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工行业

搜索文档
三部门印发方案,部署15项任务——更好发挥轻工业稳增长作用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3 01:30
我国是轻工产品生产大国,拥有规模最大、门类最全、配套最完备的产业体系,百余种产品产量位 居世界前列,是名副其实的轻工产品"世界工厂"。"不过,也存在供给结构不平衡、低端供给过剩和优 质供给不足、质量保障有待增强等制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说。 围绕优化轻工业供给,《工作方案》提出了3项具体举措。一方面,加快产品创新。开展增强消费 品供需适配性行动,丰富产品品类和特色供给。通过"链长制"等方式,加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另一方 面,加强质量保障。强化关键领域标准供给和落地实施,加快先进产品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以及适用国 际标准转化,提升国际国内标准一致化水平,推动认证结果国际互认。同时,加力品牌培育。 数据显示,我国轻工业年出口额近1万亿美元,占全球比重超过30%,长期稳居世界首位。但近年 来受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减弱、贸易环境恶化等因素影响,轻工业出口面临较大压力。 轻工业一头连着千企万岗,一头连着千家万户。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 联合印发《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明确2025—2026 年,轻工业在稳增长、促消费、惠民生中的作 ...
数据显示:今年前七个月我国轻工业稳健运行 营收超13万亿元
央视网· 2025-09-06 19:30
行业整体表现 - 规模以上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 [1] - 实现营业收入13.2万亿元 利润7601.1亿元 [1] 消费市场表现 - 轻工11类商品零售额4.9万亿元 同比增长11.4% [1] - 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7.4% [1] - 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电动自行车产量增长33.2% 洗衣机增长9.4% 空调增长5.1% [1] 产业投资表现 - 轻工主要行业投资增速保持两位数增长 [1] - 投资增速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及制造业投资增速 [1] 出口表现 - 轻工商品出口5357.5亿美元 同比增长1.1% [1] - 占全国出口总额25.1% [1] - 21个大类行业中11个保持增长 [1]
金十整理:工信部未来重点安排一览
快讯· 2025-07-18 08:33
信息通信业发展 - 加快推进5G-A和万兆光网试点部署 [1] - 推动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协同赋能 [1] - 加快推进6G技术研发并前瞻布局6G应用产业生态 [1] - 有序推进增值电信业务对外开放,支持外资企业参与试点 [1] 稳增长行动 - 近期将印发机械、汽车、电力装备等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2] - 持续落实铜、铝、黄金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2] - 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即将出台 [2] - 推动重点行业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 [2] - 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动大模型在制造业重点行业落地部署 [2] - 推动人形机器人、元宇宙、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创新发展 [2] 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 将印发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3] - 落实机械和电力装备2个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3] - 纺织、轻工、食品、医药等行业数字化转型方案即将出台 [3] 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 开展专项行动解决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问题 [4] - 研究修订中小企业划型标准,推进税费政策便捷惠及小微企业 [4] - 推进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二期,带动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4]
制造强国建设取得新进展(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7-07 22:28
航空航天与高端装备制造 - 嫦娥六号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国产大飞机C919累计交付21架,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1] - 北斗三号系统芯片、终端、服务实现100%国产化,已成为全球重要新型基础设施 [2] - 国产高刚度、高精度、高可靠性负载500公斤重型工业机器人研发成功 [2] - 28纳米光刻机完成产线验证,国产化率突破83% [2] 工业与制造业发展 -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由2020年的31.3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0.5万亿元 [1] - 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世界第一 [1]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从2020年的15.1%提高到今年一季度的15.7% [2] - 全国电机制造、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锅炉及原动设备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3.3%、12.8%、11.8% [3] 传统产业升级与创新 - 钢铁行业有171家企业完成或部分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 [3] - 轻工科技百强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2.82%,发明专利数量累计超过19万件 [3] - 智元人形机器人通过自研一站式开发平台和通用具身基座模型提升生产能力 [3] 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 - 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10年位居世界首位 [4] - 企业在人形机器人、无人机、细胞和基因治疗药物等标志性产品上接连取得突破 [4] - 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3] - 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四成以上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 [3] 智能制造与绿色转型 - 奥迪一汽新能源公司长春生产基地实现100%焊接自动化、100%全零件自动转运 [5] - 全国已累计培育42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成万余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 [6] - 推进近万家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 [6] - 国家级绿色工厂达6430家,实现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约20% [6]
奥瑞金(002701):产能布局向海而兴,竞争格局持续优化
银河证券· 2025-04-30 15:2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评级,但未明确具体评级内容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无明确核心观点表述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股票代码为 002701.SZ,A股收盘价 5.34 元,上证指数 3279.03,总股本 255976 万股,实际流通 A 股 255741 万股,流通 A 股市值 136.57 亿元,数据截至 2025 年 4 月 30 日 [3] 公司财务预测表 资产负债表 - 2024 - 2027 年流动资产预计从 8641.39 百万元增长至 11433.54 百万元,非流动资产从 9451.85 百万元降至 9294.60 百万元,资产总计从 18093.24 百万元增长至 20728.13 百万元 [7] - 流动负债从 7745.20 百万元增长至 8323.73 百万元,非流动负债有波动,负债合计从 8737.58 百万元增长至 9597.92 百万元 [7] - 少数股东权益从 279.73 百万元降至 199.76 百万元,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从 9075.93 百万元增长至 10930.45 百万元 [7] 现金流量表 - 经营活动现金流 2024 年为 2286.26 百万元,2025 年降至 839.24 百万元后又增长,投资活动现金流持续为负,筹资活动现金流有波动 [7] - 现金净增加额 2024 年为 2353.82 百万元,之后逐年增长 [7] 利润表 - 营业收入 2024 - 2027 年分别为 13672.91、14940.52、16062.92、16980.56 百万元,增速分别为 -1.23%、9.27%、7.51%、5.71% [8] - 净利润 2024 - 2027 年分别为 777.21、897.77、1034.45、1106.83 百万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2.06%、16.64%、15.11%、7.00% [8] - 毛利率从 16.31%提升至 16.64%,净利率从 5.78%提升至 6.69%,ROE、ROIC 等指标有不同变化 [8] - EPS 从 0.31 元增长至 0.44 元,P/E、P/B、EV/EBITDA、P/S 等指标呈下降趋势 [8]
价值链深耕+结构性优化,Q1逆势增长
银河证券· 2025-04-30 09: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评级,但未明确具体评级内容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未提及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股票代码为 603816.SH,A股收盘价 25.07 元,上证指数 3286.65,总股本 82189 万股,实际流通 A 股 81217 万股,流通 A 股市值 203.61 亿元 [3] 公司财务预测表 资产负债表 - 2024 - 2027 年流动资产从 7418.49 百万元增至 9063.24 百万元,非流动资产 2025 年略降后又上升,资产总计逐年增加 [7] - 流动负债逐年增加,非流动负债保持 408.96 百万元,负债合计逐年上升,少数股东权益和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逐年增加 [7] 现金流量表 - 经营活动现金流 2025 年大幅增加后逐年下降,投资活动现金流持续为负,筹资活动现金流持续为负,现金净增加额 2025 年大幅增加后逐年减少 [7] 利润表 - 营业收入 2024 - 2027 年分别为 18479.72、20071.21、21948.55、24218.94 百万元,增速分别为 -3.81%、8.61%、9.35%、10.34% [8] - 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等指标多数呈现逐年增长态势,毛利率、净利率、ROE、ROIC 等财务比率多数向好 [8] - 资产负债率逐年略降,净负债比率为负且绝对值变化不大,流动比率、速动比率逐年上升,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应付账款周转率逐年上升 [8] - 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每股净资产逐年增加,P/E、P/B、EV/EBITDA、P/S 逐年下降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