现场检查中安全返回?
搜狐财经· 2025-08-05 22:46
IPO进程与现场检查 - 公司IPO申请于2025年6月27日获上交所科创板受理,7月3日被抽中为第二批IPO现场检查12家公司之一[1] - 现场检查制度完善后,即便撤单也不影响检查进行,且监管部门可对问题公司处罚[2] - 公司审核状态于7月18日更新为"已问询",但需等待现场检查结果才能进入上会阶段[2] 公司技术与行业地位 - 公司是国内首家、全球少数能同时量产全氟质子交换膜及关键原料全氟离子交换树脂的企业,并率先实现ETFE量产[2] - 持续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产业基础和技术水平国内领先[2] - 招股书显示拟募资24.46亿元用于6个项目,包括全氟质子膜、ETFE特种薄膜等产能扩建[10][12] 财务表现与业绩波动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24亿元、7.21亿元(+37.60%)、6.40亿元(-11.23%)[3]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43亿元、2.30亿元(+60.84%)、1.65亿元(-28.26%)[3] - 2024年主要产品价格全线下调仍未能阻止营收与净利润双降[5] 产能利用率问题 - 全氟质子交换膜2022-2024年产能利用率仅9.00%、10.29%、45.25%[6][7] - 全氟离子交换树脂同期利用率42.00%、71.72%、53.11%[6][7] - HFPO产品利用率从75.62%(2022)降至51.70%(2024),其他高性能树脂利用率从92.22%骤降至35.44%[6][9] 募资合理性争议 -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仅31.72%,且报告期三年均进行现金分红[12] - 2023-2024年分别使用5.5亿元和2.7亿元购买交易性金融资产,显示资金充裕[13] - 募资中2亿元补充流动资金项目被质疑必要性[12][13]
吴江开发区“链”接氢能产业未来
新华日报· 2025-08-01 00:36
行业政策与战略地位 - 氢能被纳入中国能源转型战略并首次获得法律地位确认 成为国家加速培育的新兴产业[1] - 苏州市将氢能列为新能源产业重点领域 明确列入"6+1"新能源产业体系和发展规划[1] - 截至2024年苏州市氢能产业链企业近100家 规上企业超30家 相关产业产值达150亿元[1] 区域产业布局 - 吴江开发区作为苏州氢能产业重要增长极 拥有300亿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础 落户企业近3000家[2] - 全区12家氢能企业中10家集中于开发区 产业规模近百亿元 已形成"制储输用"全产业链雏形[2] - 开发区通过设立20亿元新能源母基金(30%直投成熟企业 70%布局子基金)强化资金支持[5] 企业技术突破与协同 - 青骐骥公司电解槽总装产能居国内前三 其新款产品在中石油项目中实现行业第一能效[3] - 科润公司突破全氟质子交换膜技术 产品厚度不足头发丝直径十分之一 打破国外垄断[4] - 溯驭技术推出自研一体化电控系统 适配氢储能发电/飞行器/载具等多领域 已交付产品超5000台套[3][4] 产业链协同模式 - 形成"黄金搭档"式产业集群:科润(质子交换膜)、云帆氢能(双极板)、铂氢新能源(催化剂)三家企业协同布局PEM电解槽产业链[4][5] - 通过生态平台联动数十家上下游企业 推动氢能自行车(续航80km)、氢储能发电等多元场景应用[3][4] - 溯驭技术计划年内量产1000辆氢助力自行车并在苏州投放[3] 政府支持体系 - 实施崇本科技领军人才计划 提供50-1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 研发用房及人才公寓支持[5] - 全面推进产业用地更新 消除优质项目落地瓶颈 强化土地保障[5] - 要求资金投入遵循"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原则 对落地项目及时跟进[5]
张建宏15年后夺回控制权,未来材料IPO被抽中现场检查
搜狐财经· 2025-07-18 08:49
公司IPO进展 - 公司第三次启动IPO 拟科创板募资24 46亿元 其中80%用于扩产 当前总资产21 14亿元 [1] - 公司简称从"未来氢能"改为"未来材料" 仅用3个多月完成上市辅导并获受理 [1] - 2024年7月被抽中IPO现场检查 2022-2024年抽检企业终止率达72 73% [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先升后降 分别为5 24亿 7 21亿 6 40亿元 2024年同比下降11 23% [2] - 同期净利润1 43亿 2 30亿 1 65亿元 2024年下滑28 26% 政府补助占比约15% [2] - 高性能含氟功能膜关键材料收入占比从93 99%降至60 20% 全氟质子交换膜占比提升至24 68% [5][6] 产品与价格 - 全氟质子交换膜单价从2022年909 68元/平米降至2024年655 41元/平米 降幅27 95% [4] - 主要产品HFPO ETFE 含氟表面活性剂等价格普遍下降20%-30% [5] - 衍生材料收入占比从2022年1 41%提升至2024年14 68% [4] 客户与市场 - 大连融科2024年成为第一大客户 贡献全氟质子交换膜66 45%销售额 占公司营收16 48% [6][7] - 前五大客户集中度从48 59%降至45 79% 东岳氟硅科技集团持续位列前二 [14] - 大连融科为全球最大钒电解液生产商 钒电池产品市占率60% 正推进IPO [7][10] 产能与存货 - 全氟质子交换膜2024年产能利用率仅45 25% 产销率84 98% [11] - 存货规模持续增长 周转率从3 07次降至1 74次 库存商品占比79 2% [12][13] - 拟募资扩产300万平米全氟质子膜 3000万平米ETFE薄膜等项目 [11] 关联交易与股权 - 东岳氟硅科技集团既是第二大客户又是第一大供应商 2024年采购占比16 02% [14][16] - 关联采购占比从66 74%降至30 15% 关联销售占比约14% [17] - 实控人张建宏通过多层架构控制35 5%表决权 股权分散无控股股东 [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