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百货商店
icon
搜索文档
Macy's(M) - 2025 FY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9-04 18:5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第二季度业绩表现强劲 在所有关键指标上均超出预期 包括销售额 利润率 收入 EBITDA和每股收益[9] - 季度EBITDA是公司12个季度以来的最佳表现 也是梅西百货品牌的最佳季度[9] - 公司R125业务实现增长 数字业务和实体业务均实现增长[9] - SG&A费用同比减少约3000万美元[20] - 平均单价(AUR)在当季增长1.3%[49] - 第二季度库存同比下降约1%[5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梅西百货品牌在R125门店第二季度同店销售额增长1.4%[17] - 布鲁明戴尔百货连续第四个季度增长 增幅超过5.7%[9] - Bluemercury连续第18个季度增长[9] - 布鲁明戴尔百货第二季度创下品牌历史上最大的销量[64] - 布鲁明戴尔百货仅在top 50 DMAs中的14个有业务渗透 是竞争对手中渗透率最小的[29] - 自有品牌渗透率目前处于十几%的低位 而几年前曾高达20%[5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看到企业范围内所有三个品牌名称都实现增长[3] - 前50家R125门店在六个季度中有五个季度实现增长[17] - 布鲁明戴尔百货通过Bloomie's概念进入新市场 如西雅图 并在现有市场进行加密 如华盛顿特区和芝加哥[28] - 公司去年关闭了64家生产力低下的门店[10] - 去年通过资产出售产生近3亿美元的现金收益 今年迄今为7500万美元 预计全年为1.75亿美元[22]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Bold New Chapter是公司为期三年的计划 旨在提高整个企业的质量 包括重新构想和加强梅西百货品牌 改善客户体验和端到端运营[10] - 战略重点包括增加人员配置 改进商品陈列 讲故事 以及赋能本地门店经理[12] - 端到端运营计划包括增加简化 自动化 减少供应链复杂性 利用AI和生成式AI的力量[13] - 作为多渠道 多品类 多品牌和多价格点的零售商被视为一种优势[16] - 公司正在通过关闭生产力低下的门店 开设新的Bloomie's门店和布鲁明戴尔百货奥特莱斯来调整门店组合[27][29] - 自有品牌战略包括淘汰相关性较低的品牌 并推出新品牌 如State of Day Motive One和Art Studio[57]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宏观环境存在不确定性 消费者表现出韧性但更加挑剔[14][37] - 消费者对新奇和时尚感兴趣 在有新产品的品类表现良好 而在基础款和必需品品类表现较弱[34] - 关税对毛利率的影响从之前预测的20-40个基点增加到当前指引的40-60个基点[43] - 公司对秋季季节采取了更谨慎的指引 预计表现将不如第二季度[37] - 公司预计行业将出现更多整合 优胜劣汰[41] - 公司拥有健康的资产负债表 2030年前无债务到期 现金流健康 并继续投资于业务和向股东返还现金[41]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净推荐值(NPS)和客户服务评分均处于历史最高水平[64] - 公司正在实施自动化分销设施 IT简化(向云迁移)以及数据分析和数据科学能力 以提高效率并改善客户体验[55] - 公司拥有充足的开放采购(open-to-buy) 以便在消费者环境中有灵活性进行追单或调整[54] - 公司正与供应商和制造商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 并考虑原产国等长期解决方案[43] - 定价是公司可以使用的杠杆之一 但不是首选杠杆 因为公司首先会与其他方面合作[49]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第二季度的关键亮点和增长驱动因素是什么[3] - 公司对企业范围内的增长感到非常满意 所有三个品牌名称都实现增长 在销售额 利润率 收入 EBITDA和每股收益方面均超出预期和指引 这是12个季度以来最好的季度 R125业务 数字业务和实体业务均实现增长 布鲁明戴尔百货连续第四个季度增长 Bluemercury连续第18个季度增长 作为多渠道 多品类 多品牌和多价格点的零售商是一种优势 这强化了Bold New Chapter是让公司恢复可持续盈利增长的正确战略的信念[9] 问题: Bold New Chapter战略的进展如何 哪些方面进展最快 哪些需要更长时间[10] - Bold New Chapter是一个为期三年的计划 旨在提高整个企业的质量 包括重新构想和加强梅西百货品牌 公司对18个月来的进展感到满意 去年关闭了64家生产力低下的门店 引入了新品牌以增加相关性 现有品牌如Levi's Coach和Ralph Lauren的增长也加强了梅西品牌的力量和吸引力 公司还希望确保门店反映零售的未来 通过改善体验 包括在特定区域增加人员配置 改进商品陈列(包括密度和讲故事) 以及赋能本地门店经理和端到端运营(包括简化 自动化和降低成本)[10][12][13] 问题: 如何看待业绩可持续性 特别是考虑到第三季度指引有所放缓 哪些是公司可控的 哪些是宏观因素[14] - 战略执行是100%可控的 不可控的是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 公司在其指引中加入了谨慎性 以确保能够对消费者的购物方式做出反应 作为多品类 多品牌 多价格点的零售商是一种优势 因为公司可以调整采购以适应当前环境[14][16] 问题: 重新构想的125家梅西门店的表现如何 哪些变化最重要 如何扩展到其他门店[17] - R125门店在第二季度同店销售额增长1.4% 前50家和新增的75家门店在第二季度均实现增长 前50家在六个季度中有五个季度实现增长 该计划是可扩展的 三个重要因素是人员配置投资(针对回报最大的领域) 本地赋能(让本地领导做出明智决策)以及持续改进[17][18] 问题: 重新构想的门店的盈利能力轨迹如何[19] - 公司对重新构想的门店进行投资以推动销售额增长 这在第二季度已经实现 R125增长1.4% 而整体增长0.1% 同时公司通过关闭生产力低下的门店和端到端运营计划寻找节省开支的机会 第二季度SG&A同比减少3000万美元 并且同时实现了收入和利润目标 长期来看 随着计划推广到更多门店 公司将获得正的投资回报并推动销售额增长[19][20][21] 问题: 门店关闭后的销售额回收情况如何 未来如何发展[22] - 去年关闭了64家门店 去年通过资产出售产生近3亿美元的现金收益 今年迄今为7500万美元 预计全年为1.75亿美元 关闭的是生产力低下而非亏损的门店 每个决定都经过仔细分析 以确定如何从现有门店或在线业务中捕获销售额 客户回流率高于最初预期 回收率好于预期 这有助于整体销售额增长[22][23] 问题: 布鲁明戴尔百货的强劲表现驱动因素是什么 是否有特定品类或人群 多少是由竞争环境变化驱动的[24] - 布鲁明戴尔百货表现出色是因为其拥有强大的产品组合 团队 策略 高效的门店网络以及不断增长的健康在线业务 还有出色的营销活动 合作伙伴关系和激活措施 虽然市场受到干扰 布鲁明戴尔百货确实从中受益 但团队并没有固步自封 而是在抓住时机 扩大现有品牌的分销 接触新品牌 并加倍投入数字业务的增长 吸引新客户和同事 并引导现有客户尝试新品类[25][26] 问题: Bloomie's概念的机会如何[27] - 目前有四家Bloomie's门店开业 这既是市场加密的机会 也是替换策略(关闭更大或生产力较低的门店) 以及进入新市场的方式 公司看到开设更多Bloomie's门店的机会 布鲁明戴尔百货奥特莱斯是增长布鲁明戴尔百货品牌覆盖范围的两种主要方式 布鲁明戴尔百货在top 50 DMAs中的渗透率最小 因此仍有房地产扩张的空间 但公司希望确保增加的是正确的房地产[27][28][29] 问题: 当前折扣店业务的趋势如何 是否看到因宏观波动而出现的消费降级[32] - 没有看到任何消费降级 梅西百货的Backstage和布鲁明戴尔百货的奥特莱斯业务都很健康 Backstage增加了销售额和生产力 奥特莱斯继续表现良好并增加更多门店 当客户在线下 全价店和折扣店购物时 他们是更有价值的客户 折扣业务不一定是消费者的降级 而是捕获他们本会在其他折扣零售商那里进行的购买 有些品类 如儿童产品 一些新奇家居产品或季节性商品 人们不愿意支付全价 公司需要确保通过这些分销点捕获这些业务[32][33] 问题: 在不同品类或消费人群中 是否看到特别的强项或弱项[34] - 消费者对新奇和时尚感兴趣 在任何有新品类的业务都表现良好 如Abercrombie Kids Coach(因Tabby和Empire等包袋) Good American的牛仔系列 Levi's的新款顶级产品 业务较软的地方是基础款 必需品和延续性产品更多的地方 在挑剔的环境中 消费者不会不消费 但会更精准 更深思熟虑地花钱 公司必须对基础款更积极 并利用多品牌零售商的优势调整采购[34][35][36] 问题: 对2025年下半年环境的预期如何 与近期结果相比 预计会更好 更差还是相同[37] - 预计消费者将更加挑剔 并且公司对秋季季节采取了更谨慎的指引 指引中的表现不如第二季度好 希望证明自己是错的 这意味着消费者希望保持韧性 在某些品类他们愿意支付更多 并能应对关税环境 仍然为圣诞节准备礼物和冬季假日季节所需的物品[37] 问题: 到2026年 有什么会改变你的回答吗[38] - 目前很难回答2026年 因为第四季度业务量很大 公司关注四个要素:文化(感觉良好) 策略(18个月进展顺利) 领导力(团队完整)和执行(执行得更好) 这些方面让公司对2026年比2025年感觉更好 但还需要更多关于经济走势的洞察[38][39] 问题: 哪些证据表明梅西百货能在此环境中获得市场份额 市场份额整合在2026年会加速 保持不变还是减少[40] - 无法预测 但可能会出现更多整合 环境将创造更多的赢家和输家 基于讨论的四个原则 公司看好自己的机会 公司以一个更健康的零售商身份进入这个环境 拥有健康的资产负债表 2030年前无债务到期 健康的现金流 投资于业务 维持对门店和数字业务的投资 向股东返还现金 支付季度股息 回购股票 这些迹象表明公司是一个健康的零售商 将会持续经营 关键是关注消费者的信号 如果他们保持关注 就更可能成功[41][42] 问题: 关税将如何影响梅西百货的盈利能力和2026年 时间线和缓解措施的程度如何[43] - 之前预计关税对毛利率的影响为20-40个基点 现在情况变化 在当前指引中嵌入了40-60个基点的影响 第二季度大部分原始关税生效 包括来自中国的145%关税 第三季度基本关税也在发生 第四季度一些增量关税将影响公司 这是由于收货时间和关税生效时间 团队正在做惊人的缓解工作 与供应商和制造商谈判 并采取供应链其他措施 长期将关注原产国和整体业务管理 作为多品牌 多渠道 多价格点零售商 公司可以以其他公司无法做到的方式灵活调整 现在谈论2026年影响还为时过早 但有更多时间反应 计划并利用这些优势和杠杆来缓解影响 最终以优质产品和价值服务客户[43][44] 问题: 是否注意到供应商谈判因关税成本压力而发生变化[45] - 每个人都在共同努力 就像后疫情时期一样 公司是合作伙伴 共同保持工厂运营和客户参与 存在谈判 公司正在非常深思熟虑地看待 一件外套可能可以涨价5美元 10美元或15美元 一件T恤可能也可以 如何达到一定的利润率 并像消费者一样思考什么是合理和现实的 作为多品牌零售商的好处是公司可以有好 更好 最好的选择 如果觉得有些最好的太贵 或者好的看起来像更好但实际上是好的 就必须进行调整 这些对话有时更困难 但诚实且不刻薄地进行 可以让人明白为什么不买或少买某些东西 因为价格没有竞争力 另一方面 公司必须接受这是在客户利益和股东利益之间取得平衡 不能吸收100%的关税成本 也不能将100%的成本转嫁给客户 需要与供应商 工厂共同努力解决问题[45][46][47] 问题: 是否看到因定价行动而出现的阻力或弹性 今年剩余时间和2026年的定价计划如何[47] - 定价是公司可以使用的杠杆之一 但绝对不是首选杠杆 因为公司正在与供应商 制造商谈判并寻找所有其他选择 公司将谨慎行事 考虑到消费者的位置以及在不同层面可以做的事情 迄今为止消费者表现出惊人的韧性 当季AUR增长1.3% 但这更多是通过业务管理 做正确的事情来服务客户并推动良好的全价售罄率[49] 问题: AUR增长是 mix 还是 like-for-like 的结果[50] - 这是 mix 和 like-for-like 共同作用的结果 有些品类在关税前低估了客户 例如Donna Karan表现很好 其平均单价通常高于Missy或Bridge品类的其他商品 其他情况下是业务组合的原因[53] 问题: 对下半年库存的预期如何 是否因环境变化而调整订单或发货量[54] - 第二季度库存下降约1% 公司对此感到满意 以非常干净和良好的组合度过季度 感觉定位良好 有大量新品 消费者反应良好 另一方面 有充足的开放采购 这给了公司灵活性 可以根据消费者环境进行追单或适当反应 正在收到所需的货物 对当前状况感到满意 并预计未来库存管理与销售额保持一致[54] 问题: 在简化运营方面 哪些领域驱动了最显著的变化 未来还有哪些效率机会 对盈利能力意味着什么[55] - 在端到端运营计划和举措中 已经完成了大量基础工作 可以更快 更低成本地服务客户 并提供更多可视性 例如在交付时间方面 随着实施和推广的继续 应该会看到更多节省和更多对客户端的积极影响 在IT方面也做类似的活动 简化运营 更多迁移到云端 以最终降低成本 但同时也为业务提供更多能力 对数据分析和数据科学的能力印象深刻 能够更好地与客户沟通和理解他们 以更好地与他们互动 这是一条更长的多年路径 在此期间将产生节省和发展能力 继续支持Bold New Chapter[55][56] 问题: 自有品牌战略的反馈如何 如何影响未来路线图 哪些品类有最大机会[57] - 公司一直在有条不紊地更新整个自有品牌组合 淘汰了相关性较低的品牌 并推出了新品牌 如State of Day Motive One或家居领域的Art Studio 除家居装饰外 整个金字塔的更新已经完成 将于今年年底完成 最大的机会存在于产品组合中的空白处 可能是一些开口价格点 或品类中的一些必需品 通常是市场中缺失的东西 公司觉得有必要通过自有品牌组合中的特定品类或价格点来保持客户回流 但自有品牌就像市场品牌一样 需要具有增值作用 并且不能与同等价格下更好的市场品牌重复 挑战是确保对自己要求与对市场品牌合作伙伴要求一样高 产品定价是否合适 是否有令人信服的购买理由 有些品牌 如品牌 styling code 和State of Day 表现异常出色 市场上没有其他产品能满足该客户需求 公司希望找到 培育和发展这些业务[57][58][59] 问题: 促销环境如何 相对于假设 是谨慎还是看到迹象 warrant more prudency[60] - 基于库存所有权和营销日历 没有迹象表明环境更具促销性 现实是 如果零售商之间以不同方式涨价 有些人谈论在季节早期囤积库存 但这并不是公司的零售方式 不相信通过囤积库存来节省成本能获得回报 因为需要售罄库存 最便宜的降价是第一次降价 销售机会通常出现在拥有产品的最初几周 携带大量周数的供应以试图节省关税 不是一个好策略 最终 公司希望确保在秋季季节保持干净 为2026年定位良好 并继续在第四季度推出新品 指引中包含谨慎性 以确保能够对其他人采购季节的方式做出反应 而不仅仅是对自己采购季节的方式做出反应[60][61] 问题: 最后还有什么想对观众说的吗[64] - 这是一个拐点 是梅西公司动力的开始 Bluemercury品牌已经连续18个季度增长 布鲁明戴尔百货品牌创下了历史上销量最大的第二季度 净推荐值(NPS)和客户服务评分均处于梅西百货和布鲁明戴尔百货的历史最高水平 正在从客户那里得到反馈 表明公司做了许多正确的事情 公司的任务是继续投入并做更多 即使面对关税和复杂环境 相信拥有多品牌业务组合 为消费者和投资者提供了未来增长的机会[64]
Dillard's (DDS) Upgraded to Strong Buy: Here's What You Should Know
ZACKS· 2025-08-21 17:01
评级升级与核心原因 - Dillard's被上调至Zacks Rank 1(强力买入)评级 反映其盈利预期向上修正趋势[1] - 评级升级基于公司盈利前景改善 可能对股价产生积极影响[3] - Zacks评级系统完全依赖盈利预期变化 通过跟踪卖方分析师对当前及次年EPS预测的共识值(Zacks共识预期)进行计算[1] 盈利预期修正与股价关系 - 盈利预期修正被证明与短期股价走势高度相关 因机构投资者根据盈利预期计算公司公允价值[4] - 机构投资者大规模交易会直接引发股价变动 其估值模型中盈利预期上调会导致股票公允价值上升[4] - 实证研究显示盈利预期修正趋势与短期股价变动存在强相关性[6] Zacks评级系统特性 - 该系统使用四个盈利预期相关因素将股票分为五组 从Rank 1(强力买入)到Rank 5(强力卖出)[7] - Zacks Rank 1股票自1988年以来实现年均25%回报率 拥有经外部审计的优秀业绩记录[7] - 系统始终维持覆盖范围内4000余只股票"买入"与"卖出"评级比例平衡 仅前5%股票获"强力买入"评级[9] Dillard's具体预期变化 - 2026财年(截至2026年1月)每股收益预期为30.62美元 与上年报告数据持平[8] - 过去三个月间Zacks共识预期上调4.6% 显示分析师持续提高盈利预测[8] - 公司进入Zacks覆盖股票中前5%排名 表明其盈利预期修正特征优异[10] 投资逻辑与市场表现预期 - 盈利预期上升反映公司基本面业务改善 投资者对该趋势的认可可能推动股价上涨[5] - 位于Zacks覆盖股票前20%表明具有优异盈利预期修正特征 可能在未来产生超越市场的回报[10] - 评级升级暗示股票近期可能上涨 因盈利预期修正趋势对股价影响显著[10]
中证全指食品与主要用品零售指数报9975.21点,前十大权重包含泰恩康等
金融界· 2025-08-19 09:08
指数表现 - 中证全指食品与主要用品零售指数报9975.21点 [1] - 近一个月上涨2.25% 近三个月上涨2.31% 年初至今下跌1.96% [1] - 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 基点1000点 [1] 权重构成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3.64% 神州数码(7.19%)、永辉超市(6.23%)、上海医药(4.53%)位列前三 [1] - 医药商业占比43.93% 专营零售占比21.21% 超市与便利店占比20.32% 百货商店占比14.54% [2] - 沪市上市公司占比51.91% 深市上市公司占比48.09% [1] 指数编制规则 - 样本从中证全指指数中选取食药零售主题上市公司证券 [1]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调整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2]
美国7月“恐怖数据”符合预期,交易员仍押注9月降息
金十数据· 2025-08-15 13:09
零售销售数据 - 7月美国零售销售额环比增长0.5% 符合预期 前值由0.60%修正为0.9% [1] - 剔除汽车销售后零售额增长0.3% [1] - 13个类别中有9个类别销售额增长 汽车销售增幅为3月以来最大 [3] - 在线零售商和综合百货商店销售额上升 [3] 消费驱动因素 - 汽车销售增长部分因联邦政府税收抵免到期前消费者争相购买电动汽车 [3] - 亚马逊和沃尔玛通过大幅折扣促销吸引对通胀敏感的消费者 [3] - 更清晰的贸易政策和股市反弹提升消费者信心 [3] 宏观经济影响 - 消费者支出占美国经济活动的三分之二 美联储密切关注该数据 [3] - 交易员削减对美联储降息押注 但仍预计9月降息 2025年再降息一次 [1]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消费者支出是制定利率时"最仔细关注"的数据之一 [3] 消费趋势变化 - 消费者支出在过去五年保持弹性 但近期因关税不确定性和移民政策有所收紧 [4] - 6月零售销售强劲 但5月和4月数据表现平平 [4] - 鲍威尔指出"毫无疑问"支出正在放缓 [4]
中证全指食品与主要用品零售指数报9779.92点,前十大权重包含益丰药房等
金融界· 2025-07-24 08:42
指数表现 - 中证全指食品与主要用品零售指数报9779 92点 [1] - 近一个月上涨4 43% 近三个月上涨0 49% 年至今下跌3 88% [1] - 指数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 基点为1000 0点 [1] 指数构成 - 十大权重股包括永辉超市(6 49%) 神州数码(6 34%) 上海医药(4 65%) 益丰药房(4 23%) 九州通(3 97%) 万辰集团(3 96%) 孩子王(3 36%) 国药股份(3 29%) 王府井(3 22%) 泰恩康(3 1%) [1] - 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53 16% 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46 84% [1] 行业分布 - 医药商业占比44 64% 超市与便利店占比20 60% 专营零售占比20 32% 百货商店占比14 44% [2] 调整规则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分别在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实施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 特殊情况会进行临时调整 [2] -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公司发生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参照细则处理 [2]
中证全指食品与主要用品零售指数报9515.51点,前十大权重包含王府井等
金融界· 2025-06-19 08:55
指数表现 - 中证全指食品与主要用品零售指数报9515 51点 近一个月下跌2 40% 近三个月下跌6 58% 年至今下跌6 48% [1] - 该指数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 基点为1000 0点 反映食药零售主题上市公司证券整体表现 [1] 权重构成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永辉超市(6 61%) 神州数码(6 21%) 万辰集团(4 68%) 上海医药(4 41%) 益丰药房(4 32%) 九州通(3 86%) 孩子王(3 41%) 国药股份(3 25%) 王府井(3 17%) 泰恩康(3 09%) [1] - 按交易所划分 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52 84% 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47 16% [1] 行业分布 - 医药商业占比43 94% 超市与便利店占比21 32% 专营零售占比20 29% 百货商店占比14 46% [2] 调整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权重因子同步调整 [2] -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并购分拆等情形参照细则处理 [2]
【环球财经】2025年4月澳大利亚零售销售额环比下降0.1%
新华财经· 2025-05-30 02:30
零售销售总体表现 - 2025年4月澳大利亚零售销售额同比增长3 8%至372 08亿澳元(约1722 81亿元人民币)[1] - 4月零售销售额环比下降0 1% 3月环比增长0 3% 2月环比增长0 2%[1] - 家庭零售支出下降主要受服装购买减少影响 因4月天气温暖推迟冬装采购[1] 分行业零售表现 - 食品零售领域销售额环比下降0 3%[1] - 家居用品零售领域销售额环比增长0 6% 昆士兰州家庭增加家具电器等恢复性购买[1] - 服装鞋靴和个人配饰零售领域销售额环比减少2 5%[1] - 百货商店领域销售额环比减少2 5%[1] - 咖啡厅餐厅和食品外带服务领域销售额环比增长1 1% 昆士兰州家庭增加外出就餐[1] - 其他零售领域销售额环比增长0 7%[1] 网络零售表现 - 4月网络零售销售额同比增长7 3%至45 37亿澳元 环比增长0 6%[2] - 3月网络零售中食品相关销售额环比增长4 5%至14 02亿澳元 非食品相关销售额环比减少1 1%至31 35亿澳元[2]
Kohl’s(KSS) - 2026 Q1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5-29 11:06
业绩总结 - 2025年第一季度净销售额为30.49亿美元,同比下降4.1%[56] - 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率为39.5%,较去年增加37个基点[56] - 2025年第一季度SG&A费用为11.64亿美元,同比下降5.2%[56]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6000万美元,净亏损为1500万美元,每股稀释亏损为0.13美元[56] - 调整后的EBITDA为12.56亿美元,净债务与EBITDA的杠杆比率为1.5倍[65] 未来展望 - 2025年全年净销售预期下降5%至7%[76] - 2025年每股稀释收益预期为0.10至0.60美元[76] - 预计2025年将恢复股票回购,前提是整体杠杆改善后有多余现金流[82] 资本支出与市场扩张 - 2025年资本支出预期为4亿至4.25亿美元[78] - 2025年将继续推进Sephora在所有门店的推广,预计将建立近20亿美元的美容业务[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