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

搜索文档
“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4年度十件大事”发布 北京文化论坛聚焦文化与科技融合
北京商报· 2025-09-23 14:28
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论坛核心成果 - 2025北京文化论坛以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为主题 探讨培育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 人工智能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及数字文化产品高效供给等前沿议题 [1] - 论坛首次举办重要成果发布专场 集中发布《从倡议到实践:2024中外文化交流报告》及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4年度十件大事 并促成一批重要项目签约 [1] 中外文化交流报告核心内容 - 《报告》分为思想引领 实践拓展和未来启示三大方面 展现中国理念为中外文化交流指引方向 包括全球文明倡议 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的实践成效 [3] - 2024年中外文化交流形成机制引领 多元融合 路径创新 技术驱动和全民参与的多维立体发展格局 [3] - 《报告》新增卫生 生态 媒体及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合作案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中国在技术进步与文化保护结合方面的标杆作用 [4] 文化建设项目与成果发布 - 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4年度十件大事包括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 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带动国际文化游 爆款文创引领文博新潮流等重大文化事件 [5] - 专项发布8项成果包括中华古籍智慧化服务平台 中华古城数字图谱集成工程 聚焦数智化技术革新历史文化保护与研究方式 [5][6] - 集中发布10项成果涵盖X射线技术解析宋代青白瓷机理 苏超增强经济社会文化力量 古埃及文明大展促进文商旅体融合等项目 [5] 人工智能与文化融合实践 - 人民网AI之眼智能终端项目融合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 构建专业知识库与表达体系 提供交互式导览解说和个性化讲解服务 [7] - 中国—东盟AI艺术创作研究中心整合理论研究 创作实践与人才培养功能 聚焦AIGC伦理规范 人机协同机制和数字版权保护等关键议题 [7] - 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大赛及人工智能服务未成年人伦理规范共识从技术落地维度践行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新路径 [5][6] 国际合作与平台建设 - 中德全球治理与文明互鉴研究中心围绕中德关系 全球治理和一带一路等议题开展联合研究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和学术互访平台 [8]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视频通讯社与12个国家主流媒体达成新闻服务合作 突破发展瓶颈助推行业创新 [5][6] - 中国—东盟项目充分发挥北京科技资源与广西区位优势 打造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文艺创新高地 [7]
边城见闻:草原边境小城,寻访“文化秘境”
人民日报· 2025-09-19 00:11
外国友人在肃北参观合影。陈天良摄 外国友人在肃北体验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陈天良摄 蒙古族服饰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娜仁其其格讲解民族服饰。环球人物记者 田 亮摄 肃北乌兰牧骑在当地文化旅游节上表演节目。李亚龙摄(影像中国) 原标题:甘肃成为沿边省份,只因有个县境中间隔着河西走廊的肃北县—— 草原边境小城 寻访"文化秘境"(边城见闻) 图片来源:甘肃省自然资源厅审图号为甘S(2023)19号 身着民族服饰的演员在2025年甘肃肃北那达慕开幕式上表演。曹红祖摄(人民视觉) 肃北县城区一角。康 凯摄 在不少人印象里,甘肃是典型的内陆省份。事实上,甘肃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最北端有65.018公 里长的边境线。边境线以北,是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以南是甘肃唯一的边境城镇马鬃山镇。 肃北很特别,常住人口只有1.5万左右,却是甘肃面积最大的县,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6。这里还拥有甘 肃三项"唯一":唯一的蒙古族自治县,唯一的边境县,唯一行政区划为两个独立片区的县,中间隔着河 西走廊,河西走廊内是同属酒泉的玉门和瓜州。 肃北县南部祁连山地区与北部天山余脉马鬃山地区,俗称"南山""北山",两山如同张开的双臂,形成南 北两侧拱卫 ...
草原边境小城 寻访“文化秘境”
人民日报· 2025-09-18 22:47
外国友人在肃北参观合影。陈天良摄 外国友人在肃北体验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陈天良摄 蒙古族服饰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娜仁其其格讲解民族服饰。环球人物记者 田 亮摄 肃北乌兰牧骑在当地文化旅游节上表演节目。李亚龙摄(影像中国) 在不少人印象里,甘肃是典型的内陆省份。事实上,甘肃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最北端有65.018公 里长的边境线。边境线以北,是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以南是甘肃唯一的边境城镇马鬃山镇。 肃北很特别,常住人口只有1.5万左右,却是甘肃面积最大的县,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6。这里还拥有甘 肃三项"唯一":唯一的蒙古族自治县,唯一的边境县,唯一行政区划为两个独立片区的县,中间隔着河 西走廊,河西走廊内是同属酒泉的玉门和瓜州。 肃北县南部祁连山地区与北部天山余脉马鬃山地区,俗称"南山""北山",两山如同张开的双臂,形成南 北两侧拱卫河西走廊的"门户",是古代丝绸之路重要节点。两山广袤的地域,还使肃北成了一个"地质 地貌大观园",草原湿地与戈壁雪山相映成趣。更吸引人的是,这里如"文化秘境",蒙古族的长调、歌 舞、祝赞词等传统艺术,都有"原生态"的传承弘扬。独特的人文风情,也成为开展文化交流的独特优 势。 ...
威海|韩国仁川威海馆“焕新”投用
大众日报· 2025-09-12 01:15
中韩地方经济合作模式创新 - 创新性推出互设城市展馆的"双城双馆"合作模式 成为中韩两国地方城市交流的典范[2] - 威海馆与仁川馆围绕城市形象展示 经贸合作 文化交流等多领域开展联动合作 共同打造集城市宣传 投资洽谈 贸易促进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3] 经贸合作成果 - 威海馆累计策划举办320多场中韩经贸交流活动 拉动进出口贸易额10亿美元[3] - 仁川馆成为韩国中小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跳板" 82家仁川企业带着360多件产品在此扎根[3] 展馆功能升级 - 升级改造后的威海馆按照"展示威海 对接韩国 深化合作"的总体定位 以中韩文化交融与地方经济合作为核心主题[3] - 新馆融入更多威海地域元素 通过数字化技术系统呈现威海产业优势与文化魅力[3] - 优化产品展示区 汇集钓具 滑雪板 地毯 打印机等"威海好品"及医疗器械 智能穿戴设备等科技产品[4] 合作机制深化 - 常态化举办产业对接会 投资说明会等活动 深化与韩国政府 商协会及世界500强企业 韩国优质中心企业的合作联动[2] - 设置跨境电商直播区 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拓宽经贸往来渠道 形成"展馆搭台 企业唱戏 产业联动"的合作模式[4]
第十届 “炫彩世界” 文化展示交流活动启幕
新京报· 2025-09-10 14:48
9月10日,第十届"炫彩世界"文化展示交流活动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展区 (首钢园9号馆)启动。活动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以"十年共架友谊桥,繁荣文明百花 园"为主题,聚焦"一带一路"人文交流,通过展览展示、文艺演出、文旅推介等多种形式,搭建中外文 化交流平台,推动文明互鉴、文化交流。图为乌干达的舞蹈表演《娜鲁·娜鲁》。 ...
同饮一江水、共护一片蓝,澜沧江湄公河——长江文明论坛在汉举行
长江日报· 2025-09-03 08:16
论坛背景与核心内容 - 武汉市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与武汉大学联合主办澜沧江湄公河—长江文明论坛 聚焦江河文明对话与区域合作发展议题[1] - 论坛吸引中国及东南亚多国专家学者和高校代表参与 为流域文明互鉴与可持续发展凝聚共识[1][3] - 活动落实全球文明倡议 呼应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行动计划中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家园建设精神[3] 区域合作成果 - 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江豚监测技术已应用于湄公河生态保护[1] - 中国船级社武汉规范研究所参与制定湄公河国际航运规则[1] - 长江水利委员会生态文明讲堂常态化汇聚澜湄各国专家[1] - 武汉大学与澜湄五国28所高校建立合作 推动杂交水稻技术及水污染治理方案在东南亚落地[1] 学术合作机制 - 设立边界海洋 长江文明 地理空间 碳中和 非传统安全五大分论坛[2] - 汇聚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等国内机构及泰国 柬埔寨 新加坡等国专家学者[2] - 复旦大学主办9届的澜湄流域治理与发展青年创新设计大赛将由武汉大学于2026年接棒主办第十届[2] 论坛成果与影响 - 深化两大江河文明内在联系认知 促成多项合作共识[2][3] - 主办方将推动学术成果转化 通过青年创新大赛持续注入文明交流新动能[2] - 武汉市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作为核心主办单位 成为连接两大流域文明对话的重要纽带[3]
2025面向东盟文化交流合作论坛在柳州举行
广西日报· 2025-08-20 02:26
行业活动 - 2025年8月18日在中国柳州市举行面向东盟文化交流合作论坛 聚焦博物馆与城市未来主题 推动中国与东盟文博领域合作[1] - 论坛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及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1] - 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地区联盟与柳州工业博物馆签署工业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合作备忘录[1] 行业交流 - 中国与东盟国家文博机构专家学者围绕博物馆角色 馆际协作 文物保护活化 地方文化展示等多角度分享前沿实践与创新理念[1] - 同期举办广西之夜2025广西柳州入境旅游推介会 展示广西丰富多样的文旅资源[1]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今明两日在曲阜尼山举办
大众日报· 2025-07-09 01:06
文化论坛与学术交流 -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于7月9日至10日在曲阜尼山举办,聚焦儒家文化与现代议题的融合[1][2] - 论坛吸引了来自13个国家的22名国际汉学家参与驻研计划,已举办多场学术对话会,包括"儒学作为哲学研究的当代意义"等主题[3][4] -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联合16所高校合办研究生院,招收1836人,并设立海外分中心和研究基地,推动"尼山品牌"国际化[4] 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 - 山东广饶傅家遗址发现距今4750年前的史前母系社会组织,为世界首次确证[7] - 山东推进"海岱考古"工程,城子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为研学热点,打破"中国文化西来说"[7] - 全省博物馆达839家(国家一级馆32家),国有可移动文物286万余件(套),全部实现数字化保护[8] 古籍整理与数字化 - 《齐鲁文库》计划出版13亿字、4000多册典籍,已整理出版《儒典》1816册和《齐书》1096册[8] - 山东省古籍数字资源平台上线408种古籍(4903册),提供36万余拍数字资源,支持智能检索和跨终端阅读[8] 文化惠民与乡村振兴 - 济宁市兖州区开展非遗"课目制"活动100余场,覆盖群众3.7万余人,推动非遗进社区[10] - 山东打造"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覆盖1200多个乡镇和5万多个村,带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12] - 全省开展移风易俗小戏小剧巡演,整治高价彩礼等陋习,推动乡村文明建设[11]
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环球掠影)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03 00:52
文化交流活动 -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委宣传部举办"通天下 州如画"中外文化交流活动 [1] - 外国友人参观体验红木雕刻技艺、香云纱丝绸面料制衣、中华老字号新中腐乳制作等项目 [1] - 活动展示乡村全面振兴发展和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1] 参与者体验 - 来自俄罗斯的大学生体验红木雕刻技艺 [1] - 俄罗斯大学生体验用毛笔书写汉字 [1]
济宁:以文为媒,打造“国际会客厅”
大众日报· 2025-07-02 04:17
文明交流论坛 - 第二届和谐世界文明论坛在印尼巴厘岛召开 来自中国 美国 日本 印尼 泰国等国家及联合国组织的政要和专家学者参与 主题为"探讨超越'丛林法则'的人类新文明" [1] - 论坛达成共识 认为孔子"和合"理念应在科技迅猛发展 文化壁垒被突破的当下得到更广泛应用 各国需重建文明间和谐的集体意识以应对战争冲突 极端主义 全球不平等等问题 [1] 文化交流活动 - 济宁通过孔子国际文化节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 全球媒体创新论坛等大型活动打造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高地 [2] - 济宁以传统文化为轴 串联古运河 曲阜"三孔" 邹城"两孟"等文化遗产 多维度展现中华文脉 [2] - 科技赋能文化展示 如鲁源村"鲁源奇妙夜"中孔子与机器人对话 《尼山圣秀》主题光影秀 《明灯三千》无人机表演等新场景呈现科技国潮 [2] 文化国际传播 - 济宁与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博物馆开展线上文化交流 展示丝绸之路突厥文化石像和汉画像石 并启动"汉画像石上的中国文化"线上展月活动 以多语种解读图像文字 [3] - 济宁以22个国家的30个友好城市为基础 联动全球30家驻外旅游办事处 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及国际新媒体矩阵 开展主题宣推 累计推送报道600余篇 覆盖近500万人 [3] - 济宁推动对外传播从"文化出海"向"价值传播"升级 搭起文明对话的"国际会客厅"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