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热发电项目

搜索文档
关于举办“光热发电项目投资建设与CCER交易”专题培训的通知
中国能源报· 2025-09-18 07:11
光热发电行业政策与规划 - 光热发电兼具调峰电源和储能双重功能 可提供长周期调峰能力和转动惯量 是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传统能源的有效手段[1] - "十四五"期间全国光热发电每年新增开工规模达300万千瓦[1] - 国家能源局要求科学谋划"十五五""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布局 加大光热项目建设力度[1] 光热发电项目发展现状 - 生态环境部于2023年10月优先制定发布并网光热发电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1] - 2025年3月敦煌首航节能10兆瓦和10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发电项目首批50万吨减排量成功登记并实现交易[1] - 光热发电项目通过CCER交易改善收益 推动规模化发展[1] 专业培训安排 - 培训时间定于2025年10月22-24日 地点在敦煌太阳庄园酒店[2] - 培训形式采用课堂教学与实地观摩相结合[2] - 培训对象涵盖发电公司 电网企业 新能源公司 储能公司等从业人员[2] 培训课程内容 - 模块一包括光热发电政策解读 发展现状与趋势 面临问题 电力市场参与等10项内容[3][5] - 模块二涵盖CCER市场最新政策 项目设计实施指南 审定核查规则 项目方法学解析[5] - 模块三安排参观敦煌新能源展览馆 观摩首航节能光热发电项目 考察自然保护区[5] 培训费用与认证 - 培训费用为4500元/人 包含课堂教学 项目观摩 讲义 证书 午餐及保险[4] - 推荐住宿协议价为300元/天[4] - 考核合格学员将获得联合颁发的专题培训结业证书[4]
南非努力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人民日报· 2025-08-12 22:29
南非气候变化沿海适应政策 - 南非推出首个综合性沿海气候变化政策《气候变化沿海适应响应计划》 将分散海岸管理升级为统一国家战略 [1] - 南非拥有近3000公里海岸线 沿海地区集中全国约22%人口 超95%对外贸易依赖德班、开普敦等核心港口 [1] - 气候变化导致海水升温、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及基础设施损毁 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并冲击海洋生态 [1] 政策核心举措与法律框架 - 政策核心举措包括政府官员培训、海岸气候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数据共享和气候适应专项资金 [2] - 2024年4月议会通过首部气候变化专门立法 要求实施统一政策并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复原力 [3] - 构建国家温室气体排放轨迹追踪系统 整合卫星监测与地面数据动态评估减排进展 [3] 减排机制与能源创新 - 推行"碳预算"机制 强制高排放企业使用数字化工具核算碳足迹并制定减排路线图 [3] - 国家电力公司在约翰内斯堡试点"虚拟电厂"项目 整合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优化电力分配 [3] - 通过需求响应系统平衡电网负荷 推动节能减排 [3] 中南气候合作项目 - 中国龙源电力运营的德阿风电场年供电量7.6亿千瓦时 满足30万户家庭需求 年减排二氧化碳62万吨 [4] - 中国电建承建的红石100兆瓦塔式熔盐光热电站年发电量预计4.8亿千瓦时 采用熔盐储热技术实现24小时发电 [4] - 2023年7月举办首期气候变化培训班 聚焦气候投融资和碳市场建设领域政策经验共享 [4] 国际合作与发展方向 - 南非作为《巴黎协定》和《仙台框架》签署国 展现减排和低碳转型决心 [2] - 两国计划开展海洋和气候联合研究 促进科研数据共享 为全球南方环境保护注入力量 [4]
青海首个100兆瓦级光热电站正式投运发电
中国新闻网· 2025-04-30 09:10
项目概况 - 青海首个100兆瓦光热发电项目——三峡能源青豫直流二期100兆瓦光热工程于4月29日晚完成全系统投运发电 [1] - 项目坐落于青海省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占地面积约287公顷 [3] - 项目由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总承包 [3] 技术特点 - 采用国际领先的塔式聚光发电技术,配置12小时熔盐储能系统,可实现全天候稳定供电 [3] - 建设团队攻克高精度聚光镜场控制、高温熔盐传热储热等关键性技术难题 [3] - 实现熔盐泵、定日镜等核心设备国产化应用 [3] - 通过"光热+光伏"多能互补方案提升当地电网稳定性和消纳能力 [3] 项目效益 - 年发电量预计达2.271亿千瓦时,可满足18.93万户家庭清洁用电需求 [3] - 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63万吨,相当于人工造林18.86万亩的生态效益 [3] 行业意义 - 标志着国内高海拔地区光热发电规模化应用实现历史性零的突破 [1] - 为中国光热从"跟跑者"跃升至"领跑者"提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范式与工程范本 [4] - 实现资源集约利用化、主要设备国产化及核心技术自主化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