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非遗传承
icon
搜索文档
把文明的种子播撒在乡野沃土
陕西日报· 2025-09-27 22:39
"您刚才问的苹果树修剪整形,我这边有资料。咱们稍后加个联系方式,后续有啥问题随时问。" …… 9月26日,由农业农村部和陕西省委、省政府主办的2025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陕西省集中 示范活动在铜川市耀州区孙塬镇举行。70余名经验丰富的农业专家现场"坐诊",为当地群众提供农业技 术指导。来自宣传、文化、科技、卫生等领域的40余个部门和单位开展了理论宣讲、科学知识普及、医 疗义诊等活动。 "老乡,牛羊布病该咋治,这里有传单,您回去好好瞧瞧。" "您血压偏高,日常饮食要少盐少糖。" 五年级一班学生余子扬兴奋地说:"3位老师的讲解非常有趣,让我了解了很多有趣的科学小知识。 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努力成为像他们一样优秀的科技人才。" 在照金北梁红军小学,"三下乡"小分队聚焦航空、医学、动物保护等领域,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 科普课。各类航天模型、充满趣味的化学实验以及生动有趣的讲解让孩子们沉浸其中。 活动现场人头攒动、气氛热烈。孙塬镇文昌村村民刘春明告诉记者:"以前不知道啥样的苹果更适 合咱这儿的土壤,听了专家的介绍,我才知道有这么多优良品种适合。" 唐氏微雕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唐新中的摊位前,挤满了群众。唐新中介绍 ...
广州多部门发力多维度支持为匠心护航 促传统技艺薪火相传
广州日报· 2025-09-27 02:58
小工匠携"老手艺"闯出"新市场" 从文旅搭台、市监赋能到金融护航,广州助力"小个体"稳健前行、守护文化根脉,让工匠精神不褪色、 传统技艺有未来,让广州的商贸活力与文化魅力,在一代代"小个体"的坚守与创新中,绵延不绝、焕发 新生。 相关附件 市市场监管局则以"名特优新"认定为支点,从四个维度为个体工商户"把脉定向",推动商户精细化转 型,为工匠精神传承注入动能。增城区广州双红美食店的非遗何氏豆腐花,承载百年技艺。获评"名特 优新"后,这份老手艺与背后的匠心故事获官方认可推广,稳定的订单接踵而至,研学团队也走进店 里。店主何远志更加坚定信心:要让家族手艺从"谋生技能"蜕变为"文化符号",让工匠精神在市场浪潮 中稳稳扎根、代代相传。 金融机构的精准助力,更解了不少非遗传承"小个体"的燃眉之急,让匠心传承没有后顾之忧。老字 号"圣绣坊"创始人朱女士坚守广绣,同时融合湘绣、苏绣手法,力图让"艺术品"走进日常。然而市场前 景未知,在朱女士需要大胆尝试之际,农行广州分行精准注入400万元金融"活水",不仅解了经营难 题,更支撑团队潜心打磨技法。其创新作品屡获金奖,并拓展了多家企业客户。 广州商贸文化在千年流转中生生不息,个 ...
草原边境小城 寻访“文化秘境”
人民日报· 2025-09-18 22:47
外国友人在肃北参观合影。陈天良摄 外国友人在肃北体验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陈天良摄 蒙古族服饰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娜仁其其格讲解民族服饰。环球人物记者 田 亮摄 肃北乌兰牧骑在当地文化旅游节上表演节目。李亚龙摄(影像中国) 在不少人印象里,甘肃是典型的内陆省份。事实上,甘肃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最北端有65.018公 里长的边境线。边境线以北,是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以南是甘肃唯一的边境城镇马鬃山镇。 肃北很特别,常住人口只有1.5万左右,却是甘肃面积最大的县,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6。这里还拥有甘 肃三项"唯一":唯一的蒙古族自治县,唯一的边境县,唯一行政区划为两个独立片区的县,中间隔着河 西走廊,河西走廊内是同属酒泉的玉门和瓜州。 肃北县南部祁连山地区与北部天山余脉马鬃山地区,俗称"南山""北山",两山如同张开的双臂,形成南 北两侧拱卫河西走廊的"门户",是古代丝绸之路重要节点。两山广袤的地域,还使肃北成了一个"地质 地貌大观园",草原湿地与戈壁雪山相映成趣。更吸引人的是,这里如"文化秘境",蒙古族的长调、歌 舞、祝赞词等传统艺术,都有"原生态"的传承弘扬。独特的人文风情,也成为开展文化交流的独特优 势。 ...
祝塘:承文脉 筑品牌 焕发文化产业新活力
新华日报· 2025-09-18 21:54
在无锡江阴,有一个900多岁的江南名镇——祝塘镇。很多本地人都说祝塘就像隐姓埋名的"武林高 手",因为这里是中国旅游文学的开拓者、一代游圣徐霞客的祖居地,而徐家先祖当年聘请的家塾老师 施耐庵,正是在祝塘撰写了《水浒传》中的重要篇章。近年来,祝塘镇通过系统性挖掘地方文化资源、 推动非遗项目传承、打造文化品牌活动,逐步构建起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 祝塘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上表现出色。以祝塘米酒酿制技艺(无锡市级非遗)为代表,当地 通过设立"祝塘杯"米酒王争霸赛、建设梧塍米酒非遗传习所等方式,推动传统技艺从生产保护走向品牌 化和产业化。这类活动不仅提升了传统产品的市场知名度,也增强了民众对本土文化的参与感和自豪 感。 深挖历史文脉,筑牢文化根基 祝塘镇的文化产业建设根植于其丰富的历史资源。有关施耐庵的传说,在祝塘地区非常丰富。许多当地 的老人,打从儿时起,便从镇上、村里长辈的讲述中了解施耐庵在这里创作的故事。 《祝塘九百岁》的作者李中林一生扎根于此,对家乡的热爱溢于言表。他先是花6年时间编纂了约170万 字的《祝塘镇志》,之后又为两个村各编写了村志。在祝塘镇,施耐庵留下的最显性的物质遗存,当数 那棵 ...
数字之城的劳务品牌大赛
杭州日报· 2025-08-13 02:44
劳务品牌发展成效 - AI应用工程师品牌月培训2万人次 从业人员年均收入10万元[1] - AI应用工程师品牌直接关联企业400万家 关联产业产值100亿元[1] - 建德豆腐包师傅与建德草莓师傅项目分别获得传统技艺组和乡村振兴组一等奖[1] 劳务品牌赛事规模 - 大赛吸引47个劳务品牌参赛 覆盖信息技术 智能制造 非遗传承等领域[2] - 18个优秀项目通过专家评审和现场答辩入围决赛[2] - 决赛现场同步举办就业服务市集 包含17个特色摊位和6个技能展示摊位[2] 数字经济劳务品牌建设 - 杭州培育人工智能 AI动画 电商直播 智慧物联等数字经济劳务品牌[1] - AI应用工程师通过技术搭建企业所需AI应用并培养数字员工[1] - 劳务品牌作为技能人才孵化器推动产业升级和共同富裕[1] 区域经济促进措施 - 杭州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与职业技能培训 人力资源服务深度融合[1] - 劳务品牌发展促进高质量就业和区域经济发展[2] - 建德市举办企业夜市招聘 提供8家企业岗位招聘与政策解读服务[2]
把文旅热度转化成文化温度——五位基层文旅工作者讲述奋斗故事
新华网· 2025-06-25 14:47
文旅行业发展趋势 - 近年来文旅行业呈现"观演热""非遗热""旅游热""文博热"等多元化发展趋势,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入民众生活[1]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度持续攀升,国潮、国风、国货成为新消费热点[4] - 游客需求从观光游向深度文化体验转变,更关注历史内涵和文化价值[5] 文化创新与传播模式 - 东莞市文化馆构建"中央厨房"模式,通过总分馆体系覆盖全域,线上平台提供超1000种文化产品实现精准配送[3] - 红色旅游采用沉浸式讲解技术(如《心中的红岩》项目),显著提升青少年对革命精神的感知度[4] - 舞蹈剧目《只此青绿》等引发"跨城追剧"现象,汉服观众群体扩大显示传统文化演出市场潜力[5] 非遗产业化实践 - 赤水竹编通过"非遗+设计"模式与清华美院等机构合作,完成产品创新与品牌建设[6] - 建立"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产业架构,形成竹编非遗工坊带动就业的乡村振兴路径[6] - 开发"吃用赏玩"全链条竹主题旅游产品,打造研学线路实现非遗价值多元化转化[6] 文旅服务升级 - 导游角色转型为"文化翻译官",通过故事化讲解提升游客文化认同感[5] - 文化馆服务强调个性化定制(群众点单政府买单)与精品内容供给(如音乐剧《东莞东》青春版)[3] - 博物馆利用情景再现技术增强参观体验,使历史事件获得当代情感共鸣[4]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文旅新探丨广州永庆坊见闻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21 09:26
永庆坊改造与运营成果 - 永庆坊占地面积11.37万平方米,保留79处建筑遗产并引入2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旅地标 [2] - 2023年客流量超2000万人次,商户数量从2016年36家增至130多家,物业出租率超98% [8] - 2024年街区营业额超2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显示强劲的商业增长潜力 [8] 非遗文化业态发展 - 非遗街区聚集12家大师工作室,涵盖广绣、饼印、活字印刷等业态,其中"字活"活字印刷体验店通过互动体验活化传统技艺 [4][6] - 广绣工作室推出1800多种颜色、30余种绣法的创新产品,如音箱、冰箱贴等,年销售额显著提升 [7] - "余同号"饼印店作为五代传承项目,吸引海外侨胞定制手工饼印,体现非遗商业化价值 [6] 文旅融合与产业规划 - 粤剧艺术博物馆年办千场免费惠民演出,日均3场,带动文化消费与游客粘性 [8] - 政府计划加快微改造进度,培育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产业链,打造广州首个产业集聚区 [11] - 街区通过"绣花式"改造保留岭南建筑特色(骑楼、满洲窗等),同时引入潮品商店等新业态,形成"旧建筑+新内容"模式 [2][4] 文化IP与消费场景创新 - 活字印刷、广绣等非遗项目通过体验课程(如剪纸、饼印制作)转化为消费场景,提升游客参与度 [6][7] - 粤剧元素与名人旧居(如李小龙祖居)结合,强化街区文化IP吸引力 [7][11] - 街区设计兼顾居民生活与商业运营,楼上居住区与楼下商业区共存,形成独特烟火气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