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体旅
icon
搜索文档
激活财政新动能!1—7月江苏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2%
搜狐财经· 2025-08-28 02:10
财政收支概况 - 2025年1—7月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801.39亿元 同比增长1.5% [1] - 同期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343.65亿元 同比增长2% 完成年初预算54% 较2024年同期加快0.5个百分点 [1] 重点领域支出 - 民生支出6499.25亿元 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7.9% [2] - 教育支出增长5.5% 社保支出增长6.8% 卫生支出增长12.5% 住房保障支出增长5.2% [2] - 下达交通运输领域专项资金283亿元 支持宿连航道整治工程、北沿江高铁等项目建设 [2] - 下达水利工程建设补助资金102.45亿元 支持淮河入海水道二期等国家重大工程 [2] 科技创新与产业支持 - 足额下达苏州实验室、紫金山实验室等支持经费 [2] - 统筹安排超20亿元资金支持制造业创新中心能力提升及智改数转网联行动 [2] 外贸与就业扶持 - 减收失业保险费100.32亿元 [3] - 获得超长期特别国债设备更新资金111亿元 支持292个项目 [3] - 下达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179.5亿元 [3] 财政金融联动 - 累计拨付贴息资金9.06亿元 引导银行发放贷款1132亿元 惠及4370家企业 [4] - 普惠基金引导新投放政银合作规模1894亿元 惠及3.85万家中小微主体 平均利率2.95% [4] - 融资担保基金新增合作规模1057.48亿元 居全国第一 支持3.46万家中小微主体 [4] 消费刺激措施 - 下达首批文体旅联动奖补资金1176万元 支持25个体育赛事及演唱会项目 [4] - 发放彩票兑换券43.04万张 带动消费10.76万笔 消费金额4.79亿元 惠及超10万人次 [4] - 全年计划发放彩票兑换券1800万元助力扩内需 [4] 管理机制创新 - 省国金投资集团挂牌运行 通过市场化方式开展金融企业股权投资 [5] - 制定惠企资金"免申直达"标准 实现政策免申报、资金快直达 [5] - 扬州市等5个设区市已接入直达快享服务平台 [6] 财政管理体系 - 深化零基预算改革 按项目需求与绩效目标精细核定资金额度 [7] - 完善财政信息化平台 实现数据实时采集与动态监测 [7] - 推进《江苏省财会监督条例》立法 探索多监督形式协同机制 [7]
“小票根”撬动文旅“大消费” 优秀文化产品成激发文旅消费重要“引擎”
央视网· 2025-08-25 06:30
民间体育赛事带动文旅消费 - 江苏"苏超"赛事带动多座城市成为热门打卡地 直接带动总客流超714万人次[1] - 江苏盐城某商场因赛事推动营业额同比增长21%[3] - 江苏省暑期景区预订量同比增长近200%[5] 大型文体活动促进经济增量 - 贵州"村超"总决赛吸引游客超18万人次 其中过夜游客超4万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8亿元[5] - 上海前5个月举办营业性演出超21000场 接待观众超1000万人次 票房收入16.3亿元[10] - 7地511场重点赛事活动带动体育及相关消费超160亿元 场均带动超3000万元[9] 文化IP对旅游消费的拉动效应 - 暑期档电影带动西安 广州 南京旅游人次分别上涨12% 10% 16%[9] - 上海通过顶流明星演唱会形成持续火爆的"票根经济"模式[7] - 文体商旅组合成为扩大内需的黄金组合 将文旅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7][9]
秦皇岛市领导一行调研远洋蔚蓝海岸,聚力打造国际级文体旅融合新标杆
新浪证券· 2025-07-29 08:13
文旅+赛事融合发展 - 秦皇岛市政府领导率队调研北戴河新区远洋蔚蓝海岸 重点推动"文旅+赛事"深度融合与产业升级 [1] - 远洋集团汇报蔚蓝海岸在文体旅产业融合及体育赛事组织方面的实践与规划 [1] - 北京航海中心汇报蔚蓝海岸帆船培训现状与挑战 蔚蓝海岸匹克球国际赛事中心介绍运营及赛事筹备情况 [1] 政府支持与企业实践 - 市领导感谢远洋集团支持秦皇岛文旅IP打造 肯定蔚蓝海岸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与实践 [1] - 政府表示将发挥政企合力 共同推动蔚蓝海岸打造国际级文体旅融合新标杆 [1] - 会议强调北戴河新区要坚持高质量高速度发展"文旅+赛事"模式 打造独具特色标杆 [2] 赛事发展规划 - 蔚蓝海岸被寄望推动帆船超级联赛和匹克球赛事向常态化全民化娱乐化发展 [2] - 区域需做好交通规划形成环线提升通行效率 锚定"国际休闲度假区"目标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 [2] - 政府将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帆船超级联赛 推动匹克球全民赛事 导入省帆船帆板队及全国俱乐部 落地海洋音乐节 [2] 蔚蓝海岸发展成果 - 作为中帆协北方总部基地 蔚蓝海岸承办二十余次国内外高规格帆船帆板赛事 [2] - 2025年ILCA亚锦赛成功举办显著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 [2] - 国际匹克球赛事中心落成及巡回赛启动标志着品牌升级与文体旅融合发展新步伐 [2] 未来发展方向 - 蔚蓝海岸将持续创新"文旅+赛事"模式 围绕赛事IP在研学俱乐部运营及赛事经济等多维度探索实践 [2] - 目标是通过赛事IP打造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2]
挖潜扩容 夯实民生之本
辽宁日报· 2025-07-27 02:09
就业总体情况 - 上半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8.1万人,同比增长5.1%,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9.8% [1] - 帮扶失业人员再就业24.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4.1万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 [1] - 就业局势总体稳定、稳中向好,"民生之本"更加夯实 [1] 就业工作举措 - 稳存量:迭代实施"春暖辽沈"系列行动,帮助企业解决用工缺口39万个 [2] - 扩增量:累计举办招聘活动8811场次,拓展就业增长点 [2] - 提质量:开展职业培训和岗位练兵51.1万人次,启动十大专项培训行动 [2] 政策支持 - 形成"1+19+X"全要素就业"政策矩阵",包括惠企减负政策"工具包" [4] - 上半年通过失业保险降费率等政策为企业减少用工成本13.05亿元 [4] - 聚焦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22个重点产业集群、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挖掘就业机会 [4] 创业带动就业 - 上半年全省扶持创业带头人7920人,带动就业5.9万人,分别同比增长1.1%、4.4% [5] - 探索建设"街创中心",打造项目能落地、初创有扶持的创业环境 [5] 重点群体就业 - "就来辽"融媒体平台青年活跃粉丝量近90万,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 [6] - 组织"百校千企"人才对接等活动,开展招聘546场,发布岗位22.3万个次 [6] - "舒心就业"服务站点上半年服务登记失业人员12.8万人 [7]
苦干实干 全力打赢决胜之战
辽宁日报· 2025-07-22 01:03
经济总体态势 - 辽宁经济呈现三次产业协同发力 投资向实向新 消费持续升温 出口逆势上扬 创新动能释放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就业形势稳定 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2] - 经济"形"有波动但"势"仍向好 稳中有进趋势未变 向新向好态势未变 高质量发展大势未变[3] 重点产业发展规划 - 沈阳聚焦十大新质产业集群 支持特变沈变 三一重装等头部企业满负荷生产 促进航空航天 集成电路 生物医药行业增长[4] - 大连加快绿色石化 船舶与海工装备等传统产业焕新升级 推进洁净能源 人工智能 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壮大[4] - 国家电投东北公司加大辽宁区域能源领域投资 发展清洁能源产业 推进阜新风火储热融合基地及多个百万千瓦级新能源大基地建设[6] - 国网鞍山供电公司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建设"智慧电网" 提升钢铁 菱镁产业地区供电能力[7] - 鞍山推动钢铁精深加工 加速菱镁产业转型升级[8] - 自然资源系统做大做强镁建材 镁化工 镁合金等非镁耐材产业[9] - 全省工信系统统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12] 重大项目建设 - 沈阳推动桃仙机场综合枢纽 中能建绿色醇油基地 首衡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等重大项目全面开工[4] - 大连加快金州湾国际机场 长海大桥 庄河核电等重大项目建设[4] - 锦州确保全年开复工重点项目1000个以上[8] - 国网新源辽宁大雅河抽水蓄能电站推进上水库库盆施工 通风洞计划9月贯通 交通洞计划年内贯通[14] 消费促进措施 - 沈阳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举办美食节 咖啡节 电商节 房交会等促销活动以及马拉松 音乐节 演唱会等文体活动[4] - 省商务厅推进商旅文体健深度融合 举办促消费活动3000场以上[10] - 省文化和旅游厅聚焦"票根经济""海洋经济""考后经济""银发经济" 推出邮轮旅游 低空观光 旅游专列等特色新玩法[6] - 辽阳市通过承办全国皮划艇静水冠军赛 半程马拉松等赛事释放文体旅融合效应[10] 外贸与对外开放 - 大连落实服务业开放试点任务 深耕日韩俄 多元化开拓国际市场[4] - 省商务厅加力开拓中东 非洲 中亚和拉美等新兴市场 抢抓外贸订单[10] - 沈阳海关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 深化进出口货物"批次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改革[14] 能源与基础设施建设 - 国家电投东北公司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 积极构筑清洁低碳智慧发展新跑道[6] - 国网鞍山供电公司开展新型储能试点项目 打造一流电力营商环境[7] 农业与农村发展 - 省农业农村厅确保粮食产量达到500亿斤以上 力争创历史新高 加快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 全面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建设[12] 区域发展目标 - 辽阳咬定GDP突破千亿元目标[5] - 锦州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 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不低于全国 全省平均水平[8] - 丹东坚持扩大需求与产业提质共进 深化改革与创新发展并举[11]
政策“吹风”引领市场“追风”
新华日报· 2025-07-17 20:33
政策导向与产业融合 - 江苏省推出2025年首批文体旅联动提振消费奖补项目,政策注重精准性,设有消费规模、产业融合深度、省外客群吸引力等绩效标准 [1] - 奖补政策鼓励"文化+娱乐+消费"复合型场景,重点支持跨界融合项目,通过量化指标引导行业从单打独斗转向协同作战 [1] - 政策依据《关于进一步促进文体旅联动提振消费的若干举措》,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参与的协同机制,形成全链条支撑体系 [2] 市场需求与业态创新 - 消费者需求转向复合型体验,奖补政策通过业态创新指标推动资源流向文化、体育、旅游与商业有机统一的项目 [1] - 政策既考核本地市场激活,更鼓励吸引省外客流,形成跨区域辐射效应 [1] - 短期激励与长期发展结合,既奖励单次活动客流与销售额,更鼓励挖掘本土文化、打造专属IP [2] 产业生态与长期价值 - 多部门联合提供资金支持、专业指导和配套保障,政策"精准滴灌"确保产业生态高效运转 [2] - 政策引导经营主体专注文化内涵挖掘与服务品质提升,推动文体旅项目形成独特品牌印记 [2] - 通过培育品牌与文化吸引力,将短期消费刺激转化为长期繁荣动能 [2]
供需双向奔赴 ,消费升级正在进行时
搜狐财经· 2025-07-15 11:30
消费升级表现特征 - 市场销售增速回升 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形势较好成为关键词[1] - 消费升级渗透至生活细节 包括低脂食品 少糖饮品 国潮服饰 定制娱乐 节能电器 智能汽车等[1] - 商品功能体验显著提升 如文具笔袋的功能外观进化 但价格未上涨甚至更优惠[1] 消费升级驱动因素 - 科技创新和生产力进步带来降本增效 使商品更好用且价格稳定或下降[1] - 消费观念从满足基本生存需求转向追求品质生活 对商品服务品质提出更高要求[2] - 从讲究物超所值转向认可物有所值 愿意为值得的商品和服务付费[2] 消费升级行业影响 - 家电行业智能化水平和节能环保能力成为厂商主战场 推动以旧换新政策响应[2] - 文体旅行业创造新消费场景 如抢购文创产品 组团马拉松 变装旅拍等新兴模式[2] - 催生新消费热点与商业模式 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激活产供链并创造就业机会[2] 消费升级经济支撑 - 中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基础[2] - 互联网 人工智能 绿色减排等高科技领域快速迭代的创新能力的支撑[2] - 全覆盖 强协同 快响应 能承接流量和需求的全产业链优势提供保障[2]
沈阳明晰路径全力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
辽宁日报· 2025-07-11 01:07
沈阳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规划 - 核心目标为到2035年基本建成服务"双循环"、引领东北亚的国际化中心城市 [1] - 城市定位从"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升级为"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 [1] - 实施分三个阶段推进的22个专项行动计划 [1][2] 战略定位与功能布局 - 打造"一枢纽四中心"核心架构:国际化现代综合枢纽、国家先进制造中心、东北现代服务业中心、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和区域性文化中心 [1] - 重点提升沈阳在全国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中的战略地位 [1] 产业发展规划 - 加快推进"大国重器"研发落地,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2] - 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新产业新赛道 [2] - 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2] - 打造文体旅深度融合新典范 [2] 基础设施建设 - 扩容提升桃仙国际机场,推动第二跑道建设 [2] - 推动机场融入高铁网络构建东北亚"3小时航空交通圈" [2] - 推进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和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带宽扩容 [2] 区域协同发展 - 引领沈阳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2] - 加快建设先进完善的轨道交通圈、产业协作圈、统一市场圈、就业通勤圈、品质生活圈 [2] 营商环境优化 - 建立健全要素市场化体系 [2] - 建设信用政府、信用城市 [2] - 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 [2] - 深化"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 [2]
城市24小时 | 提升能级,这个国家级都市圈“划重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6 15:56
郑州都市圈建设 - 河南省政府召开郑州都市圈建设工作推进会议,强调以提升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区域影响力为目标,构建"主副协同、区域统筹、圈层一体"的发展格局 [3] - 郑州都市圈将加快建设互联互通、便捷高效的现代化交通都市圈,建强高铁"主骨架",拓展城铁覆盖面,提升公路通达率 [3] - 郑州都市圈将加快建设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现代化产业都市圈,做强先进制造业集群,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3] - 郑州都市圈将加快建设繁荣兴盛、文旅融合的现代化文化都市圈,加强文化传承保护利用,构建现代化文旅产业体系 [3] - 郑州都市圈已获批为全国17个"国家级都市圈"之一,2024年4月河南出台一揽子规划,包括都市圈交通、产业、公共服务、能源、生态、水利6个专项规划 [4] - 郑州都市圈与武汉都市圈、合肥都市圈、长株潭都市圈一道闯入《2024年中国都市圈综合竞争力报告》20强,均处在发展型梯队 [4] - 郑州都市圈将构建"一主一副、三轴四极"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其中一主是郑(港)汴许主引擎,一副是洛济深度融合区 [4][6] - 郑州都市圈在产业、交通、公共服务等领域已有实质性进展,目前当务之急是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打破行政壁垒 [7] 其他地区发展动态 - 江苏省政府召开经济运行调度会议,强调要充分发挥城市足球联赛撬动作用,促进文旅体商深度融合 [8] - 辽宁省发布《辽宁省加快推进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在繁荣文化中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实施方案》,明确提出2027年"文体旅产业成为全省战略性支柱产业"目标 [9] - 广西启动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建设,包括人工智能新型研发机构、人工智能联合创新中心和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三种类型 [10] - 海南省印发《海南省智能工厂梯度培育工作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建设基础级智能工厂100家以上,认定先进级智能工厂20家以上 [12] - 宁德时代在宜宾成立动力电池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电池制造、电池销售、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等 [13] 消费市场数据 - 5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26亿元,同比增长6 4%,比上月加快1 3个百分点 [14] - 5月份商品零售额36748亿元,增长6 5%,餐饮收入4578亿元,增长5 9% [15] - 5月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4 6%、21 8%、28 3% [15] - 1—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171亿元,同比增长5 0%,全国网上零售额60402亿元,同比增长8 5% [15] 城市榜单 - 2024—2025年度"美好生活典范城市"揭晓,深圳、成都、武汉、大连成为"美好消费"典范城市,合肥、杭州、长沙、乌鲁木齐成为"美好焕新"典范城市 [16] - 青岛、厦门、郑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成为"美好健康"典范城市,宜宾、湖州、无锡、莆田成为"美好宜居"典范城市 [16]
厚重的底蕴 蓬勃的生机
辽宁日报· 2025-06-16 01:14
交通基础设施优势 - 高铁网络发达 从北京到辽宁仅需一个多小时 交通便利性突出 [1][2] - 公路和铁路系统完善 乘车体验平稳舒适 给外国嘉宾留下深刻印象 [1] -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被视为辽宁飞速发展的缩影 [1] 文体旅产业投资机遇 - 马蜂窝数据显示葫芦岛兴城和锦州义县入选"中国100个值得去的魅力小城" 热度持续攀升 [2] - "跟着赛事去旅行"品牌有效促进文体旅市场繁荣 [2] - 原野趣资产管理公司计划在朝阳/锦州/丹东布局文旅项目 重点抓住七八月避暑时机 [2] 文化资源与品牌建设 - 朝阳市慕容街等历史文化街区展现深厚文化底蕴 获得国际媒体关注 [4] - 14个市和沈抚示范区展示文体旅融合最新成果 包括特色汉服等文化体验产品 [4] - 中国旅游协会认可辽宁通过文体旅融合实现文化内涵和生态资源价值转化 [3] 市场吸引力提升 - 外国嘉宾评价辽宁自然风光无与伦比 文化体验优于观光体验 [4] - 旅游从业者认为辽宁具备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适合周末短途旅行市场开发 [2] - 国际嘉宾称赞辽宁科技创新与产业迭代效率 开放姿态令人惊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