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护小家电

搜索文档
彩虹集团涨2.30%,成交额8682.98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67.2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3 03:04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3日盘中股价上涨2.30%至22.65元/股 成交金额8682.98万元 换手率3.74% 总市值23.8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67.23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7.54% 大单卖出占比22.61%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29.50% 近5日涨2.07% 近20日跌7.81% 近60日涨12.13% [1] - 年内6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8月6日龙虎榜净卖出4397.71万元 买入额占比6.74% 卖出额占比14.77%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4年3月2日 2020年12月11日上市 主营家用柔性取暖器具和卫生杀虫用品 [2] - 收入构成:家用柔性取暖系列65.73% 家用卫生杀虫用品系列32.73% 其他产品0.90%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家用电器-小家电-个护小家电 概念板块包括户外露营/宠物经济/新零售等 [2] - 截至9月19日股东户数1.74万户 较上期减少3.37% 人均流通股6022股 较上期增加3.48% [2] 财务与分红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42亿元 同比减少15.98% 归母净利润5863.45万元 同比减少25.54%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86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21亿元 [3]
称竞品电动牙刷全是倒刺!知名品牌被罚!
齐鲁晚报· 2025-09-05 12:21
处罚事件概述 - 广州星际悦动股份有限公司因发布贬低徕芬电动牙刷的误导性短视频 被广州市天河区市场监管局认定为商业诋毁并罚款25万元 [1][2][3] - 违法行为涉及2024年4月30日及5月23日在抖音官方账号发布两条短视频 分别指控竞品刷头"全是倒刺"和功能"只能单一震动或旋转" [2][3] - 处罚依据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一条及第二十三条 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消除影响 [3] 涉事企业背景 - 广州星际悦动股份有限公司(Usmile主体)成立于2015年 2016年推出首款电动牙刷 产品线包括冲牙器/牙膏/刷头配件 [4] - 公司获得多轮融资:2019年钟鼎资本领投/宝捷会基金跟投 2020年高瓴创投领投/源码资本跟投 具体金额未披露 [4] - 深圳术叶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徕芬科技主体)成立于2019年 2023年10月进入电动牙刷市场 产品线包括吹风机/剃须刀/电动牙刷 [6] - 徕芬科技完成4轮融资 最近为2023年11月麦星投资领投/B轮融资 2021年营收1.3亿元 2022年营收达15.67亿元 [6] 市场与产品对比 - Usmile电动牙刷售价区间为399-798元 徕芬电动牙刷售价区间为377-768元 两者价格带高度重叠 [6] - 徕芬牙刷产品线2024年净亏损8000万元 反映新进入者面临的市场挑战 [6] - 行业竞争加剧:Usmile作为2016年入局者 面临徕芬等新品牌的跨界竞争 [4][6] 事件后续处理 - Usmile已删除涉事短视频内容 但未对媒体采访请求作出回应 [1][4] - 短视频传播数据:第一条视频获点赞3次/收藏2次/转发9次 第二条视频获点赞10次/收藏6次/转发7次 [3]
因一个测评视频,CEO亲自下场与前员工隔空论战,品牌曾是“中产平替首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2 15:35
测评事件与CEO回应 - 测评博主通过机身震动和一镜到底剃净度测试 得出飞科399元产品优于徕芬699元剃须刀的结论 [3] - 徕芬CEO叶洪新指控测评博主收钱办事 并揭露博主哥哥潘坚为徕芬前员工 离职后通过打击徕芬获利 [6] - 事件以叶洪新删除微博并表态"翻篇 志不在此"告终 [7] 徕芬核心业务与市场策略 - 徕芬核心产品为高速电吹风 凭借"戴森平替"标签实现销售额从2021年1.5亿增长至2023年30亿 [9] - 高速电吹风市场趋于饱和 2025年上半年零售额份额达74.7%但同比降低2.5% [10] - 300元以下价格段成为吹风机线上主销区间 份额同比提升近11个百分点 销售量增速达76.8% [10] 新品类拓展与挑战 - 徕芬2023年推出299元电动牙刷 但毛利率低于40% 遭遇高毛利竞争对手压制 [12] - 2024年5月推出往复式剃须刀产品线 研发投入4年超过1亿元 采用直线电机微型化技术 [13] - 电动剃须刀市场2025年上半年零售额同比大涨10.5% 便携化份额从23.9%攀升至33.6% 均价提升23.7% [12] 行业竞争与转型压力 - 吹风机市场面临小米 松下等品牌竞争 推出10万转/分钟且价格200-300元机型 [9] - 剃须刀赛道存在技术门槛差异:吹风机注重护发/速干 剃须刀侧重刀网贴合度/震感控制/续航稳定性 [13] - 剃须刀市场为红海市场 已形成稳定品牌梯队 与徕芬早期吹风机蓝海市场形成对比 [13]
21调查|徕芬论战背后:“平替之王”的增长焦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2 08:25
核心观点 - 徕芬CEO因电动剃须刀测评结果与博主发生公开论战 凸显公司在新品类拓展中面临的增长焦虑和市场竞争压力 [1][2] - 电动剃须刀作为徕芬新拓展品类 被寄予突破电吹风市场增长瓶颈的厚望 但面临红海市场的激烈竞争和行业门槛挑战 [1][5][6] - 徕芬凭借"高性能+低定价"的技术普惠策略在电吹风市场成功破圈 但相同策略在电动剃须刀领域面临性价比质疑和品牌认知转移难题 [2][3][4] 市场表现与行业数据 - 徕芬高速电吹风销售额从2021年1.5亿元增长至2023年30亿元 成为高端电吹风赛道"平替之王" [1] - 2025年上半年电吹风品类市场零售额同比下降10.5% 同期电动剃须刀零售额同比大涨10.5% [1] - 电动剃须刀市场呈现高端化升级趋势 均价同比增加23.7% 便携化份额从2024年上半年23.9%攀升至2025年上半年33.6% [6] - 2024年前三季度300元以下吹风机线上份额同比提升近11个百分点 销售量增速达76.8% 该价格段不在徕芬399元以上主打产品优势区间 [4] 产品策略与竞争态势 - 徕芬2021年推出首款高速吹风机LF01 外观设计和核心参数对标戴森但价格远低于后者 成为中产平替首选 [3] - 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同质化产品涌现 小米松下等品牌推出转速超10万转/分钟 价格200-300元机型 [3] - 高速电吹风市场趋于饱和 2025年上半年零售额份额达74.7% 同比降低2.5% 技术成熟使高端化价值卖点淡化 [3] - 徕芬2023年10月推出售价299元电动牙刷 但叶洪新坦言该品类只有40%不到毛利 被70%左右毛利对手压制 [5] 技术投入与新品开发 - 徕芬2023年5月发布首代往复式剃须刀产品线T1 Pro与P3 Pro系列 首次将直线电机微型化至个护设备尺寸 [5] - 剃须刀研发投入4年 投资超过1亿元 攻克散热电磁屏蔽及微型化三大技术难题 [7] - 电动剃须刀产品更关注刀网贴合度震感控制续航稳定性 与吹风机护发速干重点存在差异 [6] - 剃须刀市场男性消费者为主 与吹风机女性消费者相对更多的情况存在消费偏好差异 [6] 品牌挑战与市场机遇 - 徕芬从吹风机切换到电动剃须刀面临行业门槛 剃须刀市场已形成相对稳定品牌梯队 属于相对饱和红海市场 [6] - 公司垂直整合供应链提升与成本控制策略 精准产品矩阵与细分市场覆盖策略可部分应用于电动剃须刀领域 [7] - 若能在品牌高端化和用户体验上持续精进 徕芬有望在电动剃须刀赛道取得突破 [7]
徕芬论战背后:“平替之王”的增长焦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2 08:21
公司动态 - 徕芬创始人兼CEO叶洪新公开质疑测评博主收钱办事并指控其前员工潘坚离职后服务竞品打击公司 引发隔空论战 [1][2] - 徕芬电动剃须刀为2024年5月推出的新品类 售价699元 但测评显示其性能不及售价399元的飞科产品 [2][6] - 公司曾凭借高速电吹风实现销售额从2021年1.5亿元增长至2023年30亿元 被称为"戴森平替" [1][3] - 电动牙刷品类进展不顺 叶洪新坦言299元售价仅40%毛利 被70%毛利的竞争对手压制 [6] - 电动剃须刀研发投入4年 投资超过1亿元 被创始人称为"巅峰之作" [9] 产品战略 - 徕芬采用"高性能+低定价"技术普惠策略 通过垂直整合供应链控制成本 [9] - 高速电吹风LF01曾以远低于戴森的价格实现参数对标 成为中产平替首选 [3] - 新推往复式剃须刀产品线应用微型化直线电机技术 攻克散热/电磁屏蔽/微型化三大难题 [6] - 产品矩阵从吹风机扩展至电动牙刷和剃须刀 寻求增量市场突破 [1][6] 市场表现 - 吹风机市场面临增长瓶颈:2025年上半年零售额同比下降10.5% [1] - 电动剃须刀市场快速增长:2025年上半年零售额同比大涨10.5% [1][7] - 300元以下吹风机成为线上主销价格段 2024年前三季度份额同比提升近11个百分点 销售量增速达76.8% [4] - 高速电吹风市场趋于饱和 2025年上半年零售额份额达74.7% 同比降低2.5% [3] 行业趋势 - 电动剃须刀呈现高端化升级趋势:均价同比增加23.7% 便携化份额从2024年上半年23.9%升至2025年上半年33.6% [7] - 个护小家电细分市场需求分化:吹风机侧重护发/速干 剃须刀关注刀网贴合度/震感控制/续航稳定性 [8] - 剃须刀市场为红海市场 已形成稳定品牌梯队 而吹风机在2021年时缺乏强势国产竞品 [8] - 同质化竞争加剧:小米/松下等品牌推出10万转/分钟吹风机 价格降至200-300元区间 [3] 竞争环境 - 飞科剃须刀以399元价格在测评中表现优于徕芬699元产品 [2] - 高速吹风机技术愈发成熟 高端化价值卖点逐渐淡化 [3] - "性价比"策略面临双重效应:既可通过比较突出优势 也易陷入被比较压力 [3] - 徕芬需建立消费者对剃须刀产品力的认知 实现品牌影响力向新赛道延伸 [9]
徕芬CEO怒怼前员工始末:离职原因说法不一,500万“分手费”、5%股权与50万商单成争议焦点
搜狐财经· 2025-08-18 11:39
事件背景 - 徕芬CEO叶洪新因测评视频怒怼测评人楼斌及前员工潘坚 随后删除相关动态 [1] - 测评视频对比五款剃须刀产品 包括徕芬 飞科和飞利浦 认为刀网是影响剃须干净度的关键因素 [1] - 视频指出徕芬剃须刀存在震手问题 且飞科电机转速高于徕芬但价格便宜近一半 [1] 人员关系 - 潘坚曾担任徕芬品牌总监 2021年底入职 11个月后离职 直接向叶洪新汇报 [2] - 潘坚以股东身份加入但未签署股份协议 [2] - 徕芬称潘坚为早期核心人员但非联合创始人级别 [3] 股权争议 - 叶洪新承诺给予潘坚5%股权 天使轮融资后私下承诺追加2% [5] - 潘坚声称股份价值上亿但仅获得500万元补偿 [5][6] - 徕芬称股权协议存在生效条件 潘坚因工作成果未达标离职 [6] - 潘坚提供线上会议记录证明叶洪新曾承诺股份 [6] 商业合作纠纷 - 叶洪新指控潘坚勾结内部员工 0成本合作却报价50万元 [3] - 潘坚称已明确告知项目含中间人费用 叶洪新当面同意后单方面砍半 [7] - 徕芬声称掌握50万商单的录音证据 [7] - 潘坚承认存在人情关系但否认违法犯罪 [7] 竞争关系 - 潘坚被指控服务徕芬竞品 反向攻打牙刷和剃须刀业务 [3] - 通过共同朋友了解徕芬未来计划后与竞品合作 [4] 行业数据 - 2024年上半年个护小家电线上零售额119.7亿元 同比降低0.3% [7] - 电动剃须刀线上零售额86亿元 同比降低8.1% 零售量5619万台同比下滑9.5% [8] - 行业龙头飞科电器2024年营收41.47亿元同比下滑18.03% 净利润4.58亿元同比下滑55.1% [8]
徕芬CEO下场怒怼前员工始末:离职原因双方说法不一,500万“分手费”、5%股权与50万商单成争议焦点
搜狐财经· 2025-08-18 09:15
公司管理层争议 - 徕芬CEO叶洪新公开指责前品牌总监潘坚及第三方测评机构存在收费合作与"被包养"行为 随后删除相关动态 [2][3] - 叶洪新指控潘坚存在9项问题 包括0元加入公司 投资人认为其利己心重且阻碍融资 离职后勾结内部员工以0成本项目向公司收取50万元费用 并服务竞品反向攻打徕芬牙刷和剃须刀业务 [4][5] - 潘坚反驳称50万元项目包含中间人费用且获得叶洪新事前同意 强调不存在违法犯罪行为并愿意承担法律责任 [9] 股权承诺纠纷 - 潘坚声称叶洪新曾承诺给予5%上市前股权及2%上市后股权 但未签署协议 离职时股权估值上亿却仅获500万元补偿 [7][8] - 公司回应称潘坚股权协议附生效条件 因工作成果未达标而离职 500万元系"分手费" [8] - 潘坚提供线上会议记录证明叶洪新确有股权承诺 并强调离职后仍参与新品项目以证明非能力问题 [8] 行业市场表现 - 2024年上半年个护小家电线上零售额119.7亿元 同比降低0.3% 其中电动剃须刀零售额86亿元同比降8.1% 零售量5619万台同比降9.5% [9][10] - 行业龙头飞科电器2024年营收41.47亿元同比下滑18.03% 归母净利润4.5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55.1% [10] 公司融资进展 - 徕芬已完成4轮融资 包括2022年1月天使轮 2022年11月PRE-A轮 2023年1月A轮和11月B轮 投资方含阿里巴巴 梅花创投及大望资本 [8]
飞科电器(603868):25Q1净利率改善明显 博锐品牌稳健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5-03 02:33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营收短期承压但博锐品牌稳健增长,销售费用率增幅较大不过25Q1净利率改善明显,考虑国内线上渠道竞争环境趋严下调盈利预测,仍维持“买入”评级 [1][2][3][4] 事件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1亿元(YoY -18%),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5/4亿元(YoY -55%/-60%) [1] - 25Q1实现营收12亿元(YoY -1%),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约为1.8/1.6亿元(YoY +0.5%/-1%) [1] - 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每10股派现5元(含税),现金分红率为48% [1] 点评 营业收入 - 分产品看,24年个护电器产品/生活电器产品/其他产品收入分别为39.6/0.6/1.1亿元(YoY -17%/-39%/-36%) [2] - 个护电器产品中电动剃须刀/电吹风/电动理发器/电动牙刷/鼻毛修剪器收入分别为26.9/7.7/1.9/1.6/1.4亿元(YoY -18%/-7%/-15%/-28%/-26%) [2] - 生活电器产品中毛球修剪器收入为0.4亿(YoY -32%),营业收入下降主因公司双品牌销售结构调整和市场流量环境变化所致 [2] - 分品牌看,博锐品牌2024年收入8.8亿元(YoY +2%),整体销售额稳健增长(销额占总收入比重提升4.2pct至21.4%) [2] 费用与利润 - 24年/25Q1毛利率为54.6%/56.2%(同比 -1.9/-0.6pct) [3] - 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5.8%/4.4%/2.3%/-0.1%(同比 +7.3/+0.9/+0.4/+0.1pct) [3] - 25Q1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3.0%/3.4%/1.7%/0.0%(同比 -0.3/-0.3/+0.1/+0.2pct) [3] - 2024年销售费用提升主要系推广费及职工薪酬增加所致 [3] - 2024年/25Q1公司净利率11.0%/15.6%(同比 -9.1/+0.3pct) [3] 现金流量与存货周转 - 2024年/25Q1经营净现金流3.0/3.2亿元(上年同期13.1/2.4亿元) [3] - 2024年/25Q1存货周转天数为106/96天(上年同期93/76天),存货处于合理水位 [3]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 考虑到国内线上渠道竞争环境趋严,下调公司2025 - 26年归母净利润至6.8/7.6亿元(较前次预测分别下调13%/12%) [4] - 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8.2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3/20/19倍 [4] - 飞科是个护小家电行业龙头,以“研发创新”和“品牌运营”为核心竞争力,长期看品牌升级、渠道转型逻辑顺畅,维持“买入”评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