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食材零售

搜索文档
杨明超战略调整显效剑指“2万店” 锅圈锚定下沉市场业绩重拾双增
长江商报· 2025-08-11 00:4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4亿元,同比增长21.2% [1]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83亿元,同比增长113.22% [1] - 2024年上半年业绩下滑后重拾增势,门店数量从9660家增至10400家 [6][7][8] 创始人背景与创业历程 - 创始人杨明超出身河南农村,郑州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从事宾馆工作后辞职创业 [2] - 早期创业经历包括养羊、卖啤酒、打造郑州首家规范夜市美食广场 [2] - 2012年推出"小板凳"吧式火锅,高峰时期全国门店超1000家,后因竞争和商标问题失去优势 [2] 商业模式与发展策略 - 2015年成立供应链公司,2017年开设首家火锅食材店,定位"一站式"购物平台 [3] - 2020年签约岳云鹏代言,2021年成为CCTV-5美食合作伙伴,品牌知名度提升 [3] - 2020-2023年门店数量从4300家猛增至10307家,加盟门店占比99.9% [4] - 2023年在港交所上市,成为行业里程碑 [5] 战略调整与增长驱动 - 2024年实施"蹲苗计划",优化会员体系、淘汰弱势门店、强化供应链和数字化 [6] - 重启拓店并拓展下沉市场,乡镇门店净增270家,无人化改造门店超2000家 [8] - 打造烧烤产品矩阵,缩小淡旺季业绩差距,5-8月首次实现连续盈利 [8] - 会员人数达5030万名(同比+62.8%),预付卡金额5.9亿元(同比+27%) [8] 未来规划与国际化 - 提出"二次创业"目标:未来五年再开1万家店,覆盖中国4万多个乡镇 [1][8] - 成立两支海外团队:东南亚考察餐饮零售模式,欧洲探索Picard模型 [9] - 考虑投资并购东南亚出海的中国餐饮品牌 [9]
锅圈董事长杨明超:下半年开店增速有望回归到最快水平
证券时报网· 2025-08-08 02:4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2.4亿元,同比增长21.6% [1] - 毛利达7.17亿元,同比增长17.8%,毛利率为22.1% [1] - 净利润1.9亿元,同比增长122.5% [1] - 核心经营利润1.9亿元,同比增长52.3% [1] - 首次在5-8月连续实现盈利,淡季业绩波谷收窄 [2] 渠道发展 - 全国门店总数达10400家,较去年同期净增740家 [1] - 新型乡镇门店净增270家,下沉市场稳固 [1] - 超2000家门店完成无人智慧化改造,带动同店收入增长 [1] - 下半年计划加速开店,增速有望回归最快水平 [3] 产品战略 - 通过烧烤产品矩阵填补季节性业绩缺口 [2] - 强化"火锅自由""国民火锅"套餐定位并加强调味料渗透 [3] - 提升高频复购属性产品竞争力 [2] - 烧烤与火锅产品销售差距缩小,淡旺季界限趋于模糊 [2] 运营优化 - 聚焦老店业绩增长与会员体系建设 [2] - 优化线上运营效能并深化品牌下沉布局 [2] - 通过会员运营提升动销活跃度 [3] - 拥抱本地生活/即时零售及抖音等数字媒体平台 [3] 业务拓展 - 探索农贸场景肴肴领鲜/社区锅圈小厨等四类新场景门店 [3] - 审慎评估海外业务,拟向华人聚居区输出家庭餐食解决方案 [3] - 东南亚团队考察越南/泰国/柬埔寨市场,可能采用餐饮零售模式 [3] - 欧洲团队研究Picard模型,同步评估东南亚投资并购机会 [3]
锅圈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营收同比增长21.6%,净利润同比增长122.5%
新浪财经· 2025-08-04 10:2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2.40亿元,同比增长21.6% [1] - 毛利7.17亿元,同比增长17.8%,毛利率22.1% [1] - 净利润1.9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22.5% [1] - 核心经营利润1.90亿元,同比增长52.3% [1] - 年度股东回报金额4.99亿元(含1.9亿元现金股利和1.11亿元股份回购),同比增长130.7% [3] 战略调整与增长驱动 - 2023年下半年启动战略调整,2024年下半年重启增长模式,聚焦门店运营模型、品牌调性、加盟商结构等方向 [1][2] - 全国门店总数达10,400家,同比净增740家,其中新型乡镇门店净增270家 [2] - 完成2000家无人智慧门店改造,提升坪效与运营效率 [2] - 会员体系驱动增长:注册会员5030万(+62.8%),预付卡储值5.9亿元(+37.2%) [3] - 高充值会员消费频次是低充值会员的两倍 [6] 渠道与营销创新 - 线上营销通过抖音、小红书、快手等平台推广,抖音品牌曝光量突破32亿次 [2] - 套餐类产品线上销售额翻倍增长 [2] - 即时零售网络覆盖2000余家门店,推出24小时无人零售服务 [6] - 乡镇市场定制化陈列与SKU结构验证增长潜力 [6] 供应链与产品优化 - 自有工厂增至7家,覆盖调味料、丸滑水产、牛肉产品,自产占比持续提升 [4] - 全国建成19座数字化中央仓,实现"次日达",存货周转天数降至41.7天(-18.2%) [4] - 上半年推出175个新SKU,包括"毛肚自由Plus套餐"、"烧烤露营集装箱套餐"等 [4] - 供应链网络优化提升议价能力与定制开发效率 [4] 未来战略方向 - 巩固"社区中央厨房"定位,覆盖"在家吃饭"多场景需求 [5] - 拓展县乡市场差异化产品策略,强化下沉市场竞争力 [7] - 评估海外业务拓展,拟通过区域试点切入全球华人市场 [7] - 持续丰富中西餐、饮品、冰品、夜宵等产品线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