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电子
icon
搜索文档
科博达拟3.45亿元收购科博达智能科技60%股权 切入智能驾驶核心赛道
巨潮资讯· 2025-09-04 14:34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拟以现金34,500万元收购上海恪石持有的科博达智能科技60%股权 [2] - 交易完成后目标公司将成为控股子公司 自2025年9月30日起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2] - 交易响应国务院政策要求 通过并购重组方式提升公司发展质量 [2] 目标公司业务情况 - 科博达智能科技成立于2022年10月 主营汽车智能中央算力平台及域控制器产品研发生产 [2] - 已与Momenta、高通、地平线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 [2] - 为多家全球主流品牌车企开发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2] - 已定点项目生命周期销售额预计超200亿元 [2] - 国内两家主流品牌车企相关产品已实现规模化量产 [2] 业绩承诺条款 - 转让方承诺目标公司2025年8-12月及2026-2030年度累计净利润不低于6.3亿元 [3] - 目标公司自成立以来仍处于亏损状态 [3] - 业绩承诺包含补偿相关条款 [3] 战略意义与协同效应 - 帮助公司快速切入汽车智能化核心产品赛道 获得技术能力与市场资源 [3] - 整合智能中央算力平台和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技术 推动产品矩阵升级 [3] - 提高单车价值量 深化与全球主流车企战略伙伴关系 [3] - 促进与全球头部半导体芯片厂商合作 完善高端芯片供应链体系 [3] - 推动制造工艺向高效智能制造升级 提升汽车电子领域核心竞争力 [3] - 开辟新业务增长点 提升盈利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3]
事关芯片、人工智能终端、锂电池等领域,两部门联合发文
搜狐财经· 2025-09-04 08:44
核心观点 - 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 提出16项具体举措 涵盖产业升级 需求挖掘和技术创新三大方向 [1] 行业增长目标 - 2025-2026年规模以上计算机 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目标7% [3] - 包含锂电池 光伏及元器件制造等领域后 电子信息制造业年均营收增速目标超5% [3] - 2026年电子信息制造业预期在41个工业大类中保持营收规模和出口比例首位 [3] - 2026年目标实现5个省份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超万亿元 [3] - 2026年服务器产业规模目标超4000亿元 [3] - 2026年75英寸及以上彩色电视机国内市场渗透率目标超40% [3] 产业升级措施 - 推动电子整机高端化 提升产品供给水平 [3] - 促进人工智能终端迈向更高水平智能创新 [3] - 制定人工智能终端智能化分级方法和标准 [3] - 推动智能体与终端产品深度融合 [3] - 依法治理光伏等产品低价竞争 破除"内卷式"竞争 [4] - 实施光伏组件 锂电池产品质量管理 [4] - 加快研究以强制性国家标准为基础的储能电池产品安全推荐目录 [4] 技术创新与融合 - 推进人工智能服务器 高效存储等先进计算系统建设 [4] - 提升智算云服务水平 赋能科学研究 自动驾驶 生物医药等高算力场景 [4] - 构建基于北斗的精准时空信息服务体系 [4] - 促进北斗与人工智能 智能网联汽车 低空经济等领域深度融合 [4] 市场拓展方向 - 提升智能产品适老化设计水平 增加智慧健康养老优质终端产品供给 [4] - 支持汽车电子 海洋电子 航空电子 医疗电子等产业发展 [4] - 引导地方有序布局光伏 锂电池产业 [4] - 支持协会商会建立行业自律机制 加强重点行业监测预警 [4]
德赛西威跨界,入局低速无人车
新浪财经· 2025-09-03 10:22
行业痛点与机遇 - 末端物流存在人力成本攀升、管理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等痛点 [1] - 城市末端物流领域面临巨大效率提升与智能化变革机遇 [1] 公司战略布局 - 德赛西威开辟以低速无人车为核心的第二战场 [1] - 将无人驾驶技术延伸至园区、楼宇、商圈等微循环场景 [1] - 战略决策基于技术成熟度、政策法规与市场需求三重考量 [3] - 公司定位为智能移动平台的基石提供者而非运营方直接竞争者 [3] 产品技术特性 - S6系列实现六项行业首发技术包括全车规级开发、智能轴向控制系统、25%爬坡能力、6年或30万公里电池寿命标准、全车规级智驾套件及智能感知表皮 [3] - 平台采用高度模块化设计推出飞翼款、侧拉门款、冷链款及异形货物转运款四大车型 [3] - 冷链款支持-20℃至12℃多温区精准控温 [3] 行业现状与挑战 - 无人车概念火热但真正具备车规级可靠性、可持续商业化部署的产品仍属稀缺 [5]
朗特智能:汽车电子业务预计下半年营收略有增长
格隆汇· 2025-09-03 07:53
汽车电子业务表现 - 汽车电子业务预计下半年营收略有增长 [1] - 目前已有新客户导入量产 [1]
朗特智能(300916.SZ):汽车电子业务预计下半年营收略有增长
格隆汇· 2025-09-03 07:24
汽车电子业务表现 - 汽车电子业务预计下半年营收略有增长 [1] - 目前已有新客户导入量产 [1]
中金:维持比亚迪电子跑赢行业评级 上调目标价至50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03 01:41
财务表现与预测 - 维持2025年净利润预测49.35亿元和2026年净利润预测61.84亿元不变 [1]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18.4倍P/E和2026年14.5倍P/E [1] - 1H25收入806.06亿元同比增长2.58% 归母净利润17.3亿元同比增长13.97% [2] - 2Q25单季度收入437.25亿元同比增长3.86%环比增长18.56% 归母净利润11.08亿元同比增长22.07%环比增长78.04% [2] 业务板块分析 - 1H25消费电子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72% 新型智能产品收入同比下降4.15% 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0.5% [3] - 新能源汽车业务增长主要源于智能座舱产品出货量持续增长及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和热管理产品进入放量阶段 [3] - 1H25毛利率同比增长0.54个百分点至7.36% 主要因消费电子捷普业务自动化率提升和汽车电子收入增加带来的成本摊薄 [3] 成本控制与研发投入 - 1H25销售费用率同比上升0.14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0.29个百分点 财务费用率同比下降0.17个百分点 [4] - 期间费用率(除研发费用)整体稳中有降 体现积极降本控费成效 [4] - 1H25研发费用22.31亿元 持续投入新能源汽车产品和AI服务器等领域 [4] 战略布局与发展方向 - AI服务器出货量快速增长 多款液冷和电源产品通过行业领军企业认证 [5] - 大规模使用AMR智能物流机器人应用于集团内制造场景 助力提升仓储和配送效率 [5] - 积极开发AI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 持续拓宽能力边界 [5] 估值与评级 - 目标价上调7.5%至50港元 对应2025年20.9倍P/E和2026年16.4倍P/E [1] - 较当前股价存在13.4%上行空间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1]
【私募调研记录】鸿道投资调研源杰科技、科博达
证券之星· 2025-09-03 00:04
源杰科技调研要点 - 2025年上半年数通领域收入大幅增长 400G/800G光模块需求呈现季度环比向上趋势 预计下半年大幅增长 [1] - 100mW产品客户验证与测试符合预期 100G PM4 EML通过客户验证 200G PM4 EML处于客户推广阶段 [1] - 大功率CW光源与高速EML实现核心技术突破 美国工厂推进厂房改造设备采购与团队搭建 [1] - 已提前采购设备保障扩产 持续投入研发优化工艺 维持较高毛利率水平 [1] 科博达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0.47亿元同比增长11.10% 净利润4.51亿元同比增长21.34% [2] - 主营业务收入29.48亿元 其中国内销售18.01亿元 国外销售11.48亿元 [2] - 前五大终端客户营收占比63.95% 大众集团占比46.39% 理想汽车超10% [2] 科博达业务进展 - 新获定点项目生命周期销售额超70亿元 获国际知名整车厂中央域控产品定点 [2] - 能源管理产品销售收入3.8亿元 域控产品占比82% [2] - 研发费用2.07亿元占营收6.81% 捷克IMI公司已完成交割并更名为KEBOD Czech Republic s.r.o [2] 调研机构背景 - 北京鸿道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0年3月 由原华夏基金明星基金经理孙建冬创办 [3] - 拥有证券私募基金"3+3"投资顾问资格 已发行六十余只私募基金产品 [3] - 核心人员来自大型基金管理公司与证券公司 具备丰富投资研究经验与多次牛熊市考验 [3] - 采用研究投资风控三位一体投研体系 坚持研究创造价值投资理念 [3]
比亚迪电子(0285.HK):汽车电子业务高速增长 发力AI服务器液冷与电源核心组件业务
格隆汇· 2025-09-02 12:1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806.06亿元 同比增长2.58% 归母净利润17.30亿元 同比增长13.97% [1] - 消费电子业务收入609.47亿元 同比下降3.72% 其中组装业务收入471.95亿元 同比下降1.79% 零部件收入137.52亿元 同比下降9.8% [1] - 汽车电子业务收入124.50亿元 同比增长60.50% [2] - 新型智能产品收入72.09亿元 同比下降4.15% [3] 消费电子业务 - 消费电子业务阶段性承压 北美大客户下一代折叠屏手机有望采用钛合金中框方案 公司可能受益于折叠屏手机中框用量翻倍及高价值铰链部件增量 [1] - iPhone金属中框钛合金换铝对零部件业务的影响已充分计入 [1] 汽车电子业务 - 汽车电子业务高速增长 主要受益于母公司出货量高增长及智能化水平提升 [2] - 智能座舱产品出货量持续攀升 智能驾驶辅助和热管理产品市场份额提升 新品类智能悬架系统开始批量配套主流车型 [2] - 预计下半年智能座舱/热管理/智能驾驶辅助产品出货量保持高增长 智能悬架产品将配套更多车型 [2] - 未来两三年汽车电子业务出海预计取得进展 [2] 新型智能产品与AI业务 - AI服务器业务首次在半年内突破10亿元收入规模 [3] - 全系列液冷产品(包括快接头/冷板/分水器)于2025年3月获得英伟达认证 液冷产品及ML72电源系统预计三四季度向国内外客户批量出货 [3] - 预计2026年成为液冷产品大规模上量第一年 可能迎来爆发式增长 [3] - 公司布局光模块产品 800G产品已具备量产能力 [3] - 作为英伟达高压系统领域战略合作伙伴 相关前瞻性产品预计2026年下半年或2027年开始量产 [3] 盈利展望 - 预计2025年收入1910.63亿元 同比增长7.76% 2026年收入2184.25亿元 同比增长14.32% [3]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47.64亿元 同比增长11.69% 2026年60.52亿元 同比增长27.03% [3] - 对应净利率2025年2.49% 2026年2.77% [3] 战略发展方向 - 公司将继续巩固高端消费电子市场领先地位 关注大客户下一代折叠屏手机NPI进展 [1] - 汽车电子业务通过智能悬架等新产品加速配套更多车型 实现出货量与单车价值量双重提升 [1] - 积极发力AI服务器液冷与电源核心组件业务 未来有望打造新增长曲线 [1]
重庆爆雷!5000万芯片项目轰然猝死!
是说芯语· 2025-09-01 23:32
公司发展历程 - 2019年12月成立玄同微(重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实缴3318.8万元,专注于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及智能车载设备制造[4] - 公司成立初期即获得资本密集投资,2019年获北辰资产A轮投资,同年12月睿泰创投B轮投资,2020年初天安金控C轮投资[6] - 技术层面宣称攻克NXP、R-car、TI三大芯片操作系统平台,并获得丰田、现代原厂认证,与长安、东风汽车建立采购合作[6] 产能与区位优势 - 公司位于重庆江北区,毗邻长安汽车、长安福特、庆铃汽车等整车厂,供应链响应速度具备优势[6] - 投入六条高速贴片线及全套AOI/XY检测设备,建设年产30万台组装线,硬件配置行业领先[6] 资本合作与暴雷事件 - 2023年4月与A股上市公司瑜欣电子合资成立深圳瑜欣玄同,注册资本1000万元,瞄准汽车零部件市场[7] - 2024年6月瑜欣电子以1元价格转让所持51%股份,并对双方往来款全额计提坏账,标志资金链断裂[9] 经营恶化与法律风险 - 2024年12月玄同微(重庆)因5407元小额纠纷被限制高消费[10] - 2025年2月因10万元欠款被列入失信名单,法定代表人张向方同步被限制高消费[10] - 2025年8月27日超节点创新科技(深圳)向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对玄同微(重庆)破产审查,案号(2025)渝05破申571号[11][12] 行业警示与失败根源 - 公司缺乏稳定订单支撑,空有产能但无法实现商业化转化,最终因现金流断裂导致破产[12] - 案例表明在汽车电子与芯片领域,资本与技术口号需以扎实经营和现金流管理为支撑[13]
科博达系列二十一-中报点评:单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61%,在手订单充沛【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9-01 16:0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0.47亿元,同比增长11.1%,归母净利润4.51亿元,同比增长21.3% [4][12]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16.73亿元,同比增长26.2%,环比增长21.7%,归母净利润2.45亿元,同比增长60.7%,环比增长19.0% [4][12] - 分产品看,2025H1照明控制系统收入15.4亿元(占比51%),同比增长12%,能源管理系统收入3.8亿元(占比13%),同比增长20% [19] 盈利能力与费用控制 - 2025Q2毛利率27.2%,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环比提升0.2个百分点,净利率15.1%,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 [6][22] - 2025Q2四费率10.0%,同比下降4.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降本增效措施 [6][25] - 2024年全年四费率10.2%,同比下降5.2个百分点,其中财务费用率下降2.2个百分点 [25] 产品结构与技术布局 - 公司聚焦高价值量产品,当前最高单车价值量超5000元,若考虑智能驾驶域控制器业务,最高可达1万元以上 [8][31] - 产品覆盖车灯控制器(单车400-500元)、域控制器(单车3000元)、底盘控制器(单车300-500元)、智能保险丝盒(单车1000元)等高附加值领域 [31] - 参股公司科博达智能科技在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座舱域控制器领域获得2个定点,并与地平线合作研发高级别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39][40] 客户拓展与订单情况 - 2025年上半年新获定点项目预计生命周期销售额超70亿元,包括某国际知名整车厂中央域控产品定点 [10][35] - 客户结构优化,大众集团占比下降,2024年上半年造车新势力销售占比超15%,其中理想汽车销售额同比增长157.5%,成为第四大客户 [20] - 核心客户包括奔驰、宝马、大众集团、通用、福特、比亚迪、理想等全球知名整车厂 [21] 全球化与产能布局 - 通过全资子公司收购捷克IMI公司100%股权,在欧洲建立高标准汽车电子生产基地,缩短交付周期,提升全球配套能力 [10][38] - 安徽生产基地正式投入使用,大幅提升汽车智能化、节能化产品产能,支持后续定点项目生产需求 [37] - 公司通过并购、股权合作等方式拓展全球产能,深化国际化战略 [38] 技术创新与业务拓展 - 公司在域控制、智能感知、底盘控制、电源管理等领域积累新技术,持续升级产品矩阵 [29][32] - 新产品包括智能配电盒、天幕智能控制器、后排放电加热催化器等,部分项目有望年内量产 [32] - 2024年获得奔驰、宝马、奥迪、理想等客户新定点项目预计生命周期销量1.2亿只,其中主流客户项目占7300万只 [34]