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

搜索文档
新华社权威快报|我国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新华社· 2025-09-23 05:19
新华社权威快报 FB / 9月23日 农历秋分 我国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 9月23日 农历秋分 "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 今年夏粮稳产、早稻增产 粮食有望再获丰收 目前全国秋粮收获近两成 总的看 今年我国克服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 实现夏粮稳产、早稻增产 粮食有望再获丰收 记者:韩佳诺 海报制作:贾稀荃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今年的主题是 "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 据农业农村部消息 [ 责编:宫辞 ] ...
中国农民丰收节 | 用手机种地?黑龙江农户靠数据种出高产稻
新华网· 2025-09-23 04:42
新华网哈尔滨9月23日电(李硕)眼下,广袤的三江平原上,大地披金,稻穗绕田,一派丰收的喜 人景象。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近年来,产粮第一大省黑龙江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深入实 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以"龙粳31""龙粳57"等良种为基础,七星农场推广智能灌溉、高产栽培和智慧农机,并通过"信用 +服务"机制调动农户积极性,使"五良融合"成为常态。 "我爷爷种地靠人拉肩扛,我父亲开拖拉机,现在我用上了无人机,远程操控就行。"北大荒集团建 三江分公司七星农场有限公司第三管理区农机副主任陆向导说。 在七星农场,荷载65公斤的秧苗转运专用无人机仅需2分钟,即可将秧苗投送至200米以外的指定点 位。据北大荒集团建三江七星农场农业生产部主管薄自伟介绍,随着低空飞行器的技术普及,播种、巡 田、植保、运输等农业场景适用低空经济领域,前景广阔。无人机吊运秧苗,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降 低了生产成本,更推动了农业向"空—天—地"一体化服务体系升级。 除了科技赋能,近年来七星农场也探索出了一条"五良融合、机制赋能、科技支撑"的单产提升之 路,为粮食主产区的稳产增产提供了可复制的"七星样本"。 种 ...
AI助力 这片延庆稻田将丰收
新京报· 2025-09-23 04:33
新京报讯 据"北京延庆"微信公众号消息,时下,康庄镇小丰营村520亩旱稻遍野金黄,沉甸甸的稻穗逐 渐成熟,静待丰收。与往年不同,今年的稻田里多了不少"科技身影"——土壤墒情监测仪、智能虫情测 报灯、微型气象站等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稻田情况,辅助管理人员精准控制水肥灌溉,让农业生产更加 智能高效。 据了解,该系统通过田间布设的土壤墒情设备、气象站、虫情监测仪等,实时捕捉温度、湿度、光照、 含水率、氮磷钾含量、病虫害等数据,通过"AI"决策,智能判断灌溉、施肥时机,甚至预测病虫害风 险,实现精准灌溉与灾害预警。更便捷的是,管理人员可通过手机APP查看数据、远程控制稻田喷灌。 村党支部书记张建军表示:"科学监测让水肥施用效率提升30%以上,农药使用量降低20%,预计亩产 同比可增长20%左右,不仅提高了种植与农田管理效率,还推动了旱稻品质升级,为打造高端农产品品 牌奠定基础。" 2024年,小丰营村通过试种110亩旱稻,实现村集体增收近30万元,让撂荒地焕发新生机。今年,村委 会进一步扩大旱稻种植规模,并大力推进数字稻田建设,通过村企协作,打造数字稻田与智慧灌溉系 统,推动农业生产向智能化、精准化转型。 ...
共筑金色梦想丨在这个南美国家 民众称赞中国人“真正把技术送到田间”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23 03:01
中国援苏里南农业技术合作中心第一期技术援助项目于2022年9月正式启动,位于苏里南萨拉马卡大区。项目启动至今,中国援苏里南农业项目专家王艳华 一直在这里工作。 金秋时节,稻谷飘香。今年9月23日是中国农民丰收节,远在海外的中国农业技术专家们正在世界各地辛勤劳作,他们将中国技术和中国经验带到多个国家 和地区,为当地农作物的增产丰收贡献力量。 王艳华:我们这个项目第一期的重点是开展食用菌、蔬菜和水果的生产技术试验、培训与推广,并配套建设农田基础设施、实验室、冷库和温室等设施。 苏里南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由于光照充足,当地适宜多种农作物和水果的生长。 中国农业专家因地制宜,围绕食用菌、蔬菜和水果三大产业,系统引进了从品种选育、设施栽培到无土栽培的中国技术方案。 王艳华:我们带了国内优质的品种,到这边之后进行筛选,比如中国的西红柿、豆角、黄瓜和丝瓜等等在这边长势良好。 项目开展期间,中方在当地农场举办了10期集中培训班,同时设立了多个校外培训点,内容涵盖果园建立、柑橘修剪、嫁接技术、蔬菜育苗、农机操作、雨 季种植技术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团队还编写了技术手册并录制教学视频,推广覆盖苏里南瓦尼卡省、萨拉马卡省和帕拉马里博市 ...
玉米丰收“金”满仓 智能农机“唱主角” 希望的田野上 “丰”景如画
央视网· 2025-09-23 02:48
央视网消息:金秋九月,遍地丰收。各地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强化农业科技装备支撑,着力提升农业综 合生产能力,推动秋粮收获有序推进。 黑龙江:多地水稻开镰 订单农业让收储提速 眼下,黑龙江省的秋收工作陆续展开,各地水稻相继开镰收获。在北大荒集团红旗岭农场,收割机穿梭于稻田之间,水稻收割、装车 一气呵成。由于提前与粮食企业签订了种植订单,水稻刚从田间收回,便被直接运往收储企业,这样不仅省去了粮食囤积的中间环 节,更让水稻收获进度显著提速。 宁夏平罗:新技术新农机促进增产增收 这几天,宁夏各地的水稻陆续开始成熟,正式进入收割季。在平罗县的黄河两岸,12万亩稻田金黄璀璨。收割机在稻田间往复穿梭, 割稻、脱粒、装车一气呵成。今年,该片区的水稻在种植过程中,主推水稻精量穴播技术、科学施肥增效、水稻智能化栽培等技术, 亩产达到1000斤左右。 新疆阜康:玉米丰收秸秆打包 农作物资源循环利用 眼下,新疆阜康市的11万亩玉米陆续迎来了采收季。农机轰鸣、农户忙碌,田间地头满是丰收的景象。玉米收割机可一次性高效地完 成茎秆切割、摘穗、脱粒、秸秆粉碎等多项作业,不仅大幅缩短了采收周期,还极大地降低了人工成本。粉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丰收中国 奋力谱写农业农村现代化新篇章
央广网· 2025-09-23 02:43
央广网北京9月23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强 调,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朝着 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扎实迈进。 今天(23日)是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放眼神州大地,田野里稻浪翻滚,果园中瓜果飘香,码 头上鱼虾满仓,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丰收中国,正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奋力谱写农业农村现代化 新篇章。 今天是农历秋分,也是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大江南北,沃野千重锦,神州五谷丰。 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抚远市,4200多亩蔓越莓迎来丰收。在红绿相间的蔓越莓田里,采摘工人将成 熟度高、品相好的蔓越莓摘下来,送往基地的分拣车间。抚远一家种植基地总经理李峰喜笑颜开,迎接 又一个丰产期。 李峰:现在我们的机械设备都已经检修完毕,等到9月下旬就能达到水收的状态。今年(蔓越莓) 的产量预计突破3000吨,同比去年增长300吨左右。 在这片亚洲最大蔓越莓基地,第一批跟随神舟十四号飞往太空的蔓越莓种子即将从实验室移栽到黑 土地,静待来年的丰收。 洱源海菜花产业研究基地总工程师钟岚:青鱼吃螺蛳,鲢鱼吃藻,所以我们选择鱼草共生,实 ...
种田更智慧 产业更融合 增收更多元
南京日报· 2025-09-23 02:03
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金陵大地上不仅铺展着五彩斑斓的丰收画卷,更跃动着都市 现代农业强市建设的强劲脉搏。从智慧温控的玻璃大棚到稻蟹共生的生态农场,从直播间里飞向全国 的"土特产"到市民餐桌可追溯的"安心菜"……南京农业,已跳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模式,蝶变为优 质高效的都市现代农业。 科技蝶变:从"汗水农业"到"智慧种田" 9月22日,在浦口区南京桥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智能温室蔬菜大棚里,值班工人手持遥控器,轻松 完成卷帘、通风、补光等操作,顶部大屏上显示着棚内的湿度、温度、二氧化碳含量等数据。 当下,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正由主食型向"粮肉菜果鱼"多元化消费模式转变。主粮不再是餐桌的 唯一"主角",副食也不仅是"配角"。肉蛋奶、果蔬菌、水产品……多样化的食物悄然成为餐桌上的"新主 角"。 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意味着"传统单一"的农业模式必须改变。对于南京来说,低山丘陵岗地面积 占比60.8%,人均耕地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造成农业"先天优势"不足,必须突破农业种植传统思维。 在高淳区和丰园生态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孔祥华近几年一直不停地"折腾"。从2014年最初 单纯养虾蟹,到现在种植蔬菜、食 ...
潍坊多举措促农业发展,乡村振兴项目最高补贴一千万元
齐鲁晚报网· 2025-09-23 01:47
这一政策出自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与财政厅联合印发的通知,旨在进一步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农村领 域,扩大有效投资,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值得注意的是,奖补资金不仅注重投资规模,更强调"形成 实物工作量",体现出潍坊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务实导向。 多产业领跑全省 丰收节迎来"大丰收" 2025年上半年,潍坊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农业成绩单":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06.4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 388亿元,双双位居全省第一。"潍麦16"小麦品种实打测产达到923.07公斤/亩,刷新了当地小麦单产纪 录。蔬菜产量600.92万吨、增速3.23%,牧业产值134.1亿元、增速5.7%,肉蛋奶总产量108.4万吨、同比 增长8.8%,这些关键指标均稳居全省首位。 官方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8月,潍坊市农产品出口额达112.6亿元,同比增长6.6%,增速高于全省2.9 个百分点,占全省农产品出口总值的10.4%,连续7年保持百亿级出口规模。潍坊市蔬菜及食用菌出口 35.7亿元,增长2.4%,占全市农产品出口总值的31.7%,同期,禽肉出口14.6亿元,增长13.9%,占 13%;诸城、安丘、寿光三个省级农产品出口集聚区分别出口3 ...
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今天在招远大户陈家村举办
大众日报· 2025-09-23 01:43
米袋子稳 菜篮子丰 果盘子满 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今天在招远大户陈家村举办 鲁西平原的玉米穗裹着金衣压弯秸秆,胶东半岛的苹果缀满枝头映红山野,黄河口的大闸蟹膏满黄 肥撬开食客的味蕾……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山东的田野以饱满的姿态讲述着丰收的故事。 丰收节,藏着的是农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朴素期盼。每一份丰收,既是农民扎根土地的 实在付出,也离不开全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实在举措。 在栖霞市唐家泊镇肖家夼村的苹果园里,"锦绣海棠"已经成熟,虽然看起来个头不大,但是颜色鲜 艳且甜度高。"我们村处在牙山国家森林自然保护区,有着独特的山区小气候,昼夜温差大,特别适合 苹果生长。再加上这几年通过改造老龄果园、种植新品种,苹果很畅销。"肖家夼村村党支部书记王鹏 绩说,2019年,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在村里建立了科技扶贫基地,免费提供"锦绣海棠"苹果苗木,这个品 种不用疏果、不需要套袋,管理相对简单,在超市里一斤能卖到8块多钱。 位于东营市垦利区的黄河口大闸蟹产业园,一篓篓刚出水的大闸蟹被初步分类,经过麻绳捆绑与追 溯码贴放,便进到冷链发往全国各地。黄河水、盐碱地、北纬37度……黄河三角洲以 ...
习近平总书记的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在我省引发热烈反响
大众日报· 2025-09-23 01:43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扎根农业农村、聚焦主责主业,紧紧围绕服 务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持续推动全省系统优化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拉长服务链条、创 新联农机制,加快完善以规模化服务促进规模化经营的'山东供销模式',努力打造为农服务综合平 台。"李业兵表示。 种地要想种得好,选种育种是关键。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所长、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副 首席曹新有所在的育种团队,已相继育成高产广适、优质专用、节水耐盐碱和营养特色4大"济麦"系列 50余个新品种,并探索科企深度融合的"育繁推产服销"一体化模式,加速新品种推广,为粮食丰收提供 支撑。 收成攀高,离不开高标准农田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对农民非常关心,国家不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 投入力度,高标准农田建设越来越好。"庞海云说,深切感受到了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扶持,从农业补贴 到技术指导,桩桩件件都落到了实处,让他在种粮的道路上底气更足。 "父老乡亲们,咱们家的地瓜熟了!"莒南县坊前镇兴旺庄村党支部书记李向明手举着烟薯,开启了 今秋首场直播带货。目前,村里种植的酥梨、花生等相继成熟,一辆辆满载农产品的快递车从村里驶 出,奔往全国各地。 曾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