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基膜

搜索文档
长阳科技涨2.05%,成交额2.8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928.74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18 02:45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8日盘中股价上涨2.05%至23.93元/股 总市值68.77亿元 成交额2.80亿元 换手率4.12%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928.74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5.18%和6.76%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31.96%和33.70%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62.79%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3.28%/29.98%/16.85% [1] - 年内1次登龙虎榜 最近3月31日净买入1.60亿元 买入总额2.23亿元占比43.31% 卖出总额6297.64万元占比12.22% [1] 主营业务与行业属性 - 公司主营反射膜(71.84%)、背板基膜、光学基膜(8.01%)及其他特种功能膜研发生产 [1] - 属于电子-光学光电子-面板行业 概念板块涵盖锂电池、固态电池、光伏玻璃、储能及新材料 [2]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25亿元 同比减少18.81% 归母净利润-854.73万元 同比下滑150.11% [2] - 股东户数1.50万户 较上期增长18.14% 人均流通股19148股 减少15.19% [2] 分红历史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30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2831.75万元 [3]
长阳科技跌2.02%,成交额2.3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649.88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16 02:57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6日盘中下跌2.02%至22.27元/股 成交额2.34亿元 换手率3.61% 总市值64.00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4649.88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1858.24万元 大单净卖出2791.64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51.50% 近5日下跌5.03% 近20日上涨22.03% 近60日上涨13.62% [1] - 年内1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3月31日净买入1.60亿元 买入总额2.23亿元占比43.31% 卖出总额6297.64万元占比12.22% [1]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反射膜(71.84%) 背板基膜 光学基膜(8.01%)及其他特种功能膜研发生产销售 [1] - 位于浙江省宁波市 2010年11月成立 2019年11月上市 [1] - 所属电子-光学光电子-面板行业 涉及锂电池 固态电池 光伏玻璃 储能 太阳能等概念板块 [2]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25亿元 同比减少18.81%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854.73万元 同比减少150.11% [2] - 股东户数1.50万户 较上期增加18.14% 人均流通股19148股 较上期减少15.19% [2] 分红情况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30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2831.75万元 [3]
长阳科技半年报:亏损进一步扩大,干法隔膜产品遭客户投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03:0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25亿元,同比下降18.81%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54.73万元,同比大幅下滑150.11% [1] - 业绩下滑源于主动收缩低毛利率产品、子公司资产减值及财务费用增加 [1] 产品结构 - 传统反射膜业务保持稳定,光学基膜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2] - 锂电池隔膜业务成为最大拖累,受价格下行和竞争加剧影响 [2] - 隔膜项目2024年出现较大亏损且毛利率未达预期 [2] 资产减值与信用风险 - 2025年上半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合计3575.25万元 [2] - 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减值损失达3797.36万元,主要源于合肥及舟山子公司隔膜资产减值 [2] - 信用减值损失222.11万元,因干法隔膜产品存在客户投诉并对应收账款单项计提减值 [2] 产能调整 - 年产6.5亿平方米锂电隔膜项目变更为年产3.5亿平方米 [2] - 年产4亿平方米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变更为年产2亿平方米 [2] - 早期年产5.6亿平方米隔膜项目因设备转移,实际产能降为4.6亿平方米 [2]
长阳科技20250827
2025-08-27 15:19
公司概况 * 长阳科技(电话会议中误称为“长电科技”)是一家业务涉及反射膜、光学基膜以及新兴固态电池复合膜材料的上市公司 [2][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5.25亿元 同比下滑18.1% [3] *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00% 主要因一季度对干法隔膜 胶膜及在建工程机器计提减值约3700万元 [2][3] * 公司已停止干法隔膜和光伏用胶膜业务 导致上半年整体业绩下滑 [2][3] * 计划全年实现10亿元出货目标 上半年已完成4.55亿元 下半年预计完成5.5亿元 [2][7] 核心业务分析 **反射膜业务** * 营收基本稳定 上半年营收约4.51亿元 同比减少约500万元 [2][6] * 营收减少主要受Mini LED相关营收减少影响 其收入从3200万元降至2200万元 [6] * 毛利率为35.24% 与去年全年基本持平 但比去年上半年下降1.3个百分点 [3][6] * Mini LED产品毛利率高达70% 其出货量减少拉低了整体毛利 [6] **光学基膜业务** * 上半年营收减少1700万元 [2][3] * 营收减少原因是一季度设备停机以及中低端市场竞争激烈 公司主动降低了中低端产品出货量 [3] * 通过提高中高端产品(如OC)占比 毛利率提升了1.4个百分点 [2][3] **资产处置** * 公司尚有数亿元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需要处理 正与潜在买家洽谈 [8] * 计划在2025年底前完成一次性减值处理 以恢复盈利水平 [8] 新业务进展:固态电池复合膜 **技术突破与产品开发** * 在产品厚度上实现突破 从12微米成功开发并量产7微米和9微米厚度的产品 [5][16] * 产品具有高回弹性 例如12微米产品可压缩至1-7微米 7微米产品可压缩至3-4微米 以解决负极膨胀问题 [16] * 产品核心指标如孔隙率(约80%)孔径(近100微米)达到较高水平 [18] * 理论上正在尝试将膜厚度降至5微米 但工艺难度大 [16] * 导离子膜是公司对电解质复合膜的命名 主要聚焦聚合物和氧化物两条材料路线 [19] * 电解质材料主要为外购 与固态电池企业合作 [20] **客户合作与订单** * 已获得一家客户每月50万平米的订单 预计2025年四季度或2026年一季度开始执行 [5][9] * 该订单涉及聚合物和氧化物产品 用于低空经济领域 单价至少在5元/平米以上 [5][22] * 预计2026年月度订单平均不会少于50万平米 [9] * 与三星 LG等海外大客户关系良好 在海外市场目前是独供状态 [4][29][30] * 在硫化物路线方面 主要与三家核心客户合作 包括宁德时代等 [14] * 产品验证周期取决于客户进度 预计2026年下半年至2027年方案将陆续明确并推动订单放量 [10][11] **产能规划与盈利能力** * 固态电池相关产线规划产能为4000-5000万平米/年 对应2-3GW产能 [4][13] * 预计2027年前现有产线可满足需求 扩产周期仅需8-12个月 [4][13][29] * 设备投资约六七千万元 80%设备为国产 [13][29] * 满产情况下 毛利率预计大概率至少在50%以上 [23] **发展战略** * 公司与中科威索等合作 旨在提供导离子膜等成套方案以增加客户粘性并提升产品单价 [5][27] * 公司战略主要集中在基膜及其延伸至涂覆工艺 不会布局电池材料领域 但不排除未来收购小型电解质团队 [27] * 公司认为自身在产品力 设备工艺和配方上具有明显优势 处于行业第一梯队 [29] 其他业务与风险 * 折叠屏CPI膜市场单价约15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000元) 但收入预期尚不明确 量产线能否顺利运行存在不确定性 [31][32] * 固态电池目前主要应用于低空经济领域(如飞行器) 动力乘用车市场接触较少 大规模应用预计要到2026年后才明确 [24]
长阳科技: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16:35
持续督导工作安排 - 华安证券作为长阳科技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并上市的持续督导保荐机构 持续督导期间为2023年11月8日至2025年12月31日 [1] - 保荐机构已建立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工作制度 制定相应工作计划 通过日常沟通、定期回访、现场检查等方式开展督导工作 [2] - 保荐机构对长阳科技的信息披露文件进行事前审阅 持续督导期内公司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4] 财务表现与经营数据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为6.47亿元 同比下降18.81% 主要因公司收缩隔膜、胶膜等低毛利率产品的销售及生产所致 [6][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54.73万元 同比下降150.11% 主要因反射膜盈利稳定 但合肥及舟山子公司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继续计提减值损失以及财务费用同比增加所致 [6][13] - 研发投入总额为2943.94万元 同比下降10.41%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60% 同比增加0.53个百分点 [13][19][20] 核心竞争力与技术优势 - 公司反射膜产品反射率达到97%以上 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与日本东丽、日本帝人、韩国SKC等国际巨头同类型产品相比具有优势 [1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累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60件 报告期内新增授权发明专利11件 新增发明专利申请12件 [15][20] - 公司自行设计及调试反射膜、光学基膜、隔膜等所需的生产线和专用设备 是国内少数具备生产线规划设计能力的企业之一 [14] 研发进展与产品创新 - 反射膜方面深化配方与工艺 优化Mini LED反射膜、中小尺寸用反射膜、吸塑反射膜等应用开发 拓展产品应用领域 [21] - 光学基膜方面着重改善透光率、雾度、外观、附着力等关键指标 OCA离型膜基膜等中高端产品占比稳步提升 [21] - 公司开发出具有超高孔隙率、超大孔径、可压缩性高的隔膜产品 可广泛应用于固态或半固态电池不同技术路线 已取得行业头部及腰部客户的企业订单 [21] 风险因素 - 公司干法隔膜产品存在客诉 已对应收账款单项计提信用减值 若不能与客户达成和解 可能存在应收账款进一步计提减值甚至客户索赔的风险 [6] - 隔膜项目作为公司未来业务发力点 2025年隔膜产能释放存在较大压力 相关资产仍然存在计提减值风险 [6] - 公司存在境外销售并以美元结算 若未能准确判断汇率走势或未能及时实现销售回款 可能产生汇兑损失 [10] 行业竞争与市场环境 - 公司所属特种功能膜行业竞争激烈 国外厂商凭借技术优势在高端领域处于优势地位 国内功能膜领域呈现快速扩张趋势 [12] - 液晶显示是目前平板显示行业的主导技术 但OLED、Micro LED等新技术未来可能实现对液晶显示技术的大规模替代 直接影响公司现有业务 [8] - 根据EVTank预计 全球锂离子电池出货量在2025年和2030年将分别达到2213.6GWh和6080.4GWh 隔膜行业可能出现产能富余和价格下降 [10]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募集资金余额为2914.22万元 较2024年12月31日减少3745.85万元 [22] - 2025年半年度募投项目支出259.55万元 募投项目结项转出3500万元 募集资金利息收入13.72万元 [22] - 公司对募集资金进行了专户存储和专项使用 募集资金具体使用情况与已披露情况一致 不存在违规使用募集资金的情形 [22]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有4588.06万股 报告期内股份无增减变动 [23][24] - 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因2024年度业绩快报及业绩预告披露不准确且相关更正公告未及时披露 被上海证券交易所予以通报批评 [4] - 公司收到纪律处分决定书后高度重视 已制定整改方案并完成整改 [4]
东材科技20250728
2025-07-30 02:3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PCB材料、树脂、薄膜 - 公司:东材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高频高速数字业务发展迅速**:2021 - 2024年营收分别约为2000万元、6000万元、1.6亿元、2.7亿元,2025年预计达6 - 7亿元,受益于AI服务器需求提升,如NVIDIA A100发布的影响[2][6]。 - **覆铜板树脂配方升级**:传统低端服务器应用中,环氧树脂和粉醛树脂占主导;随着AI服务器对终端算力需求提升,覆铜板出现新树脂配方体系,如聚苯醚、活性酯树脂、BMI双马树脂等,马8级别覆铜板倾向于聚苯醚加碳氢树脂配方[2][7]。 - **高频高速覆铜板级别提升**:终端算力需求升级推动覆铜板级别从码2码4到码7码8甚至码9提升,马8级别主要采用聚苯醚加碳氢树脂[2][8]。 - **探亲树脂市场前景好**:具有优越介损和界面性能,2025年是放量元年,对应马8级别覆铜板材料体系需求增长,预计2025年下半年月出货量达百万级别,2026年年化需求量接近2000万片[2][10]。 - **东材科技在高阶数字品种供应有优势**:稳定供货,与核心下游客户建立合作关系,储备煤山2万吨高频高速树脂项目,计划2026年二季度投产,相较于日本企业有价格和产能优势[4][12]。 - **国内龙头企业将占据高阶数字品种新增市场需求**:国内企业具备价格优势和充裕产能,日本竞争对手扩产意愿不强,未来几年国内龙头企业市场地位将进一步巩固[4][13][14]。 - **东材科技在高频高速树脂领域优势显著**:2021年以来年复合增长率超100%,与下游厂商合作紧密,2025年在马八、马九级别产品上取得突破,产能充足,产品易导入客户供应链,业务利润占比或突破65%[4][16]。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发展历程和业务布局**:成立于1970年代,最初是绵阳国企,股改后成民营企业,通过上市和发债扩展业务线,产品以薄膜和树脂为主,对应拉膜工艺和单体配方合成工艺,在绝缘材料、光学膜、高频高速数字等领域发展显著[4][5]。 - **SA9,000和OPE型号产品特点**:SA9,000抗撕裂性能强,OPE在机械性能上优于SA9,000,但抗撕裂程度稍逊,未来OPE在聚苯醚树脂产品中占比将逐步提升,SA9,000仍会保留一定份额[9]。 - **马9材料升级驱动因素**:为适应更高介损性能要求,终端以撸饼架构为主,材料体系中聚苯醚加碳氢树脂仍是主要配比,探亲树脂用量可能提升10%左右,市场出现多种马9级别特种探亲品种,价值量提升3 - 4倍[11]。 - **树脂行业壁垒**:体现在产品品质、生产管理能力、与下游厂商合作粘性三方面[15]。 - **公司主要业务板块**:高频高速树脂业务是利润大头;电容器用BOPP膜用于特高压和电动车薄膜电容器,毛利率达40%;光学基膜处于逆贝塔周期,但已做到行业前二,通过结构化升级提升市场份额;还在减亏山东艾蒙特项目中的环氧树脂及粉醛树脂,拓展光伏背板基膜等领域[17][18]。 - **公司未来发展前景**:高频高速树脂业务将继续快速增长,利润占比预计进一步提升;电容器用BOPP膜和光学基膜领域有望通过技术升级和市场拓展持续增长;其他传统业务通过减亏和新市场开拓保持平稳,整体有充足发展空间和潜力[19]。
长阳科技: 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4年年度报告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11:53
新项目实施进展及效益 - 合肥新能源2024年净利润为-12,353.79万元,主要因产能爬升期单位成本高、资产减值损失增加4,268.36万元及应收账款坏账准备682.70万元 [2][3] - 合肥新材料2024年净利润为-2,353.48万元,主要因项目未投产且政府补助减少1,976万元 [3] - 浙江长阳2024年净利润为-3,697.23万元,主要因计提固定资产减值236.71万元及在建工程减值1,448.36万元 [4] 行业竞争态势 - 锂电池隔膜行业2024年全球出货量260亿平米(同比+26.8%),但价格战导致星源材质毛利率下降15.63个百分点,恩捷股份下降32.44个百分点 [5][6] - 光伏胶膜行业因产能过剩,海优新材毛利率降至-0.54%,赛伍技术下降9.24个百分点,仅福斯特毛利率微增0.12个百分点 [9][10] - 聚酯薄膜行业呈现低端过剩、高端依赖进口的结构性矛盾,国内企业如裕兴股份营收下降34.75% [7][8] 项目投资与规划 - 合肥新能源调整3个隔膜项目产能至合计8.6亿平米,预计年营收1.24亿元;光学基膜项目预计2025年6月投产,年营收2.43亿元 [10] - CPI薄膜项目已投资5,858.52万元,预计2026年投产可实现年营收8.85亿元 [10] - 光伏胶膜项目因亏损停产,将视市场情况决定是否重启 [12] 财务数据影响 - 三家子公司合计拖累公司净利润减少1.23亿元,其中合肥新能源影响最大(-8,700万元) [2][3][4] - 固定资产转入在建工程10,199.61万元,主要因隔膜产线调试改造 [13] - 2024年计提资产减值总额4,273.72万元(固定资产2,593万+在建工程1,681万) [13] 关联交易情况 - 向关联方碳景科技采购设备1,833.55万元及厂房租金705.56万元,经评估定价公允 [12] - 近三年关联交易总额4,560万元,主要为设备采购及租赁,无资金占用 [12][13] 收入与毛利率分析 - 2024年营收增长6.62%至13.36亿元,但归母净利润转亏2,943万元,毛利率下降3.64个百分点至23.46% [14] - 反射膜收入占比80.41%(+0.83%),光学基膜收入下降15.93%因销量减少 [16][17] - 2025年Q1营收下降14.97%,但毛利率提升6.52个百分点因收缩亏损业务 [21]
长阳科技20250429
2025-04-30 02:08
纪要涉及的公司 长阳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一季度业绩表现** - 营业收入 2.67 亿元,归母净利润 1416 万元,同比增长 72%,扣非归母净利润 1237 万元,同比增长 95.4%,整体收入同比降 14.97 个百分点,但环比改善[3] - 反射膜收入 2.15 亿元,同比降 4.17 个百分点,毛利率从 36.8%升至 37.34%[3] - 光学基膜收入 1790 万元,同比减少 400 万元,毛利率为 -11%[3][8] - 隔膜和胶膜业务总体减少约 1200 万元,其他业务收入从 4200 万降至 2100 万[3] 2. **利润增长原因** - 反射膜业务毛利率提高,盈利稳定 - 胶膜业务亏损大幅减少 - 合肥、宁波两地隔膜和胶膜业务亏损收窄[2][6] 3. **各业务板块发展预期** - **反射膜**:预计全年保持个位数增长,大尺寸电视需求增加和 BEMAP 客户小尺寸增量导入支撑需求,原油价格下滑及中小尺寸占比增加提升毛利率[2][7] - **光学基膜**:一季度表现不佳因停工致产能未充分发挥,月产能 1500 吨,满产月营收可达 4500 万,未来有望通过生产恢复和优化管理提升业绩[2][8][9] - **固态电池复合膜基膜**:处于客户验证阶段,主要客户有松下、三星 SDI、宁德时代等,预计 2027 年小规模装车交付;设备造价低、成本低、交付周期短、相对自主可控,是未来量产优势[2][12][14] - **CPI 产品**:进度略慢于预期,目标年底前稳定批量生产,规划两条生产线,今年先投一条;浆料问题基本解决,洁净度指标待改进,预计明年小批量供货[4][16] 4. **亏损业务现状** - 光学胶膜去年三季度停产,今年可能有部分资产减值,总量有限 - 舟山公司今年一季度比去年少亏 200 万,预计全年少亏至少 1000 万 - 干法隔膜去年四季度投产,因产能爬坡时间短,直通率和良率略差于同行,去年 12 月停工,一季度亏损减少约 700 万,今年全年不生产折旧和摊销费用约四五千万,处置设备可能有进一步减值[11] 5. **固态电池复合膜基膜优势** - 最早提出固态电池电解质复合薄方案,配合客户开发认证 - 技术路线覆盖全面,拥有自研设备和独特工艺段优势 - 生产线 80%以上国产化设计,仅 20%配件来自欧洲企业 - 覆盖广泛客户群体及各种技术路线,满足市场需求[13] 6. **公司战略调整** - 聚焦固态电池复合膜基膜和 CPI 产品,稳住反射膜、光学基膜业务 - 在涂布工艺、隔膜和胶膜等业务上做减法,利于公司长期健康发展[4][16][1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光学基膜产能及毛利率**:一季度产能仅开三分之一,成功率不高,固定费用高;中低端产品价格战激烈,毛利率低;OC 产品毛利率 15% - 20%,增亮膜今年 0% - 5%,普通离型膜和保护膜约 -10%;年初目标毛利率 5%,可能在 0% - 5%之间;一季度光显基膜营收占全年约四分之一[10] 2. **固态电池技术产能建设及出货价格**:目前一条生产线产能 4000 - 5000 万平方米,2027 年前难大规模应用,仅考虑汽车领域小规模装车,现有产线可覆盖需求;扩充产能需等 2027 年后,扩展周期 8 - 12 个月;小批量订单价格约 4 - 5 元/平方米,日系和韩系客户价格更高,最终价格取决于市场供需,短期内毛利率和盈利水平良好[18] 3. **下游验证及产能建设投产时间**:下游验证进度稍慢,年底前稳定批量生产,今年先投一条生产线;厂区洁净度不达标,需等新基地建成;今年无收入销售,明年有望小批量供货,投产时间取决于新基地情况[16][19] 4. **半固态电池使用膜材料情况**:半固态电池可使用膜材料,向某客户送样表现突出,但在成本端竞争对手略有优势,最终选择取决于终端客户[20] 5. **CPR 项目进展**:已完成基膜和硬化企业测试,与科龙性能对比指标无差异甚至更好;洁净室环境需达半导体级别,在舟山建造厂房;预计 2025 年量产线建成,2026 年终端客户验厂,验厂后考虑小批量或大批量供应[21] 6. **反射膜收入下滑及毛利率改善原因**:收入下滑因 MINI LED 业务减少 400 万元,今年预计与去年持平;毛利率增加受油价和中小尺寸产品量增加影响,总体毛利率稳定在 35% - 37%[23] 7. **国内 Mini LED 客户群情况**:主要服务海外高端 Mini LED 客户,国内 Mini LED 客户产品灯珠少、显示效果逊、工序简单,产业链关系难撼动,暂不计划扩展国内客户群[24] 8. **国内迷你 LED 电视市场与三星差异**:国内市场略显低端,生产环节少,单价低,如基膜卖 4 - 5 元/平方米,最终售价十几元左右[25] 9. **2025 年公司整体业务形势**:反射膜业务预计稳中趋升,盈利超去年;光学基膜产品结构改善,但中低端竞争激烈,毛利改善慢,今年预计比去年表现好,改善程度逐季观察[27] 10. **公司亏损业务减少情况**:隔膜业务今年亏损预计大幅减少,但有资产减值不确定性;胶膜业务预计亏损减少,一次性处置可能效果更好,助于长期战略[28] 11. **新业务发展前景**:固态电池复合膜基站有优势,需等终端市场放量;公司聚焦新业务发展,适时处置非核心资产优化财务管理和实现战略目标[29] 12. **公司未来发展方向**:选择性放弃非核心领域,重点布局新兴领域,逐季调整保持灵活,与投资人保持沟通[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