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科学仪器

搜索文档
关于征集全国高校高端科学仪器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概念验证项目的通知
仪器信息网· 2025-09-21 03:58
摘要 : 为提升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全国高校高端科学仪器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拟开展2025年新一批概念验证项目公开征集工作。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全 国 高 校 高 端 科 学 仪 器 区 域 技 术 转 移 转 化 中 心 ( 粤 港 澳 大 湾 区 · 广 州 ) ( 以 下 简 称 " 中 心 " ) 是 教 育 部 批 复 成 立 的 全 国 高 校 区 域 转 移 转 化 中 心 (教科信函〔2025〕27号),聚焦高校高端科学仪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为 提 升 高 校 和 科 研 院 所 科 技 成 果 转 化 成 功 率 , 推 动 我 国 高 端 科 学 仪 器 创 新 发 展 , 助 力 科 研 团 队 跨 越 科 研 成 果 转 化 " 死 亡 之 谷 " , 中 心 拟 开 展 2025年新一批概念验证项目公开征集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对象 本次概念验证项目的征集面向在高端科学仪器领域持有知识产权、自主可控、权属清晰、无责任纠纷的科技成果,且具有较强转化落地意向 ...
科诺美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九安医疗投资
搜狐财经· 2025-09-02 08:02
融资情况 - 科诺美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由九安医疗投资 资金用于商业化加速布局和自主研发持续创新 [1] 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19年 专注于超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自主研发和产业化 [1] - 核心创始团队在生命科学仪器领域平均拥有近20年从业经验 [1] - 研发技术类人员占比近30% [1] - 截至2025年4月 总共申请专利及软著30余项 包括发明专利6项和实用新型专利14项 [1] 技术优势 - 通过高端装备国产化帮助客户大幅降低采购成本并提升分析效率 [1] - 依托多元化定制化解决方案持续拓展技术应用场景 [1] - 有效降低客户对进口产品的供应链依赖与采购路径依赖 [1] - 在超高效液相色谱领域实现技术突破 打破中国高端市场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2] 战略定位 - 九安医疗致力于发掘能破解行业痛点引领产业升级的实干型企业 [2] - 聚焦自主研发深化"Stanford模式" 激活"工程师红利"将人才优势转化为技术突破动能 [2] - 紧抓科学仪器国产化浪潮与政策支持 扎根中国高效供应链 [2] - 在全球市场推进进口替代实现跨周期成长 [2]
禾信仪器主业承压三年半亏2.22亿 推3.84亿重组突围将增3.26亿商誉
长江商报· 2025-08-05 23:49
公司重组与战略布局 - 禾信仪器拟以3.84亿元收购量羲技术56%股权,标的整体估值6.86亿元,增值率1083.71% [1][2] - 交易方式包括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并配套募资不超过2.46亿元用于支付现金对价、补充流动资金等 [2] - 量羲技术专注于极低温极微弱信号测量设备研发,产品应用于量子计算等领域,与公司原有质谱仪业务形成协同 [1][2]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新增商誉3.26亿元,占备考合并资产总额24.76% [3] 业绩承诺与财务表现 - 交易对手方承诺量羲技术2025-2027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1.5亿元,其中2025年不低于3500万元 [3][6] - 若累计净利润达成90%-100%则无需补偿,低于90%需履行业绩补偿 [3] - 量羲技术2023-2025H1营收分别为2679.43万元、7435.35万元、7079.61万元,净利润从200.87万元增长至2815.35万元 [6] - 标的客户集中度高,2025H1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92.67%,第一大客户占比56.41% [6] 禾信仪器经营现状 - 公司2025H1营收5281.57万元,同比下滑48.88%,净利润亏损1745.96万元但同比减亏20.86% [1][4] - 2022-2025H1连续三年半累计亏损2.22亿元,其中2024年亏损4599.09万元 [1][4][5] - 业绩承压主因市场竞争加剧、费用增长及信用减值损失增加,2024年起通过降本增效减亏 [4] - 公司为国内少数具备质谱仪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此次重组旨在拓展高端科学仪器品类 [2][3]
禾信仪器上半年营收减近五成 拟约3.8亿收购控股量羲技术
南方都市报· 2025-08-05 09:3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282万元 同比下滑48.88% [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46万元 同比亏损收窄20.86% [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26万元 较上年同期-2608万元有所改善 [3] - 总资产8.28亿元 较上年度末下降5.60%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85亿元 较上年度末微增0.28% [3] 业务运营状况 - 主营业务为质谱仪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 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公安司法等领域 [4] - 主要客户为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及科研院所 通过招投标和商务谈判获取订单 [4] - 营收下降主要受下游投资节奏及需求放缓影响 [4] - 销售费用因聚焦重点省份及产品优化效率而明显下降 [5] - 员工薪酬经组织架构调整后大幅减少 [5] 战略发展举措 - 持续聚焦环境监测领域做深做强 同时拓展实验室等新业务领域 [5] - 积极推进收购上海量羲技术56%股权 交易价格3.836亿元 [2][6] - 量羲技术主营极低温极微弱信号测量调控设备 主要应用于超导量子计算领域 [6][7] - 通过并购实现技术协同和客户资源整合 拓宽高端科学仪器品类 [6][7] - 量羲技术成立于2022年6月 2024年10月已完成量子计算核心设备的生产和交付 [7]
未来3年北京打造高端科学仪器产业集群
仪器信息网· 2025-06-05 06:05
北京高端科学仪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核心观点 - 北京市发布《北京高端科学仪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目标到2027年全面提升高端科学仪器自主创新、产业集聚、产业服务和应用推广能力,打造"1+3"产业格局(怀柔、海淀、昌平、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1][2] - 计划构建北京创新策源、京津冀产业协同、全国辐射带动的高端科学仪器技术策源地和产业集群[2] 自主创新能力目标 - 到2027年研制50款以上整机产品,突破30项以上关键部件[3] - 推动形成一批领域公认、行业引领的技术标准[3] - 培养引进顶尖科学家、产业领军人才和卓越工程师[3] - 建立世界一流的高端科学仪器技术创新机构[3] 产业集聚目标 - 培育年营业收入3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2家左右[3] - 营业收入超亿元企业30家以上[3] - 专精特新企业80家以上[3]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0家以上[3] 产业生态建设 - 建成精密加工、验证评价、中试熟化等服务平台[3] - 研发典型仪器谱库和专用软件[3] - 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自主可控水平[3] - 完善应用牵引机制,增强国际竞争力[3]
未来3年北京打造高端科学仪器产业集群
北京青年报· 2025-06-03 01:59
行业发展规划 - 北京市发布《北京高端科学仪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全面提升高端科学仪器自主创新、产业集聚、产业服务、应用推广能力 [1] - 计划打造怀柔、海淀、昌平、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效协作的"1+3"产业格局 [1] - 构建北京创新策源、京津冀产业协同、全国辐射带动的高端科学仪器技术策源地和产业集群 [1] 发展目标 - 到2027年研制50款以上整机产品,突破30项以上关键部件 [2] - 推动形成一批领域公认、行业引领的技术标准 [2] - 培养引进一批顶尖科学家、产业领军人才和卓越工程师 [2] - 建立世界一流的高端科学仪器技术创新机构 [2] 产业集聚目标 - 培育年营业收入3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2家左右 [2] - 营业收入超亿元企业30家以上 [2] - 专精特新企业80家以上 [2]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0家以上 [2] 产业生态建设 - 建成一批精密加工、验证评价、中试熟化等服务平台 [2] - 研发一批典型仪器谱库和专用软件 [2] - 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自主可控水平 [2] - 完善应用牵引机制,提升产业生态国际竞争力 [2]
释放三大核心信号,解读《北京高端科学仪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
仪器信息网· 2025-06-03 01:58
核心观点 - 北京市发布《北京高端科学仪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旨在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攻关,推动北京成为全球高端科学仪器创新策源地,释放技术突破、市场扩容和生态协同三大核心信号 [2][3][22] - 计划提出到2027年实现50款以上整机产品研制、30项以上关键部件突破,培育2家年营收超30亿元龙头企业、30家超亿元企业、80家专精特新企业 [29] - 厂商需把握技术突破、场景落地、生态协同三大路径,在2025-2027年窗口期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 [22] 技术攻关 - 重点突破激光器、超高真空等10项以上关键共性技术,研制50款整机产品及30项关键部件(如高性能探测器、分离控制部件) [4] - 推动AI与科学仪器融合,开发量子精密测量仪器、光学计算成像系统等前沿设备,建设"1+3"产业格局(怀柔、海淀、昌平、经开区) [4][30] - 厂商建议参与"揭榜挂帅"机制研发关键部件,布局AI赋能产品(如AI辅助质谱仪),聚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集成电路等细分领域 [5][30] 市场拓展 - 推动"制造商+用户"应用试点,在食品药品安全、环境监测等领域示范应用,鼓励高校优先采购国产仪器并纳入首台(套)目录 [6][34] - 建设"黑灯实验室"实现全自动检测,推动仪器向系统化解决方案升级 [7][32] - 厂商建议绑定高校、医院需求开发定制方案,争取首台(套)政策,构建"仪器+耗材+服务"一体化生态链 [8][9][34] 生态协同 - 培育龙头企业带动"链主+配套"格局,建设中试服务平台缩短研发-量产周期,整合京津冀上下游资源打造全产业链 [10][11][12][38] - 厂商建议通过并购补齐核心部件短板(如激光器),利用中试平台加速量产,参与京津冀区域梯度分工 [13][38] 资本与政策支持 - 设立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定向支持科学仪器,推动企业纳入"服务包"提供上市辅导、税收优惠 [14][15][36] - 完善标准体系提升国际认可度,厂商建议对接政府基金、参与国家标准制定、拓展"一带一路"市场 [16][18][39] 发展目标 - 到2027年实现50款以上整机产品、30项以上关键部件突破,形成"1+3"产业格局(怀柔、海淀、昌平、经开区) [29] - 培育2家年营收超30亿元龙头企业、30家超亿元企业、80家专精特新企业,建成中试服务平台和验证评价平台 [10][29][33] 重点任务 - 突破关键技术和标志性产品:开展AI赋能、量子测量等前沿研究,研制生命科学、材料科学领域整机及关键部件 [30][31] - 强化成果转化:建设技术创新中心和中试平台,通过"揭榜挂帅"加速产业化 [32][33] - 推进应用示范:在生命科学、集成电路等领域开展基因测序仪、原子力显微镜等设备示范 [34][35]
富煌钢构跨界收购超高速视觉仪器厂商中科视界 布局高端科学仪器赛道
快讯· 2025-05-27 00:30
公司收购 - 富煌钢构拟收购合肥中科君达视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科视界)[1] - 中科视界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千眼狼"高速摄像机和三维运动测量、精密形变形貌测量、动态流体流场测量等核心产品[1] - 中科视界累计专利达253项[1] 行业布局 - 富煌钢构通过收购正式跨界布局高端精密科学仪器赛道[1] - 中科视界产品已应用于科研、航空航天、高端制造等领域并出口至德国、法国、东南亚等国家[1] - 中科视界在A股市场具有显著稀缺性,尚无主营业务完全可比的上市公司[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