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隔离器
icon
搜索文档
东田微半年净利激增107.35% 深耕光学领域拓展第二成长曲线
长江商报· 2025-08-27 23:47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76亿元,同比增长42.29% [1][2] - 归母净利润5068.40万元,同比增长107.35% [1][2] - 扣非净利润4977.72万元,同比增长109.47% [2] - 毛利率27.33%,同比提升5.31个百分点 [2] 业务板块表现 - 成像光学业务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22.54%,主要受益于旋涂滤光片在国产智能手机渗透率提升及行业集中度提高 [3] - 通信光学业务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113.72%,受AI算力需求驱动高速光模块需求增长 [3] - 产品应用领域涵盖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安防监控及光通信信号传输 [2] 研发与技术布局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2074.34万元,同比增长39.48% [1][4] - 重点开发激光雷达光学元器件、Z-Block波分复用组件、光隔离器组件及手机微棱镜 [4] - 突破玻璃冷加工、热压成型及模具设计工艺,棱镜和玻璃非球面组件或成新增长点 [4] 产能与战略发展 - 建成华中、华南、华东三大生产基地,具备规模化生产及快速产品转换能力 [4] - 依托光学镀膜技术切入光通信器件赛道,形成"研发-量产-销售"协同发展模式 [1][4]
东田微20250827
2025-08-27 15:19
公司概况 * 东田微是一家专注于光学元器件的上市公司 产品主要分为成像类和通信类光学元器件[2][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628.99万元 同比增长42.29%[3]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5,068.40万元 同比增长107.35%[3] * 成像类光学元器件实现营业收入25,146.40万元 同比增长22.54% 毛利率为28.18% 较去年同期增长4.72个百分点[3] * 通信类光学元器件实现营业收入10,803.25万元 同比增长113.72% 毛利率为27.45% 较去年同期增长0.24个百分点[3] * 毛利率和净利率提升主要归因于产品结构优化和高毛利产品占比增加 以及新工厂产能逐步提升和制程损失减少[2][17] 业务发展 * 通信业务过去主要从事低速模块 现成功切入高速模块和数据中心业务 整体利润显著改善[4] * 成像业务更多关注车载业务 高端产品的推出带动了整体业绩提升[4] * 光隔离器市场需求推动公司迅速切入并获得广泛认可 是营收增长的主要贡献者之一[2][11] * 公司正从单一元器件向光组件延伸 产品线扩展至隔离器 棱镜 Z block和滤光片等[10] * 公司具备从滤光片到冷加工 热成型 超精密模具的全面光学加工能力[21] 产能与供应链 * 光隔离器项目已完成全自动化产线组装 设备投资 工艺匹配及原材料供应链建设[5] * 南昌基地员工人数已达600人 为产能扩张奠定基础[6] * 全球法拉第旋光片供应紧张 尤其高端长波段材料和技术受限[7] * 公司根据供应商产出速度匹配核心原材料库存 积极备货以应对需求[18] * 客户订单周期不同 部分客户谈整年度需求 一般客户提前三至六个月锁定材料[19]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所有硅光方案目前仍需采用光隔离器 短期内无替代方案[8] * 随着1.6T需求增加 对法拉第旋光片的需求量将成倍增加(通道数从8个增至16个) 产品预计将持续紧缺并可能涨价[7][9] * 不同产品有不同壁垒 隔离器的主要壁垒在于关键材料(如法拉第旋光片)的获取[14] * 公司在高性能滤光片领域具备很高的技术壁垒和设备工艺优势[15] * Zblock与AWG是两种不同的技术方案 取决于芯片获取 没有替代关系[20] 未来展望 * 光学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会 人工智能战略要求各行各业深度融合 对成像 雷达 信号传输等技术提出更高标准[21] * 公司将继续加强核心能力 以应对万物互联时代对光学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21] * 公司对海外建厂持开放态度 将根据客户需要决定 目前在韩国有成像业务销售部门[14]
东田微(301183) - 2025年8月2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27 10:0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76.2899百万元,同比增长42.29%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0.684百万元,同比增长107.35% [2] - 成像类光学元器件收入251.464百万元,同比增长22.54% [2] - 通信类光学元器件收入108.0325百万元,同比增长113.72% [2] 毛利率变化 - 成像光学元器件毛利率同比提升4.72个百分点 [3] - 通信类光学元器件毛利率同比提升10.24个百分点 [3] - 毛利率提升原因: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规模效应及客户结构优化 [3] 产品与技术布局 - 光隔离器产品线已完成搭建,产能匹配订单需求 [3] - 法拉第旋转片主要由国外厂商供应,市场存在短缺 [3] - 硅光模块仍需使用隔离器 [3] - 1.6T光模块中隔离器使用数量可能随光通道增加而增加 [3] - 已布局WDM滤光片、z-block、棱镜、光组件等新产品 [3] 市场与客户 - 通信产品覆盖低速至高速数通市场客户 [4] - 客户导入持续有序推进 [4] - 海外建厂计划将根据客户需求决策 [4]
中航证券:首次覆盖光库科技给予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8-25 04:29
公司概况与业务范围 - 光库科技是专业从事光纤器件和芯片集成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覆盖从基础器件到高端芯片的全链条能力,产品广泛应用于光纤激光、光纤通讯及数据中心等产业链上游的核心领域[2] - 公司产品包括光隔离器、密集光纤阵列连接器、MEMSVOA光开关、偏振分束/合束器、耦合器、波分复用器以及铌酸锂调制器等,成功打入全球市场,产品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2] - 客户包括国外知名激光器生产商TrumpfGroup、Coherent、Spectra-Physics等,国内领先激光器生产商杰普特、创鑫激光、凯普林、光惠激光、大族激光等,以及国内外知名光通讯企业Ciena、Finisar、Lumentum、Cisco、Fabrinet、藤仓、中际旭创等[2] 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5.97亿元,同比增长41.58%,归母净利润0.52亿元,同比增长70.96%[3] - 2025Q2单季度实现收入3.31亿元,同比增长26.89%,环比增长24.96%,归母净利润0.41亿元,同比增长72.04%,环比增长278.29%[3] - 业绩高速成长主要系通过技术创新、推出新产品、积极开发国内外新客户[3] 光通信业务 - 公司是光通讯器件领域的领军企业,凭借保偏光纤器件处理技术和高可靠性器件技术,在保偏光无源器件和海底光网络市场占据领先地位[4] - 在数据通讯领域,公司以光学微连接组件制造、高速光学连接组件设计及定制产品快速转化能力为核心竞争力,研发的高端微型光纤连接产品主要应用于100Gbps、400Gbps、800Gbps等高速光模块和相干通讯模块中,成为全球主流数据通讯公司的核心供应商[4] - 2025上半年,公司光通信器件业务营收2.80亿元,同比增长73.89%,成为业绩的主要驱动力[4] 铌酸锂技术 - 薄膜铌酸锂(TFLN)凭借超高带宽、低功耗、小尺寸三大特性,成为突破光通信速率瓶颈的"光学硅"材料,推动1.6T光模块商业化落地,也是量子通信、AI算力基建等战略领域的关键材料[5] - 公司生产的400/800Gbps薄膜铌酸锂相干驱动调制器、20/40GHz体材料铌酸锂模拟调制器、10Gbps体材料铌酸锂零啁啾强度调制器、10GHz体材料铌酸锂相位调制器等,广泛用于超高速干线光通信网、海底光通信网、城域核心网、测试及科研等领域[5] - 2025上半年,公司铌酸锂高速调制器芯片和器件在多个应用领域推进国内外头部客户的产品验证,部分新产品处于小批量生产及出货阶段,一款高速调制器已通过卫星通讯头部客户量产验证,开始批量出货[5] 业绩预测与投资建议 - 假设公司光通讯器件增速跟随光模块市场整体趋势增长,光纤激光器件继续向高端领域渗透保持良好增长趋势,激光雷达及其他业务较稳定[6] - 公司深度受益AI算力基建+光模块升级,卡位铌酸锂产品,有望跟随1.6T光模块商用放量,并且看好公司并购产业链带来的协同效应[7] - 预计2025-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14.32亿元、18.64亿元、23.19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95.36、135.00、103.43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7]
全球与中国磁光材料行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QYResearch· 2025-08-21 09:42
行业定义与核心特性 - 磁光材料是在磁场作用下改变光传播特性的功能材料 典型表现为法拉第效应 即光的偏振方向沿传播方向发生旋转[1] - 广泛应用于光隔离器 光环形器 磁光调制器等非互易光学器件 是光通信 激光系统 量子信息等领域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1][3] - 常见材料包括掺铋石榴石(Bi:YIG) 铽镓石榴石(TGG) 铋锗氧化物玻璃等 具有高Verdet常数 低光学损耗和良好热稳定性[1][5] 行业发展特点 - 技术壁垒高 涉及复杂晶体生长与薄膜制备技术 对材料纯度 结构均匀性和磁光性能要求极高 研发周期长[2] - 国产化进程加速 国内企业和科研机构积极推动稀土磁光晶体及薄膜材料的自主研发和产业化[2] - 市场竞争加剧 欧美 日本企业在高端市场占据优势 中国企业在中低端市场快速崛起[2]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全球磁光材料市场规模为0.99亿美元 预计2031年将达到1.75亿美元[6] - 2025-2031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8.50%[6] 产品类型结构 - 按产品类型分为TGG RIG和其他[10] - RIG市场较大 预计到2031年 TGG和RIG将分别占据全球66.93%和26.83%的市场份额(以收入计)[10] 下游应用分布 - 磁光材料广泛应用于通信 工业激光等领域[10] - 通信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2024年通信市场占据64.06%的市场份额(按收入计)[10] 地区市场分布 - 亚太和北美是主要消费地区 2024年分别占据全球53.81%和29.27%的市场份额(以产量计)[9] 竞争格局 - 市场由美国和日本企业主导 全球代表性企业包括Coherent高意 Granopt OXIDE 福晶科技等[7] - 行业高度集中 全球前两大企业2024年市场份额约为87%(按收入计算)[7] - 中国企业已具备TGG和YIG等关键材料的量产能力[7] 技术发展趋势 - 研究朝向高性能化 集成化和功能拓展方向发展 传统磁光晶体如TGG Bi:YIG等仍是重点[5] - 磁光薄膜与片上集成技术成为热点 推动低温沉积 纳米结构调控和硅光兼容性研究[5] - 新型材料体系如拓扑绝缘体 二维磁性材料和磁光玻璃等正在探索中[5] 行业发展机遇 - 5G/6G网络及数据中心发展带动光通信对高速 高稳定性器件的需求激增[6][11] - 国家"十四五"新材料规划等政策支持功能材料产业发展[11] - 磁光存储技术(如热辅助磁记录HAMR)成为研究热点 高Kerr效应材料有望成为下一代高密度存储介质关键材料[11]
克来机电(603960.SH):光模块方面公司主要涉及光隔离器、光收发模块等组件的自动化组装装备的开发
格隆汇· 2025-08-20 08:23
业务布局 - 智能装备业务在汽车半导体装备领域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装备研发 [1] - 无人驾驶汽车控制电子领域已有已交付的智能装备 [1] - 光模块业务涉及光隔离器、光收发模块等组件的自动化组装装备开发 [1] 技术领域 - 覆盖汽车半导体装备定制化研发领域 [1] - 涉足无人驾驶汽车控制电子智能装备制造领域 [1] - 掌握光模块组件自动化组装装备开发技术 [1]
东田微(301183.SZ):目前不生产法拉第旋转片
格隆汇· 2025-07-31 07:19
公司业务说明 - 公司明确表示不生产法拉第旋转片 [1] - 法拉第旋转片是生产光隔离器的关键原材料 [1] - 公司采购法拉第旋转片用于光隔离器生产 [1] 产品技术特性 - 法拉第旋转片是一种具有磁光效应的晶体材料 [1]
东田微:公司目前不生产法拉第旋转片,公司采购法拉第旋转片用于生产光隔离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1 04:50
公司业务澄清 - 公司明确表示不生产法拉第旋转片 该材料是生产光隔离器的关键原材料[2] - 公司采购法拉第旋转片用于光隔离器生产[2] 产品应用说明 - 法拉第旋转片是一种具有磁光效应的晶体材料 主要用于光隔离器制造[2] - 光隔离器是光通信模块中的重要组件[2]
东田微:2025年公司将重点推进光隔离器产品的交付
证券日报网· 2025-07-30 08:17
财务表现 - 2024年通信光学业务收入达1.24亿元,同比增长101.65% [1] 业务战略 - 2025年将巩固原有业务并重点推进光隔离器产品交付 [1] - 加大z-block、光组件、转折棱镜等新产品的研发与市场推广力度 [1] - 通过丰富产品类别将通信光学元器件业务打造为第二成长曲线 [1] 市场机遇 - 公司正紧抓数通市场发展机遇拓展业务布局 [1]
全球磁光材料市场生产商排名及市场占有率
QYResearch· 2025-07-07 10:14
磁光材料概述 - 磁光材料能够在磁场作用下改变光的传播特性,尤其是偏振状态,典型表现是法拉第效应[1] - 主要应用于光隔离器、光环形器等非互易光学器件,在光通信、激光系统和量子信息技术中起关键作用[1] - 典型材料包括掺铋石榴石(Bi:YIG)、铽镓石榴石(TGG)和铋锗氧化物玻璃等[1] 行业发展趋势 - 研究重点包括提高Verdet常数、降低损耗和提升热稳定性,同时磁光薄膜与片上集成技术成为热点[2] - 新型材料体系如拓扑绝缘体、二维磁性材料和磁光玻璃正在探索中[2] - 应用层面需求推动高损伤阈值、低插损、高隔离度器件的开发[2] - 国产化进程加快,TGG和Bi:YIG等关键材料已取得一定工程化进展[2]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全球磁光材料市场规模约为0.99亿美元,预计2031年将达到1.75亿美元[3] - 2025-2031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8.50%[3] 市场竞争格局 - 市场由美国和日本企业主导,全球代表性企业包括Coherent高意、Granopt、OXIDE、福晶科技等[5] - 行业技术壁垒高,集中度高,前两大企业2024年市场份额约为87%[5] 产品类型细分 - 主要产品类型包括TGG和RIG,其中RIG市场较大[10] - 预计到2031年,RIG和TGG将分别占据全球66.93%和26.83%的市场份额[10] 应用领域细分 - 主要应用于通信和工业激光等领域[12] - 2024年通信市场占据64.06%的市场份额[12] 主要厂商与地区 - 主要厂商包括Coherent、Granopt、OXIDE、福晶科技、致卓光电、科瑞思创等[15] - 重点关注地区包括北美、欧洲、中国、日本、东南亚和印度[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