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展鸿图》

搜索文档
揽佬:我就是个打工人,不是什么艺术家
虎嗅· 2025-09-22 01:53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 (ID:new-weekly),作者:赵皖西,编辑:桃子酱,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头戴cK鸭舌帽,身穿略显宽大的衬衫,唱着"来财,来,来财,来"——揽佬,这位来自广东惠州的说唱歌手,可能是2025年华语乐坛最出圈的现象级歌 手。 凭借《大展鸿图》《八方来财》这两首热歌,揽佬火遍海内外。截至目前,《八方来财》在YouTube上的观看量超过3187万次;无数二创短视频也助推 《大展鸿图》成为新一代洗脑神曲。 在全球最大的音乐流媒体平台Spotify,揽佬更是让老外纷纷表示"Understanding 0%,Vibing 100%"(完全不懂,但气氛拉满)。他以500万的月收听人数 超越周杰伦、《跳楼机》的原唱LBI利比,成为华语歌手TOP1。 2025年7月,Spotify月听众突破300万时,揽佬在微博上发布了这张数据图。(图/微博@揽佬SKAIISYOURGOD) 揽佬用带着客家口音的"广普"、采样自粤剧《帝女花》的旋律、书写着啫啫煲与玉牌的歌词,构建了一个鲜活、生猛且毫不避讳世俗欲望的广式世界。这 个故事根植于惠州,却因其真实、混杂与独特,让大湾区人民乃至全球华人都能感受到情感连接 ...
从《跳楼机》到《大展鸿图》,“神曲”是怎样炼成的?
第一财经· 2025-08-29 01:38
热歌产业模式变革 - 音乐产业从传统艺人驱动模式转向以歌曲为核心的"Hit Song体系" 歌曲选择通过海量demo筛选(每月1000-2000首) 再匹配适配歌手 形成"配唱制"生产流程 [11][13] - 热歌创作遵循标准化公式:使用万能和弦(如4536251) 副歌前置(30秒内出现) 提供变速版本适配短视频剪辑节奏 旋律需"向上走"增强传播性 [15] - 歌词设计注重场景包容性 采用通俗意象(星星、月亮、故乡)和"你我他"等人称代词提升代入感 开放性的场景设定使歌曲能适配多种短视频内容 [16] 热歌传播与推广机制 - 采用冷启动测试机制:歌曲先通过音乐类自媒体账号测试初始数据 数据达标后扩展投放账号类型 最后进行大面积投放 2024年华语新歌发行量达135万首 索尼音乐发行超3700首 [22] - 推广预算分阶段动态调整:初期投放金额从5万至50万元不等 根据回报率评估追加预算 包括改编剪辑版投放、舞蹈/转场玩法博主带动二次传播、榜单和大号曝光补足 [24] - 舞蹈挑战成为关键传播节点:如《无价之姐》《一笑江湖》通过易模仿的舞蹈动作形成集体模仿潮 "拍同款"功能进一步促进裂变传播 海外用户模仿带动《大展鸿图》破圈 [26] 热歌商业化与收益结构 - 流媒体平台是主要收入来源:QQ音乐、网易云等国内平台结算价约每万次播放几十至上百元 Spotify等海外平台结算标准更高 热歌生命周期总收入可达4000万至5000万元 [30][33] - 短视频平台采用买断许可模式:抖音/TikTok一次性支付预付款 用户可自由使用授权曲库 平台不为播放量飙升追加费用 与版权方收益脱钩 [29] - 歌手收益依赖商演:多数热歌歌手仅获数千至数万元固定唱酬 无版权分成 如《爱如火》演唱者通过线下巡演获得主要收入 传统艺人歌手凭版权积累年收入可达20万元 [34] 产业影响与全球化拓展 - 唱片公司设立专门部门:索尼音乐成立Music Commercialization部门操盘热歌项目 本地音乐收入占比显著提升 竞争对手纷纷效仿设立类似部门 [32] - 热歌出海采用国际化包装:《跳楼机》推出电子混音版、粤语合唱版和英文版(7月发布) 其他语言版本筹备中 通过艺人标准化的包装推动全球传播 [33] - 音乐使用方式发生转变:音乐更多作为短视频BGM被消费 注意力投入减少 行业存在"音乐平民化"与"审美降低"的争议 用户筛选取代专业主导成为核心机制 [35][36]
2025年第33周:跨境出海周度市场观察
艾瑞咨询· 2025-08-28 00:05
行业环境 - 中国创新药产业从仿制转向创新 政策改革和集采推动转型 研发投入激增 创新药管线规模全球前列 头部企业如恒瑞医药创新药营收占比显著提升 中国FIC药物十年间占比从9%增至31% 泽布替尼等产品疗效国际领先 出海分为三阶段:对外授权为主 交易规模和技术多样性提升 自主出海通过国际临床或NewCo模式拓展 全球化销售 百济神州率先实现海外营收突破 美国市场因定价优势成为重点 中国创新药全球竞争力显著增强 BD热潮将持续 [3][4] - 印尼政府通过《负面投资清单》规定外资进入限制和条件 分为四类:完全开放的鼓励投资领域 有条件开放的行业 必须合资的行业 完全禁止的领域 禁止投资行业包括毒品 赌博 危害健康与环境行业 破坏自然资源开发 军工与国家安全相关行业 违反宗教与文化伦理行业 高环境风险采矿与能源活动 基因工程与生物技术 涉及公共安全的特许经营 限制基于国家安全 宗教文化和环境保护原则 涉及红线领域严格禁止外资进入 [5] - 中国文化以土酷混搭魔性魅力席卷全球 如《大展鸿图》《黑神话:悟空》等多元爆款成功出海 作品兼具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与现代流行元素 通过新颖活泼形式和互联网传播打破文化隔阂 引发全球模仿热潮 文化传播需两条腿走路:展示深邃大气文明标识 推出接地气大众文化产品 成功因素包括媒介技术赋能 文化产业支撑 新平台聚合效应 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国际化发行策略 产业升级是关键 面临语言障碍 内容同质化挑战 未来需平衡文化独特性与开放性 加强国际合作 提升传播成熟度 打造更具活力中国文化品牌 [6] - 中国氢能企业加速国际化 隆基氢能 兰石集团等企业在印度 澳大利亚 中东等市场取得突破 涵盖电解槽 加氢站等全产业链合作 今年以来中国氢能企业出海项目达44项 合作模式包括设备出口 技术授权 合资建厂 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推动行业发展 面临国际标准差异 地缘政治挑战 未来行业从成本驱动转向价值驱动 实现中国标准全球化 [7][8] - 2025年ChinaJoy展现中国游戏产业崛起 PC和主机游戏出海趋势显著 《解限机》《符文战场》等高质量作品冲击全球市场 全球PC和主机玩家达14.3亿 增速超手游 欧洲和日本市场突出 中国厂商转向品牌广告提升长期价值 亚马逊广告通过Twitch精准营销 高互动性和主播合作增强曝光与黏性 Twitch多样化广告产品如Twitch Drops结合亚马逊全平台资源 助力中国游戏全球化 跨平台协同放大品效 助中国厂商全球竞争脱颖而出 [9] - 2025年初中国出海企业家积极应对国际不确定性 Google指出全球品牌重塑带来新机遇 强调心价比突围 81%全球用户看重新价值组合 AI颠覆搜索逻辑 Google推出三种AI搜索体验及广告工具Power Pack 提升转化率 YouTube成为品牌建设核心 注重创作者合作真实性 Google提出科学决策框架 助力企业量化营销效果 实现高效增长 [10] - 中国企业面临以ESG为核心的新出海时代 ESG合规从加分项变为市场准入门槛 欧盟等地区强化ESG监管如CSRD和CSDDD 企业需在供应链管理 碳排放等方面达标 ESG是提升长期竞争力 吸引人才的关键 中小企业需从数据管理入手 借助技术如AI和区块链提升ESG报告可信度 专业服务机构需从战略层面帮助企业整合ESG与商业价值 通过综合报告展示可持续发展能力 增强市场竞争力 [11] - 中国IP玩具市场潜力巨大 当前规模低于北美 日本等成熟市场 情感价值和短视频等媒体渠道推动市场增长 中国本土IP玩具品牌竞争激烈 前五大公司市场份额仅占20.8% 行业存在弯道超车机会 潮玩品类从盲盒扩展到更多类型 原创IP出新速度加快 如52TOYS等品牌推出新IP 泡泡玛特2024年营收达130亿元 超过三丽鸥 海外市场份额从2020年3%升至2025年18% 中国企业加速出海 如泡泡玛特 量子之歌和卡游等品牌在东南亚和北美市场拓展 验证国际化潜力 全球竞争背景下 国内品牌需直面乐高 万代等巨头挑战 通过差异化策略和文化输出实现长期增长 [12][13] - 东南亚宠物经济年均增速近10% 市场规模超200亿美元 消费升级推动人宠共生趋势 福州米佳公司通过Shopee本地化履约服务 将大件宠物用品海外仓布局作为核心策略 三个月内在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实现订单和GMV增长4倍 好评率超95% 东南亚市场从基础消费转向功能与审美并重 中产阶级更愿为高设计感 高功能性产品支付溢价 本地化策略包括宗教适配 情感营销及社交内容种草 提升品牌亲和力 大件商品出海需先解决物流痛点 再通过文化适配建立长期增长 形成物流-体验-复购正循环 东南亚宠物蓝海市场吸引更多深度本地化玩家入局 [14] - 2024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约1.32万亿元 同比增长5.7% 其中出口1.03万亿元 进口2911亿元 增速较2024年同期放缓 但产业韧性显著 企业注册量爆发式增长 前4个月新增5080家 同比增幅173.24% 机电产品成为跨境电商主力 占出口总值60% 新兴市场表现强劲 中东 拉美 非洲等地区流量增幅超40% 东盟 俄罗斯等成为重要贸易伙伴 企业通过多元化布局应对美国关税政策变化 开拓新市场 数智技术深度渗透产业链 AI在选品 客服 营销等领域提升效率 京东全球售 阿里巴巴等平台借助AI实现订单和成交额大幅增长 跨境电商推动外贸结构优化与数字化转型 [15] - 2025年全球电商销售额预计达6.8万亿美元 占零售总额20%以上 亚马逊Prime Day延长至4天 中国出海四小龙TEMU TikTok Shop SHEIN AliExpress通过低价 内容驱动和柔性供应链等创新模式快速扩张 中国跨境电商产业链覆盖上游制造 中游平台与物流 下游8万亿美元规模市场 亚马逊以7900亿美元GMV领先 但中国平台凭借差异化优势加速全球化 行业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 [16][17] - 中国eVTOL产业加速出海 近期获得多笔海外大单 上海沃兰特航空与泰国企业签署协议 采购500架eVTOL 订单金额17.5亿美元 时的科技获阿联酋企业350架订单 金额10亿美元 中东和东南亚成为主要出海目的地 因市场准入门槛较低且需求增长快 企业出海动机包括产品与标准输出及更高利润 适航认证是出海关键挑战 中国民航局已为部分企业颁发适航三证 并与多国展开合作 推动国际标准制定 中国eVTOL产业在技术 产业链和适航认证方面具备优势 有望实现全球领先 [17] - 中国新茶饮品牌加速全球化布局 东南亚成为首选市场 因年轻人口多 茶文化相近及政策红利 绿茶原料因兼容性强受青睐 带动出口增长 面临供应链脆弱 合规成本高及文化差异挑战 未来需通过建立本地供应链 产品本土化和政策合规应对 随着区域经济合作深化 新茶饮有望通过多元形式构建全球产业共同体 成为文化交流桥梁 [18] 头部品牌动态 - 极米科技计划发行H股赴港上市 强化全球化战略资本支撑 作为中国投影设备市场领导者 极米连续六年出货量第一 海外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31.9% 加速布局欧洲 日本市场及越南生产基地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大增2062.33% 得益于研发创新与供应链优化 国内市场增长放缓 营收连续两年下滑 A股股价长期低于发行价 海外竞争激烈 品牌认知度待提升 车载业务尚未形成规模收入 赴港上市拓宽融资渠道 需突破海外市场 扭转国内颓势并验证车载业务潜力 [20] - 瑞幸咖啡于6月30日在纽约曼哈顿开设两家门店 正式进军北美市场 选址紧邻星巴克 展开直接竞争 瑞幸采用轻资产 快取店模式 以效率和便捷为核心 避开与星巴克在空间体验上竞争 数字化运营策略包括APP下单 电子支付及数据驱动营销 通过低价促销和爆品研发吸引消费者 瑞幸在社交媒体上积极营销 引发用户互动和网红探店 初步获得积极反馈 星巴克转向体验感更强社区咖啡馆模式 瑞幸全球化战略从亚洲扩展到西方市场 展现商业模式竞争力和野心 [21] - 京东拟以22亿欧元全资收购欧洲消费电子龙头Ceconomy旗下含MediaMarkt和Saturn 若成功创中国电商出海欧洲投资纪录 获得欧洲千余家实体门店网络 强化线下+供应链优势 这是京东2025年加速国际化关键一步 此前已重启英国Joybuy 布局沙特物流等 京东国际业务过去十一年因战略摇摆 频繁换帅错失先机 落后于亚马逊及中国跨境四小龙 挑战在于物流时效需提升海外仓配至2-3日达 品牌知名度下载量远低于竞品 产品差异化计划扶持千个中国品牌出海 此次收购是京东重资产本地化战略延续 但跨国整合与资金压力仍是巨大考验 [22] - 萝卜快跑加速全球化 与Uber Lyft合作 计划2026年在德 英 亚洲等地部署第六代无人车 目标覆盖全球 目前在15城运营超1000辆 服务超1100万次 与Waymo 特斯拉形成三强 技术路线各异:Waymo用高精地图 特斯拉纯视觉 萝卜快跑通过降本60%第六代车型抢占市场 李彦宏转向纯视觉应对竞争 海外政策松绑助推扩张 萝卜快跑快速合作创新争夺份额 [23][24] - 贾跃亭FF与长城汽车疑似合作引发关注 双方可能通过桥梁战略推动中美汽车产业合作 FF新车型FX Super One被指与长城魏牌高山高度相似 虽未获官方确认 但合作猜测升温 长城面临国内增长瓶颈 海外市场成为关键 上半年海外销量近20万辆 与FF合作或为轻资产出海试水 借助FF美国资质降低关税壁垒 贾跃亭信用问题 FF量产能力及美国市场政策 文化壁垒仍是挑战 中国车企进入美国需突破供应链 政策限制和本土化竞争 长城能否借FF打开美国市场尚待观察 [25] - 鱼你在一起自2022年启动出海战略以来 迅速在北美 中东 东南亚等地区拓展门店 成为中餐出海热点案例 成功关键在有节奏扩张和标准化与本土化平衡:通过深度市场调研 优先选择华人密集 消费力强区域布局 针对当地口味调整运营 构建全球供应链体系 结合数智化系统提升效率 市场反馈积极 曼谷首店开业受热捧 获多项行业荣誉如红餐网酸菜鱼十大品牌 品牌以清晰战略和扎实运营 逐步成为中餐出海标杆 [26] - 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在成都开幕 中国白酒品牌五粮液作为官方供应商亮相 通过白酒+体育跨界融合 向世界展示中国白酒文化魅力与品牌价值 世运会吸引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4000名运动员参赛 五粮液借此契机重塑年轻消费群体对白酒认知 传递和美文化理念 活动期间推出特调鸡尾酒等创新产品 降低海外消费者尝试门槛 与大熊猫 川金丝猴等四川元素结合 增强文化共鸣 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 为中国白酒行业探索国际化路径提供新思路 通过体育营销和文化创新 推动中国白酒走向世界舞台 [27][28] - 长安汽车升格为国务院国资委直管新央企 标志中国汽车全球化战略新模式——生态出海+国家背书 作为唯一总部位于重庆汽车央企 长安凭借军工背景 全产业链布局覆盖整车 零部件 金融等和技术优势如L3自动驾驶 固态电池 成为国家西部战略支点 国家队打法通过政策合作如泰国工厂 技术输出牵头智能汽车标准和打包方案整车+金融+租赁 突破欧盟碳关税等限制 长安计划2030年实现500万辆销量海外占30% 高端品牌阿维塔对标BBA 布局飞行汽车 人形机器人等前瞻技术 推动中国汽车从制造出海转向标准出海 提升全球话语权 [29]
从周杰伦到揽佬,我们经历了怎样的审美周期?
36氪· 2025-07-30 08:21
流行文化审美与经济周期关联性分析 - 中文互联网热烈讨论"经济上行的美" 聚焦千禧年初充满未来感的穿搭和昂扬精神状态[1] - 7月广东说唱歌手揽佬以月听众数第一超越周杰伦 Spotify华语歌手榜单呈现标志性更替[1] - 周杰伦2003年作品代表经济上行期的外向自信 揽佬作品体现土味/梦核/地域色彩风格 反映经济下行特征[1] 经济上行期美学特征 - 千禧年Y2K风格吊带/抹胸/热裤等五颜六色穿搭传递生命力感[3] - 2003年动感地带广告中周杰伦/潘玮柏/S.H.E展示自信昂扬精气神[2] - 零年代TVB电视剧置景与人物穿搭体现体面感 留学生旧照展示奢侈品牌与高饱和度色彩[5] - 广告语如"我的地盘我做主"/"Nothing is Impossible"鼓励向外探索与全球化想象[12] 经济下行期美学表征 - 揽佬作品《大展鸿图》《八方来财》呈现"求财"幻想 类似年轻人玄学/彩票热潮[8] - 歌词创造别墅唱K/水池银龙鱼等魔幻写实意象 展现谦卑的hustler气质而非炫耀式成功[9] - 音乐风格融合广东特色幽默与"不太正路"财路幻想 回应下行周期心理需求[9] - 梦核风格通过老家具/神像/金鱼缸等元素制造时间断裂感 体现未过去的现实[10] 代际经济体验差异 - 99年出生群体通过互联网技术发展感知生活丰富性 而非直接体会经济发展[6] - 95后群体2017年毕业时恰逢大众创业政策 就业市场相对乐观[7] - 近两年通过外部数据与朋友情绪感知经济氛围变化 "稳稳的好日子"确定性下降[7] 地域文化回潮现象 - 经济下行美学历程呈现向内收缩特征 泉州热/潮汕文化/新南方写作等地方叙事崛起[12] - 闽南/潮汕/云南等文化惯性强的地区成为回望焦点[12] - 城市与县城消费差异缩小 生活压力推动现实性"回流"选择[13] 怀旧消费文化本质 - 怀旧元素在文化消费中占比显著 玩具领域盲盒/jellycat/芭比等复古产品复兴[17] - 山系穿搭通过绿/白/低饱和色彩传递逃离城市焦虑情绪[17] - 《漫长的季节》《小巷人家》等剧在90年代设定中探讨当下重要议题[18] - 怀旧具备低成本高情绪回报特性 易唤起熟悉感带动销售[17] 内容创新方向探索 - 《瞬息全宇宙》通过亚裔身份政治与石头对话等新形式处理传统母女关系母题[20] - 脱口秀以段子形式处理性别/家庭/代际等现实议题 实现表达创新[24] - 曾轶可虚拟人物TAYOUZI与小说《银壳下载》探讨意识上载时代保留真实经验的价值[25] - 真正的创新需把握新情绪经验与语汇 而非依赖怀旧美学偷懒[20]
从《大展鸿图》爆火看音乐商业模式重构
证券日报· 2025-07-27 16:15
音乐产业变革 - 流媒体收入占全球录制音乐总收入比例高达69%,实体音乐收入占比16.4%,下载收入占比跌至2.8% [2] - 音乐载体从磁带、CD、MP3迁移至流媒体平台,传播链条重构,二次创作价值凸显 [1][2] - 算法取代电台成为音乐分发中枢,版权收益转向"算法赋权"模式 [3] 短视频对音乐行业影响 - 短视频平台推动音乐"参与感",受众从消费者升级为传播者,二次创作助推歌曲爆火 [2] - 《大展鸿图》在TikTok播放量近30亿次,引发全球模仿改编,如新加坡街舞、巴西葡萄牙语版本 [1] - 流媒体平台开辟新流量入口:短视频BGM导流至音乐平台结算版税收入 [3] 流媒体平台商业模式变化 - 腾讯音乐社交娱乐收入同比下降11.9%至15.5亿元,未来不再单独披露该板块指标 [3] - 流媒体收入模式从依赖社交娱乐(如K歌、直播)转向订阅业务和付费广告 [3] - 平台护城河从"独家版权"过渡到"情绪消费",博客、社区成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4] 网络神曲现象 - 揽佬《大展鸿图》登顶Spotify华语歌手榜,月听众量302.2万,唯一突破300万的华语歌手 [1] - 那艺娜《爱如火》横扫短视频平台,6月开启5地巡演并3天连开3场演唱会 [4] - 网络神曲依靠短视频二创裂变,无需传统宣发即可完成全球文化"奇袭" [3][4] 数据反馈与产品化 - 揽佬登顶Spotify后迅速发布新歌《八方来财之江船入海》,从算法层面提升热度 [3] - 短视频加速市场反馈,音乐产品属性增强,持续数据反馈成为关键环节 [3]
请问广东人,为什么水池里养的是银龙鱼?
36氪· 2025-07-26 10:58
神曲《大展鸿图》现象分析 - 歌曲《大展鸿图》全网播放量超过20亿次,按每次写9遍计算累计书写量达180亿次,若按短视频片段计算则达60亿次[4] - 歌曲相关话题在抖音平台播放量达34亿次(大展宏图)和20.8亿次(大展鸿图)[23] - 歌曲在海外TIKTOK平台走红,带动创作者揽佬以302.2万月收听人数登顶Spotify华语歌手榜单[13] 歌曲文化内涵解析 - 歌词选用"鸿"而非"宏"字,反映广东地区文化偏好,与风水元素(老鹰)形成搭配[24] - 歌词中"研墨下笔"动作在海外传播时产生文化差异,成为跨文化传播的有趣现象[28][30] - 歌曲包含7道广东特色菜品,展现粤菜平民化特征和反消费主义倾向[33][34] 音乐行业趋势观察 - 短视频平台成为音乐传播核心渠道,抖音用户@不齐舞团的编舞视频获100万+点赞和50万+转发[13] - 音乐风格标签从"孟菲斯说唱"演变为大众认知的"土潮"混合体,反映审美标准快速变迁[36] - 短视频平台音乐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从动感音乐扩展到说唱、爵士等类型[37] 跨文化传播现象 - 歌曲通过舞蹈形式实现全球传播,在TIKTOK平台引发模仿热潮[13] - 歌词中传统文化元素(如研墨)成为海外用户关注焦点,产生差异化解读[30] - 中外用户在动作模仿上存在明显差异,尤其体现在"研墨"动作的演绎方式上[30]
请问广东人,为什么水池里养的是银龙鱼?
虎嗅· 2025-07-25 04:56
歌曲传播数据 - 全网播放量超过20亿次,按每次完整播放需写9遍"大展鸿图"计算,累计书写量达180亿次[2] - 短视频场景下每次仅使用1/3歌曲内容,实际书写量为60亿次[2] - 相关字画若按1.2米/幅计算,总长度达72亿米(720万千米),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80圈[3][8] - 抖音话题大展宏图播放量34.0亿次,原版大展鸿图播放量20.8亿次[21] 音乐行业影响 - 歌曲通过抖音用户@不齐舞团编舞传播,获100万+点赞和50万+转发[11] - 在TikTok海外翻跳带动下实现全球化传播[11] - 2025年7月揽佬以302.2万月收听人数登顶Spotify华语歌手榜,超越周杰伦[12] - 原属"孟菲斯说唱"分类,现突破类型标签形成大众文化现象[38] 文化现象分析 - 歌词中"银龙鱼"引发文化考据:广东富贵阶层偏好饲养,成年个体需大空间鱼缸[15][18][19] - "大展鸿图"与"大展宏图"使用频率对比:原版歌曲可能改变汉语同义词使用习惯(CCL语料库显示原比例1:4)[22][26] - "研墨下笔"动作成为跨文化传播难点,反映中西方书写工具差异[29][31][33] - 歌词包含6道粤菜+凉茶,体现广东平民饮食文化反消费主义特征[35][36] 短视频平台生态 - 平台推动音乐传播范式转变:从动感神曲扩展至说唱、爵士等多元类型[40] - 内容生命周期加速:文化产品在"土"与"潮"标签间转换速度提升3倍[38][39] - 15秒片段传播模式导致歌曲部分内容(如粤菜歌词)未能获得同等曝光[34]
中国文化传播怎样“大展鸿图”(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人民日报· 2025-07-21 22:31
文化传播的双路径策略 - 文化传播需兼顾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前者展示文明高度与深度,后者通过接地气方式增强传播效果 [1][3] - 高雅文化作品强调深邃大气和思想深度,大众文化作品注重烟火气和民俗味,如《大展鸿图》通过说唱与短视频形式实现全球传播 [1][2] - 两种路径互补共生,共同构建多层次中国文化形象,高雅文化激发思考,大众文化增强亲和力 [4] 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成功案例 - 《大展鸿图》《科目三》等歌舞、《哪吒之魔童闹海》等影视、《黑神话:悟空》等游戏及泡泡玛特潮玩,展现多元创造力 [2] - 传播广度与持续性显著提升,从偶发亮点发展为连续品牌效应,覆盖年轻受众并形成文化认同 [2][3] - 作品形式新颖活泼,内容丰富多样,兼具中国文化基因与跨文化适应性,如短视频民俗味与说唱节奏感 [1][3] 推动文化出海的三大驱动因素 - **媒介与技术赋能**:互联网平台降低传播折损,新技术助力文化资源活化与创新,如微短剧等新形态 [4][5] - **产业发展支撑**:新业态(如微短剧)通过题材类型齐全和国内市场检验,实现海外成功,形成对西方文化产业的换道超车 [5] - **平台展示作用**:本土文化平台(如短视频、游戏平台)聚合优质作品,从借船出海转向造船出海,提升市场韧性 [5] 文化传播的未来方向 - 需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与产品吸引力,扎根本土养分的同时拥抱全球语境,如《大展鸿图》的跨文化表达 [6] - 通过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如魔性舞蹈、说唱)增强传播鲜活度,塑造立体中国形象 [1][6] - 文化品牌建设需长期投入,结合创新创造与受众互动,引领全球潮流 [6]
从《跳楼机》到《大展鸿图》,那些瞬间点燃多巴胺的“BGM快餐”会赚得盆满钵满
36氪· 2025-06-25 00:22
短视频音乐行业分析 核心观点 - 短视频平台成为音乐爆款核心孵化器 通过魔性旋律 直白歌词和情绪共鸣快速占领市场 [5][7][12] - 热歌生命周期显著缩短 2019年TOP10歌曲已基本退出流量榜单 行业迭代速度加快 [13][17][19] - 爆款歌曲商业价值呈指数级增长 《跳楼机》单曲综合收益达3000-4000万 远超早期爆款推广成本 [8][22] 爆款歌曲特征 内容创作规律 - 歌词设计强调直给式表达 如《八方来财》重复"来财"关键词 符合短视频碎片化传播需求 [7] - 旋律编排采用"黄金三秒"原则 《跳楼机》副歌片段实现刷屏级传播 用户留存率提升300% [10][24] - 情绪输出精准匹配社会心态 《爱如火》通过土味审美击中年轻人反内卷心理需求 [12] 商业化变现路径 收入结构 - 版权收益多元化 包含流媒体分成 综艺授权 公播收入等 《跳楼机》涉及8-9个翻唱版本商业授权 [8] - 线下演出市场反哺 那艺娜巡演多站售罄 高校毕业歌会单场票房突破百万量级 [12] - 衍生内容增值 《跳楼机(哈基米版)》创造新传播点 KTV点唱率提升45% [10] 行业发展趋势 市场格局变化 - 头部效应加剧 2024年播放量破十亿歌曲减少3首 中腰部千万级作品增加1095首 [22] - 出海能力增强 《科目三》登陆TikTok后 韩国YouTube周榜播放量达60亿次 [17][18] - 制作成本飙升 头部歌曲营销投入从2019年50万增至2024年数百万 门槛提高300% [22] 典型案例分析 现象级作品 - 《大展鸿图》实现线上线下联动 广场舞使用率占比达38% 明星翻跳视频播放量破20亿 [5] - 《漠河舞厅》产生文旅联动效应 带动当地旅游收入增长27% 景点打卡人次翻倍 [15] - 《科目三》完成文化输出 日本Spotify飙升榜登顶 菲律宾舞者改编版本播放量破5亿 [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