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

搜索文档
1至8月份泰安市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新动能投资增长迅速,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4.2%
齐鲁晚报网· 2025-09-28 08:47
今年以来,一系列消费领域的惠民政策加快落地,政策效果不断显现。1至8月份,消费市场加速回暖, 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369.1亿元,同比增长14.5%。对限上零售额拉动较大的类别中,家用电器 和音像器材类、粮油食品类、石油及制品类、通讯器材类实现零售额同比增长48.7%、18.3%、16.6%和 44.1%,分别上拉限上零售额增速3.2、2.5、2.3和1.0个百分点。限上批发业、零售业销售额分别同比增 长9.0%、19.2%;限上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同比增长10.9%、16.0%。 1至7月份,规上服务业稳中向好。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6%,十大行业门类营 收同比增速呈现出"七升三降"的发展态势,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 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4个行业呈现两位数以上增长。29个行业大类中,有19个行 业大类实现同比增长,增长面达到65.5%。 要素保障支撑有力。1至8月份,全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5.3亿元,同比增长3.8%。8月末,金融机 构本外币存款余额7386.5亿元,同比增长11.0%;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5314亿元,同 ...
快来看!新鲜出炉的留抵退税政策热点问答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9-06 05:02
新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施行时间 - 政策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4] 适用行业范围及判定标准 - 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可申请退还期末留抵税额 [4] - 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纳税人可申请退还期末留抵税额 [4][5] - 制造业等4个行业纳税人需满足相应业务增值税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比重超过50% [6] - 销售额比重按申请退税前连续12个月或实际经营期(满3个月不满12个月)的销售额计算 [6] - 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纳税人需满足业务销售额及预收款占全部销售额及预收款比重超过50% [7][8] - 销售额及预收款比重按申请退税前连续12个月或实际经营期(满3个月不满12个月)的数据计算 [8] 申请条件 - 纳税缴费信用级别需为A级或B级 [11] - 申请退税前36个月未发生骗取留抵退税、骗取出口退税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情形 [11] - 申请退税前36个月未因偷税被税务机关处罚两次及以上 [11] - 2019年4月1日起未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另有规定除外) [11] 留抵税额计算规则 - 适用第一项政策的纳税人:允许退还的留抵税额 =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 进项构成比例 × 100% [13] - 适用第二项政策的纳税人:允许退还的留抵税额 = 新增留抵税额(与2019年3月31日相比) × 进项构成比例 × 60% [14][15] - 适用第三项政策的纳税人:允许退还的留抵税额 = 新增留抵税额不超过1亿元部分 × 进项构成比例 × 60% + 超过1亿元部分 × 进项构成比例 × 30% [16][18] 进项构成比例组成 - 包括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完税凭证、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收费公路通行费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航空运输电子客票行程单、铁路电子客票 [19] 特殊业务处理 - 兼营房地产开发经营与其他业务的纳税人,若符合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比重规定,需适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留抵退税政策 [13] - 不符合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政策的纳税人可按其他纳税人政策申请,但不能适用制造业等4个行业政策 [13] - 适用免抵退税办法的纳税人需先办理免抵退税,再申请留抵退税 [20] - 适用免退税办法的纳税人对应进项税额不得用于退还留抵税额 [20] 政策叠加限制 - 留抵退税政策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不可叠加享受 [21][22] - 已取得留抵退税款的纳税人不得再申请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 [22] - 已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的纳税人需一次性缴回全部税款后方可申请留抵退税 [22] - 缴回税款后36个月内不得变更适用政策 [23] 增值税扣税凭证范围 - 二手车销售统一发票不可抵扣增值税,需由销售方(非自然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方可抵扣 [30]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办理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有关征管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5年第20号及解读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8-25 13:00
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核心内容 - 政策依据为财政部税务总局2025年第7号公告,旨在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和抵扣链条[31] - 纳税人需在符合条件次月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通过电子税务局或办税服务厅提交《退(抵)税申请表》[2] - 税务机关需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并出具《税务事项通知书》,若同时涉及免抵退税则优先办理免抵退税[3] 纳税人分类与资格条件 - 制造业等4个行业纳税人指从事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业务且相应增值税销售额占比超50%的纳税人[35] - 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纳税人指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且相应增值税销售额及预收款占比超50%的纳税人[36] - 其他纳税人指除上述两类以外的纳税人,需满足连续6个月期末留抵税额大于零且第六个月新增留抵税额不低于50万元[39][40] - 所有申请留抵退税的纳税人需同时满足纳税缴费信用级别为A级或B级、申请前36个月未发生骗税或虚开发票行为、未因偷税被处罚两次及以上、2019年4月1日起未享受即征即退或先征后返政策[34] 留抵税额计算方法 - 制造业等4个行业纳税人允许退还的留抵税额计算公式为:当期期末留抵税额×进项构成比例×100%[44] - 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纳税人允许退还的留抵税额计算公式为:新增加留抵税额×进项构成比例×60%[45] - 其他纳税人允许退还的留抵税额分两档计算:新增加留抵税额不超过1亿元部分按60%退还,超过1亿元部分按30%退还[46] - 进项构成比例计算时无需扣减已转出的进项税额,具体比例为七类增值税扣税凭证注明的增值税额占同期全部已抵扣进项税额的比重[4][47] 特殊情形处理 - 纳税人可同时申报免抵退税和留抵退税,但需先办理免抵退税[2] - 既有增值税欠税又有期末留抵税额的纳税人,需先抵减欠税后再计算允许退还的留抵税额[7] - 若发现纳税人存在增值税涉税风险疑点、被税务稽查立案未结案、申报比对异常等情形,税务机关将暂停或终止办理留抵退税[6][9] - 纳税人可申请缴回已退还的全部留抵退税款,并通过《缴回留抵退税申请表》办理,缴回后仍可继续抵扣进项税额[13][52] 政策衔接与过渡安排 - 纳税人已享受留抵退税的不得再申请即征即退或先征后返政策,但缴回已退税款后可变更适用政策[50] - 政策变更后36个月内不得再次变更,且需一次性缴回全部已退税款[34][51] - 2025年9月1日前已受理但未办结的留抵退税申请仍按原规定办理[56]
两部门发布公告完善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
证券日报网· 2025-08-22 13:25
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调整 - 制造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纳税人自2025年9月起可按月申请退还期末留抵税额 [1] - 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纳税人需满足连续六个月新增留抵税额大于零且第六个月新增额不低于50万元 可申请退还第六个月新增留抵税额的60% [1] - 其他行业纳税人新增留抵税额不低于50万元时 新增额不超过1亿元部分退税60% 超过1亿元部分退税30% [2] 纳税人适用条件 - 纳税缴费信用级别需为A级或B级 [2] - 申请退税前36个月未发生骗取留抵退税 骗取出口退税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情形 [2] - 申请退税前36个月未因偷税被税务机关处罚两次及以上 [2] - 2019年4月1日起未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 先征后返政策 [2]
上半年深圳GDP超1.8万亿元 同比增长5.1%
中国新闻网· 2025-07-31 01:33
宏观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18322.26亿元,同比增长5.1% [1] - 第一产业增加值10.33亿元,增长2.8% [1] - 第二产业增加值6505.56亿元,增长3.3% [1] - 第三产业增加值11806.37亿元,增长6.1% [1] 工业与高技术产业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 [1] - 民用无人机产量增长59.0%,工业机器人增长38.0%,3D打印设备增长35.8% [1] - 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47.1% [1] 服务业发展 - 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0.9%,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长9.0%,信息传输软件业增长8.1% [1] - 信息传输软件业投资增长47.7%,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投资增长32.5%,科研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21.7% [1] 消费与贸易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48.68亿元,同比增长3.5%,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 [2] - 进出口总额21675.45亿元,同比下降1.1%,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7个百分点 [2] -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8.0%,进口总额8588.64亿元,增长9.5% [2] 金融数据 -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41600.14亿元,同比增长5.7% [2] - 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98469.91亿元,同比增长3.5% [2] 居民消费 - 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1% [3]
税收数据显示青海“两新”政策落地成效显著
搜狐财经· 2025-07-27 00:34
重点领域设备更新 - 有色行业采购机械设备发票金额同比增长2.8倍 钢铁行业增长92.1% [1]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采购设备发票金额增长14.9%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36.4% [1] - 农林牧渔业采购农机设备发票金额增长10.3% [1] - 卫生行业采购医疗设备发票金额增长10.7% 教育行业采购教学设备增长43.2% [1] - 重点领域行业实现发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3% 快于全省平均增速9.2个百分点 [1] 消费品以旧换新 - 冰箱等日用家电零售业开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倍 电视机等家用视听设备零售业增长36.6% [2] - 家具零售业开票销售收入增长55.4% 卫生洁具零售业增长27.1% [2] - 扫地机器人等智能家电开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9倍 [2] - 新车零售开票销售金额同比增长11.8% [2] - 全省零售业开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8% 快于全省平均增速9.7个百分点 [2]
向新向质向好!长春新区上半年GDP同比增长6.4%
搜狐财经· 2025-07-25 06:21
经济增长 - 长春新区上半年GDP同比增长6.4%,增速分别高于国家、省、市1.2、0.7、0.7个百分点,较一季度加快1.2个百分点 [1] - 工业经济实现"硬核支撑",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增速分别高于省、市1.9、2.1个百分点 [3] 工业与新兴产业 - 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规上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增速达20.2% [3] - 医药健康产业增长16.5%,光电信息产业增长15.4% [3] 投资与项目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高于全市4.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9个百分点 [5] - 已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164个,开复工率达96.5% [5] 消费市场 - 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55.6亿元,同比增长8.3%,增速分别高于省、市2.8和6个百分点 [7] - 限上住宿餐饮营业额同比增长16.7% [7] 服务业发展 - 规上服务业核算行业收入同比增长22.8%,增速高于全市3.8个百分点 [9] - 互联网服务业营收增速达110%,租赁和商务服务增速95%,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增速25% [9]
税收数据显示青海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提速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09 22:34
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实施效果 - 有色行业采购机械设备取得发票金额同比增长2.8倍 [1] - 钢铁行业采购机械设备取得发票金额同比增长92.1% [1]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采购设备取得发票金额同比增长14.9% [1]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采购设备取得发票金额同比增长36.4% [1] - 农林牧渔业采购农机设备取得发票金额同比增长10.3% [1] - 卫生行业采购医疗设备取得发票金额同比增长10.7% [1] - 教育行业采购教学设备取得发票金额同比增长43.2% [1] - 重点领域实现发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3% 快于全省平均增速9.2个百分点 [1]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实施效果 - 冰箱等日用家电零售业开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倍 [2] - 电视机等家用视听设备零售业开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6.6% [2] - 家具零售业开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5.4% [2] - 卫生洁具零售业开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7.1% [2] - 扫地机器人等智能家电开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9倍 [2] - 新车零售开票销售金额同比增长11.8% [2] - 零售业开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8% 快于全省平均增速9.7个百分点 [2]
前5月深圳经济平稳运行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30 06:22
工业生产 - 深圳1—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其中制造业增长3.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4%,采矿业下降0.4% [1] - 主要行业大类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6.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8.9%,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8.7% [1] - 高技术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民用无人机增长68.0%,3D打印设备增长40.7%,工业机器人增长38.8% [1] 固定资产投资 - 1—5月深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9.2%,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1.9%,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5%,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48.2% [2] - 分行业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48.7%,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33.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26.1% [2] 消费市场 - 1—5月深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15.90亿元,同比增长4.7%,较1—4月提升1.0个百分点,其中商品零售增长5.0%,餐饮收入增长1.8% [2] - 基本生活类商品增势较好,限额以上单位日用品类增长10.6%,粮油食品类增长10.4% [2]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显效,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74.9%,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4.4%,通讯器材类增长8.3%,网上零售增长25.6% [2] 外贸与金融 - 1—5月深圳进出口总额17751.13亿元,同比下降1.9%,其中出口下降8.6%,进口增长10.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6.2% [3] - 5月末深圳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40004.34亿元,同比增长5.0%,贷款余额98068.09亿元,增长2.9% [3] 居民消费价格 - 1—5月深圳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1%,其中食品烟酒上涨0.7%,衣着上涨1.4%,居住下降0.1%,生活用品及服务下降0.5%,交通通信下降2.2%,教育文化娱乐上涨0.2%,医疗保健上涨1.0%,其他用品及服务上涨3.5% [3]
“以旧换新”持续显效!1-4月,泰安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销售额同比增长45.2%
齐鲁晚报网· 2025-06-06 10:34
经济运行态势 - 泰安市经济呈现稳中有进、回升向好的发展态势 [5] 工业生产 - 1-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增速较一季度提升0.3个百分点 [1] - 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8%,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98.5% [1] - 采矿业增加值增长0.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下降0.2% [1] - 37个工业行业大类中25个行业增加值增长,增长面67.6% [1] - 154种主要工业产品中79种产量增长,增长面51.3% [1] 固定资产投资 - 1-4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8% [1] - 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5%,第二产业增长26.7%,第三产业下降6.8% [1] - 三次产业投资占比为4.0:43.6:52.4 [1] - 工业投资增长26.6%,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9.6% [2] - 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6.8%,民间投资增长7.2% [2] - "四新"投资增长17.1%,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47.6% [2] 消费市场 - 1-4月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169.2亿元,同比增长13.2% [2] - 家用电器类增长46.2%,粮油食品类增长19.9%,石油制品类增长16.1%,服装类增长19.7% [2] - 汽车零售增长8.9%,家用电器增长45.2%,通讯器材增长18.7% [2] - 线上零售额14.9亿元,增长25.2%,贡献率13.7% [2] 服务业 - 一季度规上服务业营收89.9亿元,增长7.0% [3] - 十大行业门类中七个营收增长,六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 [3] - 615家规上服务业企业中379家营收正增长,增长面61.6% [3] - 前30强企业营收49.6亿元,占比55.1%,拉动增长4.8个百分点 [3] 财政金融 - 1-4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6.3亿元,增长5.5%,税收收入76.0亿元增长2.1% [3] - 4月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7238.0亿元增长10.5%,贷款余额5195.3亿元增长9.9% [3] 用电量 - 1-4月全社会用电量95.0亿千瓦时增长2.8%,工业用电量增长3.7%,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长7.1% [3] 居民消费价格 - 1-4月CPI同比下降0.3%,八大类商品五涨三跌 [4] - 衣着类价格上涨1.3%,食品烟酒类下降1.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