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食品医药
icon
搜索文档
“人工智能+”赋能广西防城港临港工业提质升级
中国新闻网· 2025-09-12 13:19
产业转型与智能化发展 - 防城港市形成以钢铁、有色金属、能源、食品医药、新材料为主体的现代化临港工业体系 [1] - 钢铁产业实现全产业链转型 高端板材占比从2020年28%提升至2024年70% [2] - 清洁能源装机占比由2020年40%提升至2024年60% 发电量中清洁能源占比从50%提升至60% [2]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建成全国首个氧化铝AI大模型和全国首家"5G云上钢厂" 应用AI炼钢技术 [1] - 海上风电项目采用"AI算法+智能巡检机器人" 大幅提高高危作业替代率和运维效率 [3] - 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 覆盖港口物流、核电、教育等领域 建成智能工厂26家 [3] 经济规模与产业升级 - 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752亿元提高到2024年1168亿元 [1] - 智能制造产值占比接近75% 累计获国家级智造荣誉7项 [3] - 推动盛隆冶金、金川、华昇等龙头企业延链补链强链 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1] 新兴产业布局 - 形成化工新材料、金属新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等前沿新材料产业集群 [2] - 加快商业航天产业园建设 推进电算一体化、中科卫星、班度3D+AI等项目 [3] - 2024年新签约智能医疗、无人出行等领域项目14个 投资额逾200亿元 [3]
吉林桦甸招商活动在沪落幕:长白山好物牵手长三角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9-12 09:14
活动概况 - 吉林桦甸市在上海举行优质农产品下江南暨招商引资推介活动 旨在搭建产业合作和资源对接桥梁[1] - 活动由桦甸市政府与吉林市农发集团联合主办 桦甸市政协办 商务局 工商联共同承办[1] - "吉品贡"上海展销中心正式亮相 成为吉林优质农产品在长三角的常驻展示销售体验平台[1] 产品展示 - 展厅陈列数十种吉林特色产品 包括东北大米 白桦汁 甜糯玉米 野山参 木耳 杂粮 灵芝孢子粉等[2] - 产品涵盖天然饮品 有机食材 养生保健品和林下山珍 突出黑土地的生态优势[2] - 展销中心定位为吉林与上海山海协作的缩影 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2] 招商引资重点 - 桦甸市商务局以山水桦甸 投资沃土为主题 聚焦生态旅游 食品医药 现代农业 绿色矿业等优势产业[2] - 重点推介中国黄金博物馆 宝戏台景区 国家天文台120米射电雷达系统三大战略性支撑项目[3] - 配套包装夹皮沟黄金文旅小镇 120米射电雷达系统文旅配套 红石湖综合旅游开发等延伸项目[3] 合作成果 - 多家企业在会后明确表达合作意向 涉及农产品采购 深加工和文旅项目开发等领域[3] - 吉林市农发集团及桦甸 吉林市多家企业进行优质产品推介[4] - 政协委员与企业主播组成直播团队开展云推介 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形式持续推广产品[4] 后续推进 - 桦甸市商务局 工商联将组建专项团队对合作意向进行跟踪服务[4] - 采用现场对接加后期跟进的成熟模式 推动短期订单转化为长期合作[4] - 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全方位支持 推动南北经济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3]
达州: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 加速推动川渝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
四川日报· 2025-09-11 22:20
□袁林 今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实施的收官之年。五年来,四川省达州市和重庆市 万州区、开州区始终情系一家亲、共谋一盘棋、着力一体化,加速推动川渝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 ——从最初的夯基垒台到后来的重点突破,再到如今的积厚成势、整体跃升,取得了一批具有创 新性和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 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之一,达州不仅加速推动川渝万达开地区统筹发 展,更铆足劲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如今,区域协同发展的 歌声在川渝东北的山水间越唱越响。 不断深化统筹联动 协作成效可圈可点 8月12日,重庆港万州港区红溪沟作业区,一艘满载进口铁矿石的货轮缓缓靠岸。随着装卸机械的 轰鸣声,这些铁矿石被装上列车,经达万铁路直奔达州。这是东西部(舟山—达州)大宗物资产 业联盟江海联运的首单业务,江海联运模式比传统物流模式节省一周左右时间,物流成本降低6% 以上、货损控制在1%以内。 江海联运模式顺利开启,达州与万州多年来开展的铁水联运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达州入股万州 港新田作业区二期项目,与万州等方面共建共营该港口。这是万达开地区一体化发展的生动切 片,折射出三地经济往来的紧密 ...
“基金+招商”双轮驱动 培育经济增长新优势
搜狐财经· 2025-09-02 07:59
金融改革与产业融合 -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引导金融资源精准高效支持经济社会发展 为科创企业提供良好金融服务和环境[1] - 投资基金成为新旧动能转换 产业结构升级 服务实体经济的核心力量[3] - 形成"2+1+8+N"基金格局 包括2支母基金 1只创新创业基金 8支子基金 N支参股基金和专项基金[3] 基金投资成果 - 投资引进比路电子 量子科技 泰坦未来 恒茂高科 衡开智能 优热科技等优质企业[3] - 金浦一期所投比路电子和南京贝迪下半年申报IPO 投资收益达100万元 整体估值增长超45%[6] - 通过基金引进碳纤维 瑞能华辉等10个优质项目 实现"以投带引"良性循环[5][6] 制度体系建设 - 建立覆盖"募投管退"全周期的制度体系 包括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等核心制度[5] - 创新推出"投后管理办法" 对重点项目实施"周跟踪月诊断"[6] - 通过现场访谈 参与股东大会 分析财务数据等方式强化投后管理[6] 基金招商活动 - 举办"梧桐引凤·金汇望城"专场活动 推动优秀资本与优质项目双向奔赴[9] - 现场路演涵盖高端粉体装备 固态电池 新型阻燃材料 大型无人机产业等前沿领域[9] - 达晨财智 深圳市高新投 钧犀高创等基金联盟投资机构参与活动[9] 创新创业支持 - 设立规模2亿元创新创业种子基金 支持科创型企业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3] - 种子基金单个项目投资5万元至100万元不等[13] - 吸引00后大学生创业者吴直彦团队入驻基地 其手握十多项发明专利[14] 产业聚焦方向 - 聚焦新型合金 智能终端 先进储能材料 绿色食品 医药医疗器械5条重点产业链[10] - 重点发展"一特两主"产业集群 包括智能终端 新材料先进制造 食品医药[3] - 7月成功发行全省区县首单科创债 募集资金主要投向科技创新领域[6]
成都8个县市新城,有了“小目标”!
新浪财经· 2025-06-25 06:48
简阳市发展计划 - 简阳市2024年GDP增长目标为6.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2026年GDP突破1000亿元[1] - 简阳经开区、临空经济产业园2027年产值目标分别为500亿元、1000亿元[1] - 制造业占GDP比重2027年提升至20%以上,四上企业R&D支出年均增长8%以上[1] - 数字经济规模3年内达到200亿元[2] - 2027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至60%[2] 都江堰市发展计划 - 都江堰市2027年GDP目标超600亿元,2029年全国百强县稳固进位[3] - 2027年工业园区产值目标超300亿元,两个市级园区产值翻一番[3] - 冰雪旅游营收目标两年翻一番[3] - 推进都四轨道、G317改线等交通项目建设[3] 彭州市发展计划 - 彭州市2027年GDP目标突破850亿元,全国百强排名前进6位[5] - 2027年园区营收省级达800亿元、市级破100亿元,R&D经费达8.8亿元[5] - 2029年GDP实现"千亿城"目标,全国百强前80位[5] - 2029年园区营收省级破1000亿元、市级超150亿元,R&D经费达14.3亿元[5] - 2029年人口年均增长5%,急需紧缺产业人才每年增加10%[6] 邛崃市发展计划 - 邛崃市2027年GDP目标突破550亿元,五百亿级园区1个[7] - 2029年GDP目标突破650亿元,R&D实际值7亿元以上[7] - 建设动力电池材料及设备、优质白酒和食品医药为主导的"千亿级"产业集群[7] - 促进低运量轨道交通新邛线尽快启动[7] 崇州市发展计划 - 崇州市2027年建成千亿经开区,跻身全国百强县[8] - 2029年GDP突破750亿元,天府粮仓现代农业产业园、街子古镇群康养旅游度假区成为百亿产业园[8] - 加快建设比亚迪智能终端、国星宇航等项目[8] - 推进崇州经开区"立园满园"[8] 金堂县发展计划 - 金堂县2027年GDP目标突破850亿元,百强县提升3个位次以上[10] - 2029年GDP冲刺千亿,百强县提升5个位次以上[10] - 2027年建成五百亿级、百亿级园区各1个,R&D增速8%以上[10] - 2029年建成千亿级园区1个、百亿级园区2个[10] 大邑县发展计划 - 大邑县2029年经济总量突破500亿元,年均增速高于全市1个百分点[12] - 打造汽车零部件等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12] - 打造冰雪温泉四季游等新消费场景40个以上[12] - 提质建设24个天府粮仓高产示范片[12] 蒲江县发展计划 - 蒲江县2027年GDP突破280亿元,R&D增速10%[15] - 2029年GDP突破320亿元,R&D增速11%[15] - 产业园区营收2027年达到265亿元,2029年达到350亿元[15] - 每年新签约落地市级重大产业化项目20个以上[15] - 2029年建成3个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15]
山东济南:多举措打通“供给升级”到“消费提振”路径
搜狐财经· 2025-06-19 09:13
工业经济表现 - 1-4月济南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高于全国2.6个百分点、全省0.9个百分点,位列全省第2位 [1] - 规上工业产销率达98.96%,高于全省4.3个百分点,位列全省第1位 [1] - 汽车制造业同比增长39.5%,新能源汽车产量大幅提升 [5] 数字化转型举措 - 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赋泉城"、"AI泉城"赋能三大行动 [2] - 首批120个人工智能大模型推荐名录,培育通用与行业大模型协同发展 [2] - 计划年内新增5G工厂、晨星工厂30家以上,"产业大脑"2个以上 [2] 新兴消费场景布局 - 加速自动驾驶、脑机接口、机器人等新产品新场景开发应用 [2] - 打造"人工智能+"、"元宇宙+"虚拟现实示范场景 [2] - 推进"车路云一体化应用"、"北斗规模化应用"国家级试点 [2] 品牌生态优化 - 实施消费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专项行动 [3] - 华熙生物入选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浪潮软件2产品入选国家智慧健康养老推广目录 [3] - 共建"泉城好品"区域公共品牌,入选"山东制造·齐鲁精品"等多项名品评选 [3] 产业支持措施 - 770家企业实施1004个工业技改项目,重点推进汽车等行业技术改造 [5] - 举办183场"百场万企"供需对接活动,线上平台注册企业2500家,发布产品近万种 [5] - 推荐国债与专项再贷款项目,举办政银企对接会支持企业融资 [5]
六五特刊 | 中部省份的绿色转型路径
中国环境报· 2025-06-04 23:52
江西省绿色转型政策与成效 - 江铃控股投资1300万元升级涂装车间废气处理设施 VOCs排放浓度从26 36mg/m³降至3 48mg/m³ [1] - 江西省为2500余家企业提供绿色化改造服务 统筹2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技术改造 [2] - "十四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6 4% 2024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 5% [2] 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 全省61家绿色工厂 4家绿色工业园区 4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入选2024年度国家级绿色制造名单 [2] - 九江建成绿色矿山 新余实现全球最薄硅钢量产 景德镇构建陶瓷文化全域旅游新格局 [6] 碳普惠机制创新 - 抚州绿宝碳普惠平台累计设置24种个人低碳场景 用户可通过骑行共享电单车等行为获取碳积分 [3] - 江西省"绿宝碳汇"平台覆盖全省公共机构 累计产生9 7亿碳积分 实现碳减排19 7万吨 [3] 绿色金融支持体系 - 2025年一季度全省绿色贷款余额达1 07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12 3% [4] - 2024年金融机构发行100亿元专项金融债券支持绿色项目 [4] 生态环境质量提升 - 2024年PM2 5平均浓度27微克/立方米创历史最优 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7 7% [6] -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连续4年保持100% 生态质量指数居全国第二 [6] 产业转型典型案例 - 新余推动钢铁产业高端化转型 同步升级锂电新能源等五大产业链 [6] - 景德镇通过燃料革新提升陶瓷产业附加值 构建文化+旅游新格局 [6]
将推动工业保持高增长态势作为攻坚重点 冲刺“双过半” 南充紧盯工业增长
四川日报· 2025-05-28 07:45
南充市工业发展战略 - 南充市提出构建"3+2+3"现代化工业体系 三大支柱产业为汽车汽配、化工轻纺、食品医药 两大成长性产业为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 三大新赛道产业为低空经济、氢能、人工智能 [1] - 一季度南充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6% 增速居全省第12位 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较去年提升8.3个百分点 [1] - 187个重点工业项目一季度完成投资160亿元 完成率超目标任务49.5个百分点 技改投资增速达48.1% [3] 智能制造转型 - 四川浙南智造科技引进五轴联动和智能喷蜡系统 壳模厚度误差控制在0.1毫米以内 突破航空级精密铸件技术壁垒 [2] - 德健荣昇电子年产20万套灯饰电池盒控制器生产线 用工从15人减至5人 预计今年产值提升30% [3] - 南充推行制造业"智改数转"行动计划 41个项目正申报入库 将重点服务产值前50强和97家"专精特新"企业 [3] 招商引资成果 - 南充市推出112个重点招商引资项目 总投资额达4890亿元 配套10个产业发展支持政策文件 [4] - 高坪区签约20个项目 协议总投资85.7亿元 聚焦电子信息、人工智能领域 [4] - 中科瑆曜氟化新材料产业项目推进中 将带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抱团发展 [4] 企业服务创新 - 富泰宏智能科技从签约到投产仅用2个月 订单额达5000余万元 生产排期至10月 [6] - "企业之家公共服务平台"上线 实现政策直达、诉求上传、供需对接 预计覆盖千家规上企业 [6][7] - 航空港经济开发区为企业配备专属"福利官" 提供税收优惠等政策服务 [6]
北川羌族自治县县长周福兰:生态立县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中国环境报· 2025-05-15 03:12
生态保护与治理 - 北川羌族自治县近3年累计投入3.67亿元用于生态环保领域,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 [2] - 城区垃圾处理率和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设备配套装备率均达100% [2] - 配备无人机、便携式检测仪等设备,搭建数字化平台实现全域污染动态监测和预警分析 [3] - 与周边地区建立联防联控体系,推动涪江等重要流域实施上下游协同治污 [3] 绿色转型与技术创新 - 出台纯电动运载货车发展实施方案,建成超充示范基地,预计未来5年货运车辆新能源比例达80%以上,年二氧化碳减排近13万吨 [4] - 规上工业万元总产值综合能耗下降5%以上,推动高耗能低产能产业转型升级 [5] - 大力发展通用航空、食品医药等"百亿级支柱产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5] 生态经济与产业发展 -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976.52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31.66% [5] - 实施投资近10亿元的国家储备林项目,林地面积稳定达400万亩以上,年固碳总量150万吨以上 [5] - 石椅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47万元,人均收入8万元,旅游综合收入达6237.86万元 [5] - 绿色产业对北川GDP贡献率超六成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