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材料

搜索文档
璞泰来(603659)2025年半年报点评:负极盈利拐点已现 多业务板块持续向好
新浪财经· 2025-08-29 00:36
财务业绩 - 25H1收入70.9亿元同比+12% 归母净利润10.6亿元同比+23% 扣非净利润9.9亿元同比+29.1% 毛利率32.1%同比+2.6pct [1] - 25Q2收入38.7亿元同环比+17%/+20% 归母净利润5.7亿元同环比+37%/+16% 扣非净利润5.2亿元同环比+48%/+9% 毛利率32.1%同环比+4.2/-0.1pct [1] - 25Q2期间费用率12%同环比+0.61/+0.63pct 资产减值0.94亿元主要系存货减值 [3] 负极业务 - 25H1负极出货7万吨同比+5% 25Q2出货近4万吨环比显著增长 [1] - 四川一期10万吨产能逐步投产 二期10万吨计划26年投产 [1] - 预计25年出货17-18万吨同比+30%+ 26年出货30万吨同比+70%+ [1] - 25Q2盈利改善 低成本产能投产后下半年盈利进一步修复 [1] - CVD硅碳布局中 安徽紫宸一期调试完成 25年有效产能500吨 全年出货百吨级 [1] 隔膜业务 - 涂覆膜25H1出货47.7亿平同比+64% 25Q2出货24亿平+同比+50% [2] - 预计25年出货95-100亿平同比+30%+ 26年维持30%+增长 单平净利稳定 [2] - 基膜25H1出货5亿平翻倍增长 25Q2出货3亿平 预计全年出货12亿平连续翻倍增长 [2] - 年底产能达20亿平 新增产线成本降低 单平净利0.1元/平+ [2] 新材料业务 - PVDF及衍生品25H1销售1.46万吨同比+68% 预计25年出货提升至3万吨 [2] - PAA上半年销售3.8万吨同比+153% 全年合计贡献净利约3亿元 [2] - 设备业务25H1收入18.4亿元同比微增 贡献利润约0.5亿元 新接订单24亿元同比大幅回升 [2] 固态电池布局 - 具备干法成膜三大工艺技术 已实现设备出货验收 固态设备订单累计超2亿元 [3] - 开发硫化物体系合金箔/网状打孔铜箔等创新产品 进入客户评估 [3] - 氧化物固态电解质LATP/LLZO实现量产 四川基地建成年产200吨中试产线 [3] - 锂金属负极材料压延复合工艺设备完成样机开发并交付 [3] 现金流与资本开支 - 25Q2经营性净现金流6.9亿元环比增加流入1.6亿元 [3] - 25Q2资本开支2.3亿元同环比-65%/-14% [3] - Q2末存货82.3亿元较Q1末-0.2% [3] 业绩展望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25.2/30.9/40亿元 同比+112%/+22%/+30% [4] - 对应PE为16x/13x/10x 目标价26.1元 [4]
东吴证券-璞泰来-603659-2025年半年报点评:负极盈利拐点已现,多业务板块持续向好-250828
新浪财经· 2025-08-29 00:11
业绩表现 - 25H1收入70.9亿元 同比增12% 归母净利润10.6亿元 同比增23% 扣非净利润9.9亿元 同比增29.1% 毛利率32.1% 同比升2.6个百分点 [1] - 25Q2收入38.7亿元 期间费用率12% 同比升0.61个百分点 环比升0.63个百分点 [1][2] - Q2经营性净现金流6.9亿元 环比增加流入1.6亿元 [2] 业务板块 - 负极材料25H1出货7万吨 同比增5% Q2出货近4万吨 环比显著增长 四川一期10万吨产能逐步投产 [1] - 涂覆膜25H1出货47.7亿平 同比增64% Q2出货超24亿平 同比增50% 预计25年出货95-100亿平 同比增30%以上 26年维持30%以上增长 [1] - 设备业务25H1收入18.4亿元 同比微增 贡献利润约0.5亿元 新接订单24亿元 同比大幅回升 预计25年贡献利润约1.5亿元 [1] 技术布局 - 公司在多辊转移 分段辊压 双钢带辊压三大干法成膜工艺取得阶段性成果 实现干法设备出货验收 [2] 资产状况 - Q2计提资产减值0.94亿元 主要系存货减值 [2]
中国宝安半年报:净利润增长24%,高新技术产业双位数领跑
南方都市报· 2025-08-28 22:10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44亿元,同比增长24.51% [1][2][3] - 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108.39亿元,同比增长8.06% [1][2][3] - 基本每股收益0.0945元/股,同比增长24.51% [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43%,较去年同期提升0.49个百分点 [2][3] - 营业成本78.31亿元,同比增长6.80%,增速低于收入增长 [3] - 销售费用5.38亿元,同比微降0.13% [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42.59万元,同比下降93.14% [2] 业务板块表现 - 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86.23亿元,同比增长10.36%,利润总额7.24亿元,增长13.56% [4] - 生物医药板块实现销售收入19.91亿元,同比增长1.54%,利润总额4.14亿元,增长8.09% [4] - 高新技术行业毛利率23.27%,同比提升1.23个百分点 [3] - 生物医药行业毛利率48.81%,同比提升0.92个百分点 [3] 技术创新与战略布局 - 子公司贝特瑞在固态电池材料领域取得突破,固态电解质产品已实现小批量出货 [4][6] -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实现量产,正极材料具备快速量产能力 [4] - 开发行业内首款匹配全固态电池的锂碳复合负极材料 [6] - 氧化物电解质产品获得动力、3C等领域新客户技术认可和批量供应,获得百吨级订单 [6] - 通过投资参股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供应商、布局锂电池回收拆解业务强化镍钴等关键资源保障 [4] 财务结构与市场表现 - 资产负债率稳定在60.06%,处于可控区间 [3] - 截至8月28日收盘,公司股价报9.45元/股,总市值244亿元 [1][6] - 公司当前滚动市盈率110.47倍,反映市场对其成长性抱有较高预期 [6]
一瓶“溶剂”里的产业跃迁与城市新篇
齐鲁晚报网· 2025-08-28 10:48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锂电池电解液溶剂生产商 全球市占率超40% 位居全球产能首位[2][3] - 公司主营产品电解液溶剂已完成全五类产品的一站式供应 产品最佳纯度可达99.999%[1][4] - 公司成功打破海外垄断 成为国内首家自研并工业化量产生物基1,3-丁二醇等高端化学品的公司[3] 研发与技术实力 - 公司研发中心拥有128项专利证书 由110多位专业人才组建研发团队[4] - 近四年研发投入增长超2倍 持续推动产品纯度达到99.999%的极限水平[4] - 配合国际巨头如比亚迪、天赐材料、三菱宇部等研发高品质电池材料 进入特斯拉、宁德时代、LG、三星SDI供应链体系[4] 可持续发展实践 - 公司通过创新工艺将捕集的二氧化碳固化到电解液溶剂产品中 每年消耗二氧化碳30万吨[2][3] - 东营基地每年可消耗10万吨二氧化碳 湖北及江苏基地共同形成规模化碳消耗能力[3] - 实现变废为宝的生态闭环 电池报废后所含二氧化碳不会再次排放[2] 产业链与区域影响 - 公司依托东营化工基础与完善供应链体系 形成从基础原料到终端应用的锂电池材料产业链集群[2][5] - 带动本地企业向高端材料延伸 实现从基础化工向高端材料的产业跨越[5] - 公司以技术突破引导行业发展 从配合企业转向引导企业的角色转变[4]
GGII:磷酸铁锂赛道“淘汰赛”加剧
高工锂电· 2025-08-28 10:25
行业产能与利用率趋势 - 2025H1中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达161万吨,同比增长68% [5] - 预计2025年全年出货量将达350万吨,有效产能利用率超70%,2027年有望超75% [5] - 行业存在结构性产能不足,头部企业如湖南裕能、富临精工等产能利用率超90%,需扩产或代工满足需求 [8] 产能结构性矛盾与淘汰因素 - 企业间产能结构不均衡,部分企业因产品质量不达标导致产能利用率低 [8] - 产品升级推动三代半/四代材料增长,原有一烧产能需打6-7折才能生产二烧产品 [8] - 四类产能面临淘汰:高电价区域产能(尤其东部)、技术落后产能、破产企业产能、设备设计不合理产能 [10] 季节性波动与海外需求 - 下半年出货量通常为上半年的151%,易出现季节性产能紧张 [11] - 韩国磷酸铁锂电池需求增长,但海外产能不足,中国企业海外规划产能达58万吨(当前仅3万吨) [13] 新一轮扩产特征 - 扩产主体以有产品优势的企业为主,地点聚焦西部与海外,东部较少 [14] - 产线以高端二磨二烧技术为主,设备大型化(如辊道窑90米以上) [14] - 头部设备企业市占率提升,具备产品/质量/大型化/海外/客户优势的企业更易获单 [15] 行业基础信息 -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属于锂电池产业链,涉及性能对比及供应链分析(目录章节) [20][22]
璞泰来(603659.SH)发布半年度业绩,归母净利润10.55亿元,同比增长23.03%
智通财经网· 2025-08-27 15:49
营收表现 - 公司报告期实现营收70.88亿元 同比增长11.95% [1] 盈利能力 - 归母净利润10.55亿元 同比增长23.03% [1] - 扣非净利润9.92亿元 同比增长29.17% [1] - 基本每股收益0.49元 [1]
湖南裕能:8月26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参与
证券之星· 2025-08-27 14:40
公司经营与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主营收入143.58亿元,同比增长33.17%,归母净利润3.05亿元,同比下降21.59% [10] - 第二季度单季度主营收入75.96亿元,同比增长21.31%,单季度归母净利润2.11亿元,同比下降8.54% [10] - 二季度盈利环比改善主要因产能规模提升、产能利用率高及新产品CN-5系列、YN-9系列销量占比显著提高 [4] 产能与出货情况 - 上半年磷酸盐正极材料销量48.08万吨,全年出货预估约100万吨 [7] - 上半年产能利用率很高,产品供不应求,新产品系列占比显著提升 [2] - 海外基地进展:西班牙年产5万吨正极材料项目推进环评审批,马来西亚年产9万吨项目开展前期准备 [6] 产品与技术进展 - 磷酸锰铁锂材料研发进展顺利,获客户高度认可 [10] - 新产品系列(如CN-5、YN-9)销量占比显著提升,差异化市场需求有望带动其占比进一步增长 [2][4] 原材料与采购策略 - 碳酸锂价格波动加大,公司采取灵活多种采购策略保障生产所需 [3] - 客供碳酸锂比例由公司与客户协商动态调整 [8] 行业动态与会议 - 公司参加磷酸铁锂材料分会"反内卷"闭门会议,行业反内卷意愿强烈但具体细节以协会信息为准 [3] - 行业呈现总量结构性过剩与高端供给紧缺并存局面,市场集中度提升,产能利用率分化 [8] 项目与建设进展 - 黄家坡磷矿有序建设中,预计四季度批量出矿 [5] - 公司以提升新产品产能为主,谨慎把握布局节奏,产能建设效率具很强优势 [9] 财务与预测 - 2025年第二季度单季度扣非净利润2.25亿元,同比下降1.39% [10] - 负债率64.22%,财务费用9465.68万元,毛利率7.36% [10] - 机构预测2025年净利润范围10.51亿元至25.35亿元,2026年预测范围18.82亿元至36.73亿元 [11]
璞泰来: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0.55亿元,同比增长23.03%
新浪财经· 2025-08-27 08:48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70.88亿元 同比增长11.95%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5亿元 同比增长23.03% [1] - 基本每股收益0.49元 [1]
磷酸铁锂龙头营收143亿!
起点锂电· 2025-08-27 03:5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3.58亿元,同比增长33.17% [3] - 归母净利润3.05亿元,同比下降21.59% [3] - 扣非归母净利润3.10亿元,同比下降18.45%,降幅收窄 [3] - 第二季度净利润环比大幅增长 [3] 行业与市场 - 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49%,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出货量占比78%,同比增长68% [3] - 储能市场连续两个季度同比增速超120% [3] - 磷酸铁锂整体产能532万吨,预测需求318.67万吨,供给远大于需求 [7] - 多家企业因产能过剩暂停或终止磷酸铁锂项目,例如中核钛白终止50万吨项目、金浦钛业暂停20万吨项目 [7] 公司运营与产品 - 磷酸盐正极材料出货量48万吨,同比增长55.38%,市场占有率自2020年起稳居行业之首 [3] - 高压实密度新产品(CN-5系列、YN-9系列)销量19.34万吨,占产品销量40% [4] - YN-9系列产品循环寿命超8000次,适配314Ah大容量电芯,获华为数字能源等头部客户订单 [7] - 储能业务占比提升至41%,规划未来提升至60% [7][8] 客户与股东 - 主要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电池厂 [4] - 宁德时代持股7.9%,为第三大股东,上半年销售金额45.8亿元,占总销售额32.5% [4] - 比亚迪持股2.5%,为第八大股东 [4] 成本与竞争策略 - 垂直整合模式实现100%磷酸铁自给,碳酸锂加工自给率超40%,单吨成本较行业均值低12.3% [7] - 通过掌控贵州两大磷矿采矿权,建立从磷矿到前驱体的全自供体系 [7] - 重点推广高压密+低温产品,应对行业价格竞争 [7] 产能与国际化 - 2025年规划产能92万吨 [8] - 推进西班牙年产5万吨正极材料项目环评审批,准备马来西亚年产9万吨项目前期工作 [7]
科达制造:8月26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7 00:10
公司治理动态 - 公司第九届第十一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8月26日以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 审议《关于调整公司第九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委员的议案》等文件 [1] 营业收入结构 - 2024年1至12月份营业收入构成:机械装备行业占比53.32% 海外陶瓷行业占比37.42% 锂电池材料行业占比6.99% 其他装备占比2.19% 其他业务占比0.08% [1] 行业市场前景 - 宠物产业市场规模达3000亿元 行业上市公司呈现"涨"声一片态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