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运动产业

搜索文档
四部门多举措支持体育产业与体育消费发展
中国证券报· 2025-09-10 10:54
政策支持方向 - 加大支持力度推动打造户外运动产业新增长点 [1] - 推进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 [1] - 持续推动赛事经济发展 [1] - 打造一批体育器械先进制造业集群 [1] 体育基础设施现状 - 全国体育场地总面积达42.3亿平方米 [1] - 新建成投入使用的体育公园达1547个 提前完成"十四五"时期任务目标 [1] 资金支持措施 - 统筹中央资金和体育彩票公益金等渠道资金支持户外运动场地设施及配套公共服务设施 [1] - 鼓励金融机构按市场化原则对符合条件的户外运动企业加大信贷投放 [1] - 通过"户外运动 活力山水"基金支持开展户外运动相关活动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户外运动事业 [1] 未来发展重点 - 更好统筹"硬投资"和"软建设" 继续支持群众身边的运动场地设施建设 [1]
国家体育总局:截至2024年底体育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46家
证券日报· 2025-08-19 23:30
行业规模与增长 - 体育产业总规模近五年年均增速超10% 2023年达3.67万亿元[1] - 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6% 2023年达1.49万亿元占GDP比重1.15%[1] - 冰雪产业规模从2020年3811亿元增至2024年9700亿元 年均增长26.3%[1] 消费与市场表现 - 40个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2020-2023年居民体育消费总额增长超千亿元[1] - 2024年户外运动线上消费人次约2亿 消费总额超3000亿元[2] - 2024年水上运动产业规模达4386亿元 同比增长18.7% 参与人数突破1.2亿[3] 产业结构升级 - 体育服务业占比提升 从2020年68.7%增至2023年72.7%[2] - 体育制造业提质增效 2024年底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达146家较2022年翻倍[2] - 碳纤维自行车、智能健身器材等高新技术产品广泛应用[2] 基础设施与参与规模 - 截至2024年底建成健身步道17.18万条总长40.75万公里[3] - 飞行营地、汽车营地达2055个 滑雪场地914个[3] - 钓鱼爱好者约1.5亿人 飞盘玩家约300万人相关社团超1500个[3] 赛事经济带动效应 - 2024年上半年7地监测511场重点赛事带动体育及相关消费超160亿元[4] - 场均带动消费超3000万元 群众赛事如"村超"直接拉动地方消费[3][4] - 行业将推动赛事成为激活消费和拉动经济的强引擎[4]
体育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46家
证券日报· 2025-08-19 23:28
行业规模与增长 - 体育产业总规模2023年达3.67万亿元 年均增速10.3% [1] - 产业增加值2023年达1.49万亿元 年均增速11.6% [1] - 冰雪产业规模从2020年3811亿元增至2024年9700亿元 年均增长26.3% [1] 经济贡献与结构 - 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15% [1] - 体育服务业占比从2020年68.7%提升至2023年72.7% [2]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46家 较2022年底翻倍 [2] 细分领域发展 - 户外运动2024年线上消费总额超3000亿元 消费人次约2亿 [2] - 水上运动2024年参与人数突破1.2亿 产业规模4386亿元同比增长18.7% [3] - 钓鱼爱好者约1.5亿人 飞盘玩家约300万人 [3] 基础设施与消费 - 健身步道达17.18万条总长40.75万公里 [3] - 飞行营地及汽车营地达2055个 滑雪场地914个 [3] - 40个试点城市2020-2023年体育消费总额增长超千亿元 [1] 赛事经济带动效应 - 7地511场重点赛事带动消费超160亿元 场均超3000万元 [4] - "村超"等群众赛事直接拉动地方消费 [3] - 政策将推动赛事成为消费激活和经济拉动强引擎 [4]
国家体育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体育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46家
证券日报· 2025-08-19 17:25
行业规模与增长 - 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2023年达3.67万亿元 近五年年均增速10.3% [1] - 体育产业增加值2023年达1.49万亿元 年均增速11.6% 占GDP比重1.15% [1] - 冰雪产业规模从2020年3811亿元增至2024年9700亿元 年均增长26.3% [1] 消费与需求 - 40个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2020-2023年居民体育消费总额增长超1000亿元 [1] - 户外运动产业2024年线上消费人次约2亿 消费总额超3000亿元 [2] - 2024年水上运动参与人数突破1.2亿 产业规模4386亿元同比增长18.7% [3] 产业结构 - 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从2020年68.7%提升至2023年72.7% [2] - 体育制造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46家 较2022年底翻倍增长 [2] - 碳纤维自行车、智能健身器材等高新技术产品普及度提升 [2] 基础设施与参与度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健身步道17.18万条 总长度40.75万公里 [3] - 飞行营地、汽车营地等设施达2055个 滑雪场地914个 [3] - 钓鱼爱好者约1.5亿人 飞盘玩家约300万人 相关社团超1500个 [3] 赛事经济带动效应 - 2024年上半年7地511场重点赛事带动体育及相关消费超160亿元 场均拉动超3000万元 [4] - "村超""浙BA"等群众赛事直接促进地方消费增长 [3][4] - 行业计划通过政策文件强化赛事与产业协调联动 提升品牌影响力 [4]
体育产业年均增速超10%,“顶流”项目不断换位
第一财经· 2025-08-19 07:47
体育产业总体发展 - 体育产业增加值以年均11.6%速度增长 2023年占GDP比重达1.15% [1][3] - 2023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3.67万亿元 年均增速10.3% 增加值1.49万亿元 [3] - 近五年体育产业总规模年均增速超10% [1] 细分领域表现 - 冰雪产业规模从2020年3811亿元增至2024年9700亿元 年均增长26.3% [3] - 体育服务业占增加值比重从2020年68.7%提升至2023年72.7% [4] - 2024年户外运动线上消费人次约2亿 消费总额超3000亿元 [5] - 2024年水上运动参与人数突破1.2亿 产业规模4386亿元 同比增长18.7% [5] 产业促进措施 - 推出81个国庆春节体育旅游精品线路 19个户外运动精品线路 26个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 [3] - 40个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2020-2023年体育消费总额增长超千亿 [3] - 实施"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策略 推动"跟着赛事去旅行" [1] 企业创新发展 - 体育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46家 较2022年底翻一番多 [4] - 碳纤维自行车、智能健身器材等高新技术产品加速推广应用 [4] - 上半年体育用品进出口总额超155亿美元 [3]
以赛为媒促发展!2025年山东计划举办国家级以上赛事200场
齐鲁晚报网· 2025-06-06 06:42
赛事引进与规划 - 山东省依托丰富的山水陆空户外运动资源,一体化规划赛事经济和户外运动产业发展 [1] - 以济南、青岛为龙头,布局打造赛事名城,2025年计划举办国家级以上赛事200场 [1] - 已举办世界帆船锦标赛、国际台克球系列赛、世界跆拳道"主席杯"比赛、国际板式网球公开赛等国际重大赛事 [1] 自主品牌赛事培育 - 构建"市市有品牌、县县有特色"品牌赛事格局,提升泰山国际登山比赛、黄河口(东营)马拉松、威海铁人三项赛、青岛国际帆船周等传统赛事影响力 [2] - 做强山东省百千万三大赛、全民健身运动会、冬季全民健身运动会等省级群众体育赛事品牌 [2] - 全年计划举办5000人以上马拉松50场,千人以上大型赛事500场,推出马拉松城市联赛22站,冰雪运动系列赛5站,"四沿"特色赛事25站 [2] 户外运动产业发展 - 全口径培育登山、徒步、攀岩、山地自行车越野等户外运动赛事 [3] - 鼓励建设汽车自驾、航空、户外营地及滑雪场、水上运动训练中心等设施 [3] - 启动"好运山东"户外运动驿站建设,采用"旗舰站+共享站"模式,构建户外运动驿站服务体系 [3] - 开发"好运山东、户外天堂"信息平台,推广"山东户外运动"微信小程序,已上线运动目录、项目地图、赛事报名等功能 [3]
一分钟了解日本|日本“情绪消费”产业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2025-03-14 08:37
日本"情绪消费"产业 - 日本经济转型期下催生三类"情绪消费":Emo和Chill消费、户外运动产业、"推活"产业 [3][4] - 年轻人情绪消费衍生出多个细分产业及产品 [3][4] 特色住宿产业 - "废校民宿"等改造酒店兴起,利用老旧建筑打造差异化体验 [4] - 该产业属于Emo和Chill消费的细分领域 [4] 即时成像相机产业 - 拍立得在手机拍照冲击下,借助情怀与韩流再度热销 [4] - 该产品属于Emo和Chill消费的衍生品 [4] 户外运动产业 - 骑行、登山露营市场持续增长,"Solo露营"愈发流行 [4] - 该产业与情绪消费中的户外运动类别相关 [4] 反能量饮料产业 - 主打缓解负面情绪、促进睡眠的饮品受到欢迎 [4] - 该产业属于"推活"消费的细分领域 [4] 研究背景 - 内容基于野村东方国际证券2025年1月22日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 [5] - 研究报告标题为《日本新消费研究之现象篇:情绪、情感和自我满足》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