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元冶钢铁大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中信股份2025中期营收3688亿 科技引领高质量增长 风险指标持续优化
智通财经· 2025-08-29 08:50
财务业绩 - 上半年营业收入3,688亿元 净利润598亿元 归母净利润312亿元 [1] - 董事会建议派发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20元 同比增长5.3% 分红总额58.18亿元 [1] 科技创新布局 - 实施科技创新"磐石"行动 聚焦智能矿山重型装备 先进材料 金融科技 生物育种 轻量化技术 人工智能 特种机器人等优势领域 [1] - 建设"2+4+N"科创平台集群 包括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 4个公司级科技创新中心 N个领域级研发中心 [1] - 中信香港人工智能科创中心统筹全球创新资源 围绕工业智能 具身智能 金融科技等领域强化攻关 [1] 技术应用成果 - 中信泰富特钢研发2200兆帕级桥梁缆索钢丝用钢 将用于世界最大跨度桥梁建设 [2] - 南钢集团联合华为打造垂直领域"元冶"钢铁大模型 构建20个AI应用场景试点 [2] - 华智生物"液相生物芯片在分子与智能育种中的研发与应用"项目获2025年金砖国家解决方案大赛生物经济赛道一等奖 [2] 风险管控进展 - 房地产和政府融资平台业务风险持续收敛 不良率较年初进一步下降 [2] - 中信澳矿土地受限问题诉讼取得里程碑式进展 《2023版项目开发建议书》获批 [2] - 新增重组盘活项目金额98亿元 [2]
中信股份发布中期业绩,归母净利润312.28亿元 同比减少2.8%
智通财经· 2025-08-29 04:17
核心财务表现 - 收入3687.6亿元同比减少1.6% 归母净利润312.28亿元同比减少2.8% [1] - 整体营业收入3688亿元 净利润598亿元 业绩符合预期 [1] - 每股收益1.07元 中期股息每股0.2元人民币 同比提高0.01元 分红总额58.18亿元 [1] 资本市场与评级 - 股价10.78港元/股 总市值3136亿港元 较年初上涨21% 跑赢恒生指数 [1] - 标普信用评级维持2016年以来最高水平 [1] 金融板块发展 - 服务国家级专精特新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超1.41万家 覆盖率超92% [2] - 绿色债券承销规模稳居市场前列 成功保荐宁德时代在港上市(近三年全球最大IPO) [2] - 华夏基金(香港)推出全球首支人民币计价代币化基金 成为亚洲首家提供全系列代币化货币基金的资管公司 [2] - 银行业务A股/H股股价和总市值创历史新高 获批筹设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2] - 证券业务主要指标保持领先 信托/保险/金融租赁业务改革转型加速 [2] 实业板块进展 - 中信戴卡铝车轮和铝铸件销量创新高 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排名升至第42位 [3] - 中信金属净利润大幅增长 特钢业务利润总额保持同业领先 [3] - 隆平高科完成12亿元定增 加速向全球种业领军企业迈进 [3] - 开展低空经济应用 中信海直完成全球首次2吨级eVTOL海洋石油平台试飞 [3] - 发布"元冶"钢铁大模型 推动"人工智能+钢铁"转型升级 [3] 国际化战略成果 - 投行海外业务净利润大幅增长 新签约阿联酋迪拜住房、乌兹别克斯坦烧碱工厂等标志性工程 [4] - 通过"要出国找中信/来中国找中信"品牌举办德企南京行、日企广东行等活动 促成多项国际合作 [4]
中信股份(00267)发布中期业绩,归母净利润312.28亿元 同比减少2.8%
智通财经· 2025-08-29 04:16
财务业绩 - 收入3687.6亿元 同比减少1.6% [1] -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312.28亿元 同比减少2.8% [1] - 基本每股收益1.07元 [1] - 整体营业收入3688亿元 净利润598亿元 归母净利润312亿元 符合预期 [1] - 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2元 较去年提高0.01元 分红总额58.18亿元 [1] 资本市场表现 - 股价10.78港元/股 总市值3136亿港元 较年初上涨21% 跑赢恒生指数 [1] - 标普信用评级保持2016年以来最高水平 [1] 金融板块发展 - 金融子公司利润全面提高 [1] - 服务国家级专精特新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超1.41万家 覆盖率超92% [2] - 绿色债券承销规模稳居市场前列 [2] - 成功保荐宁德时代在港上市 为近三年全球最大IPO [2] - 推出全球首支人民币计价代币化基金 成为亚洲首家提供全系列代币化货币基金的资产管理公司 [2] - 银行业务A股、H股股价和总市值创历史新高 [2] - 证券业务主要指标保持领先 资本市场"稳定器"作用凸显 [2] 实业板块发展 - 主要实业子公司业绩向上向好 [1] - 中信戴卡铝车轮、铝铸件产品销量创新高 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排名升至第42位 [3] - 中信金属净利润大幅增长 特钢业务利润总额保持同业领先 [3] - 隆平高科完成12亿元定增 [3] - 开展全球首次2吨级eVTOL海洋石油平台试飞 [3] - 发布"元冶"钢铁大模型 带动"AI+钢铁"转型升级 [3] 海外业务拓展 - 投行海外业务净利润大幅增长 [4] - 新签约阿联酋迪拜住房、乌兹别克斯坦烧碱工厂等标志性工程 [4] - 举办德国企业南京行、日本企业广东行等活动 [4] 战略规划 - 锚定"一个深入、三个推动、五个突破"深化改革总体思路 [1] - 统筹推进"焕星""造星""探星"三大行动培育新质生产力 [3] - 制定国际化业务发展和港澳业务发展战略 [4]
企业培训| 未可知 x 中信泰富:AI应用及其风险管理
文章核心观点 - 未可知人工智能研究院为中信泰富提供AI应用培训 强调AI技术在企业各业务板块的落地潜力和风险管理框架 并指出不使用AI的企业在3年内被淘汰概率高达65% [1][3][9] AI应用行业趋势 - 生成式AI在文本 音频 图像 视频和多模态内容生产领域取得突破 其中DeepSeek上线20天日活突破2000万 7天用户破亿 成为行业级超级应用案例 [3] - AI技术渗透率加速提升 企业需快速布局以避免被市场淘汰 [3] 中信泰富业务板块AI应用场景 - AI+材料:以元冶钢铁大模型为例 AI技术覆盖原料至质检全流程 年创效超过10亿元 特钢板块年产能达3000万吨 形成"6+2+2"沿海沿江战略布局 [6][7] - AI+地产:覆盖设计阶段DaDaLora AI生图 施工数字化质控 智慧物业天石云系统及AI租赁推荐系统 实现投资 建造 运营和服务全周期管理 [6][7] - AI+能源:参考国家电网光明电力大模型10分钟完成保供电方案 南方电网大瓦特缺陷识别效率提升10倍 为能源板块提供智能运维 市场预测和用户侧AI助手解决方案 [6][7] - AI+大健康:通过LemonBox 无限极 万木健康等案例 展示AI在营养定制 免疫研究 医患互动与分级诊疗领域的重构能力 [6][7] - AI+供应链:借鉴华为动产金融仓 京东亚洲一号 戴尔Aera决策平台等实践 构建需求预测 智能仓储 末端协同与供应链金融全链路AI能力 [6][7] AI风险管理框架 - 财务维度需控制一次性投入 追加投入和隐性成本三条曲线的上限 [9][11] - 合规维度需动态扫描算法备案 数据出境 深度伪造和算法歧视等18项触发点 [9][11] - 治理维度采用四阶段上线法 三维熔断机制和15分钟人工接管通道等工具箱 [9][11]
许昆林在南京调研时强调坚持创新驱动 突出应用导向 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华日报· 2025-08-21 23:09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战略 - 强调创新驱动与应用导向 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促进创新链产业链高效对接 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健康发展[1] - 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是大势所趋 需通过智改数转网联推动产业融合 加快行业大模型和智能体平台构建[2] - 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在算力算法 大模型 数据语料 基础设施 产业应用等方面协同发力 形成创新与应用良性循环[2] 产学研协同与技术创新 - 中国科学院工业人工智能研究机构与徐工 埃斯顿 中国中车等龙头企业展开合作 集中攻克关键核心技术[1] - 要求精准对接制造业重点行业需求 与龙头企业共同凝练科技问题 开展产业链联合攻关 协同培养科技人才[1] - 加强与高校院所和基础大模型企业深度合作 完善数据管理体系 推动数据开放共享[2] 产业应用与转型实践 - 南京钢铁集团智慧运营中心应用人工智能与数字孪生技术 将万吨级生产线转化为可交互三维模型[2] - 元冶钢铁大模型实现生产数据实时跳动 推动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 市场优势结合[2] - 通过人工智能引领钢铁行业走创新驱动 数实融合 韧性生长的转型之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