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试综合保险

搜索文档
佛山科促会在禅城揭牌 力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20:19
科促会成立与组织架构 - 佛山市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于8月27日揭牌成立 由广东省科学院佛山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有研广东院 佛山火炬创新创业园等八家单位共同发起[1] - 首批单位会员50家 涵盖高校 科研院所 龙头企业 产业园区 投融资机构等 形成科研机构+高校+产业方+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多元协同创新生态[1] - 广东省科学院佛山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蔡楠当选首任会长 科促会将构建研发 孵化 投资 产业化全链条服务体系 破解信息不对称 中试薄弱和金融缺位等核心痛点[1] 科技成果转化支持举措 - 佛山市开发全国首创首单中试综合保险 大幅降低企业研发和转化试错成本[2] - 累计建成85家中试平台和概念验证中心 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佛山产研院精密仪器中试验证平台入选工信部首批重点培育中试平台[2] - 广东省科学院与禅城启航基金等机构合作运作禅西智造创业投资基金 支持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加速先进制造技术产业化应用[2] 金融投资布局 - 汾江科创带投资基金同步设立 汾江科创带广科创投基金于8月20日完成工商注册登记[1][2] - 基金汇聚广东省科学院 广科控股及佛山本地资本 重点投资科创带内高成长性科技项目 为早期创新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管理赋能[2] - 通过基金投资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完善概念验证+中试验证+科技金融成果转化模式[2] 区域合作与产业升级 - 科促会与香港科技协进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推动香港科研成果与佛山智造深度融合 全面打通港澳科技—佛山转化通道[3] - 佛山市传统制造业亟需通过科技赋能和创新驱动实现从制造向智造转变 科促会成立被评价为正当其时且意义深远[1]
浙江印发《实施意见》推动三大科创高地发展
每日商报· 2025-08-16 22:24
科技创新投入目标 - 到2027年全省科技创新投入目标达到9000亿元以上,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超3600亿元且占GDP比重3.4%以上 [1] - 到2030年全省科技创新投入目标达到1.1万亿元以上,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超4500亿元且占GDP比重3.5%以上 [1] -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模式下高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科技创新投入合计超900亿元 [1] 企业科技创新投入 - 引导企业科技创新投入达到7000亿元 [1] - 全省每年新认定50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 [2] - 每年遴选2000家左右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规下样本推动升规纳统 [2] - 省属国有企业研发费用年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以上 [2] 高校科研机构投入 - 支持12所列入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高校领衔承担重大科技任务 [2] - 每年从高校、科研机构遴选100名以上高层次人才担任"科技副总" [2] 科技金融支持 - 发挥"4+1"专项基金撬动作用持续做大做强省科创母基金 [3] - 实施金融促进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支持科技型企业并购贷款试点 [3] - 创新开发"概念验证贷""中试贷"等金融产品 [3] - 支持保险机构开发推广科技成果"先用后转""先投后股"保险和"中试综合保险"等产品 [3]
万亿投入撬动创新生态!浙江持续打造科创高地
国际金融报· 2025-08-13 14:19
科技创新投入量化目标 - 到2027年全省科技创新投入超9000亿元 到2030年突破1.1万亿元 [1] - 2027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超3600亿元且占GDP比重3.4%以上 2030年超4500亿元占比3.5%以上 [2][6] - 政府科技创新投入2027年达1500亿元以上 企业投入占比近八成约7000亿元 [3][4] 政府投入机制 - 财政科技资金增幅需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 各级政府科技投入预算原则上只增不减 [2] - 将产学研合作项目及顶尖人才自主选题项目纳入省重大科技计划 要求横向经费累计实际到账300万元以上 [3] - 建立国企研发费用刚性增长机制 要求省属国企研发年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2个百分点 [4] 企业激励措施 - 对研发强度高且基础研究投入超千万元的企业按研发费用比例给予财政奖励 [4] - 通过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推动产学研合作项目上升为省重大科技计划 [3] - 实施11个设区市研发经费占比均超全国平均目标 强化区域协同 [3] 高校与科研机构改革 - 高校科研机构及医疗卫生机构需合计投入超900亿元 [4] - 通过双一流196工程和科技副总计划推动人才向企业流动 每年遴选100名高校人才担任企业科技副总 [4] - 推动高层次人才向企业一线流动 解决企业技术攻关能力不足问题 [4] 科技金融创新 - 发挥4+1专项基金撬动作用 做大省科创母基金 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5] - 创新开发概念验证贷和中试贷等金融产品 支持科技成果先用后转和先投后股保险 [5] - 鼓励金融机构单列科技企业信贷规模 实行差异化管理 制定科技企业贷款尽职免责清单 [5] 重点产业布局 - 聚焦人工智能 生命健康 新材料新能源三大科创高地建设 [2][6] - 依托杭州医药港和台州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构建从基础研究到产业落地的完整链条 [6] - 通过深化研判机制及时调整投入方向以匹配产业需求 避免撒胡椒面式投入 [6]
打好保险服务“组合拳” 发挥耐心资本独特价值
金融时报· 2025-08-08 07:26
政策引导与行业方向 - 金融监管总局、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未来5年完善科技信贷和科技保险服务机制、产品体系、专业能力和风控能力,为科技创新重点领域提供金融保障 [1] - 保险业为科创企业提供全周期、差异化保险服务,并针对国家重点科技战略攻关项目推出创新型保障产品,同时险资积极担当耐心资本,推动更多保险资源向科创领域聚集 [1] 科技保险产品与服务创新 - 保险业初步搭建科技保险产品体系,中国人保打造科技保险示范产品库,满足初创型、成长型、成熟型企业的差异化保障需求,2024年科技保险风险保障金额达31.2万亿元,同比增长21.6% [2] - 中国人寿财险开发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等8大类共40余款专属保险产品,为科技创新企业各个环节提供全面风险保障 [2] - 针对科技人才健康风险,保险公司与专业医疗机构合作推出定制化健康管理保险产品,提供定期专项体检、健康咨询、职业病预防指导等服务 [3] - 科技保险产品体系覆盖科技研发阶段的人员意外险、财产损失险、研发责任险,成果转化阶段的知识产权险、贷款保证险,以及产业化推广阶段的产品责任险、数据安全与隐私保险等 [3] 国家重点科技领域支持 - 保险业支持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的金融服务,研发新型科技保险产品并健全重大技术攻关风险分散机制 [4] - 中国太保聚焦高端装备、新材料、电子软件等重点领域,推出"中试项目费用损失保险",2024年科技成果应用推广风险类保险金额达35.1亿元 [4] - 中国人保创新搭建重点技术攻关综合保险产品体系,研发高新技术企业申请费用损失保险、中试综合保险、重大科技攻关综合保险等3款新产品,并在南京、无锡、苏州、鄂尔多斯等地落地全国首单 [4] - 保险机构探索低空经济领域保险创新,平安产险2024年落地全国首单政府投保的低空经济三者责任保险,总风险保障超200亿元;中国太保成立"无人机保险创新实验室"并发布全国首个"低空经济第三者责任险",2024年航空航天技术领域保额达478亿元 [5] 险资投资与耐心资本角色 - 保险资金规模较大、期限较长、来源稳定,具有耐心资本属性,通过深化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发起设立私募证券基金、投资股市长期持有等方式支持科创领域 [6] - 我国首个保险系私募证券基金鸿鹄志远(上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完成首期500亿元投资;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第二批试点机构批复试点额度1120亿元 [6] - 金融监管总局允许保险公司对单只创业投资基金的最高投资占比从20%提升至30%,2024年保险机构在私募股权市场出资722.68亿元,占比达33.75%;2024年第一季度险资作为有限合伙人出资143.22亿元 [7] - 中国人寿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资本、耐心资本优势,坚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科技型中小企业、绿色企业的金融支持 [7] - 中国人保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把握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机会,积极布局科技、数字化、人工智能等相关领域 [7]
点燃科技引擎,守护城市韧性,助力行稳致远
南方都市报· 2025-06-29 23:04
公司战略定位 - 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秉持"人民保险,服务人民"的初心使命,发挥保险"三网两器"功能,书写金融"五篇大文章" [1] - 紧扣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战略定位,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创新"科技+保险+服务"新模式新理念 [1] - 围绕深圳战略目标,进一步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风险、优化资源配置,积极参与跨境金融创新、科技金融发展等重点工作 [7] 前沿领域突破 - 在气象风险管理领域发布"低空天气保、基建天气保、水务天气保、海洋天气保"四款创新产品,构建"监测预警-风险评估-保险托底"的气象风险防控体系 [2] - 与粤港澳大湾区气象监测预警预报中心联合举行"低空天气保"全国首单签约仪式,为某航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保险+气象服务"解决方案 [2] - 落地全国首单"算链保"保险,为深圳某知名数据企业提供风险保障,聚焦产业链下游,提供产品责任风险保障 [2] 智能汽车领域 - 与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先生建立全面合作,在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智能网联车等领域开展深度技术合作 [3] - 落地某智慧泊车责任险项目,为新能源智驾汽车提供风险保障,推动汽车智能驾驶产业链全生命周期保险保障体系建设 [3] 创新全链条保障 - 升级推出中试综合保险,为某医药企业的"药品生物等效性试验"提供超百万元成果转化失败风险保障 [4] - 落地首单数据知识产权被侵权损失保险,联合多家保司及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机构签署"南山区海外知识产权保险联共体"合作协议 [4] - 首席签发首张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保险保单,构建全链条保障体系,服务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 [4] 数据安全保障 - 创新开发数据资产"入表护航保"产品,签发大湾区首单业务,为某智慧养老科技企业实施数据资产入表工作保驾护航 [5] 绿色金融与新能源 - 斩获"大湾区绿色金融先锋奖""深圳绿色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优秀奖"等众多奖项 [6] - 深耕储能领域风险管理,自主研发储能电站风险评估模型等专业成果 [6] - 联合慕尼黑再保险,共同参与数字能源相关产品安全倡议,持续开展"保险+服务+科技"模式 [6] 社会治理创新 - 在深圳福田、罗湖、龙岗等行政区推出"小散工程建工安责险"的治理模式,截至2025年6月为各中小施工单位提供超1200亿元风险保障 [7] - 设立"费改保"系列创新政策,保障龙岗区管辖范围内超2万套保障性住房 [7] - 在罗湖区率先推出房屋"保险+科技+安全巡查"创新风险减量管理方案,覆盖东湖街道、黄贝街道近千栋C类以及重点巡查房屋 [7]
龙华累计为企业授信金额超804亿元
南方都市报· 2025-06-17 23:09
龙华区金融创新与小微企业服务 - 龙华区推出全国首创的"园区贷",重点服务"初创期、高成长、无抵押"小微企业,已在2个园区落地,惠及33户企业,授信金额9400万元,计划今年新增18个园区,授信额度提升至10亿元 [2][4] - "数字云贷"系列产品包括园区贷、政补贷、产链贷、资本贷、人才贷五个子产品,其中园区贷和龙华资本贷为全国首创 [3][4] - 产链贷已投放409笔供应链融资贷款,金额3.65亿元,深度赋能"20+8"产业链 [4] - 政补贷已发放198笔信用贷款,额度3.69亿元,通过对接政务数据为企业增信 [4][8] - 龙华资本贷发行额度20亿元,分为初创贷(≤1000万)、中型科技易贷(1000-5000万)、大型企业产链贷(≥5000万)三个子产品 [4][9] 金融产品创新成果 - "龙数贷"累计放款234笔、额度4.34亿元,融合政府补贴数据与金融机构风控模型 [5] - 平安产险推出全市首单中试综合保险产品,提供中试全生命周期保险服务 [5] - 人才贷为优质人才企业提供单户≤1000万、期限≤2年的信用贷款 [10] - 政补贷年化利率3.8%,纯信用最高1000万,支持线上秒申秒贷、随借随还 [9] 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 龙华区建立"三位一体"金融服务体系,构建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龙华方案" [3] - 全区落地21个"金融驿站"和4个"首贷专窗",覆盖6个街道,服务企业13209家次 [5] - 截至2024年底对接24094家授信企业,首贷户970家,累计授信804.11亿元 [6] - 金融机构数量达355家,包括银行网点151家、保险机构87家、证券营业部28家、基金管理人37家 [7] 区域经济发展基础 - 2024年龙华区跻身全国工业百强区十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567亿元 [2] - 拥有39家上市公司,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载体47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3家 [2] -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8家(全市第3),创新型中小企业2940家(全市第2) [2]
各类适配性金融要素为企业蓄势赋能 利好“托底”支持企业“创”出新天地
央视网· 2025-05-23 04:34
民营经济促进法支持政策 - 国家鼓励民营经济组织在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培育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发挥作用[1] - 2025年以来金融资源投入民营企业时产品设计更加适配[1] - 法律保障民营经济组织平等使用资金、技术、土地等生产要素和公共服务资源[14] 金融支持创新模式 - 生物科技企业选择AIC股权投资替代银行贷款 规模达上亿元[3][5] - AIC资金特点为无利息支付、投资周期长 金融机构以股东身份提供综合服务[5] - 工银AIC在全国18个试点城市签订1500亿元意向协议 2024年9月以来70%新项目投向民营企业[7] - 兴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相继发起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9] 保险业创新服务 - 共享工厂为130家中小企业提供非标产品定制 配套中试综合保险降低研发风险[11][12] - 保险机构推出重大科技攻关险等新产品 2025年一季度科技保险保障超2万亿元[13] 地方政府配套措施 - 浙江台州凿岩钻头企业通过优选优供政策半年内解决用地问题 新厂投产后年营收将从3.7亿元增至10亿元[14][16] - 浙江省2024年起每年安排1万亩专项指标 台州当年争取2415亩保障114个民企项目[16] - 江苏新版营商环境方案在10个重点领域推动改革 包括市场准入、基础设施服务等[17] 企业创新案例 - 豆腐乳装瓶机器人研发通过共享制造工厂实现成果转化[10] -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企业获得多项研发政策支持[16]
发挥品牌优势 彰显社会责任(中国品牌日)
人民日报· 2025-05-14 21:55
中国人保 - 2024年提供风险保障3175万亿元,赔付4485亿元,理赔超1.8亿件,三项指标均居行业首位 [1] - 科技金融方面,落地全国首单中试综合保险,签发重大科技攻关保险,服务科技自立自强投资规模达327亿元 [1] - 绿色金融方面,承保新能源车1159万辆,承担绿色风险保障184万亿元,服务绿色发展投资规模1004亿元 [1] - 普惠金融方面,为5542万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2.1万亿元,承办政策性健康险项目1442个,为9.7万家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风险保障450亿元 [1] - 养老金融方面,实现商业保险年金新单保费234亿元,管理企业年金、职业年金资产规模6457亿元 [1] - 数字金融方面,算力产业链保险方案入选工信部试点目录,储备通用AI能力超150项,日均调用超100万次,大模型产品在10余个场景落地应用 [2] 华侨城集团 - "五一"假期接待游客390万人次 [3] - 推出多样化文旅体验,如"巴蜀迷情""欢乐江城"等IP场景 [3] - 实施"星河计划"打造自主知识产权IP,新增用户超400万,总粉丝量近7000万 [3] - 联动国潮国漫IP推出"国潮文化节",打造"迷你星球"亲子乐园等项目 [3] - 推进内部专业化整合,明确欢乐谷公司、文化公司等专业子公司职能定位 [4] 银联 - 2025年一季度银联手机Pay在澳大利亚、新西兰交易笔数同比增长4倍以上 [5] - 新西兰奥克兰公共交通银联闪付服务交易笔数实现10倍增长 [5] - 澳大利亚几乎所有POS商户和ATM受理银联支付,约九成支持"挥"手机和"拍"卡支付 [6] - 新西兰超90%的POS商户和ATM受理银联卡 [6] - 推出优惠汇率和满减优惠活动 [6] 京东集团 - 推出2000亿元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已有上万家企业进入采购洽谈阶段 [7] - 以旧换新服务覆盖200多个细分品类,全国超90%县域农村地区有消费者通过京东进行以旧换新 [7] - 多元线下业态为品牌提供线上线下营销及售卖一体的新兴场所 [7] 扬子江药业 - 2024年旗下工厂获评全国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通过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四级评估 [9] - 在研各类新产品100余个,自主研发的国产化药1类新药完成Ⅳ期临床试验疗效验证 [9] - 在全国建立80个中药材种植基地,落地护佑健康管理中心和生物医药产业园区 [10] 泸州老窖 - 构建1573国宝窖池群活态酿造与24代非遗技艺传承"活态双国宝"文化体系 [11] - 建立国家级固态酿造技术创新中心,打造白酒行业首个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11] - 构建全产业链数字化平台 [11] 中国飞鹤 - 承担40多项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牵头研制新一代婴儿配方奶粉 [13] - 建成国内第一条脱盐乳清生产线和第一条乳铁蛋白自动化生产线 [13] - 发布全球领先的乳蛋白鲜萃提取技术 [13] - 搭建全国最大的母乳数据库之一 [14] 微众银行 - "微业贷""微粒贷"累计服务个人客户超4.2亿,中小微企业超580万家 [16] - "微业贷"覆盖30个省区市,批发零售业、制造业、建筑业贷款余额占比超70% [16] - 科技人员占全行员工总数50%以上,对外开源项目达38个 [16] - 开发超过220个AI应用,大模型日均调用超4万次 [16]
中国财险(02328)发布年度业绩,净利润321.61亿元 同比增加30.9% 末期股息每股0.332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3-27 12:15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财险2024年业绩发布,综合实力增强,服务大局发挥引领作用,践行使命守护民生,深化创新培育动能 [1][2][3] 业绩表现 - 原保险保费收入5380.55亿元,同比增加4.3% [1] - 承保利润57.13亿元,同比减少43.9% [1] - 净利润321.61亿元,同比增加30.9% [1] - 基本每股收益1.446元,拟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332元 [1] - 综合成本率98.8%,总投资收益349.37亿元,净资产收益率13.0% [1] 综合实力 - 业务发展稳中有进,市场份额居行业首位 [1] - 成功发行120亿元资本补充债券,偿付能力充足稳定 [1] - 向股东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208元,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332元 [1] 服务大局 -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承担保险责任金额2988万亿元 [2] - 做优多个保险共同体,成立联合共同体 [2] - 在多地开展特色保险业务,海外业务覆盖143个国家和地区 [2] 践行使命 - 社保业务服务群众8.4亿人次,长护险试点参与率超65% [3] - 开展惠民保项目151个,服务7327万人 [3] - 农业保险为5542万户次农户提供2.1万亿元风险保障 [3] - 全年处理赔案超1.8亿件,做好消保和适老化服务 [3] 深化创新 - 强化渠道专业化,提升专业能力 [3] - 发布多个保险模型,推出首创产品,优化风险减量服务 [3] - 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广AI平台应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