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等教育

搜索文档
中国春来午后飙升逾20% 南京万人校区正式投入运营 市场关注学校转营利性进展
智通财经· 2025-09-26 06:52
股价表现 - 中国春来股价午后飙升逾20% 截至发稿涨15.67%报5.02港元 成交额达1.61亿港元 [1] 校区运营进展 - 旗下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南京校区正式投入运营 首批1300余名新生已于9月13日报到 [1] - 南京校区位于南京市高淳区 全面投运后可容纳至少16,000名学生 [1] - 新校区显著提升公司招生能力和区域渗透力 [1] 业务布局 - 公司是中国民办普通高等教育领先提供商之一 [1] - 学校主要位于华中地区 在河南省经营4所学校 在湖北省经营2所学校 [1] - 同时参与经营天平学院 [1] 政策进展 - 湖南民办高教转营利性有切实进展 [1] - 各地民办高教选营进展有望得到推进 [1] - 公司旗下学校转制为营利性正在稳步推进中 [1]
港股异动 | 中国春来(01969)午后飙升逾20% 南京万人校区正式投入运营 市场关注学校转营利性进展
智通财经网· 2025-09-26 06:51
公司股价表现 - 股价午后飙升逾20% 截至发稿涨15.67%至5.02港元 成交额达1.61亿港元 [1] 校区运营进展 -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南京校区正式投入运营 首批1300余名新生已于9月13日报到 [1] - 南京校区位于高淳区 全面投运后可容纳至少16000名学生 [1] - 新校区显著提升公司招生能力和区域渗透力 [1] 业务布局现状 - 公司是中国民办普通高等教育领先提供商之一 [1] - 学校主要位于华中地区 在河南省经营4所学校 在湖北省经营2所学校 [1] - 同时参与经营天平学院 [1] 行业政策动态 - 湖南民办高教转营利性取得切实进展 [1] - 各地民办高教选营进展有望得到推进 [1] - 公司旗下学校转制为营利性正在稳步推进中 [1]
曾比茅台更赚钱的民办高校“印钞机”,今在时代巨变下难再狂飙
搜狐财经· 2025-09-13 21:18
民办高等教育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寒冬 曾经被视为教育印钞机的民办高校 如今面临招生困境与资金链断裂的双重压力 广东 云南 广西等地民办本科院校接连出现招生未满额现象 部分院校甚至通过降低录取标准维持生源 这一现象与十年前民办教育行业的繁荣形成鲜明对比 [1] 行业规模与资本扩张 - 2024年民办高校在校生规模突破1052万人 较2016年的616.2万人增长70% [3] - 自2016年《民办教育促进法》修订后 民办高等教育被赋予自负盈亏 自主定价的合法身份 资本通过并购 扩建 上市等手段快速扩张 [3] - 中教控股作为行业龙头 旗下拥有14所院校 近28万名学生 规模相当于清华大学的5.3倍 北京大学的6倍 [3] - 2021年该公司通过收购10所高校支出95.8亿元 净利润达14.72亿元 同比增长107.2% [3] 盈利模式与成本结构 - 多数民办院校侧重文史 管理 商科等低成本专业 教学设备投入极低 [3] - 中教控股2021年人均教学成本仅5400元 而人均收入达1.3万元 希望教育同期人均成本4900元 人均收入1万元 [3] - 低成本高收费模式使行业毛利率普遍维持在50%以上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2018年毛利率高达73% 超越同期茅台的盈利水平 [3] - 中教控股2022年毛利率57.91% 2021年59.07% 2020年59.78% 2019年57.37% 2018年61.39% 2017年58.97% [4] 招生危机与市场转变 - 2025年多地民办高校出现招生断层 广东14所民办本科未完成招生计划 云南连续6次征集志愿 广西本科补录取消最低分限制 [6] - 学生用脚投票现象加剧 广东白云学院去年1477名新生放弃入学 上海某民办高校首轮投档零报考 [6] - 行业衰落直接原因是生源萎缩与学历贬值 随着高考人数增长放缓 家长对教育投资的回报预期发生转变 [6] - 民办本科四年总花费普遍超过15万元 但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并未显著提升 家长开始质疑高价民办是否等于高质量教育 [6] 资金链危机与学费上涨 - 大连一所民办院校因债务危机停发工资 账户被法院冻结 法人代表背负35亿元债务 35条被执行信息 [6] - 部分院校为维持运转被迫大幅涨学费 2025年多所民办高校学费涨幅达15%-30% [6] - 东莞城市学院年学费升至3.4万元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年学费达6.8万元 进一步加剧家长的抵触情绪 [6] 行业发展趋势 - 民办高等教育的兴衰轨迹折射出教育市场化改革的深层矛盾 [7] - 资本将教育简化为收入-成本的商业模型 忽视教学质量与就业导向 市场的反噬便成为必然 [7] - 持续十年的教育资本盛宴 正随着生源减少与家长觉醒走向终局 [7]
中汇集团(0382.HK)获评ESG社会责任卓越企业,民办高教集团树立可持续发展新标杆
格隆汇· 2025-07-04 05:20
公司荣誉与ESG实践 - 中汇集团荣获"ESG社会责任卓越企业奖",表彰其在ESG领域的卓越实践与突出贡献 [1] - 公司自2019年上市以来践行"教育即责任"理念,为民办高等教育行业树立ESG价值标杆 [1] 社会赋能战略 - 公司通过"教育公平化"、"产教融合"、"社区反哺"三维实践重新定义行业责任边界 [2] - 重点发展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智慧医疗等前沿领域,与华为、百度、京东等共建13类实训基地 [3] - 2025年上半年新增AI、ESG、游戏开发等创新工作坊,近三年合作企业提供实习岗位超5,000个 [3] 教育公平与社会责任 - 报告期内资助贫困学生超29,000人次,金额超3,000万元 [4] - 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布局教育资源,缩小地区教育差距 [4] - 组织350支突击队开展科技助农、文化下乡,运营"增城妈妈"家政培训项目年培训超500人次 [4] 区域发展与人才支撑 - 在粤港湾大湾区和成渝经济圈的院校布局提升民办教育水平,契合新兴产业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 [5] - 产教融合模式有效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毕业生就业率与起薪水平显著提升 [9] ESG与商业价值协同 - ESG表现优秀降低融资成本,提升市场估值,吸引长期投资者 [7] - 政策支持教育企业发行债券,为公司提供多元化融资渠道 [7] - 教育公平化战略提升生源多样性,社区反哺实践增强本地合作基础 [9][10] 管理层观点 - 董事会主席廖榕强调培养创新思维、国际视野及社会责任的应用型人才为核心使命 [10]
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中国春来(01969.HK)三重错配下的价值思考
格隆汇· 2025-05-08 07:12
核心观点 - 中国春来半年度收入8.9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9.4% 纯利4.07亿元同比增长5.8% 每股盈利34分 表现稳健[2] - 教育板块因刚需特性、稳定现金流及政策红利成为资金避险焦点 AI+教育推动行业估值逻辑转变[2] - 公司部署DeepSeek R1模型 在AI+教育领域先发布局 有望成为稀缺标的[2] 稳健经营与扩张 - 在校生规模从2014/2015的2.97万人增至2023/2024的10.33万人 年复合增长率15%[4] - 营收从2015财年3.36亿元增长至2024财年16.31亿 年复合增长率19%[6] - 内生扩张战略体现在华中地区深耕 通过复制成功院校模式实现高效资源利用[9] - 资本负债比率从2024年8月31日的57.9%降至2025年2月28日的39.9%[10] - 高等教育课程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4.54% 反映培养应用型人才成效显著[11] AI赋能与国际化 - 部署DeepSeek R1模型 整合至AI教育平台 提升教学品质与效率[13] - AI有望带来降本增效与商业模式创新 形成第二增长曲线[14] - 与新西兰梅西大学、澳大利亚精英教育学院合作 推进国际化战略[16] 投资价值 - 在校学生人数从2024年2月29日的10.41万人增至2025年2月28日的11.09万人 增长6.5%[21] - 单生收入从2019/2020学年的1.14万元提升至2023/2024学年的1.58万元[22] - 单生利润从2019/2020学年的0.23万元提升至2023/2024学年的0.75万元[22] - 2024年3月纳入港股通标的 南向资金持仓不足1% 存在流动性改善空间[24]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支持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发展[18]
民生教育盘中最低价触及0.123港元,创近一年新低
金融界· 2025-04-15 08:58
股价表现 - 截至4月15日收盘报0 131港元 较上个交易日上涨2 34% [1] - 当日盘中最低价触及0 123港元 创近一年新低 [1] - 当日主力净流入9 98万港元(流入16 871万港元 流出6 890万港元) [1] 业务布局 - 实施"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双轮驱动战略 [2] - 推进"校园教育+在线教育"融合发展模式 [2] - 业务覆盖专科 本科和研究生教育 职业培训 在线课程等 [2] - 旗下奥鹏教育是中国第一家且唯一全国性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2] 运营规模 - 校园教育在校学生约9 3万人(本科生5 6万) [2] - 在线教育本专科在籍学生约130万人 [2] - 2020年培训教师290万人次 [2] - 网络教育统考年均考量200万人次 [2] - 慕课网IT课程累计用户超2000万人 [2] - 网络汉语水平考试累计考生18万人 [2] 公司背景 - 1998年创立 2017年香港主板上市 [3] - 中国首家上市民办高等教育集团 [3] - 获高盛 霸菱亚洲 华侨城 IFC等机构投资 [3] - 创始人李学春为全国政协委员 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 [4] 荣誉资质 - 获"全国民办教育先进单位"等多项国家级荣誉 [3] - 被评为"2020中国(行业)十大领军品牌" [3] - 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 [3] 发展战略 - 以科技赋能教育 实施"科技+教育"四大方向 [3] - 致力于成为智慧教育领航者 [3] - 坚持"树人育才 造福民生"的使命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