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储能

搜索文档
新华网丨国家能源局发布《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2025)》
国家能源局· 2025-08-01 04:40
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2025)核心观点 - 国家能源局发布《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2025)》,系统总结2024年国内外新型储能发展情况,提出2025年行业展望,并梳理2021-2024年政策、技术和示范工程大事记 [3] - 新型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作用日益凸显,促进新能源开发消纳,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3] - 截至2024年底,中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装机规模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过40% [4] 政策体系与市场机制 - 政策体系持续完善,出台《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等文件,健全电力市场机制 [4] - "十四五"以来,新型储能发展政策的"四梁八柱"初步构建,引导行业科学发展 [4] 应用场景与调度水平 - 2024年新型储能调用情况大幅提升,浙江、江苏、重庆、新疆等多省(区)年均等效利用小时数达1000小时以上,成为新能源开发消纳的重要手段 [5] - 迎峰度夏期间,新型储能发挥"超级充电宝"功效,为电力保供提供关键支撑 [5] 技术创新与标准体系 - 2024年国家能源局发布56个新型储能试点项目,涵盖十余种技术路线,多个项目为国内首次工程应用,促进关键技术和装备突破 [5] - 12个新型储能项目入选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依托工程,推动技术装备落地转化 [5] - 2024年超过20项电化学储能标准发布实施,覆盖规划设计、接入电网、运行控制等环节,标准体系建设水平提升 [5] 技术路线与产业发展 - 新型储能技术路线"百花齐放",涵盖全球工程应用主要技术路线,调度运用水平稳步提高 [4] - 产业发展呈现多元化态势,有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4]
上半年我国能源供应充足结构优化 能源投资"向绿向新"聚集
中国证券报· 2025-08-01 00:01
能源供应与消费 - 上半年全国能源供应充足,供需总体宽松,能源结构持续优化,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加快推进 [1][2] - 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企稳回升,4月、5月、6月增速分别为4.7%、4.4%、5.4% [2] - 天然气需求小幅增长,城镇燃气是主要拉动因素,煤炭消费小幅下降,成品油消费延续负增长态势 [2] - 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历史性超过火电,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首次突破六成 [2] 能源投资 - 上半年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超过1.5万亿元,同比增长21.6%,东、中、西部地区增速均超20% [3] - 新能源发电投资快速增长,广西、新疆陆上风电投资翻番,广东、福建、上海海上风电投资集中释放 [3] - 集中式光伏投资同比增长24.5%,分布式光伏投资同比增长超70% [3] - 氢能重点项目投资额翻番,充换电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近70%,新型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投资增长超30% [4] - 能源领域民营企业投资同比增长27.8%,在分布式光伏、陆上风电等领域投资增长超40% [4] 可再生能源发展 - 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2.68亿千瓦,同比增长99.3%,约占新增装机的91.5% [4] -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179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6%,约占全部发电量的39.7% [5] - 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合计114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4%,占全社会用电量23.7%,同比提高4.4个百分点 [5] - 风电、光伏合计发电量较去年同期增加2470亿千瓦时,超出全社会用电量增量 [5] 充电基础设施 - 截至6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总数1610万个,其中公共充电设施409.6万个,私人充电设施1200.4万个 [6][7] - 充电设施县域覆盖率97.08%,乡镇覆盖率80.02%,上半年全国新能源汽车总充电量549.23亿千瓦时 [7] - 国家能源局将按月度发布充电设施数据,加快建设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 [7] 电力供需 - 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用电负荷或突破15.5亿千瓦,电力供应总体有保障 [7] - 国家能源局将加强电力供需形势监测研判,优化电力资源配置,"一省一策"指导电力保供工作 [7]
上半年四十二家相关规上企业营收约二十八亿元 重庆潼南深耕节能环保产业
经济日报· 2025-07-31 21:43
项目投资 - 重庆市潼南区集中签约8个节能环保产业项目 总投资额98 7亿元 [1] - 项目建成后将推动全区工业结构转型 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1] 产业发展现状 - 潼南区是全国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 加速布局节能环保产业 [1] - 该区深耕新能源 环保电镀等领域 加速构建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 [1] - 今年上半年42家节能环保产业链规上企业实现营收27 96亿元 同比增长21 5% [1] - 节能环保产业占全区规上工业比重39% [1] 产业园区布局 - 潼南高新区3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布局建设多个专业产业园 [1] - 包括新能源产业园(氢能 光伏) 循环经济产业园(汽车再制造) 表面环保处理产业园(电镀) 新型储能产业园(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 [1] - 采用"一区多园"管理模式 形成特色鲜明 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1] 氢能产业规划 - 潼南区提速建设氢燃料发动机制造基地 [1] - 构建集技术研发 检测认证 成果转化于一体的氢能创新生态圈 [1] - 加快创建全国性氢能节点城市 [1] 政府政策支持 - 潼南区将坚持全链条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强化强链补链延链 [1] - 推动重点项目落地建设 建立项目全周期服务机制 [1] - 目标打造西部节能环保产业高地 [1]
国家能源局:上半年我国能源领域民企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27.8%
证券日报网· 2025-07-31 12:28
二是电力供应保障投资持续扩大。上半年,煤电、核电等领域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华东、华中、内蒙古 西部一批迎峰度夏电力保供重点支撑性煤电项目建成投产。电网、抽水蓄能等领域投资保持稳步增长, 160多项迎峰度夏电网重点工程按期投产,多条特高压直流工程投产送电,四川攀西电网优化改造工程 全面建成投产,华北、华东、西北、东北电网一批省间联络线工程加快推进前期工作。 "据统计,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充电枪)总数已达到1610万个,其中公共充电设施 (充电枪)409.6万个,私人充电设施(充电枪)1200.4万个;充电设施县域覆盖率达到97.08%,乡镇覆盖率 达到80.02%。"7月31日,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刘明阳在国家能源局2025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上 表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能源汽车总充电量达549.23亿千瓦时,全年的充电量预计与三峡电站的年发 电量相当。 刘明阳称,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加强工作统筹和政策谋划,持续完善充电网络,提高设施运营服务质 量,加快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购置和使用新能源汽车需要。 谈及今年上半年能源重点项目投资建设情况,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邢 ...
报告显示: 截至2024年底我国建成投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40%
新华财经· 2025-07-31 10:34
回顾2024年我国新型储能发展情况,边广琦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国家能源局7月31日发布的《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已建成投运 新型储能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装机规模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过40%。 这份报告由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共同编著。 近年来,我国新型储能快速发展,在新型电力系统中作用日益凸显,有力促进新能源开发消纳,提高电 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边广琦当日在国家能源局新闻发布 会上表示,编制这份报告,旨在加强新型储能行业发展引导,服务我国"双碳"目标。 据边广琦介绍,报告从政策体系、装机规模、应用场景、技术创新、产业发展、标准体系等方面,系统 总结2024年国内外新型储能发展情况;从科学谋划发展、健全市场机制、加大技术攻关、促进作用发挥 和巩固产业优势等方面提出2025年新型储能行业发展展望;并系统梳理了2021至2024年新型储能主要政 策、技术创新和示范工程等大事记情况。 "总体来看,'十四五'以来,我国新型储能发展政策的'四梁八柱'初步构建,新型储能产业稳步发 展。"边广琦说,我 ...
上半年能源供应充足 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加速推进
央视网· 2025-07-31 09:42
央视网消息:国家能源局7月3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上半年,全国煤炭、原油等能源供应充足,能源结构持续优化,新 型能源体系建设加快推进。 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邢翼腾介绍,上半年,原煤生产平稳增长,规上工业原煤产量同比增长5.4%。油气生产稳定增长,规上工 业原油产量同比增长1.3%,规上工业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5.8%。与此同时,新能源装机保持快速增长。继3月底全国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历 史性超过火电后,5月底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首次突破六成。 上半年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占比超9成 国家能源局7月3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上半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新增装机达到2.68亿千瓦,在全 部新增装机中的占比超过90%。 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2.68亿千瓦,同比增长99.3%,约占新增装机的91.5%。其中,水电新增393万千瓦,风 电新增5139万千瓦,太阳能发电新增2.12亿千瓦,生物质发电新增71万千瓦。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21.59亿千瓦,同比增 长30.6%,约占我国总装机的59.2%,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再上新台阶。 上半 ...
人民网丨国家能源局发布: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40%
国家能源局· 2025-07-31 09:31
新型储能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底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40% [1] - 新型储能技术路线覆盖全球主要工程应用类型呈现"百花齐放"态势调度运用水平稳步提升 [1] 政策支持体系 - "十四五"期间出台《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等多项政策文件 [1] - 政策体系持续完善通过健全电力市场机制引导行业科学发展 [1] 实际应用成效 - 2024年新型储能调用量较2023年大幅提升浙江江苏重庆新疆等省区年均等效利用小时数超1000小时 [2] - 迎峰度夏期间新型储能发挥"超级充电宝"功能有效支撑电力保供 [2] 技术创新进展 - 2024年国家能源局发布56个新型储能试点项目涵盖十余种技术路线含多个国内首次工程应用案例 [2] - 12个项目入选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依托工程推动技术装备落地转化 [2] 标准体系建设 - 2024年实施超20项电化学储能标准覆盖规划设计接入电网运行控制检修试验后评价等全环节 [2] - 新型储能标准体系持续健全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2]
上半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9491万千瓦/2.22亿千瓦时
新华网· 2025-07-31 08:33
新华社北京7月31日电(记者王悦阳、戴小河)记者31日从国家能源局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型储 能装机规模达到9491万千瓦/2.22亿千瓦时,较2024年底增长约29%,新型储能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边广琦在当日举行的国家能源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5 年上半年,新型储能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华北、西北、南方地区是上半年新型储能主要增长区,占 全国新增装机80%以上。 "南方地区增速较快,已投运新型储能装机占全国15.4%,与2024年底相比增加3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 广西、云南等水电占比较高、调节资源相对充裕的省份,由于新能源快速发展,调节能力逐步趋紧,新 型储能发展需求不断增加。"边广琦说。 近年来,我国新型储能快速发展,在新型电力系统中作用日益凸显,有力促进新能源开发消纳,提高电 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水平。七月份以来,我国多地出现持续高温,带动用电负荷快速增长,新型储能发 挥顶峰保供作用。其中,江苏、山东、云南先后开展全省新型储能电站用电高峰期间集中调用,最大放 电功率分别达714万千瓦、804万千瓦、474万千瓦,调用同时率达到95%以上。 此外,会上发布《 ...
国家能源局: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较2024年底增长约29%
新华财经· 2025-07-31 07:16
新华财经北京7月31日电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边广琦7月31日说,2025年上半年, 新型储能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9491万千瓦/2.22亿千瓦时,较2024年底 增长约29%。 边广琦是在当日国家能源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回答新华财经记者提问时作出上述表述的。 当前,随着新能源快速发展,电力系统调峰、电力保供压力不断增大,发展新型储能成为构建新型电力 系统的客观需要。 据边广琦介绍,从各省份发展新型储能的情况来看,上半年,内蒙古、新疆装机规模超过1000万千瓦, 山东、江苏、宁夏装机规模超过500万千瓦;河北、浙江、云南、甘肃、广东、安徽、广西、山西、湖 南、河南、湖北、青海、贵州等13省区装机规模超过200万千瓦。 分区域来看,华北、西北、南方地区是上半年新型储能主要增长区,占全国新增装机80%以上。其中, 华北、西北地区已投运新型储能装机分别占全国29.7%、25.7%,占比与2024年底相比基本保持稳定; 南方地区增速较快,已投运新型储能装机占全国15.4%,与2024年底相比增加3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 广西、云南等水电占比较高、调节资源相对充裕的省份,由于新 ...
国家能源局2025年三季度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国家能源局· 2025-07-31 05:22
能源供应与结构优化 - 上半年原煤产量同比增长5.4%至24亿吨,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分别增长1.3%和5.8%,电力日均发电量增长1.3% [2] - 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性增长,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首次超60%,风电和太阳能新增装机同比翻倍至2.68亿千瓦 [2][5] -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17993亿千瓦时,占比39.7%,其中风电和光伏发电量合计114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4% [6] 电力市场与政策动态 - 绿证市场快速发展,上半年核发绿证13.71亿个,交易量3.48亿个,价格回升至6.5元/个 [21][22]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加速,跨经营区交易机制启动,南方区域市场实现多省统一优化配置 [23][24] - 电力市场化交易电量达2.95万亿千瓦时,市场主体数量增至97.3万家,同比增长23.8% [25] 新型储能发展 -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9491万千瓦/2.22亿千瓦时,较2024年底增长29%,内蒙古、新疆装机超1000万千瓦 [31] - 新型储能调用效率提升,上半年等效利用小时数570小时,浙江、广东等地超600小时,高峰放电功率达804万千瓦 [32] - 政策支持持续加码,发布56个试点项目涵盖多种技术路线,12个项目入选重大技术装备工程 [12] 电力保供与基础设施 - 迎峰度夏期间最大电力负荷达15.08亿千瓦,新增跨区输电通道提升互济能力1600万千瓦 [14][15] - 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充电枪总数达1610万个,县域覆盖率97.08%,上半年充电量549亿千瓦时 [27] - 能源重点项目投资超1.5万亿元,同比增长21.6%,新能源发电投资占比显著提升 [29][30] 煤炭与能源安全 - 电煤库存超2亿吨可用30天,秦皇岛港现货价格稳定在646元/吨,进口煤炭维持3700万吨/月高位 [34][35] - 五大煤炭基地建设推进,核准大型现代化煤矿项目以提升供给弹性,严禁超能力生产 [36] - 电力可靠性提升,供电可靠率99.948%,用户平均停电时间降至2.25小时/户 [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