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产业

搜索文档
海南出台行动方案加快构建特色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
海南日报· 2025-08-09 23:11
核心观点 - 海南出台三年行动方案加快构建特色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 目标到2027年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70% [1][2] - 方案围绕自贸港"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 重点发展旅游消费 现代服务业 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农业 [2] 产业目标 四大主导产业 - 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深入推进 旅游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2] -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接近30%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 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升级 [2] -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17% R&D经费投入强度达1.8% [2] -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全产业链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 形成"接二连三"协同发展格局 [2] 特色产业培育 - 种业:加快建设"南繁硅谷" 发展种源 种业 种市南繁产业 目标2027年崖州湾现代种业产业集群营收破200亿元 [3] - 深海:推进海洋新兴产业培育 [3] - 航天:培育商业航天全产业链 建设文昌国际航天城 目标2027年航天产业集群营收达100亿元 [3] - 热带农业:补链延链 做强芒果等特色产业链 培育山兰稻等"小而精"产业 [3] 优势产业提升 - 旅游业:目标2027年入境游客230万人次 开通境外航线160条 [3] - 港航业:洋浦港航产业集群营收达800亿元 集装箱吞吐量600万标箱 稳定运行航线85条 [3] - 医疗旅游:目标医疗旅游人数突破150万人次 [3] - 石化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1600亿元 [3]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达2200亿元 [3] 支撑措施 - 强化重点园区支撑作用 目标2027年培育100亿级及以上重点产业集群30个 [3] - 加强要素保障 项目支撑 统计体系 政策赋能 释放自贸港政策效能 [4]
海南推进深海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07 01:16
特色产业培育行动 - 海南省将持续培育壮大种业、深海、航天三大未来产业并做大做强热带特色高效农业 [1] - 推进深海产业高质量发展将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 以智能制造共享平台为产业化突破口 [1] - 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并实现再造"海上海南"目标 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 [1] - 加快海洋油气矿产增储上产 开展重点区域"多气合采、多能利用"潜力评价 [1] - 推进深海油气田开发关键技术研发 积极推进重点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生产性试采 [1] - 做大海洋新能源产业 谋划推进海上风电制氢制醇及加注一体化示范工程 [1] - 发展特色化海洋工程装备产业 健全深海油气装备测试能力 [1] - 推动钻井仪、水下采油树与高附加值油服产品本地生产 [1] - 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 打造"智慧海洋"深海科技创新策源地 [1] -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深海科技产业集群营业收入目标2027年超过60亿元 [1] 优势产业提升行动 - 加力提升临港产业能级 支持洋浦港建设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 [2] - 推动洋浦港成为面向RCEP国家及链接西部陆海新通道内外贸网络的重要节点 [2] - 加快琼州海峡通航能力扩能升级 升级琼州海峡老旧船舶 [2] - 加快洋浦"临港产业集群+临港物流园"协同发展 [2] - 支持洋浦开展大宗商品"国际集采+加工增值+国内配送"业务 [2] - 研究推进八所港开通对越滚装航线 加快八所港高排港区建设 [2] - 洋浦港航产业集群营业收入目标2027年达到800亿元 [2] - 全省集装箱吞吐量目标2027年达600万标箱 稳定运行集装箱班轮航线85条 [2] 产业体系发展规划 - 行动方案初步绘就现代海洋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路线图 [2] - 海南省海洋厅将在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等方面全力支撑深海产业发展 [2] - 为再造"海上海南"目标注入蓝色动能 [2]
机构:海洋经济驱动内需增长 深海科技赋能产业升级
证券时报网· 2025-08-04 03:23
海南省海洋产业政策规划 - 海南省发布《海南省加快构建具有特色和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 推进深海产业高质量发展 培育海洋新兴产业 加快海洋油气矿产增储上产 开展"多气合采、多能利用"潜力评价和深海油气田开发关键技术研发 推进天然气水合物生产性试采 [1] - 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 打造"智慧海洋"深海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测试中试生产性服务平台 [1] 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地位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列为新兴产业核心 海洋经济被提升至战略高度 [1][2] - 沿海省市密集出台规划支持海洋装备、能源、养殖等领域发展 [1] - 海洋经济内涵进一步丰富 与新质生产力深度结合 [2] 海上发电产业前景 - 海上风光发电向深远海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漂浮式风电和光伏技术大有可为 [1] 海洋养殖产业链机遇 - 深远海养殖存在长足发展空间 上游饲料企业市场将随产业扩容而扩大 [1] - 头部饲料企业可通过技术优势、服务优势和种苗优势抢占市场先机 [1] 海洋旅游产业机遇 - 政策支持与需求回暖双重驱动 海洋旅游特色企业有望受益 [1] 海洋通信基础设施 - 海洋通信是海洋经济基础设施 构成6G"海陆空天一体化"网络重要环节 [2] - 主要包括海上无线通信、海洋卫星通信和岸基移动通信三种方式 [2]
向海图强:十万亿海洋经济赛道创投新机
Wind万得· 2025-07-09 22:35
海洋经济政策演进 - 海洋经济定义为开发利用海洋的各类产业及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涵盖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等传统产业及海洋新能源、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5] - 国家标准《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将海洋经济分为五大类:海洋经济类、海洋科研教育类、海洋公共管理服务类、海洋上游相关产业类、海洋下游相关产业类[7] - 海洋油气成为重要能源增长极,中国海油国内原油累计增产占全国同期总增量的70%[7] 全球及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 全球海洋经济总产值约5万亿美元,占全球GDP超4%[8] - 2024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同比增长5.9%,占GDP比重7.8%[8] - 海洋船舶工业2024年增加值1370亿元,同比增长14.9%,国际市场份额首次全部突破50%[13] -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2024年增加值1032亿元,同比增长9.1%,国际市场份额连续7年全球第一[13] 深海技术与新兴领域发展 - 深海装备如"梦想"号钻探船、"海葵一号"油气平台入选2024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14] - 海底数据中心能效显著,服务器故障率仅为陆地数据中心的12.5%,能耗降低29%[14] - 深海AI识别系统实现深海生物、地质构造的自动识别,推动海洋科技智能化[15] 区域海洋经济表现 - 山东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1.801万亿元,占全国17.1%,七大产业增加值全国第一[16] - 广东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占全国20%,海洋制造业增加值超5000亿元[16] - 海南聚焦深海油气开发,推进陵水气田和天然气水合物试采[16] 海洋经济投融资现状 - 2020年以来海洋经济领域融资事件约600起,占总体融资事件的1%[17] - 投融资集中在海工装备、海洋电子、水下机器人等赛道,区域集中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17] - 数字化转型通过物联网、AI等技术重构海洋产业形态,推动向技术驱动型转型[18]
研报金选丨机构呼吁重视这种金属价格弹性,供给紧缩加剧,四大重点标的已圈出
第一财经· 2025-07-02 02:26
有色金属行业 - 铜作为能源金属,电力、新能源汽车等下游需求长期持续增长,而全球铜矿长期低资本开支压制增量,老矿品位下滑、地缘风险上升使得存量难稳产 [4] - 2025-2027年全球铜矿产量增速已近拐点,美联储降息+中国稳内需推动库存周期上行,铜价弹性值得重视 [4] - 智利铜矿增产乏力,刚果金增产潜力较高 [7] - 国内再生铜资源增长较慢、进口量下降,加剧铜元素供给紧张 [8] - 铜精矿供给不足导致冶炼产能过剩问题恶化 [9] 深海科技行业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提及,标志着深海建设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10] - 水下攻防体系建设加速,军民融合成为深海产业核心增长驱动力 [12] - 深海产业链分为上游材料及装备、中游平台及基础设施、下游应用三大环节,万亿级市场空间逐步打开 [13]
方正证券:国家战略新引擎驱动 深海产业迎1-10跨越式发展
智通财经网· 2025-06-28 08:34
深海科技行业战略地位 - 深海科技首次被列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 与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并列成为国家经济新增长极 [1][3] - 深海领域占地球表面积的49% 海洋总面积的65% 蕴含万亿级市场潜力 [1][2] - 发展深海科技关乎资源安全 科技突破和国际话语权构建 是经济命题与综合战略的结合 [1][2] 政策与产业驱动因素 - 中央+地方政策催化有望持续下达 参考低空和商业航天发展轨迹 产业融资价值将凸显 [3] - 深海科技涵盖深海防护 探测 资源开发等内涵 产业链将迎来1-10的规模化发展期 [1][3] - 军民融合加速推进 两用技术占比高 产学研用堵点有望打通 形成新质生产力增长极 [4] 产业链投资机会 - 上游作为基座环节有望率先放量 包括声呐 钛合金 船用动力 电磁发射 元器件等 [5] - 中游涉及有人/无人平台 海工平台 水下数据中心 相关公司包括中国船舶 中船防务 海兰信等 [5] - 下游聚焦深海资源开发 养殖 海上风电 标的涵盖中海油服 中国海油 中集集团等 [5]
海南推动深海智造全球对话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6-23 03:48
深海科技发展 - 海南省海洋厅代表团通过主场活动推介、"中国角"开馆仪式及深海产业推介会三场主题活动,系统展示中国深海科技实力与三亚2026大会筹备进展 [2] - "中国角"以"以场带产·深海智造"为主题举行开馆仪式,强调海南正以全球视野加快打造深海产业高地 [2] - 海南将围绕物联海洋、孪生海洋、智能海洋、深海智造"四步走"发展路径,依托数值仿真、水池测试、实海测试"三位一体"概念验证与中试验证平台 [2] 产业合作与创新 - 海南省深海产业创新服务平台CEO徐杰博士聚焦深海装备制造、资源勘探开发、数据要素交易服务等关键领域,构建"基础设施+服务能力+资本通道"三位一体的产业出海模式 [3] - 产业推介展示海上风电、深海油气、智能船艇、生物制造"风、气、艇、蚝"四大领域成果 [3] - 代表团定向筛选10家海洋科技企业,涉及高精度海洋探测仪器、水下机器人系统、海洋数据平台、水声通信技术等国际先进技术企业代表 [3] 国际合作与政策支持 - 大会主席RenéGarello教授认为"中国角"将成为推动全球海洋科技对话与协同创新的重要平台 [2] - 代表团定向宣传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展示海南自贸港在全球海洋科技领域日益增长的吸引力 [3] - 以"技术需求匹配+政策红利释放"为国际企业落地海南提供可行路径 [3]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重磅发布!解读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4 13:19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核心内容 - 2025年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数量由2022年版的117项缩减至106项,市场准入限制进一步放宽 [3][4] - 清单分为"禁止准入类"(6项)和"许可准入类"(100项),涵盖制造业(19项)、金融业(3项)等重点行业 [5][6] - 实行"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禁止各地区各部门另行制定准入负面清单 [3] 准入放宽具体措施 - 直接删除全国性措施:公章刻制业由许可制改为备案制,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改为检测认证制度 [7] - 部分放开全国性措施:取消电视剧制作单位设立、药品批发零售企业筹建等管理措施 [7] - 取消地方性措施:推动各地放开交通物流、货运代理等管理措施,取消船舶设计修造等地方性准入限制 [7] 新业态新领域准入优化 - 规范无人驾驶航空器、电子烟、医药网络销售等新领域准入条件 [10] - 重点推动深海、航天、人工智能等新业态准入环境优化,按领域制定实施方案 [11] - 低空经济领域开展试点探索,合肥成立全国首个城市级低空飞行联合服务中心,实现飞行报审"即报即飞" [13] 试点地区创新成果 -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广州南沙等地在航空航天、深海装备等领域取得突破 [12] - 广州南沙"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入列,船载实验室覆盖九大科研领域,推动深海资源开发 [14] - 深海智人公司依托南沙示范区政策支持,2024年底获得多个海外市场订单 [14][15] 未来政策方向 - 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出"超级场景",形成技术突破到产业应用的正向循环 [15] - 选择重点地区开展放宽准入试点,推动成熟措施上升为全国性制度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