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运动用品零售
icon
搜索文档
新店开业+新品首发,江城运动消费上新!
搜狐财经· 2025-09-26 13:59
迪卡侬武汉滨江天街店 迪卡侬滨江天街店坐落于武昌区和平大道核心商圈的龙湖滨江天街,拥有1,745平方米的销售面积。门 店空间布局兼顾购物与体验,汇集户外、自行车、跑步、羽毛球等主力品类,并首发攀岩等新兴运动装 备。通过滨江及靠近东湖的区位优势,不仅满足市民的装备购买需求,还与骑行道、跑步线路、公园休 闲空间相互联动,成为江城居民触手可及的运动驿站。 迪卡侬武汉滨江天街店盛大开业 新店开业同时也迎来了新品首发。KIPRUN品牌新品——Cushion 500 premium完成武汉首秀。依托门店 及周边区位场景,跑者们不仅能现场体验新品,还能加入迪卡侬运动俱乐部,参加"破晓训练营"等社群 活动,让新鲜获得的装备为跑道上的冲刺添翼。 KIPRUN品牌北亚区负责人于海川表示:"武汉有着非常浓厚的跑步氛围,长江沿岸和东湖绿道聚集了 大量跑者。我们希望通过KIPRUN新品,把更专业、更科学的跑步理念带到这里,让大家的运动体验更 舒适、更高效。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与武汉的跑者们建立长期的连接,将跑步的习惯融入更多市民的 生活中。" 新店+新品, 9月26日,全球多领域专业运动品牌迪卡侬武汉内环首家城市旗舰店——滨江天街店, ...
乐清市安卓运动用品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9-19 01:49
公司基本信息 - 乐清市安卓运动用品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毛晓锋 [1] - 注册资本为10万人民币 [1] 经营范围 - 体育用品及器材零售 户外用品销售 [1] - 汽车装饰用品销售 汽车零配件零售 摩托车及零配件零售 [1] - 塑料制品销售 五金产品零售 厨具卫具及日用杂品零售 [1] - 日用百货销售 鞋帽零售 服装服饰零售 箱包销售 [1] - 电子产品销售 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 [1] - 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 技术服务 技术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交流 技术转让 技术推广 [1] - 货物进出口 技术进出口 进出口代理 [1]
迪卡侬的十字路口:中产看不上,穷鬼穿不起
虎嗅APP· 2025-09-01 13:53
核心观点 - 迪卡侬通过全面涨价实施高端化转型 但未能建立品牌溢价和情感价值 导致利润暴跌和消费者流失 陷入"穷鬼买不起 中产看不上"的困境 [6][25][27] 价格变化趋势 - 2022-2024年间商品销售均价从128.81元上涨至196.32元 涨幅达52% [6] - 具体单品涨幅显著:20升背包从49.9元涨至89.9元 白色棉质短袖从19.9元涨到39.9元 登山裙从99.9元涨到129.9元 抓绒外套从249元飙升至499元 [7] - 专业公路自行车从三四万元上涨到7万元 [7] 行业背景 - 户外运动行业普遍涨价 淘宝天猫平台TOP30品牌中近半数商品均价上涨 [14] - 国产品牌骆驼 伯希和 凯乐石 探路者均价均在400元以上 近一年均价同比上涨25%至65% 凯乐石均价上涨63.3%至963元 [14] - 冲锋衣裤商品均价为505.5元 同比上涨20.6% 1000~3000元商品销量增幅大于500元以下平价商品 3000元以上高端商品销量同比增长142% [15] 转型策略与结果 - 2022年任命首位女性CEO 2023年进行全球品牌焕新并更换logo [23] - 将品牌细分为九大运动品类 设立四大专业品牌(公路自行车 跑步 攀岩 狩猎) [25] - 2024年营收162亿欧元但利润7.9亿欧元同比暴跌15.5% 创近十年最大跌幅 [25] - 计划出售中国子公司约30%股权 价值约100亿元人民币 [26] 消费者反应 - 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因涨价流失 高端消费者因缺乏社交价值不愿买单 [26][32] - 社交媒体出现大量负面评价:"高端线起球""万元自行车不如国产平替""高价还不好看" [25] - 中低端市场出现众多平替品牌 2023年天猫平台运动户外行业新品牌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倍 [20] 品牌价值困境 - 缺乏设计美学和品牌故事 难以激发情感共鸣 [32][34] - 子品牌战略导致认知混乱(如Kalenji KIPSTA Simond Quechua) 消费者无法直接关联主品牌 [36] - 未能建立"生活方式"价值认同 与lululemon 始祖鸟等品牌形成鲜明对比 [32][34] 意外成功案例 - 与小红书合作的限量户外主题尿素袋(免费赠送)意外走红 带来显著关注度和口碑 [42][43][47] - 尿素袋体现反消费主义理念 具有情感价值 符号价值和环保价值 [47]
迪卡侬的十字路口:中产看不上,穷鬼穿不起
虎嗅· 2025-09-01 12:15
公司历史与商业模式 - 公司创立于上世纪70年代 凭借低价不低质口碑在全球快速扩张 2019年中国门店超300家 年营收突破150亿欧元[2] - 公司性价比得益于重资产运营模式 从研发设计到渠道营销全链条掌控 拥有更大定价权[3] 价格变动趋势 - 2022年至2024年间商品销售均价从128.81元上涨至196.32元 涨幅达52%[4] - 具体单品涨幅显著:20升背包从49.9元涨至89.9元 白色棉质短袖从19.9元涨至39.9元 登山裙从99.9元涨至129.9元 抓绒外套从249元涨至499元 专业公路自行车从三四万元涨至7万元[7] - 价格体系全面重构 消费者需重新评估购买力[6][10] 行业竞争环境 - 淘宝天猫平台2024年户外运动行业TOP30品牌中近半数商品均价上涨 国产品牌骆驼/伯希和/凯乐石/探路者均价超400元 同比涨幅25%-65%[16] - 凯乐石均价上涨63.3%至963元 接近国际一线品牌价格[16] - 冲锋衣裤品类均价505.5元 同比上涨20.6% 1000-3000元商品销量增长显著 3000元以上高端商品销量同比增长142%[17] 品牌转型战略 - 2022年任命首位女性CEO 启动品牌重塑战略 2023年全球焕新品牌logo 48年来第4次更新[25] - 业务收缩重组 产品归为九大运动品类 设立四大专业品牌(公路自行车/跑步/攀岩/狩猎)[28] - 战略定位转向多领域专业运动品牌 而非传统零售商[27] 财务表现与市场反应 - 2024年营收162亿欧元 但利润7.9亿欧元同比暴跌15.5% 创近十年最大跌幅[29] - 计划出售中国子公司约30%股权 价值约100亿元人民币[31] - 社交媒体出现大量负面评价 涉及产品质量/设计/性价比等问题[30] 消费者行为变化 - 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因涨价流失 高端消费者因缺乏品牌社交价值不愿买单[32] - 中高端户外商品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消费者愿为专业产品支付溢价[17][18] - 天猫平台运动户外行业新品牌数量同比增长1倍 400元以下商品供给饱和[21] 品牌价值困境 - 缺乏设计美学与品牌故事 难以提供情绪附加值[41] - 子品牌识别度低(如Kalenji/KIPSTA/Simond/Quechua) 消费者无法关联主品牌[48] - 转型导致定位割裂:门店同时陈列59.9元促销品与69999元高端产品[34] 创新营销案例 - 与小红书合作推出免费尿素袋周边 通过反消费主义创意获得高关注度与口碑[56][57] - 尿素袋体现环保价值与情感价值 形成品牌本真价值观的回归[58][62]
高端化转型期,迪卡侬中国“卖股”传闻再起
新京报· 2025-08-19 13:56
公司股权出售计划 - 迪卡侬计划出售中国子公司约30%股权 业务初步估值10亿至15亿欧元 折合人民币84亿元至126亿元 [1] - 公司对市场传言不予置评 强调始终扎根中国长期发展 [1] - 早在今年4月已有类似出售传闻 当时官方同样不予置评 [1] 中国市场发展历程 - 迪卡侬1994年进入中国 最初从事生产采购业务 2003年在上海开设首家线下零售店 [1] - 2010年开始自营物流 2015年中国商场数量达166家 2017年底增至约260家 [1] - 近年门店数量有所收缩 但仍保持200家以上规模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3年营收156亿欧元 增长率仅1.15% [1] - 2024年营收162亿欧元 增长3.8% 未恢复双位数增长 [2] - 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滑15.5%至7.87亿欧元 盈利能力面临挑战 [2] 品牌战略转型 - 2024年开始进军高端市场 宣布涨价并发布全新LOGO [2] - 重组业务线 推出公路自行车 跑步 攀岩 狩猎四大专业品牌 [2] - 意图打造专业运动品牌形象 但转型尚未带来显著业绩成效 [2] 中国市场布局 - 中国是迪卡侬全球前五重要市场 除法国外首个拥有全产业链的海外市场 [2] - 2024年6月28日一天连开三家新店 均位于城市黄金地段 [2] - 计划2024年新开店及老店焕新总数达20至30家 进一步夯实本土化布局 [2]
迪卡侬回应拟出售中国子公司30%股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5 11:08
迪卡侬中国股权出售计划 - 公司计划出售中国子公司约30%股权 业务初步估值区间约10亿—15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100亿元)[1] - 公司回应称"对市场传言不予置评" 强调始终扎根中国长期发展[1] - 早在今年4月已有类似传闻 当时同样回应"不予置评"[1] 迪卡侬在华业务布局 - 中国是公司全球唯一实现"研发-生产-零售"全链条覆盖的海外市场 与法国本土并列[2] - 94.2%的在华销售产品由中国生产 目标是将这一比例提升至100%[2] - 目前在中国拥有4个自有工厂 11个工业采购办公室 3个物流园区 1个品牌中心及约200家实体门店[2] 迪卡侬中国市场扩张 - 今年6月28日一天连开三店 分别位于上海新天地 北京大吉巷 南京百家湖[1] - 新开门店均位于城市黄金地段 标志都市核心商圈布局深化[1] - 计划今年新开店及老店焕新升级总数达20至30家[1] 公司全球业绩表现 - 2024财年按固定汇率计算营收同比增长5.2%至162亿欧元[2] - 净利润同比下滑15.5%至7.87亿欧元 盈利能力面临挑战[2] - 今年3月完成全球CEO更替 由任职26年的资深高管接任[2]
裕元集团半年报:制造业务增长8.3%,零售板块承压,股东溢利下降7.2%至1.71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12 06:13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0.6亿美元 同比增长1.1% [1] - 股东应占溢利1.71亿美元 同比下降7.2% [1] - 整体毛利下降5.8%至9.19亿美元 整体毛利率下降1.7个百分点至22.6% [6] - 每股基本盈利10.67美仙 低于去年同期的11.44美仙 [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8.32亿美元 较2024年年报的8.81亿美元减少 [6] 制造业务表现 - 鞋履出货量上升5.0%至1.267亿双 平均售价上升3.2%至每双20.61美元 [3] - 制鞋业务营业收入26.11亿美元 同比增长8.3% [3] - 运动及户外鞋类占鞋履制造营业收入的83.4% [3] - 制造业务毛利率下降1.4个百分点至17.7% [3] - 制造业务人数同比上升6.6% 人工成本显著上升 [3] - 直接劳工成本及制造费用合计13.07亿美元 高于去年同期的12.07亿美元 [3] - 主要材料成本总额9.95亿美元 高于去年同期的9.25亿美元 [3] - 产能负载不均 部分产线生产效率未达标准 [3] 零售业务表现 - 宝胜营业收入91.59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8.3% [4] - 宝胜拥有人应占溢利1.876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44.1% [4] - 大中华地区直营零售店铺3408间 较2024年底净减少40间 [4] - 中国大陆运动用品市场消费信心低迷 库存偏高导致折价竞争严峻 [4] - 线下直营及加盟渠道显著下滑 [4] - 线上销售趋势稳健 全渠道销售同比增长约16% [4] - 直播销售录得逾倍增长 [4] 未来战略规划 - 在印尼及印度进行制造产能的多元化配置 [6] - 推动以快速反应为核心指导原则的综合计划 [6] - 审慎评估人力编制及扩产时程表 [6] - SAP ERP系统及一体化作业平台预计2025年年底全面上线 [6] - 未来将通过AI代理及生态智能模组工具打造卓越制造体系 [6] 经营环境挑战 - 对等关税相关挑战及通胀影响 [6] -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导致消费者信心放缓 [6] - 地域冲突影响航运物流稳定性 [6] - 短期经营环境及订单能见度波动 [6]
逆潮流的迪卡侬,小心翼翼地“高端化”
观察者网· 2025-07-04 10:24
迪卡侬战略转型 - 公司正在从近郊转向一线及新一线城市黄金地段开设门店,如上海新天地店(1323平方米)、北京大吉巷店(1677平方米)、南京百家湖店(1460平方米)等[1][19] - 门店策略从"等着顾客来"转变为"到顾客身边去",体现"北极星"战略门店焕新[3] - 公司提出"专业运动的多元化样本"作为中国新赛道,将运动项目从40多种增至80多种,自有品牌占比超98%[10] 品牌定位调整 - 从低价"运动超市"向"精品"方向转型,但保持谨慎态度[3][15] - 推出四大专业品牌VAN RYSEL(公路自行车)、SIMOND(攀岩)、KIPRUN(跑步)和SOLOGNAC(狩猎)[12] - 2024年3月发布全新品牌形象和宗旨"Move People Through the Wonders of Sport"[10] 产品策略演变 - 1986年开始自有品牌战略,首款自产自行车价格比同类低15-20%[4] - 1997年自有品牌收入占比达52%,2000年已拥有多个细分领域品牌[5] - 2003年进入中国时自有品牌占比超90%,目前产品多为其他品牌的"平替"[7] 财务表现与挑战 - 2021-2023年全球营收增幅从21.3%骤降至1.15%[9] - 2024年营收增长回升至3.8%,但净利润下降15.5%,利润率跌破5%[13] - 高端化转型导致销售成本增加,包括赞助体育赛事、签约运动员等[13] 门店运营创新 - 开设"小而精"的专业化门店,如上海红枫店(355平方米)专注自行车全品类[15][18] - 采用场景化陈列和精准选品,如上海新天地店引入板球装备等小众品类[19] - 构建"产品+服务+社群"三位一体模式,覆盖全生命周期运动需求[20] 市场竞争态势 - 高端细分运动赛道成为品牌增长"利器"[21] - 面临专业品牌和白牌的双重竞争压力[22] - 攀岩等新兴运动领域品牌认知度仍需提升[22]
迪卡侬南京夫子庙店盛大启幕
搜狐财经· 2025-05-04 08:19
迪卡侬南京夫子庙店开业 - 公司于2025年5月1日在南京秦淮区开设首家双层门店,面积达1628平方米,定位为"循环经济新业态试点"及城市运动新地标 [1][3] - 门店采用全新双层落地玻璃设计,一层聚焦二手装备销售、租赁及旧物回收等绿色消费服务,二层覆盖登山、跑步等专业运动装备 [3] - 开业当天配套举办"Playground运动能量场"和循环市集活动,吸引高客流并推广可持续运动理念 [1][3] 商业模式与战略布局 - 公司推行"产品+服务+社群"三位一体模式,夫子庙店同步招募骑行、夜跑等本地运动社群,计划联合社区举办赛事延伸健身场景 [6] - 门店依托夫子庙景区700米区位优势,与水游城商圈形成"专业运动场景+商业生态"协同效应 [3][8] - 2025年计划在南京新增2家实体店,其中百家湖新店预计年中开业,并整合抖音直播等数字化渠道 [10] 行业融合与政策响应 - 门店作为2025南京体育消费季的重要节点,通过循环经济业态响应"绿色消费+全民健身"政策,构建体育消费闭环 [8] - 公司深化"体育+文旅"、"体育+赛事"融合路径,联动国际垂直马拉松等赛事释放消费潜力 [8][10] 市场影响与消费趋势 - 开业活动结合五一假期流量,以骑行挑战等多元运动项目推动全民健身参与度 [5] - 循环市集通过装备回购、租赁等服务实践减量化环保理念,强化消费者对可持续运动的认知 [5][8] - 公司以本土化创新推动体育消费升级,目标覆盖年轻群体与运动爱好者的多元化需求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