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产业转型升级

搜索文档
“短板”破万亿,沿海大省江苏再踩油门
搜狐财经· 2025-09-17 08:48
核心观点 - 江苏海洋经济总量2024年首次突破1万亿元 但低于广东 山东 福建 浙江和上海 仅排全国第六 [2][6] - 江苏海洋经济占GDP比重为7.3% 低于全国7.8%的平均水平 且产业结构偏重二产 三产发展滞后 [9] - 江苏正通过科技创新和区域协同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沿海三市南通 连云港 盐城被赋予差异化定位 [10][17][19] 海洋经济现状 - 2024年全国海洋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元 占GDP比重7.8% [2] - 江苏海洋生产总值10046.2亿元 同比增长但比预期目标晚4年 [2][6] - 沿海三市(南通 盐城 连云港)GDP占全省比重18.1% 低于2025年20%的目标 [4] - 海洋经济占GDP比重7.3% 低于广东(约14%)和全国平均水平 [9] 产业基础与优势 - 海洋船舶工业与工程装备制造业领跑全国:2024年造船三大指标(完工量 新接订单量 手持订单量)占全国份额47.4% 46.2%和47.1% [10] - 盐城拥有全球最大海上风电装备研制基地 整机产能占全国40%以上 [11] - 2024年十大海洋产业链全部实现正增长 [13] 发展挑战 - 海洋服务业发展不充分 第三产业比重低 [9] - 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领域未形成优势 海工装备核心技术依赖国外 [14] - 海洋科研教育资源偏重基础理论 与产业融合度不高:2024年科研教育增加值684亿元 公共管理服务增加值1447.6亿元 合计占比21.2%(低于全国22.6%) [14] - 沿海三市对海洋经济支撑能力不足 且存在资源分散和无序竞争问题 [15][21] 战略方向与区域定位 -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 重点发展有比较优势的领域 [10] - 南通定位为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 聚焦船舶与海工装备 [17][19] - 连云港定位为"一带一路"国际枢纽港 突出海洋运输业优势 [17][19] - 盐城定位为淮河生态经济带出海门户 强化新能源产业 [17][19] - 通过跨区域协同提升整体影响力 避免"各自为战" [21]
上半年海洋经济稳中向好
人民日报· 2025-08-03 19:06
海洋经济总体表现 - 上半年海洋生产总值达5.1万亿元 同比增长5.8% 呈现总量稳步增长、结构持续优化、动能加快转换的良好局面 [1] 海洋传统产业发展 - 海洋船舶工业国际市场份额领先 新承接订单量、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占全球比重分别为64.0%、47.2%和57.6% [1] - 海洋旅游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 全国邮轮港口接待旅客总数同比增长40.1% [1] - 海洋交通运输业韧性凸显 海洋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5.2%、6.9% [1] - 船舶行业转型升级加快 数字化检验、喷漆机器人等智能化技术赋能船舶建造 [1] - 邮轮旅游热度高涨 "五一"当天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办理"240小时过境免签"手续旅客超过400人 创复航以来单日新高 [1] 海洋新兴产业发展 - 海工装备建造市场回暖复苏 新接订单金额、交付订单金额、手持订单金额分别占国际市场份额的64.6%、43.3%和62.6% [2] - 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取得系列突破 青岛发布"海星大模型" 兆瓦级发电机组"奋进号"连续并网运行超3年 [2] 海洋资源要素供给 - 全国新增批准用海用岛面积16.7万公顷 同比增长25.2% 项目涉及投资额超5000亿元 [2] - 海洋原油、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3%、16.9% [2] - 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99.4%、2.2% [2] - 国内海洋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4.8% 其中海水养殖产量同比增长5.6% [2] - 海洋渔业数智化转型加快 大黄鱼"声波无网海洋牧场"和智能化深远海海参养殖网箱"金仓一号"投入应用 [2] 涉海企业经营预期 - 87.6%的企业对下半年经济环境持乐观或中性态度 [3] - 73.8%的企业预计下半年营业利润持平或增长 [3] - 89.4%的企业预计下半年平均用工人数保持稳定或增长 [3] 海洋对外贸易 - 上半年海运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1% 高于一季度1.0个百分点 [3] - 船舶和风力发电机组及零件出口增势较好 同比分别增长20.0%和13.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