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

搜索文档
荆楚大地奏响特色产业大合唱
经济日报· 2025-09-13 22:10
核心观点 - 湖北省依托资源禀赋发展小龙虾、香菇、服装、茶叶等特色产业 构建全产业链集群并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1][2][5] 小龙虾产业(潜江市) - 潜江市发展小龙虾全产业链 覆盖养殖、加工、物流、餐饮、电商、文旅等领域 [1] - 产业综合产值达870亿元 带动22万人就业 通过"一产提效、二产提质、三产提级、品牌提档"四大工程拓展发展路径 [2] 香菇产业(随州市随县) - 随县依托气候条件和种植传统发展香菇产业 实施"香菇种植工"劳务品牌三年行动累计培训菇农1.2万人次 [2][3] - 通过理论结合实操的培训方式推动传统经验型种植向现代科学型种植转变 提升种植效益和抗风险能力 [3] 服装产业(天门市) - 天门市吸引返乡创业就业 全市集聚服装类经营主体7000家 年交易额突破500亿元 [3][4] - 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包括每年2亿元专项基金、"三年免租两年减半"租金优惠 近3年累计吸引约10万人返乡就业创业 [4] 茶产业(宜昌市五峰县) - 五峰县通过全自动生产线提升茶叶加工能力 日加工鲜叶达6000公斤 同时推动"茶旅融合"发展模式 [5] - 创新"茶+研学+科技+文旅"多元融合模式 建设生态茶庄园和工业遗产展示馆 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5] 政策支持与发展规划 - 湖北省印发《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2025—2027年)》 目标打造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特色产业 [2] - 构建"县有集聚园、镇有孵化器、村有家庭坊"三级创业平台 系统解决创业所需资源支持 [4] - 计划通过3年建设增强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 [5]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丨沙漠里养虾让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13 12:50
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麦盖提县90%的土地被黄沙覆盖,这片长期荒废的戈壁荒滩,如今养出了鲜活的澳洲淡水龙虾,更让当地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 火。 一大早,喀什的海鲜市场刚开市,一个摊位前就被围得水泄不通。 顺着摊主的指引,记者来到"沙漠龙虾"的养殖地——麦盖提县。这里90%的土地都是寸草不生的荒滩戈壁,而一片波光粼粼的养虾池在黄沙中格外显眼,池 塘边正在喂虾的努尔艾合买提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养虾能手"。 几年前,山东援疆干部带着"东虾西移"的大胆想法扎根沙漠,经过一年多的反复试验,成功试养出澳洲龙虾。援疆团队不仅修水池、搭建好配套设施提供给 村民,还把复杂的养殖流程编成一本通俗易懂的小册子。但真正大规模养殖起来的困难却超出大家的想象。 麦盖提县巴扎结米镇养殖基地负责人 吴志友:这沙漠里的水特别不好伺候,白天热得能煎鸡蛋,夜里冻得又缩脖子,水质又特别硬。 第一批虾苗投放下去,成活率只有10%,大家急得在虾塘边直打转。 山东省日照市援疆干部 卜祥兵:我们也揪心,当即从日照调来了专业养殖团队,大家干脆住在虾塘边。新疆的水盐碱性高,龙虾不蜕壳就活不了。为了调 水质,有一天我们光测试就做上百次,数据密密麻麻写了两大本。 民 ...
改变接力上演 产业援疆让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 |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
央视网· 2025-09-13 05:27
项目背景与地理特征 - 新疆麦盖提县90%土地为荒滩戈壁[1][7] - 山东援疆团队实施"东虾西移"项目在沙漠成功试养澳洲淡水龙虾[7] 技术突破与养殖挑战 - 初始虾苗成活率仅10%[8] - 新疆高盐碱水质导致龙虾无法蜕壳 需进行上百次水质测试调整[10] - 专业养殖团队驻场攻关 编写通俗养殖手册指导当地村民[7] 产能与经济效益 - 2024年虾苗存活率大幅提升 产品上市即售罄[13] - 养殖规模扩展至160亩[13] - 带动100余名当地居民参与养殖产业[13] 区域协同发展模式 - 和田地区通过北京援建形成大数据产业集群 创造超1.1万个就业岗位[16] - 湖南农业技术帮扶使吐鲁番千亩枣林实现丰收[16] - 吉林援建阿勒泰冰雪运动基地 促进喀纳斯旅游经济发展[16]
天马科技8月鳗鱼出池约1062.43吨
智通财经· 2025-09-12 09:24
2025年8月鳗鱼出池情况 - 公司鳗鱼出池量约1062.43吨 其中外销约653.90吨 自用约408.53吨 [1] - 出池规格主要在1P至4P之间 销售价格区间为5.0万元/吨至8.6万元/吨 [1] 2025年1-8月鳗鱼累计出池情况 - 累计出池量约11,921.59吨 其中外销约7,669.64吨 自用约4,251.94吨 [1] - 出池规格主要在1P至4P之间 销售价格区间为5.0万元/吨至8.8万元/吨 [1] 销售结构分析 - 外销占比61.6% 自用占比38.4% [1] - 8月单月外销比例与1-8月累计外销比例基本保持一致 [1]
汕头首个“风渔融合”海洋牧场投产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9-12 07:45
项目概况 - 中国大唐投建的汕头首个"海洋风电+海洋牧场"融合项目"盛唐一号"于9月11日投产 [1] - 海洋牧场跨距38米 高度56.5米 总重1760吨 养殖水体达1.36万立方米 [1] - 设计可抵御16级超强台风 采用吸力筒基础实现免打桩和整体迁移功能 [1] 技术特点 - 项目具备安装快、经济环保的特点 提供稳固基座的同时支持海洋牧场整体迁移 [1] - 吸力筒基础技术免去打桩环节 兼具环保性与工程效率优势 [1]
广东珠未来珍珠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9-12 06:47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广东珠未来珍珠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为一般项 目:水产养殖珍珠购销;水产品收购;水产品批发;水产品零售;水产苗种销售;初级农产品收购;食 用农产品初加工;农副产品销售;珠宝首饰制造;珠宝首饰批发;珠宝首饰零售;珠宝首饰回收修理服 务;工艺美术品及礼仪用品销售(象牙及其制品除外);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工业 互联网数据服务;网络技术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 术转让、技术推广。(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水产 苗种生产;水产养殖;转基因水产苗种生产;转基因水产苗种经营;互联网直播技术服务;互联网信息 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 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
亩产突破7000斤!中山鱼塘的“升级密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01:30
核心观点 - 中山脆肉鲩产业通过精准营养技术、高密度养殖模式和全链条服务实现亩产超7000斤的突破和产品价值提升 带动数千农户增收 [1][3][10] 产业规模与区域分工 - 广东中山草鱼养殖分类精细化程度高 形成从苗种到成鱼的梯度化生产链条 黄圃供应全国超30%草鱼苗种 阜沙专注养殖2-4斤统鲩(供港主要基地) 东升通过蚕豆喂养培育脆肉鲩 [3] - 中山脆肉鲩年产量稳步增长 产品覆盖国内市场并远销海外 亩产超7000斤成为常态 [1] 精准营养技术 - 草鱼不同生长阶段需差异化营养配比:鱼苗阶段需高蛋白质保障生长 幼鱼阶段可降低蛋白质比例增加碳水化合物 [3] - 海大集团通过20年研发建立草鱼营养需求数据库 精准评估各阶段营养需求 通过高性价比原料配比提升饲料利用效率 [4] - 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水温、溶氧量等数据 结合天气水质自动优化投喂方案:高温天减少蛋白质投喂降低肝脏负担 阴雨天增加抗应激营养素 [4] - 精细化管理使饲料成本降低15%-20% 同时减少残饵对水体污染 [4][5] 高密度养殖模式 - "高端膨化料+高密度养殖"模式破解行业痛点 膨化料使草鱼生长加快肉质紧实 为脆化养殖奠定基础 [7][9] - 基于水域环境研究制定科学投苗密度标准 搭配智能增氧设备与水质调控技术 解决高密度养殖病害难题 [9] - 实践案例:港口镇2000亩鱼塘采用高密度养殖 每亩投苗超700尾 配合高端膨化料实现亩产超8000斤 [9] 价值提升与产业链整合 - 脆化环节通过筛选大规格草鱼结合蚕豆喂养 将普通草鱼转化为售价更高的脆肉鲩 大幅提升脆化成功率 [7] - 全链条服务覆盖种苗、饲料、动保产品、技术指导、市场信息与金融支持 解决行业技术、产品、信息、资金痛点 [10] - 完整产业链从种苗培育到成鱼销售加工 带动数千农户加入 科技赋能降低养殖成本提升收益 [10]
“科技配方”有多牛?中山鱼塘变身“疗养院”,亩产翻七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1 15:29
行业概况与区域优势 - 广东是全国水产养殖重要区域 养殖面积与产量稳居前列 中山脆肉鲩为特色产业 年产量稳步增长 产品覆盖国内市场并远销海外[1] - 中山草鱼养殖分类精细化程度高 形成从苗种到成鱼的梯度化生产链条 黄圃供应全国超30%草鱼苗种 阜沙专注养殖2-4斤统鲩为供港主要基地 东升通过蚕豆喂养培育脆肉鲩打造地方特色美食IP[2] 技术创新与养殖突破 - 精准营养配方提升饲料利用效率 智能监测鱼塘水温/溶氧量/生长数据 结合天气水质自动优化投喂方案 高温减少蛋白质投喂量 阴雨增加抗应激营养素[3] - 高密度养殖破解行业痛点 基于水域研究制定科学投苗密度 搭配智能增氧设备与水质调控技术 解决高密度养殖易引发病害难题[5] - 亩产超7000斤成常态 部分区域采用高端膨化料后亩产超8000斤 250亩鱼塘亩均投苗超2500尾实现稳定高产[1][5] 价值提升与产业链优化 - 草鱼通过脆化技术实现价值翻倍 筛选大规格个体进行蚕豆喂养脆化养殖 将普通草鱼转化为售价更高的脆肉鲩 大幅提升流通环节收益[4] - 全链条服务体系覆盖种苗/饲料/动保产品 提供技术指导/市场信息/金融支持 形成从种苗培育到成鱼销售的完整产业链[5] - 饲料成本降低15%-20% 减少残饵对水体污染 实现生态保护与养殖效益协同发展[3] 规模化实践与农户参与 - 养殖户250亩鱼塘实现平均亩产超7000斤 2000亩鱼塘采用高密度养殖方式 打通大草鱼与脆肉鲩养殖链条[1][5] - 数千农户嵌入产业链 用科技降低养殖成本提升收益 科技持续赋能释放更大增收潜力[1][5]
“科技配方”有多牛?中山鱼塘变身“疗养院” 亩产翻七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1 15:17
行业概况 - 广东水产养殖面积与产量稳居全国前列 中山脆肉鲩为特色产业 年产量稳步增长 产品覆盖国内及海外市场[1] - 中山草鱼养殖形成精细化分类 黄圃供应全国超30%草鱼苗种 阜沙专注2-4斤统鲩供港 东升通过蚕豆喂养培育脆肉鲩[2] 技术创新 - 精准营养配方提升饲料利用效率 通过物联网实时监测水温/溶氧量/生长数据 结合天气水质自动优化投喂方案[2][3] - 高温天气减少蛋白质投喂降低肝脏负担 阴雨天气增加抗应激营养素 饲料成本降低15%-20% 减少残饵污染[3] - 海大集团经20年研发建立草鱼营养需求和原料价值数据库 精准评估不同生长阶段营养需求[3] 养殖模式升级 - 高端膨化料+高密度养殖模式推动产业升级 草鱼生长速度加快肉质更紧实 为脆化养殖奠定基础[4] - 科学制定每亩投苗密度标准 搭配智能增氧设备与水质调控技术 解决高密度养殖病害难题[4] - 中山港口镇案例显示 每亩投苗超700尾 配合高端膨化料实现亩产超8000斤[5] 价值提升路径 - 脆化环节为核心技术 筛选大规格草鱼进行蚕豆喂养 大幅提升脆化成功率 将普通草鱼转化为高价值脆肉鲩[4] - 亩产超7000斤成常态 草鱼升级为脆肉鲩实现再增值 带动数千农户嵌入产业链[1][5] 产业服务体系 - 全链条服务覆盖种苗/饲料/动保产品 提供技术指导/市场信息/金融支持 解决行业技术产品信息资金痛点[5] - 从种苗培育到饲料生产再到成鱼销售加工 形成完整产业链 科技赋能降低养殖成本提升收益[5]
喜提“国际护照”,固城湖螃蟹“爬”向海外市场
南京日报· 2025-09-11 00:03
此次华海种业拿到的出口许可资质是出境特定动植物及其产品和其他检疫物的生产、加工、存放单位注 册登记证书,有了这个证书,企业才可以出口海外市场。作为国内首家实现河蟹闭合全产业链运营的现 代化农业科技企业,华海种业积极与南京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将分子育种、营养驱动、生态尾水 处理等新技术应用于生产,从种苗选育、饲料研发、生态养殖到品质检测、品牌销售,全部实现自控自 管,真正做到"源头可溯、流程可控、品质可验"。华海种业负责人介绍,企业每月进行一次18项食品安 全指标检测,严格执行有机标准,通过无人机投喂、物联网水质监控、AI精准投喂等智慧养殖措施对 螃蟹养殖进行全程数字化管理,所有批次产品接入江苏省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确保每只出口蟹来源清 晰、品质可信。 记者了解到,华海种业成功获得出口资质,背后是高淳"超给力"的精准支持。其中,高淳区国家现代农 业产业园常态化开展固城湖核心产区的水质、土壤环境监测与生态维护,确保产品源头生态环境持续符 合国际标准;区商务局主动对接海关部门、省商务厅等部门,为企业提供"一对一"全流程服务,帮助企 业精准对接海外采购商和销售渠道。 高淳螃蟹养殖面积常年稳定在20万亩以上,形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