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护

搜索文档
中金:国庆出游景气度同比提升 消费有望延续回暖趋势
智通财经网· 2025-09-29 09:07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金发布研报称,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共计8天,2024年为7天,叠加更加灵活的前 后拼假策略,催生更为活跃的消费窗口。 报告指,《拼假》延长国庆高峰,出游景气度同比提升。据航空产业网预测,2025年国庆期间中国航班 总量达13.9万班次,同比增5.7%,其中国际航班恢复至2019年的94%,日均旅客运输量224.7万人次,同 比增6.4%,其中国内和国际分别同增6.1%/9.2%。据飞猪数据,游客希望利用长假探索更多城市,多目 的地串游趋势崛起,飞机+高铁混合出行方式增长显著,该行预计亦将带动国庆假期延续人均消费金额 提升趋势。 报告指,截至9月22日,美团00后年轻游客预订占比62%,平台预测年轻人偏好的文物游、国门游、民 族妆造体验、演唱会与音乐节等将掀起新潮流,博物馆周边酒店、美食搜索热度同比大幅提升,新疆、 黑龙江等边境旅游地订单量快速提升,国门景区、博物馆等正成为文旅IP,文化消费、体验消费更加受 青睐。 另外,根据文旅部官网,各地将在消费月期间发放超4.8亿元人民币的消费补贴,该行认为将进一步增 强居民消费意愿,带动假日消费扩容提质。 该行重点推荐,悦己消费长期布局,推荐潮玩 ...
纺织服装9月投资策略暨中报总结:制造板块中期业绩韧性强,运动板块领跑服饰消费
国信证券· 2025-09-10 07:41
核心观点 - 纺织制造板块中期业绩韧性强,收入同比增长7.8%,净利率提升2.2%至8.5%,运动服饰消费领跑行业,电商渠道户外服饰增速显著[1][3] - 品牌服饰板块受终端消费疲软影响,收入同比下滑6.4%,但运动龙头如安踏、特步、361度保持稳健增长,非运动服饰面临挑战[3][6] - 投资建议重点关注基本面稳健低估值龙头,运动赛道长期成长性看好,纺织制造建议关注反弹空间大、基本面韧性强的公司[6] 行情回顾 - 8月A股纺服板块走势略弱于大盘,9月以来品牌服饰表现优于纺织制造,分别上涨0.8%和0.0%[1] - 港股纺服指数8月上涨5.5%,9月以来小幅回落,重点关注公司中天虹国际、开润股份、华利集团、波司登涨幅领先,分别达6.0%、4.9%、4.7%、4.5%[1] - 全球市场表现分化,A股纺服指数年初至今上涨8.1%,港股纺服指数上涨12.9%,台股纺织指数下跌13.7%[20] 品牌渠道表现 - 7月服装社零同比增长1.8%,增速环比轻微放缓0.1百分点[1] - 电商增速环比回升明显,运动户外增长保持领先,运动服饰、户外服饰、休闲服饰、家纺、个护分别增长11%、26%、2%、10%、0%[1] - 运动服饰品牌迪桑特、彪马、露露乐蒙增速领先,分别达63%、41%、39%,户外服饰凯乐石、可隆、始祖鸟增速达137%、117%、113%[1] - 小红书8月运动户外粉丝增速前三为KEEP(36.3%)、阿迪达斯(7.1%)、昂跑(6%),休闲时尚粉丝增速前三为MIUMIU(3.8%)、地素(3.5%)、哈吉斯(2.6%)[1] 制造出口情况 - 8月越南纺织品出口同比下滑4.5%,鞋类出口同比下滑3.9%,中国纺织品出口增速达1.4%,服装、鞋类出口表现不佳,同比下滑10.1%、17.1%[2] - 8月印尼、印度PMI环比上升,分别增加2.3、0.2,越南PMI环比下降2.0至50.4,仍维持在临界点50以上[2] - 内外棉价格8月小幅波动,分别上涨0.4%、下跌0.4%,9月以来均小幅下跌,分别下跌0.9%、0.7%[2] 台企代工企业营收与展望 - 7-8月台企营收受关税、台币汇率波动影响,预期三季度后影响减弱[2] - 聚阳订单能见度延伸至年底,美国品牌商追加订单增加,预计运营逐季改善[2] - 志强订单能见度看到四季度初,已提前完成印尼产线布局,年产能从600万双提升至1200万双[2] - 裕元下半年客户下单倾向保守,订单能见度低,预计第三季因淡季效应及高基数存在压力,第四季出货双数预计达到全年最高[2] - 关税主要由品牌方向下游转嫁,代工厂分摊关税预计在低单位数[2] 2025中报总结 - 纺织制造板块收入同比增长7.8%,毛利率维持在19.4%,净利率提升2.2%至8.5%,库销比基本持平在3.9月[3] - 服装家纺板块收入同比下滑6.4%,毛利率同比提升0.1%至46.1%,净利率下降1.1%至8.5%,库销比显著下降至6.7月[3] - 运动龙头安踏、特步、361度收入分别增长14.3%、7.1%、11.0%,净利润除李宁外均增长,特步、361度分别增长21.5%、8.6%[3] - 非运动服饰受消费疲软影响,收入增速放缓或下滑,利润缩减更甚,仅稳健医疗等少数公司实现逆势增长,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增长31.3%、28.1%[3] - 代工龙头华利集团、申洲国际订单和收入保持增长,利润率受新厂投产或人工成本上涨小幅下滑,纺织材料企业百隆东方、天虹国际因原材料成本下降、产能利用率提升,净利润体现出较大弹性[3] 投资建议 - 品牌服饰重点关注港股运动品牌,库存相对健康且下半年流水低基数有望呈拐点,左侧布局估值性价比高,运动赛道长期成长性看好,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6] - 推荐安踏体育、特步国际、李宁、361度,非运动品牌推荐稳健医疗、海澜之家[6] - 纺织制造建议重点关注申洲国际、华利集团、伟星股份、开润股份、健盛集团、百隆东方[6] -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显示,安踏体育、特步国际、李宁、361度2025年PE分别为18.5、11.9、18.1、9.6,2026年PE分别为16.1、11.2、16.1、8.8[7]
医药零售半年报:转型深水区承压前行 从“规模”向“质量”转身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23:08
行业整体态势 - 医药零售行业进入结构性转型深水区 头部连锁药房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优化[1] - 行业整体增速趋于平稳 细分领域和业务模式仍存在持续增长机会[1] - 2025年上半年六大上市连锁药房业绩呈现两极分化局面 大参林和漱玉平民实现营收净利双增 老百姓和一心堂出现双降[1][3] 财务表现分析 - 大参林营收135.22亿元同比增长1.33% 归母净利润7.98亿元同比增长21.38%[2][3] - 漱玉平民营收48.81亿元同比增长1.30% 归母净利润0.36亿元同比增长49.83%[2][3] - 老百姓营收107.74亿元同比下降1.51% 归母净利润3.98亿元同比下降20.86%[2][4] - 一心堂营收89.14亿元同比下降4.20% 归母净利润2.5亿元同比下降11.44%[2][4] - 健之佳营收44.57亿元同比下降0.64% 归母净利润0.72亿元同比增长15.11%[2] - 益丰药房营收117.22亿元同比下降0.35% 归母净利润8.8亿元同比增长10.32%[2] 门店扩张策略 - 大参林净增门店280家 老百姓净增108家 益丰药房净增17家 扩张速度较以往大幅放缓[7] - 一心堂净减少门店126家 健之佳净减少22家 漱玉平民仅净增7家[7] - 加盟模式成为扩张主流 老百姓加盟店净增305家直营店净减197家 益丰药房新增加盟店208家自建店81家 大参林新开加盟店413家自建店152家[7] 业务转型方向 - 多元化发展成主流 一心堂计划完成药妆店改造1000家 引入美妆个护母婴等功能食品品类[8] - 专业化建设加强 DTP药房和慢病管理受重视 漱玉平民拥有大病定点特药药房120余家 DTP销售占比超20%[9] - O2O业务快速增长 一心堂O2O销售占比81.02% 漱玉平民O2O销售额同比增长11.0% 大参林O2O门店上线率达93.54%[10] 技术创新应用 - AI技术深度应用 老百姓自研部署大模型建成多个生成式AI对话助手 大参林上线AI小参提供智能问答服务[11] - 大数据精准营销 大参林通过AI模型向会员推送个性化关怀达1.83亿人次[12] - 数字化转型加速 健之佳一心堂漱玉平民均加强信息化与智能化融合建设[13] 资本市场动态 - 股东减持频现 漱玉平民实控人计划减持公司总股本2% 阿里健康此前已减持1.83%股份[4] - 减持行为反映行业从粗放增长向精细化运营转型[5] 国际化布局 - 一心堂在香港成立联营企业 构建国际化供应链体系[10] - 健之佳收购香港君仁医药有限公司 拓展国际业务[11]
尼尔森解读CBI指数:大促成为品牌增长关键驱动
证券日报网· 2025-08-22 09:48
中国线上消费品牌指数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CBI指数升至65.21 较第一季度63.38提升2.21% 较2023年基期增长9.7% [1] - 近10个季度呈现"量质齐升"特点 消费者更倾向选择优质品牌产品而非白牌商品 [1] - 指数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等机构合作开发 基于消费者实际购买行为评估品牌价值 [2] 线上零售市场增长态势 - 2025年第二季度线上实物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0% 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的增速 [2] - 快消品行业全渠道同比增长3.4% 其中线上渠道同比增幅达16.2% [3] - 美妆、饮料、粮油食品、个护等品类线上销售额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3] 电商大促策略与效果 - 电商平台通过简化促销规则、优化会员体系提升购物体验 有效激发品牌消费潜力 [2] - 大促周期从17天延长至32天 结合官方立减、国补优惠等多重激励推动GMV显著增长 [3] - 季节性品类销售额增长突出 冰淇淋增39.4% 啤酒增19.6% 杀虫剂增10.8% 防晒乳增9% [3] 品牌营销策略演变 - 圈层营销成为品牌增长关键路径 通过理解核心圈层需求建立"种草-转化-复购-裂变"闭环 [8] - 多圈层触达有助于提升ROI并构建高黏性用户资产 助力品牌在复杂市场中持续增长 [8]
纵览电商之十四:如何看待即时零售的增长空间和盈利路径
长江证券· 2025-08-07 08:32
行业投资评级 - 零售业投资评级为"看好"并维持 [13] 核心观点 - 即时零售成为继社区拼团、直播电商、跨境电商后的新增长点,互联网电商加速布局该领域 [4][7] - 行业爆发核心原因包括社会化履约设施成熟、平台流量交叉销售效应、消费者便利化需求提升 [8] - 预计行业具备万亿级增长空间,品类将从生鲜延展至全品类,区域将从高线向低线城市渗透 [9][11] 行业复盘 - 即时零售发展经历三个阶段:2014-2021年萌芽期、2021-2023年调整期、2023年后扩张期 [39][42] - 2023年后前置仓UE模型跑通,叮咚买菜等平台实现毛利率提升至30%,美团闪电仓数量达3万个 [43][44] - 历史痛点包括线上线下货盘协同难、租金成本高企,当前通过供应链优化和算法升级已解决 [40][41] 增长空间 - 品类维度:生鲜品类2024年GMV达7800亿元(CAGR34%),快消品增幅已超生鲜,3C数码品类因时效性需求增长 [53][55][58] - 区域维度:2023年一线/二线城市占比78%,下沉市场因供给短缺和年轻用户付费意愿强具备潜力 [63][66] - 预计全品类渗透率提升将带动行业规模突破万亿,高频消费场景可拉动平台低频消费 [11][108] 效率提升路径 - 上游优化:叮咚买菜通过区域聚焦、自有品牌(占比35%)、SKU扩容(4000个)使客单价提升37%至71.4元 [75][88] - 中游创新:美团闪电仓模式坪效达83.3元/平方米/天,利润率3-10%,山姆云仓履单成本仅10.55% [92][95] - 配送体系:美团745万骑手支撑1.67亿DAU,顺丰同城单票成本从2018年15.35元降至2020年6.62元 [97][99][106] 投资建议 - 平台型企业:推荐阿里巴巴(9988)、美团(3690),因其具备供给和效率优势 [13][108] - 配送环节:看好顺丰同城,因其单票成本持续优化且骑手规模扩张 [11][99] - 品牌零售商:推荐名创优品(9896),因其优质供给和仓配能力适配即时零售需求 [13][88]
非洲电商:中国卖家的下一个黄金十年?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7-26 03:32
非洲电商市场热度 - 非洲电商市场近期热度显著提升,Jumia在深圳的招商大会参会人数超预期50%,线上观看人数从往年1-2万飙升至5万[3] - 中国对非洲出口同比增长33.4%,增速较前值提升7.3个百分点,显著高于对东盟(15%)和拉丁美洲(2.6%)的出口增速[3] - 中美贸易紧张和东南亚市场竞争加剧促使中国卖家转向非洲市场,非洲电商被类比为"二十年前的淘宝",运营门槛低且试错成本不高[4][5] 人口结构与消费潜力 - 非洲平均年龄仅19.3岁,60%人口在25岁以下,预计2050年人口将达25亿占全球四分之一[8] - 非洲电商渗透率仅2%-5%,远低于中国20%的水平,增长空间巨大[10] - 预计到2060年非洲中产阶级将占总人口40%以上,消费能力增强推动经济增长[10] - 非洲贫富差距显著,瞄准中高收入群体的3C类高客单价产品(8-15美元)更具盈利空间[12] 基础设施与用户行为 - 非洲智能手机普及推动互联网用户增长,67%青少年通过手机获取教育资源但43%时间用于娱乐[14] - 社交电商可能成为非洲下一个风口,用户对社交媒体和网红营销接受度高[14][19] - 非洲物流成本高企,最后一英里配送成本达35-55%(中国为5-8%),仅43%道路为柏油路[22] 尼日利亚市场优势 - 尼日利亚作为非洲第一大经济体(2.27亿人口),电商市场潜力被评估为当前十倍[15] - 2021年尼日利亚初创企业增长35%,非洲7家科技独角兽中有5家来自该国[16] - 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关税互免政策使拉各斯企业可覆盖超4亿人口市场[16] - 拉各斯占全国10%人口(超2000万),成为测试和扩展产品的理想起点[18][19] 市场进入策略 - 适合非洲市场的卖家需具备东南亚平台运营经验或非洲线下渠道,热销品类包括服装、家居、电子等[21] - 与东南亚市场相似点包括接近的客单价、热销品重叠性和穆斯林文化背景[21] - Jumia已转向全海外仓模式,配送时间缩短至1-2天,社区自提点降低偏远地区成本[25] - 货到付款仍是主流,但M-Pesa等移动货币服务已覆盖40%肯尼亚GDP规模[26] 品牌建设机遇 - 非洲品牌认知度低,线上推广成本低廉,新品牌可在3个月内成长为类目头部[26] - 建议中国卖家从出口商转型为品牌植入者,通过本地化运营和合作建立长期竞争力[26] - 心理障碍是进入非洲市场的最大挑战,实际门槛低于预期且竞争仍有限[26]
一天带货一个亿,新抖音一哥横空出世!
商业洞察· 2025-07-06 09:44
核心观点 - 草根网红李宝宝通过两场直播实现单日带货超1.5亿元,成为抖音618热播榜和带货榜总榜第一的黑马[3][4][9] - 其成功源于精准粉丝画像匹配(70%女性、31-40岁主力消费群体)与选品策略(65%美妆/个护/家清)[13][14][16] - 头部主播董艳颖的家族式直播模式是关键推手,通过婚礼场景的情绪营销实现流量爆发[18][22][25] - 抖音平台监管持续收紧,虚假宣传专项治理已处罚1000+达人,强调长期价值与真实带货[34][38][39][49] 直播带货业绩表现 - 两场直播总销售额超1.5亿元(首场1亿+次场5000-7000万)[8][9] - 场均观看1558.1万人次,峰值达2245.2万人次[10] - 累计带货147个商品,场均销量超100万件[10] - 6月涨粉95万,女性粉丝占比70%[13] 运营模式创新 - 家族式直播团队:董艳颖带动亲友转型主播,已培养多个破亿案例(如"三姐")[18][31] - 场景化营销:婚礼现场直接转为直播间,夫妻带货+头部主播控场形成流量闭环[22][23] - 情绪价值变现:将家庭叙事、朴素形象等情感要素与商品销售深度绑定[25][29] 平台生态变化 - 抖音推行"双流量池"机制,内容质量与交易表现并重[36] - 5月启动虚假宣传治理:封禁商品、扣罚违约金、清退店铺等处罚手段[39][42] - 重点打击情绪炒作、虚假人设等短期行为,强调可持续内容创作能力[45][46][49] 行业趋势观察 - 直播带货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单纯博眼球策略失效[35] - 信任经济成为核心:需平衡内容质量、人格化IP与商品服务体验[51] - 平台规则导向从流量分配转向价值分配,长期主义成生存关键[37][52]
一心堂(002727) - 2025年6月4日调研活动附件之投资者调研会议记录
2025-06-05 10:16
门店选址与改造 - 存量门店选址依据各区域目标人群,改造门店从存量中挑选适合的进行,如开展谷物类业务会选部分门店 [2] 非药业务情况 - 调改门店非药占比提升,非药销售不影响药品销售,公司主营仍为药品零售连锁 [3] 门店转型影响 - 依据打样门店数据,改造拓宽品类后交易次数同比提升,带动单店客流和销售增长 [4] 产品毛利率 - 个护、美妆、潮玩等各品类产品毛利率不同,流量大及小众商品高低毛利都有 [5] 调改门店毛利与客单价 - 已调改样本门店调改后毛利更高,门店产品结构由覆盖人群结构决定,调改后交易次数增加带动销售增长 [6] 门店改造成本与培训 - 门店改造固定资产和人工成本变动不大,货架可循环利用,非药产品与供应商合作;公司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由厂商和集团共同开展 [7]
小熊电器20250526
2025-05-26 15:1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小家电行业 - 公司:小熊电器、罗曼个护类小家电企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业绩表现 - 2024 年业绩呈 V 型走势,第一季度表现好,二、三季度业绩和利润下滑,四季度出现拐点,收入和利润环比增速改善;2025 年第一季度收入双位数增长,利润率回升至 8 - 10%,得益于战略和战术调整[2][4] - 2024 年收购罗曼,当年并表收入达 3 亿元,并表利润超 5000 万元,显著提升公司业绩[3][7][19] 业绩改善措施 - 战略上,放低对收入规模的诉求,追求收入与利润的均衡增长;战术上,降本增效,管控费用,提高运营效率,优化抖音平台部门架构,管理价格策略,减少低盈利 SKU[2][4][5] 外部环境影响 - 2024 年京东全网最低价比价机制加剧竞争,小家电赛道头部企业份额聚拢;2025 年第一季度小家电品类补贴放宽,行业竞争缓解[2][7] - 4 月份关税政策调整对外销业务造成损失,5 月份有恢复迹象,但全年贸易摩擦不确定,年初业绩目标完成度不明[2][12][15] 内销市场情况 - 内销采取保守竞争策略,避免价格战;618 活动预计整体好于去年同期,但第二阶段可能有价格战[2][8][11] 产品策略 - 调整产品策略,侧重差异化发展,拓展母婴、个护、生活及家居等非厨电品类,避开传统厨电竞争[2][13][14] 海外市场情况 - 海外市场份额低,主要集中在亚洲,美国市场敞口约 1.5 亿人民币,罗曼约 1.5 亿人民币,占集团收入近四分之一;在东南亚自主经销、代工及欧洲跨境电商按原策略进行,东南亚自主品牌出海经销在越南成绩显著[17][18] 罗曼并购整合情况 - 并购后贡献显著,2024 年并表收入 3 亿元,利润超 5000 万元;小熊整合使罗曼发展良好,个护产品增加互补性,解决股东结构问题,提高凝聚力和战略方向性,使生产经营稳定[19] 组织架构调整 - 上个月进行组织架构调整,以降本增效为目标,整合事业部,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费用管控效率,优化资源分配[20][2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除美国市场外,出口业务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和日韩市场[16] - 目前很难对未来业绩给出明确预期,二季度变化大,过了二季度展望全年方向更清晰,有新情况会及时同步[22]
一心堂24年报及25年一季报点评:利润短期承压,向省外及县市拓展
东方证券· 2025-05-23 05: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目标价格18.18元,2025年5月21日股价为17.19元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4年公司收入180.00亿元,同比+3.57%,归母净利润1.14亿元,同比-79.23%;25年一季度收入47.67亿元,同比-6.53%,归母净利润1.60亿元,同比-33.83% [7] - 加速门店扩张整合,短期利润承压明显,24年毛利率31.79%(同比-1.21pct)、净利率0.61%(同比-2.61pct),费用端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有不同程度变化 [7] - 向省外及县市拓展,日均平效有待提升,24年底门店11498家,净增1243家,非西南省份和县市占比提升,部分区域业务亮眼,但门店日均平效下滑 [7] - O2O业务保持高增速,泛健康产品多元化发展,24年新零售板块收入12.93亿元,同比+47.60%,O2O收入10.11亿元,同比+55.98%,泛健康业务收入4.78亿元,同比+29.30% [7] - 根据2024年度报告,下调收入并上调毛利率预测,调整2025 - 2027年每股收益预测分别为1.01、1.28、1.39元,根据可比公司给予25年18倍PE,对应目标价18.18元,维持“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主要财务信息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7,380|18,000|19,512|21,476|23,919| |同比增长(%)|-0.3%|3.6%|8.4%|10.1%|11.4%| |营业利润(百万元)|786|278|764|980|1,105| |同比增长(%)|-36.7%|-64.6%|174.9%|28.3%|12.7%|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549|114|594|748|811| |同比增长(%)|-45.6%|-79.2%|420.4%|25.9%|8.5%| |每股收益(元)|0.94|0.19|1.01|1.28|1.39| |毛利率(%)|33.0%|31.8%|32.4%|32.7%|33.0%| |净利率(%)|3.2%|0.6%|3.0%|3.5%|3.4%| |净资产收益率(%)|7.2%|1.5%|7.6%|8.8%|8.9%| |市盈率|18.3|88.2|16.9|13.5|12.4| |市净率|1.3|1.3|1.2|1.1|1.1| [2] 可比公司估值表(2025年5月21日收盘价) |公司|代码|最新价格(元)|每股收益(元)|市盈率| |----|----|----|----|----| | | | |2024A|2025E|2026E|2024A|2025E|2026E| |益丰药房|603939|28.06|1.26|1.45|1.69|22.26|19.30|16.63| |大参林|603233|17.92|0.80|0.96|1.13|22.31|18.60|15.92| |国药一致|000028|25.58|1.15|2.36|2.56|22.16|10.82|10.01| |老百姓|603883|19.38|0.68|1.00|1.15|28.38|19.42|16.80| |同仁堂|600085|37.60|1.11|1.29|1.49|33.79|29.20|25.20| |健之佳|605266|23.59|0.83|1.76|2.12|28.45|13.44|11.13| |最大值| | | | | |33.79|29.20|25.20| |最小值| | | | | |22.16|10.82|10.01| |平均数| | | | | |26.22|18.46|15.95| |调整后平均| | | | | |24|18|15| [8] 财务报表预测与比率分析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展示了2023A - 2027E各项目数据,如货币资金、营业收入、净利润等 [9] - 主要财务比率涵盖成长能力(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获利能力(毛利率、净利率、ROE、ROIC)、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净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营运能力(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每股指标(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流、每股净资产)、估值比率(市盈率、市净率、EV/EBITDA、EV/EBIT)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