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营养保健食品
icon
搜索文档
金达威(002626) - 002626金达威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09
2025-09-10 07:18
2025年上半年整体业绩 - 营业收入17.28亿元,同比增长13.46%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7亿元,同比增长90.12% [2] 核心业务板块表现 辅酶Q10系列 - 营业收入3.81亿元,同比增长0.33% [2] - 毛利率55.95%,同比增长9.54个百分点 [2] - 全球市占率第一,具备成本与规模优势 [3] 营养保健食品 - 营业收入9.43亿元,同比下降2.35% [2] - 毛利率34.35%,同比下降0.22个百分点 [2] 维生素A系列 - 营业收入1.97亿元,同比增长213.06% [2] - 毛利率35.23%,同比增长27.83个百分点 [2] 原料业务布局 - 主要产品涵盖辅酶Q10、DHA、维生素A/D3等营养原料及医药原料 [3] - 运用合成生物学技术研发生物代糖、藻油Omega-3等新产品 [3] - 研发投入聚焦前瞻性、可产业化的产品开发 [3] 辅酶Q10行业前景 - 应用领域扩展至保健食品、药物、化妆品等多领域 [3] - 中国市场规模受老龄化与保健观念升级驱动加速增长 [3] - 公司通过扩产巩固全球龙头地位 [3] 营养保健品业务策略 国际品牌 - Doctor‘s Best、Zipfizz受客户库存调整影响销售下滑 [4][5] - Zipfizz因营销投入增加短期利润承压 [5] - VitaBest工厂通过流程优化实现业绩增长 [5] 渠道建设 - 核心渠道覆盖Amazon、iHerb线上平台及Costco等会员商超 [5] - 加强新媒体渠道价值开发与品牌建设 [5] 国内市场 - 通过天猫、京东等线上渠道持续增长 [5] - 战略重点为提升自有品牌市场占有率与跨境运营能力 [5]
仙乐健康股价连续3天下跌累计跌幅8.02%,招商基金旗下1只基金持220万股,浮亏损失461.9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3 07:53
股价表现 - 9月3日股价下跌2.7%至24.10元/股 成交额8196.98万元 换手率1.31% 总市值74.06亿元 [1] - 股价连续3天累计下跌8.02% [1] 公司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营养保健食品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 [1] - 收入构成:软胶囊46.38% 软糖25.31% 片剂9.26% 饮品5.42% 硬胶囊5.31% 粉剂4.45% 其他剂型3.22% 其他补充0.65% [1] 机构持仓情况 - 招商产业精选股票A(010341)二季度新进十大流通股东 持有220万股占流通股0.86% [2] - 该基金当日浮亏147.4万元 三日累计浮亏461.99万元 [2] 基金产品表现 - 招商产业精选股票A最新规模20.61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20.04% 近一年收益44.74% 成立以来收益25.03% [2] - 基金经理陆文凯任职7年93天 管理规模122.72亿元 任职最佳回报147.87% 最差回报-8.18% [3]
百合股份: 威海百合生物技术股份有限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8:22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实现小幅增长但净利润下滑,营业收入为4.20亿元(同比增长2.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187.83万元(同比下降13.37%),主要受成本上升和战略转型投入影响 [3][8] - 公司坚持自主品牌与合同生产双轮驱动,合同生产业务收入占比87.51%,同时通过"百合康"、"福仔"等品牌覆盖多元化消费群体,并新增"膳宝特"品牌 [4][6][8] - 行业呈现精准化、个性化发展趋势,政策环境优化推动功能声称科学化,公司通过清洁标签战略和剂型创新适配年轻消费群体需求 [4][8][9]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4.20亿元,同比增长2.06%,营业成本2.68亿元,同比增长7.58%,毛利率承压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187.83万元,同比下降13.37%,扣非净利润6963.97万元,同比下降13.68% [3][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422.99万元,同比增长14.02%,显示运营资金管理优化 [3] - 总资产18.7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07%,净资产16.75亿元,增长4.28% [3] 业务模式 - 采用"备货生产+以销定产"模式,覆盖软胶囊、硬胶囊、片剂等多元剂型,具备柔性生产能力 [4][6] - 销售以合同生产为主(收入占比87.51%),服务国内外品牌运营商,自主品牌通过经销与直营模式覆盖线上线下渠道 [6][7][8] - 原材料采购执行合格供应商制度,主要原材料包括明胶、鱼油等200余种,直接材料成本占比74.73% [4][5] 研发与创新 - 构建"基础研究+生态协同"研发体系,主导多项团体标准,获得UL、NSF等15项国际认证 [10][11][13] - 推出清洁标签"五零配方"产品(0脂肪、0食用香料等),开发药食同源系列如蒲公英菊花果冻 [9][14] - 布局宠物营养赛道,推出DHA微藻油软胶囊、鲨鱼软骨素等产品,契合精准营养趋势 [14] 行业动态 - 营养保健食品行业向精准化、场景化转型,年轻群体偏好便捷剂型如软糖、透皮贴剂 [4][8] - 政策端优化功能声称管理,取消证据不足功能,强化少年儿童保护,监管趋严 [4][8] - 复方配伍备案试点启动,推动经典方剂转化,行业技术门槛提升 [4] 战略布局 - 推动"体系出海"战略,新西兰工厂配置智能灌装线支持中英文标签,建立双轨质检实验室提升通关效率 [9][10] - 强化药房渠道竞争力,构建"国际研发-国内转化-药房落地"闭环,计划联合药房开展会员活动 [9] - 智能化生产体系投入运营,集成SRM、MES、LIMS系统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12][13]
百合股份:8月29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12:28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构成中营养保健食品占比99.27% 其他业务占比0.73% [1] - 当前公司市值为27亿元 [1] 公司治理 - 第四届第十三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8月29日召开 [1] - 会议审议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议案 [1] 行业动态 - 下半年国内首个A级车展在西南地区开幕 [1] - 车展涵盖近120个品牌和1600辆展车 聚焦新能源领域发展 [1]
金达威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盈利能力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28 22:5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17.28亿元,同比增长13.46%,第二季度营收9.01亿元,同比增长15.51% [1] - 归母净利润2.47亿元,同比增长90.12%,第二季度净利润1.26亿元,同比增长111.79% [1] - 毛利率提升至40.45%(同比增9.25%),净利率提升至13.84%(同比增59.76%),三费占营收比下降至20.73%(同比降9.24%) [1] - 每股收益0.41元(同比增95.24%),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54元(同比增133.48%),每股净资产7.1元(同比增9.07%) [1] - 货币资金增至16.64亿元(同比增160.44%),有息负债增至16.52亿元(同比增77.67%),应收账款增至4.5亿元(同比增16.95%) [1] 业务构成与竞争优势 - 主营业务为营养保健食品原料、终端产品及饲料添加剂,保健食品终端产品通过境外品牌运营和境内跨境电商销售 [6] - 以合成生物学技术规模化生产辅酶Q10、NMN、维生素等原料,辅酶Q10全球市占率第一,具备成本与规模优势 [7] - 拥有Doctor's Best、Zipfizz两大终端品牌及自有生产工厂VB,覆盖原料供应、制剂生产、品牌运营全产业链 [8] 历史表现与行业特征 - 近10年ROIC中位数11.53%,2024年ROIC为6.96%,净利率11.33%,历史财报相对良好但投资回报一般 [3] - 公司业绩主要依赖营销驱动,需关注商业模式可持续性 [3] 潜在关注点 - 有息资产负债率达24.01%,应收账款/利润比例为131.52% [4] - 分析师普遍预期2025年归母净利润4.8亿元,每股收益0.79元 [4]
东北固收转债分析:金威转债定价:首日转股溢价率33-36%
东北证券· 2025-08-21 08: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金威转债发行规模 12.92 亿元,初始转股价格 19.59 元,转债平价 99.95 元,纯债价值 98.2 元,债底保护性较好,建议积极申购 [14][2] - 预计金威转债上市首日转股溢价率在 33%-36%区间,对应首日上市目标价 133 - 136 元 [2][19] - 预计首日打新中签率 0.0061% - 0.0072% [2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金威转债打新分析与投资建议 转债基本条款分析 - 金威转债发行方式为优先配售和网上发行,债项和主体评级 AA,发行规模 12.92 亿元,初始转股价格 19.59 元,参考 8 月 19 日正股收盘价 19.58 元,转债平价 99.95 元,纯债价值 98.2 元 [14][2] - 博弈条款中,下修条款(15/30,85%)、赎回条款(15/30,130%)、回售条款(30/30,70%)正常,债券流动性尚可,评级尚可,机构入库不难 [2][14] 新债上市初期价格分析 - 公司从事营养保健食品和饲料添加剂研产销,募集资金用于辅酶 Q10 改扩建等项目,顺应行业趋势,能提升竞争力、优化资本结构 [18] - 金威转债首日目标价 133 - 136 元,建议积极申购,参考新乳转债,预计上市首日转股溢价率 33% - 36% [2][19] 转债打新中签率分析 - 预计首日打新中签率 0.0061% - 0.0072%,前两大股东持股比例合计 53.39%,假设老股东配售比例 53% - 61%,留给市场规模 5.07 - 6.02 亿元 [20] - 参考微导转债、甬矽转债,假定金威转债网上有效申购数量 836 万户,打满计算中签率在上述区间 [20] 正股基本面分析 公司主营业务及所处行业上下游情况 - 公司从事营养保健食品和饲料添加剂研产销,营养保健食品产业链上游是原料生产商,下游是品牌运营商和渠道商 [21] - 饲料添加剂行业上游是基础化工等行业,下游是饲料生产制造行业,养殖行业发展状况影响其利润水平 [22] 公司经营情况 - 2022 - 2025 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30.09 亿、31.03 亿、32.4 亿和 8.27 亿,同比增长 -16.78%、3.1%、4.43%和 11.31% [25] - 2022 - 2025 年一季度综合毛利率分别为 40.49%、37.33%、38.52%和 41.74%,净利率分别为 8.13%、8.9%、11.33%和 14.86% [29] - 2022 - 2025 年一季度期间费用合计分别为 6.32 亿、7.31 亿、6.82 亿和 1.71 亿,研发费用分别为 0.72 亿、0.58 亿、0.69 亿和 0.22 亿 [31] - 2022 - 2025 年一季度应收款项分别为 3.97 亿、3.62 亿、4.32 亿和 4.81 亿,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 7.75 次/年、8.18 次/年、8.16 次/年和 7.25 次/年 [35] - 2022 - 2025 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57 亿、2.77 亿、3.42 亿和 1.22 亿,同比增速分别为 -67.44%、7.5%、23.59%和 71.97% [38] 公司股权结构和主要控股子公司情况 - 截至 2024 年末,前两大股东持股比例合计 53.39%,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合计 60.76%,实际控制人为王燕清等家族 [42] - 公司控股企业 28 家,其中 10 家重要控股公司相关指标占合并报表超 5%,参股企业 8 家 [42] 公司业务特点和优势 - 公司产品包括辅酶 Q10 等营养保健食品原料、Doctor's Best 等终端产品和维生素 A 等饲料添加剂,还有少量医药原料 [44] - 具备技术创新、境外经营、规模化生产、人员储备和专利优势,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有专利 194 项 [44][47][48] 本次募集资金投向安排 - 募集资金不超 12.92 亿元,2.97 亿用于辅酶 Q10 改扩建项目,4.64 亿用于年产 30,000 吨阿洛酮糖、年产 5,000 吨肌醇建设项目,1.44 亿用于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3.88 亿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12][49] - 辅酶 Q10 改扩建项目建成后可年产 620 吨辅酶 Q10,投资内部收益率(税后)25.69%,税后静态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6.19 年 [49] - 阿洛酮糖和肌醇项目将完善产品矩阵,投资内部收益率(税后)19.44%,税后静态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7.49 年 [50][51] - 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不直接创造经济效益,但可提升公司信息化程度,促进可持续发展 [51]
金达威: 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8-17 08:15
公司概况 - 厦门金达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辅酶Q10最大生产商,产品远销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25] - 公司股票于2011年10月28日在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码002626 [19]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食品生产、保健食品生产、食品添加剂生产等 [19]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4,198.69万元,同比增长23.59% [14] 行业背景 - 生物技术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19] - 合成生物学被誉为"第三次生物科学革命",成为各国必争的技术高地 [19] - 2022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生物经济的重要性 [19] - 生物制造以可再生的物质为原材料,生产过程绿色环保,可大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22] 本次发行概况 - 本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为129,239.48万元 [27] - 债券期限为自发行之日起六年,票面利率第一年0.10%,逐年递增至第六年2.00% [32] - 初始转股价格为19.59元/股,不低于公告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 [38] - 债券信用评级为AA级,评级展望为稳定 [32] 募集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将用于"辅酶Q10改扩建项目"、"年产30,000吨阿洛酮糖、年产5,000吨肌醇建设项目"等 [27] - 辅酶Q10改扩建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5.69%,投资回收期6.19年 [5] - 阿洛酮糖和肌醇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8.45%,投资回收期7.49年 [5] - 募投项目建成后将新增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共计80,390.94万元 [6] 财务表现 - 公司最近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利润48,794.78万元,占年均可分配利润的167.20% [13] - 2024年现金分红金额24,397.39万元,占当年净利润的71.34% [13] - 2025年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2,174.36万元,同比增长71.97% [14] - 报告期各期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0.50%、37.36%和38.54%,整体有所下降 [2] 产品与产能 - 公司是全球辅酶Q10最大的生产商,现有产能与ARA、DHA等产品共线生产 [25] - 募投项目将新增年产620吨辅酶Q10、30,000吨阿洛酮糖和5,000吨肌醇的产能 [2] - 阿洛酮糖需取得欧盟noval-food认证,目前尚未直接对外销售 [4] - 肌醇已形成少量销售,但整体市场拓展仍在进行中 [3] 公司战略 - 公司将加码投资合成生物技术及智慧型工厂 [23] - 致力于成为全球营养健康全产业链的引领者 [23] - 通过延伸生物制造产品线,发挥合成生物技术优势 [24] - 加强营养保健食品的品牌建设、营销力度和产品渠道建设 [23]
引领健康营养产业新潮流 NHNE健康营养展今日于广州盛大开幕
展会概况 - 2025中国国际健康营养博览会(春季)于5月21-23日在广州举办 展览面积超40,000平方米 涵盖保健食品 功能食品等十余个领域 [1] - 展会汇集1,200家全球领军品牌 展示上万种健康营养产品 展商数量和观众数量大幅增长 [1] - 作为亚洲旗舰展会 平台连接千余家企业与超十万人次经销商 零售商 电商等 促进内外销转型 [3] 行业发展 - 健康营养企业加速转向国内市场 通过展会拓展渠道 实现出口为主到内外销并重的战略转型 [3] - 减脂减重领域企业达300家 SKU超千款 涵盖保健食品 运动营养等多个细分市场 [7] - 国家卫健委"体重管理年"专项行动目标2030年成人超重肥胖率降至65%以下 [7] 品牌历程 - NHNE十年间(2015-2025)服务超5,000家优质品牌 构建从原料研发到产品创新的全产业链生态 [5] - 十周年特设行业领袖对话 鎏金纪念铭牌 限定周边等活动 回顾政策 发展历程与现象级产品 [5] 创新活动 - 展会首发50+创新产品及行业白皮书 包含加拿大品牌日 海外品牌首发等三大板块 [9] - 推动产业向临床实证化 国际标准化升级 加速全球价值链资源整合 [9] - 2025未来营养科学大会聚焦"科学-技术-产品"三维创新链 促进从跟跑式到定义式创新跨越 [11] 营销模式 - 采用展播活动与私域达人相结合模式 通过数字化手段拓展营销新渠道 [13] - 线上线下联动展示产品服务 提升品牌曝光度与消费者触达效率 [13] 行业展望 - 展会通过多元活动与科技应用推动产业升级 满足健康消费需求 [15] - 秋季展会将于11月19-21日在南京举办 持续搭建行业交流平台 [15]
百合股份两大产品销量下滑净利降17.6% 拟出资6700万并购同行布局海外突围
长江商报· 2025-04-16 00:24
文章核心观点 百合股份经营业绩增长乏力,通过“内生+外延”方式突围,内生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外延方面拟收购新西兰同行公司股权布局海外市场 [1][4][5] 公司经营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1亿元,同比下降8.02%;净利润1.39亿元,同比下降17.6%;扣非净利润1.31亿元,同比下降19.26% [1][2] - 2019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由5亿元、7433.47万元增长至6.62亿元、1.48亿元 [2] - 2022 - 2023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25亿元、8.71亿元,同比增长9.59%、20.12%;净利润1.38亿元、1.69亿元,同比增长 - 6.89%、22.65%;扣非净利润1.33亿元、1.63亿元,同比增长 - 1.16%、22.34% [2] 公司产品情况 - 2024年营养保健食品主业实现营业收入7.96亿元,同比下降7.95%;毛利率36.21%,同比减少0.89个百分点 [3] - 2024年软胶囊、片剂产品营业收入分别为3.19亿元、1.03亿元,同比下降15.82%、7.53%;生产量分别为24.28亿粒、11.35亿粒,同比下降7.48%、14.6%;销售量24.38亿粒、11.67亿粒,同比下降8.27%、13.99%;毛利率40.36%、37.63%,同比增加1.14、9.56个百分点 [3] - 2024年功能饮品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93亿元,同比增长37.32%;产销量分别为444.3万升、436.1万升,同比增长36.51%、34.18%;毛利率27.78%,同比减少14.92个百分点 [3] 公司研发情况 - 2024年公司研发支出3578.45万元,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4.47%,较上年增长15.63% [4] - 2024年公司累计获批保健食品备案凭证达424项,较上年同期的147项增长188.44%;截至2024年末,已获得备案与注册类保健食品证书共计1397项 [5] 公司海外并购情况 - 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1624万新西兰元(折合人民币约6700万元)于香港新设全资子公司收购Ora 56%股权 [1][5] - Ora 2023 - 2024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089.65万新西兰元、4228.11万新西兰元,净利润220.3万新西兰元、612.6万新西兰元;截至2024年末,资产总额2476.56万新西兰元,所有者权益1136.18万新西兰元 [6] - 本次交易中Ora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为2900万新西兰元,较账面净资产增值1763.82万新西兰元,增值率为155.24% [6] 公司海外市场情况 - 2024年公司在境外市场营业收入为6988.22万元,同比增长39.23%;毛利率29.03%,同比减少5.46个百分点 [6] 公司IPO募集资金情况 - 截至2024年末,公司IPO募集资金累计已使用2.99亿元,整体投资进度为49.62% [3] - 新型海洋功能成分饮料、口服液智能工厂项目已于2023年建设完成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2024年度实现效益1.74亿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