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业技术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陕西安康:“庄稼医院”开诊了
陕西日报· 2025-09-28 05:53
9月的陕南,秋意正浓。"我今年计划种300亩油菜,想问问选啥品种好?啥时候播种最合适?"9月15日 一早,平利县农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邹仁合就赶到安康农技惠客厅进行咨询。这里是陕西省安 康市为解决农民急难愁盼问题所设立的首家"庄稼医院"。 从"零散服务"到"系统供应",安康农技惠客厅的建立不仅是服务形式的创新,还是农业发展观念的深层 变革。它正成为连接科技与田间、专家与农民的重要纽带,为秦巴山区的农业现代化注入新的活力。 "给庄稼看病、技术求助,以后我遇到问题再也不用东奔西跑了。"邹仁合说。除了面对面咨询,农户还 可通过"安康庄稼医院专线"电话、抖音账号等方式线上求助,实现"小问题线上解决,复杂问题预约专 家实地看"。 安康农技惠客厅公布了全市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名录,涵盖粮油、茶叶、魔芋、果蔬、植保、土肥、 农机等10个领域。不论是现场咨询、田间指导,还是手机上的紧急答疑,这支专业队伍都可提供"全链 条"响应。 除了"人"的服务,"物"的支撑也同样重要。安康农技惠客厅内陈列的高效低毒杀虫剂、生物农药、杀虫 灯、诱捕器等绿色防控设备琳琅满目;一批经多年试验适宜安康本地种植的油菜、水稻、玉米优良品种 被重 ...
把文明的种子播撒在乡野沃土
陕西日报· 2025-09-27 22:39
"您刚才问的苹果树修剪整形,我这边有资料。咱们稍后加个联系方式,后续有啥问题随时问。" …… 9月26日,由农业农村部和陕西省委、省政府主办的2025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陕西省集中 示范活动在铜川市耀州区孙塬镇举行。70余名经验丰富的农业专家现场"坐诊",为当地群众提供农业技 术指导。来自宣传、文化、科技、卫生等领域的40余个部门和单位开展了理论宣讲、科学知识普及、医 疗义诊等活动。 "老乡,牛羊布病该咋治,这里有传单,您回去好好瞧瞧。" "您血压偏高,日常饮食要少盐少糖。" 五年级一班学生余子扬兴奋地说:"3位老师的讲解非常有趣,让我了解了很多有趣的科学小知识。 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努力成为像他们一样优秀的科技人才。" 在照金北梁红军小学,"三下乡"小分队聚焦航空、医学、动物保护等领域,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 科普课。各类航天模型、充满趣味的化学实验以及生动有趣的讲解让孩子们沉浸其中。 活动现场人头攒动、气氛热烈。孙塬镇文昌村村民刘春明告诉记者:"以前不知道啥样的苹果更适 合咱这儿的土壤,听了专家的介绍,我才知道有这么多优良品种适合。" 唐氏微雕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唐新中的摊位前,挤满了群众。唐新中介绍 ...
【安康】“庄稼医院”开诊了
陕西日报· 2025-09-17 22:31
除了"人"的服务,"物"的支撑同样重要。安康农技惠客厅内陈列的高效低毒杀虫剂、生物农药、杀 虫灯、诱捕器等绿色防控设备琳琅满目;一批经多年试验适宜安康本地种植的油菜、水稻、玉米优良品 种被重点推广;同步配套的还有"玉米一增三改""水稻两增一控""油菜一增三控"等六大粮油单产提升技 术,以及缓释肥、水肥一体机等现代化农用器械。 9月的陕南,秋意正浓。"我今年计划种300亩油菜,想问问选啥品种好?啥时候播种最合适?"9月 15日一早,平利县农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邹仁合就赶到安康农技惠客厅进行咨询。这里是安康 市为解决农民急难愁盼问题所设立的首家"庄稼医院"。 8月28日,这个集农业科普、技术服务、农资展示和直播助农于一体的现代化农技服务中心启动运 营,标志着安康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从以往"零散式、阶段性"的服务模式,向"系统化、全周期"转变迈出 关键一步。 安康农技惠客厅里有5个功能分区。咨询服务区有专业人员常态坐班,面对面答疑;抖音直播区实 时连线,农技专家屏对屏教学;特色农产品展示区展示安康生态农业成果;绿色防控区和种子肥料区集 中展示最新农资产品和农用器械。从为作物"把脉问诊"到农资精准选配,从生产技术指 ...
2025年广东农村乡土专家认定火热进行中!
南方农村报· 2025-09-17 09:03
2025年广东农村乡 土专家认定火热进 行中!_南方+_南 方plus 近日,记者从广东 省相关部门获悉, 2025年广东省农村 乡土专家认定工作 已正式启动。此次 认定聚焦农业生产 一线技术力量,旨 在强化基层农业技 术支撑,助力农业 高质量发展与农民 增收致富。 据悉,此次认定对 象主要包括两类人 员:一类是长期扎 根农业生产经营一 线,应用技能突 出、示范带动作用 明显、群众认可度 高,为当地农业经 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作出突出贡献的技 术骨干或行家里 手;另一类是涉农 企业、合作社、家 庭农场等农业经营 主体中具备专业技 术才能的体制外人 员。 此外,2022年及以 前认定的广东省农 村乡土专家需提交 复审申请。 申报条件设置侧重 实践能力与服务价 值,申报人只需满 足四大条件之一即 可参与。 一是专业能力精 湛。常年在生产一 线开展农业生产服 务,有丰富的农业 生产实践经验或在 涉农某一领域、某 一技术层面(如农 产品加工、储运、 经营、电商销售 等)具有一技之 长。 二是示范作用明 显。能充分利用自 身技术优势,积极 开展农业先进技术 示范、推广应用, 在农产品有效供 给、农业高质量发 展、农民增收 ...
麻栗坡县立名杨万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26 10:15
公司基本信息 - 麻栗坡县立名杨万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1] - 法定代表人为罗国文 [1] - 注册资本为10万人民币 [1] 经营范围 - 许可项目包括农药零售 需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1] - 一般项目包括货物进出口 化肥销售 肥料销售 农 林 牧 副 渔业专业机械的销售 [1] - 技术服务 技术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交流 技术转让 技术推广 [1] - 水果种植 新鲜水果零售 中草药种植 地产中草药 不含中药饮片 购销 [1] -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服务 五金产品零售 智能无人飞行器销售 [1]
满足真需求才能根除假专家
经济日报· 2025-08-24 22:08
行业现象分析 - 假农技专家通过短视频平台伪装成研究院专家或农大高材生 利用统一文案和实验室背景进行虚假宣传 最终销售劣质农资 [1] - 假专家通过农资店不会告诉你和不用就亏大了等话术精准击中农户对增产增收的渴望 借助社交媒体平台放大影响力 [1] - 农民因基层农技推广资源有限和正规农资企业服务下沉不足 依赖零散网络信息决策 导致易受骗 [1] 解决方案建议 - 农业科研院校和基层农技站可通过短视频平台开展科普政策解读和技术培训 提高权威信息触达率 [2] - 平台应强制要求专家身份账号提供权威机构认证文件并定期复核 建立产品溯源和检测证明上传制度 [2] - 平台需对含有特效或快速增产字样的农技视频加大审核力度 设置人工复核环节 并与市场监管部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 [2] 监管与法律框架 - 相关部门需建立联动机制 对虚假宣传和销售伪劣农资行为露头就打 深挖生产销售链条并追究法律责任 [2] - 必须用法律高压线平台防火墙和监管铁拳头铲除坑农骗农者 让真正懂农业的专家服务农民 [3]
别让假专家用短视频坑农害农
人民日报· 2025-08-14 23:30
短视频平台假农技专家现象 - 短视频平台出现假冒农技专家 这些账号通过"科普"形式推荐农资产品 但实际效果差且缺乏专业背景 [1] - 部分运营公司批量打造虚假农技账号 出镜人员无农业教育背景 甚至不懂农业知识 产品质量无法保障 [1] - 假专家常用"农业大学""从业几十年"等模糊描述 农民难以辨别真伪 [2] 平台责任与监管措施 - 平台需加强涉农账号审核 注册认证时需核实证明材料 并对关键词进行重点监测 [2] - 应提升涉农投诉响应速度 加大违规账号处置力度 完善运营过程监管机制 [2] - 需提高涉农内容发布门槛 规范平台行为 通过深入调查取证严惩违规者 [2] 行业解决方案 - 正规农技专家可通过短视频平台扩大科普覆盖面 挤压假专家生存空间 [2] - 相关部门需下沉服务 对接真实专家资源 建立农民需求响应通道 [3] - 农民用户需提高信息鉴别能力 避免盲目跟风购买推荐产品 [3] 事件影响与行业警示 - 假冒农资直接影响粮食生产安全 并损害农民生计 [1] - 农业安全涉及重大利益 需各方协同杜绝平台违规行为 [3]
别让假专家用短视频坑农害农(民生观)
人民日报· 2025-08-14 21:45
短视频平台假农技专家现象 - 短视频平台出现大量假冒农技专家,通过"科普"形式推销劣质农资产品,实际出镜人员无农业背景[1] - 假冒专家账号使用"农业大学""从业几十年"等模糊表述误导农民,推荐产品差评率高且影响粮食生产[1] - 涉农虚假内容已形成产业链,有公司批量运营多个假冒专家账号进行商业化变现[1] 平台治理与监管措施 - 平台需加强涉农账号审核,要求提供资质证明并对关键词重点监测[2] - 应建立快速投诉响应机制,对违规账号加大处置力度[2] - 监管部门需提高涉农内容发布门槛,完善取证流程并从严惩处违规者[2] 行业解决方案 - 正规农技专家应主动通过短视频平台开展科普,挤压假冒账号生存空间[2] - 农业机构需下沉服务对接真实需求,建立专家与农民的直连渠道[3] - 农民用户需提升鉴别能力,避免盲目跟风购买网红农资产品[3] 行业影响 - 假冒农资泛滥直接威胁粮食安全生产体系[1] - 虚假内容损害农民生计并削弱其对数字平台的信任度[1] - 现象暴露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数字化渠道的监管空白[2]
中方在21个非洲国家开展农业技术援助
快讯· 2025-06-27 05:53
中国对非援助和发展合作 - 中国在21个非洲国家开展农业技术援助,派出200多名中方农业专家 [1] - 在电力设施、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等方面实施产业园区配套项目 [1] - 合作实施水电、光伏、供水等清洁能源和绿色发展项目 [1]
田头“滴滴”为韶关扶溪农户施肥痛点精准开方 | “农友圈”进乡村⑦
南方农村报· 2025-06-25 04:03
平台介绍 - "农友圈"是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指导、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建设的公益性农业技术需求精准对接服务平台 [19] - 平台依托"粤农技"微信小程序运行 采用"滴滴式"服务模式 农户线上提交需求 专家线下对接服务 [20][21] - 截至今年5月 平台累计服务登记58690次 服务里程达102万公里 覆盖216063人次 解决需求问题67309个 [24][25][26][27][28][29][30][31] 服务模式 - 推广团队深入韶关市扶溪镇 针对当地农户科学施肥痛点进行面对面讲解和手把手操作演示 [5][6][7][8][9][10][11][12] - 平台通过案例解析和现场指导 帮助农户掌握"精、调、改、替、管"五字诀科学施肥方法 [32][33][34][35] - 农户可通过平台直接获取专家指导 例如水稻种植户通过平台诊断缺钾症状并获取全程施肥方案 [16][17][18] 用户反馈 - 花生种植户表示平台指导解决了花生干旱问题的燃眉之急 [2][3] - 水稻种植户反馈平台专家快速响应 帮助解决晚稻叶子发黄问题 并指导全年施肥管理 [16][17][18] - 现场农户普遍反映平台使用效果良好 解决了传统施肥依赖经验估算的痛点 [13][14][15] 社会效益 - 平台构建了连接农户与农技专家的数字桥梁 为农业生产痛点提供高效解决方案 [37][38][39] - 通过精准对接技术需求 帮助农户在科学施肥领域建立系统化知识体系 [32][33][36] - 持续下沉乡村的服务模式有望复制推广至更多农业技术领域 [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