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仿生手
icon
搜索文档
救援运输、田间地头、医疗养老……AI步入千行百业
新华网· 2025-09-12 00:30
行业活动概况 - 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于9月10日至13日在上海举行 设置10000平方米科技展览和5000平方米科技集市 吸引近200家企业参展并亮相超30项科技新品 [3] - 活动包含机器人职业技能表演赛 聚焦工业巡检、高危作业、危境穿越、应急救援四大模拟场景 展示具身智能机器人在真实场景的应用能力 [1][3] 机器人技术突破 - 机器狗在工业巡检环节完成开关门、识别按钮、拉闸报警等六大电箱操作 并通过多模态传感器实现生命信号扫描和石块清除 成功救出仿真婴儿 [3] - 机器人完成模拟矿洞爆破任务 实现毫米级精准插入火药芯至雷管及狭窄矿洞 虽出现手滑但经调整后成功 体现精细操作技术进展 [3] - 人形机器人进入场景落地阶段 大赛聚焦"真问题"和"真场景" 解决偏远地区水电站安全检查等实际工业痛点 [3] 多元应用场景落地 - 无人机医疗样本运输在偏远地区提升时效超70% 实现"乡级采样-市级检测"当日达 空海易行智能科技已在甘肃兰州、重庆、山东德州、浙江金华等地推进业务 [5] - 农业领域应用伏羲气象大模型提供15天逐小时天气预报和60天值预测 极飞智能农场通过无人设备降低人力依赖和投入成本 助力农户增收 [5] - 康复机器人具备搀扶老人行走、协助起床功能 并通过类脑算法模拟表情和体质辨识 傅利叶智能三维上肢康复机器人模拟治疗师手法实现轻便训练 [6] 创新技术展示 - 脑机接口技术通过传感器接收神经电信号 AI将信号转化为操作指令 强脑科技展区演示仿生手实现弹钢琴、骑车等精密操作 使用者甚至获得驾照 [6] - 四大机器人产业组团(张江机器人谷、漕河泾开发区、合肥科大硅谷、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联合打造"机器人小镇" 展示无人机医疗检测、农业喷洒、医疗养老等"人机共生"生态 [5] 行业发展趋势 - AI和机器人产业已深入千行百业 多项技术具备实际商用案例 宇树科技创始人指出AI处于"大规模爆发性增长前夜" 强调技术落地的公平性和爆发潜力 [1][6]
以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开启生命更多可能性
中国证券报· 2025-09-03 01:49
脑机接口技术发展现状 - 脑机接口技术处于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关键阶段 非侵入式技术路径因更高安全性和普惠潜力成为市场焦点[1] - 行业井喷式发展得益于AI算法不断升级 能够从复杂嘈杂信号中提取有效信息 大模型发展深化对人类大脑理解[3] - 技术发展堵点在于人类对大脑本身理解不足 大脑有近千亿个神经元 工作机制仍有很多未知[3] 强脑科技产品与技术优势 - 公司仿生手是极少数已量产的非侵入式产品 用户无需开颅即可通过神经电信号独立控制每根手指 完成大部分生活工作任务[1] - 仿生腿产品具有智能缓冲功能 在复杂路况下能防止摔跤 走路方式自然 与普通人几乎无区别[1] - 传感器材料实现突破 能够更灵敏稳定地捕捉原始信号 无需涂抹导电膏 简化使用流程[2] - 通过AI算法从大量噪声中分离有效信号 将微弱电信号转化为控制指令 人体脑电信号强度仅正负50微伏 相当于五号电池百万分之一[2] 商业化与战略合作 - 道氏技术控股子公司出资3000万美元认购公司Pre-B轮优先股 计划在"AI+材料"战略上协同 增强生态赋能与商业化落地能力[1] - 公司成为人形机器人灵巧手重要供应商 国内出货量排在前列 人形机器人一半以上工程难度集中于手部[2] - 仿生义肢价格已降至欧洲品牌的1/5至1/10 但对比残障人士收入仍是不小负担[3] 应用场景与社会价值 - 仿生义肢产品帮助使用者完成抓握物体 书写 演奏等日常操作 让肢残人士拥有更便捷生活[1] - 计划实现从单向控制走向双向交互 使使用者能感知外界温度 物品软硬等[3] - 联合各地残联 基金会开展公益合作 浙江省科技助力肢残人士公益项目已惠及400人 今年计划在浙江免费为2000名残疾人安装仿生义肢[4]
强脑科技合伙人何熙昱锦:以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开启生命更多可能性
中国证券报· 2025-09-03 00:39
脑机接口技术产业化进展 - 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因更高安全性和普惠潜力成为市场关注焦点[1] - 技术正处于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关键阶段[1] - 脑电信号强度极其微弱仅正负50微伏相当于五号电池百万分之一[3] 强脑科技产品与技术优势 - 仿生手产品已量产可实现不开颅神经电信号控制每根手指[1] - 仿生腿产品具备缓冲功能可应对复杂路况避免摔跤[2] - 传感器材料突破可实现直接皮肤接触无需涂抹导电膏[3] - AI算法能从嘈杂信号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转化为控制指令[3][4] - 成为国内出货量前列的人形机器人灵巧手供应商[3] 商业化合作与战略布局 - 道氏技术控股子公司出资3000万美元认购Pre-B轮优先股[1] - 计划打造"AI+材料"平台型企业实现生态赋能与商业化落地[1] - 仿生义肢价格降至欧洲品牌1/5至1/10[5] - 通过公益项目已为400名残疾人提供免费仿生设备[5] - 2024年计划在浙江为2000名残疾人免费安装仿生义肢[6] 技术发展方向 - 下一代产品将从单向控制走向双向交互实现温度及触觉感知[5] - 人类大脑有近千亿个神经元当前对其工作机制理解仍不足[5] - 大模型发展将深化对人类大脑个性化电信号的解读能力[4] 应用场景拓展 - 仿生义肢可完成抓握物体、书写、演奏等日常操作[2] - 技术积累使公司快速切入人形机器人灵巧手领域[2][3] - 产品可实现"脑中所想即眼前所为"的实时控制效果[2]
以非侵入式脑机接口 开启生命更多可能性
中国证券报· 2025-09-02 22:33
公司技术与产品 - 强脑科技已量产非侵入式仿生手产品 用户无需开颅即可通过神经电信号独立控制每根手指完成日常任务 [1] - 仿生腿产品具备缓冲功能 可应对复杂路况防止摔跤 行走姿态自然与常人无异 [2] - 传感器材料实现突破 无需导电膏即可直接接触皮肤采集生物电信号 采集过程仅需约一分钟 [2][3] - 仿生义肢当前支持单向控制 下一代产品计划实现双向交互 使使用者能感知外界温度及物体软硬度 [5] 技术原理与创新 - 核心技术为解析人体神经电信号(强度仅±50微伏 相当于五号电池百万分之一)并转化为机械指令 [3] - 通过材料学创新提升信号采集灵敏度 结合AI算法从噪声中分离有效信号 [3] - AI算法升级推动行业井喷式发展 大模型深化对大脑个性化电信号的理解 [4] 商业化与战略合作 - 道氏技术控股子公司出资3000万美元认购Pre-B轮优先股 双方计划在"AI+材料"战略协同 [1] - 仿生手技术复用至人形机器人领域 成为国内出货量前列的灵巧手供应商 解决机器人手部工程难题(占整体难度50%以上) [2][3] - 产品定价为欧洲品牌的1/5至1/10 通过残联及基金会公益项目已为400名残疾人免费安装仿生义肢 [5] - 2024年计划在浙江省为2000名残疾人免费安装仿生义肢 [6] 行业发展阶段 - 脑机接口技术处于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关键阶段 非侵入式路径因安全性及普惠性受市场关注 [1] - 技术发展瓶颈主要在于对人类大脑工作机制的理解不足(大脑含近千亿神经元) [5]
数聚产业动能 智启发展新篇——二〇二五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综述
人民日报· 2025-09-02 07:55
展会规模与参与度 - 3天内举办89场活动 参会超5.5万人次 吸引全球1.6万余名嘉宾注册 375家中外企业参展[1] - 专业展览面积达6万平方米 设置六大主题展馆 展出1300余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案 观展达9.1万人次[2] - 发布理论报告行业标准典型案例技术成果等90项 举办3项重点赛事 谋划100个数字经济项目 吸引投资463.36亿元[3] 数字经济创新与供需对接 - 设立国际供需对接合作展区 配套开展国际供需交流活动 展示数字化解决方案和经验[1] - 展期同步举行供需对接企业路演技术研讨企业成果发布等系列活动 搭建技术交流商机对接成果转化专业平台[2] - 聚焦数据产业算力产业人工智能等领域进行供需对接 推动全球数字经济创新发展[1][3] 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 - 将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主线贯穿活动全流程 北京深圳贵阳三地数据交易所联合主办数据交易生态大会[1] -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 价值释放已成为高质量发展动力 三地交易所携手举办大会是凝聚全国数据生态合力的实践[1] 前沿技术与应用展示 - 集中呈现数字基建AI大模型数据安全智能终端等领域前沿技术与应用成果[2] - 南方电网公司展示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创新成果 建成292个行业AI深度应用 通过高质量数据集催生高质量大模型[2] - 展出仿生手AI智能眼镜AI旅游全链解决方案等创新产品 提供融合视觉冲击与沉浸式体验的数字展览[2] 具身智能与产业融合 - 200余名政产学研用领域中外代表探讨数据与具身智能产业融合创新发展路径[1] - 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具身智能技术及应用高速发展 成为数智时代全球科技竞争新高地[1] - 需促进开源开放发展 推动高质量数据集共建共享 深化全球开放合作以抓住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1]
数聚产业动能 智启发展新篇——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综述
人民日报· 2025-09-02 03:23
展会规模与参与度 - 3天内举办89场活动 参会超5.5万人次 注册嘉宾1.6万余名 375家企业参展[1] - 专业展览面积达6万平方米 设置六大主题展馆 观展达9.1万人次[2] - 展出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案1300余项 发布理论报告等行业成果90项[3] 数字经济产业生态 - 设立国际供需对接合作展区 推动全球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解决方案[1] - 三地数据交易所联合主办数据交易生态大会 聚焦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1] - 举办数据要素×大赛等3项重点赛事 聚焦数据产业算力产业人工智能领域[3] 技术创新与应用展示 - 南方电网展示292个行业AI深度应用 通过高质量数据集赋能大模型场景[2] - 展区呈现数字基建AI大模型数据安全智能终端等领域前沿技术[2] - 具身智能技术成为数智时代全球科技竞争新高地 需推动数据集共建共享[1] 商业合作与投资成效 - 开展供需对接企业路演技术研讨活动 搭建商机对接成果转化平台[2] - 谋划100个数字经济项目 吸引投资463.36亿元[3] - 配套国际供需对接交流活动 展示数字化解决方案和经验[1]
数聚产业动能 智启发展新篇
人民日报· 2025-09-01 22:41
展会规模与参与度 - 3天内举办89场活动 参会超5.5万人次 吸引1.6万余名全球嘉宾注册[1] - 375家中外企业参展 专业展览面积达6万平方米[1][2] - 观展达9.1万人次 设置六大主题展馆[2] 数字经济成果展示 - 展出1300余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案[2] - 发布理论报告、行业标准等90项成果[3] - 南方电网建成292个行业AI深度应用 展示数据与AI融合创新成果[2] 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 - 北京、深圳、贵阳三地数据交易所联合主办数据交易生态大会[1] - 设立国际供需对接合作展区 推动全球数字经济创新发展[1] - 聚焦数据产业、算力产业等领域谋划100个数字经济项目[3] 前沿技术应用展示 - 集中呈现数字基建、AI大模型、数据安全等领域前沿技术[2] - 展示机器狗自动故障识别、外骨骼设备、仿生手等AI融合应用[2] - 举办数据要素×大赛、工业信息安全技能大赛等3项重点赛事[3] 产业合作与投资成效 - 通过供需对接吸引投资463.36亿元[3] - 搭建技术交流、商机对接、成果转化一体化平台[2] - 200余名政产学研代表探讨数据与具身智能产业融合路径[1]
数聚产业动能 智启发展新篇 ——二〇二五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综述
人民日报· 2025-09-01 22:07
展会规模与参与度 - 3天内举办89场活动 参会超5.5万人次 吸引全球1.6万余名嘉宾注册 375家中外企业参展[1] - 专业展览面积达6万平方米 设置六大主题展馆 观展达9.1万人次[2] - 展出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案1300余项 发布理论报告行业标准等成果90项[3] 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建设 - 设立国际供需对接合作展区 配套开展国际供需对接交流活动[1] - 聚焦数据产业算力产业人工智能等领域进行供需对接 谋划100个数字经济项目 吸引投资463.36亿元[3] - 举办数据要素×大赛等3项重点赛事 包括工业信息安全技能大赛和华为开发者大赛[3] 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 - 贯穿"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主线 北京深圳贵阳三地数据交易所联合主办数据交易生态大会[1] -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价值释放成为高质量发展动力[1] - 推动高质量数据集共建共享 深化全球开放合作[1] 前沿技术应用展示 - 集中呈现数字基建AI大模型数据安全智能终端等领域前沿技术与应用[2] - 南方电网建成292个行业AI深度应用 通过高质量数据集催生高质量大模型[2] - 展示仿生手AI智能眼镜AI旅游解决方案等融合视觉冲击与沉浸式体验的创新产品[2] 具身智能产业发展 - 200余名政产学研用领域代表探讨数据与具身智能产业融合创新发展路径[1] - 人形机器人代表具身智能技术成为数智时代全球科技竞争新高地[1] - 需促进开源开放发展应对潜在风险挑战 推动技术成果造福人类社会[1]
杭州成全国学子暑期实践“青春磁场”
杭州日报· 2025-08-07 03:26
社会实践规模与范围 - 全国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超过500个大学生团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3][7] - 活动辐射范围从杭州扩展至全国多地 包括江苏 安徽 宁夏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 - 经过筛选后100多个团队报告在杭州新闻App专题展示 单篇最高阅读量达300万次[7] 科技创新与产业应用 - 杭州科技企业展示前沿技术:云深处科技机器狗应用于工业巡检和应急救援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实现人机交互 强脑科技仿生手通过动作感知实现现实交互[4] - 兰州大学实践团调研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重点关注质子治疗和AI辅助诊疗技术的落地成效[5] - 数字化改革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建设创新联合体[4] 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 - 多所高校联合开展课题研究 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模式[4] - 厦门大学联合厦门工学院等高校组建福建省实践示范队 走访浙江大学及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4] -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际产业应用相结合[4] 医疗健康领域实践 - 兰州大学实践团聚焦智能医疗技术应用 形成青年建言报告为基层医疗智能化转型提供数据支撑[5] - 天津大学医学院实践队通过医学科普宣讲和乡村义诊助推城乡助老范式[6] - 广东医科大学组建10所高校协作联盟 开展12项志愿服务包括急救技能普及和国防教育[6] 活动组织与影响力 - 活动通过省级主管部门 当地高校 主流媒体及自媒体平台等多渠道推广[7] - 活动受到浙江省学生联合会和共青团浙江省委的官方推荐[7] - 杭州日报品牌项目形成全国性影响力 吸引跨省团队主动参与[6][7]
从实验室走向真实需求 对话强脑科技创始团队成员张胜男: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已在多场景落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7 12:10
公司概况 - 强脑科技是全球脑机接口领域领先企业 融资规模排名第二 被誉为"杭州六小龙"之一 [1] - 公司从哈佛大学创新实验室孵化 专注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研发 [4] - 2024年推出灵巧手产品 正式进军具身智能领域 成为人形机器人灵巧手供应商 [4] 技术路线 - 非侵入式技术通过电极传感器在皮肤表层获取脑电信号 相比侵入式更安全且应用场景更广 [3] - 突破脑电大规模精准采集难点 将脑电计算从传统算法升级为AI算法 [3] - 仿生手产品灵敏度/灵活度/反应速度优于机器人 已应用于人形机器人领域 [4] 市场前景 - 摩根士丹利报告显示 仅美国医疗领域脑机接口市场价值就达4000亿美元 [3] - 重点布局康复/大健康领域 服务残疾人/孤独症儿童/睡眠障碍等特殊人群 [4] - 正在开发工业机械臂灵巧手解决方案 提升机器人触觉/握力反馈能力 [5] 应用场景 - 教育领域可实现个性化学习方案制定 并推动AI课程设计与产教融合 [4] - 技术可渗透生活各方面 当前聚焦医疗健康与教育两大场景 [1][4] - 通过解决真人仿生手需求 反向拓展至机器人供应链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